基础物理实验内容系列化的实施及意义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yondr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教学实践,介绍了对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进行系列化设计的具体实施情况,并根据实践情况总结了物理实验内容改革的意义及措施。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内容系列化
  作者简介:樊振军(1975-),女,山东临清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实验中心,讲师;郑志远(1975-),男,山东潍坊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实验中心,副教授。(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2011年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9-0140-01
  
  传统的物理实验内容一般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几个部分,每一部分设置几个实验题目,学生做实验的模式通常是由教师讲授实验原理,准备好实验器材,给出固定的实验方案,学生只是照方抓药,很少有选择、创造和思考更好实验方法的机会。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进行一些实验操作的训练,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实验探究的过程,使其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都得到提升。教师应该是学生实验的指导者、协作者,学生才是实验的主体。为此,我们对现在的大学基础物理实验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提出了物理实验内容系列化的新思路。
  一、物理实验内容系列化的必要性及意义
  1.传统物理实验内容设计的弊端
  传统的基础物理实验被划分为力学、热学、电学以及光学各自独立的部分,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及装置等许多方面多年基本不变,20世纪后期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成就很少能在基础物理实验中得到反映。在教学方法上是填鸭式教学,结果造成学生做实验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实验课缺乏生气。对本科生的实验教学一般一项实验课时是3个学时,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学生了解实验原理、仪器原理、熟悉仪器的操作使用并完成实验是不可能的,学生自己思考的太少,很多学生是机械照搬、被动接受,这样的实验效果非常有限,达不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2.物理实验内容系列化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
  现代社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不同学校的专业相差也很大,比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以下简称“我校”)大部分专业的学生为地质学相关的专业,这些学生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岩石矿物材料,他们学习专业课及以后的工作中主要用到的是光学知识,所以进行系统的光学知识及光学仪器的训练是必需的。对于无线电专业的学生来说,电磁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是必需的,对这样的学生进行系统的电磁学实验训练也是必要的。所以不同的大学应该结合本校的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专业所需,对基础物理实验的内容进行整合,这样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实验锻炼之后,加深了对所学基本理论的认识,也为以后的工作就业做了充分的准备。
  3.物理实验内容系列化能与科技的发展相适应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物理实验内容已经与科技的发展不相适应。比如,光学技术方面,近些年激光技术大发展,伴随而来的信息光学技术也不断进步,所以,在光学实验中有必要加入信息光学的知识。阿贝成像实验、全息照相技术以及光电传输技术等实验就是信息光学和应用光学方面的实验内容。增加物理技术应用方面的实验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很有帮助。
  4.物理实验内容系列化解决了实验学时少与实验内容多的矛盾
  大学物理实验的总学时数约50学时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物理实验那么多的内容都有所了解是不可能的。而物理实验课程的安排基本按力热电光部分单独进行,一些基本要求重复,教学耗时大,如果根据整体教学目的,将力热电光各部分内容综合考虑,不但可以适应学时数较少的矛盾,又可以保证实验训练效果有所提高。
  二、物理实验内容系列化设计的基本思路
  物理实验内容系列化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要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不能把原来的实验完全抛弃,总的来说系列化实验的设计包括物理实验内容的整合、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调整、对于学生物理实验成绩的评定三个方面。
  1.对原有的实验内容进行整合
  传统的物理实验题目基本面还是很宽的,包含了经典物理及近代物理的主要实验内容,但是各个实验的安排顺序杂乱,学生做实验不够深入,往往做了后面的实验忘了前面的实验。我们发现上学期刚刚用到的仪器,讲过的实验调节到新的实验中还要重复讲解,否则学生就根本不会,没法进行实验,而这么重复讲解又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学生做过的实验收获很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预习不好思考不够的原因,主要还是两个相关的实验时间间隔太远,学生对于做过的实验已经忘记,所以对于基础物理实验的实验内容进行整合是必要的。对于原有的物理实验按照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整合为四部分,每一部分都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设计实验内容。比如光学实验部分,首先要告诉学生光学元件的基本使用知识,等高共轴调节等基本调节;接下来是几何光学的实验内容:透镜焦距的测量,显微镜组装等实验,我们还可以根据情况创设许多“趣味实验”,并注意积累、总结,使趣味实验系列化、多样化。例如,可以设计“透过透镜看世界”,学生通过两片不同焦距的凸透镜的自由组合,“发明”了望远镜和显微镜,使学生感受到“好玩的”物理学;做过几何光学的实验内容之后接着进行信息光学实验及应用光学的内容。总的来说,每一个实验系列都分为基本操作、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应用设计实验,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的资源情况进行整合。
  2.根据科技发展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增加新的实验题目
  在系列实验中基本操作、基础实验是相对固定的实验内容,综合实验及应用设计实验应该根据学校的专业特点进行设计,实验的题目也应该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这样实验才更能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显微镜组装是传统的几何光学实验内容,根据我校以地学专业为主的特点,学生在专业课学习及以后的工作中要常用到偏光显微镜,我们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偏光显微镜的组装,学生亲自组装偏光显微镜并观察石英及橄榄岩样品,当看到岩石的干涉图后学生非常兴奋,对后面的岩石矿物的专业课学习充满了期待,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的课堂教学为主,由于受到实验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没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只能按照课本所规定的内容和教师所规定的步骤匆匆完成实验,实验后很难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即使有一些学生遇到了问题,也不是主动想办法解决,而是急于找教师帮忙。如此下去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热情,还很难完成物理实验教学任务,所以必须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对于系列化实验教学,我们要求打破课堂教学为主的单一模式,而把它分解为预习、实验课、扩展性实验课三个环节。优化后的实验教学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能够发挥自身特长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探索精神的培養,也是我们顺利完成物理实验教学任务的保证。通过开放实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得到整体素质的提高。
  4.成绩评定的改革
  物理实验常用的成绩评定是由三部分组成,即实验的预习成绩、操作成绩、实验报告分析的成绩。实验内容系列化以后成绩的评定要更灵活一些,尤其是对于创新设计实验部分,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提出实验内容,并准备出相应的实验,这样实验的周期就会比较长,不可能限制在课堂内完成,对于这一部分实验可以让学生以科研题目的形式进行,最后给出相应的论文或实验汇报,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三、结束语
  通过这样的改革,加强了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内容,使得学生在一开始就能了解基础物理整个体系中最基本的一些实验,认识到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理论和实验是不可分的,从而对基础物理实验课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就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而言,课程设置的系列化是一大发展趋势,当然我们对专题系列实验教学的研究还很初步,在此提出了物理实验系列化设计的一些基本思路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周宙安,张丽娟,李春树.基础物理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
  [2]郭亦玲.物理学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樊振军,周惟公,郝会颖.关于物理实验课改革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08,(3).
  [4]樊振军,郝会颖,赵长春.通过参加科学实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08,(9).
  [5]李世刚.基于物理实验教学体系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04,(5).
  [6]朱华盛.普通物理实验课改革初探[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
  [7]吕可诚,等.浅谈专题系列化实验教学[J].物理实验,1998,(2).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保证了“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行动力,但不同的课程所处的层次不一样,职业要求不一样,能力培养的侧重点不同,重点对此进行分析,阐明引导文教学法适合于第二层次课程教学,侧重于方法能力的培养,并以教学实例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工作问题;能力培养;引导文教学  作者简介:常荣胜(1973-),男,江苏泰兴人,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讲师。(新疆
期刊
摘要: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对提高个人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学生参与创业的人数比例逐年增加,然而高校在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尚未成熟。从通过增强创业教育课程、完善实训体系以及培养大学生心理品质等方面来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创业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高校;培养;创业;实训体系  作者简介:杨博(1983-),男,河北邢台人,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期刊
摘要:介绍了“应用流体力学”课程的基本情况,提出了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针对教学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分析其原因,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优化的角度提出了对教学改革的理解,最后分析指出了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流体力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苏新兵(1976-),男,陕西礼泉人,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副教授;胡孟权(1972-),男,浙江嵊州人,空军工程大学
期刊
摘要:“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后继相关专业课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该门课程知识点多,内容抽象较难掌握,部分学生难免产生厌学情绪,为此从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材参考书建设、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及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对“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手段;教材参考书;教学质量监控  作者简介:鲁明芳(1982-),女,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科技
期刊
摘要:针对数字电子技术学时少、内容多且电子技术革新快而书本知识陈旧等特点,有必要在理论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从数字电子技术教学现状分析,通过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对比,阐述了案例教学的特点,提出两种教学法应优势互补的观点。同时结合理论和教学实践,深入剖析了“案例教学法”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在数字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符合数字电子技术这门学科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
期刊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最根本的任务,然而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能够不断提高自我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理想的教学模式之一是研究性学习。现将研究性学习应用于“证券投资学”课程,探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证券投资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  作者简
期刊
摘要:为了适应人体寄生虫学的学科发展以及新的医学教学模式,为新时期培养能适应我国发展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对人体寄生虫学进行了初步的教学改革探索,主要采取了调整课程结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的应用以及实践课的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医学  作者介绍:石晶(1968-),女,河北昌黎人,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高级讲师;王金花(1963-),女,内蒙古通辽人,
期刊
摘要:介绍校实验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电子技术技能实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背景、内容和特色以及制作要点等情况。该课件内容全面、丰富,涵盖了电子技术技能训练的主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课件图文并茂,内容说明直觀、形象,具有良好的交互性;本课件既可以用于教师进行“教、学、做”一体化实训教学,也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用的多媒体实训指导教材。该课件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电子技能实训的教学质量,具有较
期刊
摘要:通过在“光电子学”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思索和总结,从教材的选取,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内容的适度拓展,教学手段的合理综合运用以及配套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解和接受能力,并结合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对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同时提出建设光电子实验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光电子学;教学手段;教学内容  作者简介:杨晓占(1981-),女,河南洛阳人,
期刊
摘要:从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术水平着眼,阐述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人员的选拔方式、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课外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以及洛阳理工学院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实践的成就和辐射效应。  关键词:创新人员;创新能力;选拔方式;培养途径  作者简介:朱德荣(1972-),男,四川荣县人,洛阳理工学院,讲师;常云朋(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