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说潘龙这孩子心思细腻,要不然这一个原本细腻的内心活动怎么就被捉住,而且被深化成一部短片呢。虽然从这部《囚》里面,我们丝毫看不到《买票》式的幽默,完全是一个张爱玲式的冷漠地关注自我。
影片中的男孩,象征了我们所有的人,永远都是无法摆脱的作茧自缚。而《囚》则是作者明知无法摆脱,将内心的惶恐、不安与绝望用影像的实体实实在在地表现出来。
在这里我不想用过多的溢美之词,要不然这孩子又不知道哪跟哪了,但就像李安拍了《绿巨人》、《断背山》又拍了《色戒》啥啥的,没有一部影片风格雷同或者类似。而从《买票》到《囚》,也似乎风格不那么统一。用评委顾雷的话说:“《买票》是举重若轻,而《囚》则是举轻若重。”
这么说来潘龙已经飞升成为大师了吗?要是这么早下结论,可能真会害了一个有前途的孩子。但无论是《买票》还是《囚》,我们能看到一点,就是导演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买票》,为了获奖,就要有群众基础,要符合大众,就是要逗。《囚》就是要表达自己心理上的困境,把自己心肝肺掏给大家看,就是让大家难受。该乐的乐了,该难受的也难受了。在导演功力上,不敢说潘龙达到炉火纯青,就毕业来说绝对没问题了。
但是,导演做片子,不能仅就一个目的,能让人看下去,看完了,看明白,这是完成了最基本的任务。下一步,就是升华。
什么是升华?不单单是看完了影片,记住一个故事,还能想点什么,可能这“想点儿”的东西一时很难总结出来,但总能“想点儿”,而且,这种感觉如果仅仅是一个观众的感觉,故事就会陷于小众。(当然如果导演将来想往小众艺术圈子发展也挺有市场,不过不如直接挂名艺术家搞电影更有噱头。)大众化的导演,必然想的就是大众的事,也搞,比如冯小刚的电影。但你能说冯老师不艺术吗?
冯老师是早已经跳出自己类型片的俗套了,潘老师,看你了。
二等奖
《囚》
作者:潘龙
类型:剧情
时长:12 min
主持人:一部关于人挣扎在他和心中的自我之间的影片,作者镜头语言运用极其炫目,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恐怖片。
王:影片表达出了作者所要传达出的恐怖、压抑之感,是很精彩的心理影像。
顾:能将一个细小的心理活动拍摄成这么一部沉重的影片,足见导演心思极为缜密。
石:就是感觉像恐怖片。
三等奖
《寻城记》
作者:张海天
类型:剧情
时长:31min
主持人:在城市与乡村、女友与家人之间,男孩慢慢长大。
王:故事像一个少年在讲述自己的伤感,这些体验对年轻人来说十分宝贵。装在心里,又吃不太透。但影片太注重个人情绪的表达,有点自己跟自己较劲。
顾:从技术讲,这部影片很好,可惜故事讲得比较琐碎,想要表达的东西,可能没有完全表达出来,“具其形而不具其名”。
石:少年的忧伤,少年的强说愁。
《新房》
作者:姜映雪
类型:剧情
时长:17min
主持人:人,多数时候总不肯承认现实,这点,女人比男人突出。痛苦不痛苦。当有一天,她决定面对真实生活的时候,她才能进入生活。快乐不快乐。
王:比较中规中矩,也反映出生活的现实。
顾:个别画面体现出来的斑驳感很美,但影片所反映的感情问题似乎显得矫情。
石:影片中所体现出来的感情,我们可以体会得到,但这种情感的表述似乎过于小众。
《框》
作者:于传松
类型:实验
时长:1min
主持人:用线条表现人与外界环境的种种关系。
王:影片似乎企图展现线条以外的东西。在影片中,我们可以找到具像的东西,但没有找到真正心理的东西,成片更像是一个元素的堆积。
顾:这个元素练习把握得比较好,还算没跑,并最终形成了一种拘束和压抑感。
石:影片中可以看出作者试图要表达很多东西,但并不能全部在一个小框架下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