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墙根多妩媚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ing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是从司里街小区进入的。一道有着雕花砖窗的围墙在我身后落下,将城市的喧嚣挡在后面,进入另一番天地。一群永远上涌的泉池,一段历经沧桑的城墙,一群享受生活的居民,他们在一条清清亮亮的河流周围生长。
  这是济南的护城河,古称泺水。它是众多的泉眼手拉手围着老城旋着一圈优美的圆圈舞,这一旋转,便是1500年。在这不规则的圆圈上行走,是真正意义上的散步。没有春日桃花浓艳若绮的华丽,冬日的阳光漫洒下来,透过柳枝形成的帷幄,光线格外的柔和。恍恍惚惚地,把烦嚣抛到了柳枝之外。河水极清极亮,一路向东流去,与阳光的碰撞也不刺目,反而多了明媚的味道。河道地势低,两边用方石砌成墙壁,延伸开来,将游人纳入其中,风雨之后多了许多沧桑之感。斑驳的石板路、泉池的栏杆、高古的砖壁、气势骇人的石虎、雅致的小亭、弯弯的石桥,沿着河道驳岸石走去,头顶的柳枝寂然不动,沉浸在温暖的睡意之中,全没注意河流将它的倩影印在水里。如果仅是这份暧昧,那么睡意也会袭上心头。这时,一座座泉池便睁开清澈的眼睛,让你心头活跃起来。谁不爱这明媚的事物呢?黑虎泉从黑森森的岩洞里悄然涌出,再从三个虎头出来时,就是龙吟般的巨响。
  有动就有静,河北岸的白石泉便是婉约好女。从南岸望去,碧绿的河际线上一丛不规则的太湖石格外耀眼,宛如巨大的白花绽放在绿叶中。走近了看,葫芦形的泉池比河面略高,满溢的池水新、净、滑,让人心境一下安静下来。黑绿幽幽的池底,一丛丛水草格外的精神,有着绿金两种色彩。绿始终是新绿,亮人眼目;金刹那是淡金,是阳光的折射。一串串气泡如珍珠般从池底、红鱼和草间翻滚而出,如梦如幻。泉水从湖石间溢出,滑入护城河,冲出无数闪亮的气泡。儿子先我而来,忍不住伸手入水,叫起来:“爸爸你看,这水是热乎的!”
  造化是如此的慷慨。不远处,河边、桥下,一个个的泉池都说着纯净的语言,除了黑虎泉、白石泉,还有九女泉、琵琶泉、玛瑙泉、青龙泉,甚至路边还有未命名的泉水,被栏杆围起,没有任何说明,却有哗哗流淌的泉水。它们遥相呼应,用相同的语言诉说着从黑暗的地下出逃后,享受这份冬日的暖阳的喜悦。而河流,让它们相聚一堂,也让自己丰盈饱满,向东,再折向北,最终冲向遥远的大海。这冬日的河流,在我眼里,纯净而大气,晶莹、朴素、酣畅、活泼,还有什么色彩能比得上这不受污染的本真呢?
  人们爱极了这份本真,拿着各种容器到来,到泉边取水。他们有的在泉眼边缒下水壶、水桶,在泉池边俯下身子,然后将一壶壶的水注入大桶里。外地的游客在边上惊奇地看着,老大爷便提着水壶,邀请游客品尝,换来一片惊叹声。悬崖下的取水点,鹌鹑蛋粗细的水管时刻不停地流淌,注入人们带来的各种容器中。于是,泉边的打水者,排队等候的人们,和络绎不绝的挑着担子、骑着自行车的取水人成了济南独特的一景。若是饮之不足,还可以来到河東的泉水泳池,与泉水来个全身肌肤的零距离接触,那也是一份独得的享受。
  河水转折向北,拐弯处,一座棕黑色的拱桥在这幅画上勾出一道浓墨重笔,“白石桥”三个字格外醒目。“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哗哗的泉声里长长的柳枝垂了下来,与雕花的桥体一块在水里照个影儿。桥是钢铁材料所制,踏上去,嗡嗡作响,小孩儿便故意加重脚步,留下一片笑声。桥下,“金山寺遗址”的石碑让人想起“水漫金山”的传说。戏说也好,附会也罢,总给人无尽的遐想。
  在河边走来走去,目睹河流萦纡石音,飞珠溅玉之声满耳,美景当前,人生意义的追问在此远去。仰视雄伟壮观、云霄飞檐的解放阁,更觉幽静与安心。这里,原本是旧城城墙东南角,济南战役从此攻破城防,一场惨烈的搏杀后,才有如今这美丽的景色。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土,是万物生长的根源,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本。没有土地,就不会有枝的繁,叶的茂,花的香。  我出生在东北,一个长着好多好多叫做榆树的地方,那是全国有名产粮大县。那是一片广袤无垠的黑土地,那是一片富饶的土地,不知疲倦的拖拉机一直在这片厚土上奔驰着,和着春风播种着希望。金黄色的玉米、火红的高粱、大片大片的谷子、黄豆的一个轮回,就有了丰收的祈盼!  往日的温馨与疼爱历历在目。  育红班(幼儿园)里那个
期刊
书架成为我书籍唯一的分享者。之所以能分享,是因为它能与我平和相处。我需要的书,它能主動献出;我不需要的书,它能妥善收藏。  书架是一颗恒星,它有着永不枯竭的光能和热量。它的光热在内部不断循环、置换、发散、凝聚,不断形成新的发光体和发热体。书架又像一把钝刀,它所有部位都含蓄着内敛的锋芒,它的锋芒面向自身,一点点地熔铸、沉积到自己的心灵。书架的心灵窝藏在最晦暗的明亮处、最枯黄的新鲜处、最脆薄的坚硬处、
期刊
昨天下班路上,忽遇大雨,被淋了个落汤鸡。  回家换了衣服,接着坐上餐桌,品尝热饭热菜,周身顿时就暖和起来。  吃饭的时候,窗外的雨声,仍然哗哗哗哗的,我突发奇想,故意问在我家读书的小侄女,你看,刮风下雨的时候,我们可以打伞,可以往家里跑,那些花草树木,浑身上下被大雨淋得湿漉漉的,就连现在都还在大雨里面淋着,好可怜哦!  小侄女想了想說,它们在大雨里面洗澡,才不可怜呢!  我说,你在大雨里面淋起的话
期刊
爱过的人,会永远记得,有一份爱曾经拥有过,又似乎从未拥有过。它像夜风,吹过我的身前,留下了一缕暗香。  想把你的味道,放在鼻子嗅一次。就像躺在爱人的胸膛,享受轻柔的月光。  用生命的虔诚等待爱的人,像灿烂的夏花,开在我午夜的衣襟,写上一首情诗,从心田溢出,都是因为爱在。  我有一份没褪色的记忆,温存着我的光阴。梦里的花开在梦里是悲凉,都是为了你心生了一份痴。  你最清晰的身影,早就印在了我心灵的泥
期刊
父亲心里,装着他的土地,然后才是母亲和我们。  土地,之于父亲究竟是什么?春天来了,种地前要先翻地,父亲收拾好了歇了一冬天的犁铧,然后把犁铧放到家里一个小木车上,牛拉着车上的犁铧前往要翻的土地!我坐在我家的木车上,一路跟着父亲,享受坐木车的感受!春天,泥土的气息涌动升腾,跟着春光,洋溢成愉快的呼吸!父亲说“春迟一日,秋迟一季!”春天种地一定要应节气,不能耽误!我的二十四节气歌就是跟父亲种地时学的!
期刊
赵志刚的网上昵称叫“我行我素”,不知道是他自己起的,还是别人送的。  “我行我素”是句成语,出自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意思是说,不管别人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的一套去做。想想志刚平时的所作所为,这成语好似为他量身定做。  我与志刚认识于世纪之交。当时他在电视台当编导,我是电视台的业余
期刊
秋风起,豆花开。九月,是扁豆花的月令。  月色如水的夜晚,扁豆丛里秋虫浅唱低吟。明代王伯稠诗云:“豆花初放晚凉凄,碧叶荫中络纬啼”,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有咏:“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汪曾祺在《食豆饮水斋闲笔》中,也有“暑尽天凉,月色如水,听纺织娘在扁豆架下沙沙振羽,至有情味”的描述。  扁豆是一种生性随和的豆蔬。乡下种扁豆,不择地点,墙角、树下、灌木丛边,随处可点几颗,不用施肥浇水。村人
期刊
儿子练习了一周的《致爱丽丝》,今天终于可以弹奏得很流畅了。我坐在钢琴旁边陪着他。今天正好看到《寻常威尼斯》这一篇。此刻,耳畔边是我最爱的曲子,那一刹那,我游离了。  曾有那么一个午后,我推开了一家咖啡厅的门,没有人招呼着我,略显狭小的店内,坐着几位老太太。有一位拿着报纸独占一桌阅读,还有两位品着咖啡窃窃私语,咖啡厅的装修是复古的哥特式风格,墙面刷着蓝色,挂着几幅仿中世纪的木刻浮雕画。主人从厨房窗户
期刊
我的母亲,十八岁结婚,生了七个孩子。每个孩子吃两年奶,断了。接着,母亲怀了下一个,隔三年生一个。二十多年里,母亲从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不断地怀孩子,生孩子,奶孩子。生到我的时候,已是四十岁的中年妇女了。我吃母乳,吃到三周岁,断奶的时候,都有记忆了。  母亲生的第二个丫头,叫妞妞,我大姐底下的姐姐,极有趣,人见人爱,虚岁三岁了,尚未断奶。有天下午,母亲在生产队干活,回家小歇。母亲喂完奶,说:“妞妞,
期刊
人们常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我对此深有体会。  丁酉年三伏最高温的那些天,结识了一位本家同行。那是我到临沂参加为期一周的培训学习,在某天去现场教学点的途中,我俩正好相邻而坐,有机会长时间个别交流。通过交谈得知,我们老家都在山东,而且均是胶东文登人,连家庭背景也很相似,父辈都是参加革命南下到南方落脚的。本家同行还告诉我,他是“德”字辈的。在得知我不知道自己的辈分后,他带着猜测的口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