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彼得·多伊格的画作既充斥着浓浓的自然主义风情,但又没有完全脱离平面抽象时代的表达方式。那些风景既具象又抽象,既传统又浪漫,来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而在他的梦幻世界里,白色雪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他的技法是分割现实与梦境的凭据之一。本文以他的创作经历和冬日主题主要画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灵感与创作浅谈其不同雪景画作的风味各异,并通过此研究来总结该如何借鉴学习以更好地发掘内心来创作。
关键词:彼得·多伊格;平面;风景;直觉
1 盼雪像是盼反常
人们盼一场大雪,像是盼一场反常。
我们也喜欢欣赏小桥流水,鸟语花香,但目睹生活表面突生异变,有的东西消弭了,有的东西凸显,有的走样,有的爆发出美,万事万物的价值全乱了套,世界几乎黑白颠倒——自然替我们宣泄和赞叹,替我们嘲讽了人生在世唯唯诺诺的一切,这才是我们所盼的。
中学时读到“苍山负雪,明烛天南”,[1]觉得好美,一下子就记住了。青黑色的山峦背负着皑皑白雪,黑白相应。一个“负”字,让山也活了起来。“明烛天南”则更为有趣。南边的天空被白色雪光照亮,恍若异界。在小说里,雪还不单单是雪了,是矛盾冲突,是推动情节的利器。
同样,画者也爱极了这个题材。俄国人的雪苍茫锋利,和他们的环境不无关系。撒弗拉索夫的冰河里流淌着他的呜咽,雾凇轰然耸动,像他连声浑浊的喟叹。北宋的范宽也画雪,雪岭寒林里先铺淡墨,透出雪的厚白和缭绕迷蒙的寒雾。赏画人最先入局的是肌肤,全身的官能忽然上线,可谓“身未动心已远”。而昭和年代木版水印画体现出日本人对于雪景小品不一般的奥趣。他们受中国画的影响,却似乎在黄昏的雪里走得更执拗、幽深、寂寥。
2 另一种风景表达式
多年前第一次看见彼得·多伊格的画作,夹在一堆插画与摄影图片中,是他的《Hitchhiker》。笔者将它与自己浅少的插画印象作了比较,感觉它更像一幅漂亮的画。当然也是很久以后才知道,筆者粗暴地将一个数码绘图飞速发展的时代与一幅1990年的油画名作作了对比。这个对比也让笔者在无意识中对彼得·多伊格有了一个初印象——这个人的画很有故事感,是“画”出来的。
再到后来,有一段时间这个世界似乎对“自然”没有了那么深的迷恋。
欧美画家都在忙着开垦抽象与平面的新土地,彼得·多伊格随后却和他的风景画作显露头角。其中白色冬季同样是彼得·多伊格重要的主题之一。1994年前后彼得·多伊格确实创作出了许多雪景的作品,一部分灵感来自他在加拿大的记忆,在形象与抽象之间诗意地混合。
但他并非想让人们感受雪本身,他想让人们感受画面。彼得·多伊格让环境和主体之间产生奇妙的交互。他的画作既有自然主义的风情,但又没有脱离平面抽象时代的表达方式。我们不难从他的绘画语言中看到克里姆特、高更等先辈艺术家们的影响,却不会将其归于羽下。彼得·多伊格在2013年说:“我不认为我在追逐任何东西,我绝对不是一个潮流的追击者。我认为尝试追逐某些事并希望成为其一部分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个绝大的错误。”
他的画作不是浪潮里的大鱼,而是私人园林里的玫瑰。
3 白色雪地里造梦
3.1 梦境的起源
在研究彼得·多伊格的过程中,有一点笔者很感兴趣。他喜欢影音,最初进入艺术学院的期许就是将来为音乐专辑绘制封面。这恰恰也是笔者内心的奇境。专辑封面的选定往往是非常自由的,音乐人会用一些摄影作品,甚至直接用上药品包装盒上的图案。例如Pink Floyd,他们塑造了迷幻摇滚的巅峰时代,并且在融合声音和视觉方面一直是当之无愧的先锋。曾有采访问过彼得·多伊格创作的时候是否会听音乐,他说:“有哪一个艺术家又能逃过音乐的影响呢。”这也解释了他画面里包裹着的音乐韵律与波普艺术的投射。
这些都是梦境的起源,从小小细节的收藏到造一个空间,例如彼得·多伊格的作品《滑雪衫》原型就是日本滑雪者的照片。
从画面来看,彼得·多伊格的这幅作品灵感源于东方水墨卷轴画。他制作的双画,通过镜像场景将图像转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境界,将其置于面纱、薄雾、水滴和浓稠的斑点之中。雪在这时像一种漂亮的底料。1993年的《破坏美景者》则是基于彼得·多伊格的弟弟站在一个结冰了的池塘上的照片,冰面制造了一个戏剧性的反射效果。消融于黄昏时分的飘雪运用的是古典技法。画作的表面被彼得·多伊格罩上了一层极薄的颜色,模糊处理了画面,使作品拥有了一份悠然的气质。天然的浅蓝色是滑雪者飞快掠过的痕迹,红色装点将人们的视野拉得更远。颜色画法的色斑与绒绒软软白色的中和造出梦境,这是稍纵即逝的美丽。
3.2 白色旖旎
在彼得·多伊格的技法里,层叠的颜色,“不考究”的形态,还有惯用的白色元素都是他的个人标志。在《cobourg 3+1 more》这幅才于2017年3月参加了佳士得拍卖的作品里,彼得·多伊格发现合适且恰当的画作需要尝试去抓住人类一些类似记忆和情绪的东西。颜料是流状的,但在某些地方也有一种凝固感。作品应当具有无限的延展性,就像记忆一样。画中的人物透过白雪覆盖的晶莹土地和正在飞落的鹅毛大雪仿佛就要朝着你“游”过来,就要落在你面前一般,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内部世界一直在进出改变焦点,这正是这幅画中所发生的事情。这幅画在“清晰度”和“隐晦”之间转变。彼得·多伊格说过,要画眼睛后面的空间,捕捉到能集中出现在封闭于眼皮内部的颜色飞镖。画作由于记忆的不确定性留在了半梦半醒之间,在春冬之间的停顿状态,是青春逝不可追的感触。
对比《滑雪衫》的印象感,作品《White Creep》里的白色雪地相对而言就概括许多。蜿蜒向上的雪山让天空都显得矮小。人凭借裸眼获得一个大广角。深厚的白色大面积的铺陈,又以轻微的层次展示结构。灰色阴影是画面中线状结构,黑色岩石是点。加上左下角未完全进入画面的零星滑雪者,这些元素使一个极为“空大”的画面一点也不无聊,相反有种细腻的故事延展性。在《The Architect’s Home in the Ravine》里,彼得·多伊格用白色密密麻麻的浓密树枝将画面遮盖以改变人们的观看方式,拉近拉出“人眼的焦点”,即使大众觉得荒诞的部分也是可以作画的。最后用白色来像焰火般划破夜空。彼得·多伊格的许多画作都是对画面进行分割,形成三排式构图,且倒影的塑造也非常耐人寻味,信息量不亚于主体本身,或者说就是等同于主体来塑造的,如《白色独木舟》。 3.3 创作与共鸣
通过对彼得·多伊格绘画风格和个例的“旁观”,人们不难总结出这样一位让绘画回归绘画性的画家的作品是因为何种元素才给人们美的感受。当创作这个词摒弃了一切外界赋予它的意义,这个词意味着你要相信你自己,并且必须迷信你自己。直觉是造物主的恩赐,思考只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仆役。矛盾的是如今人们开始崇拜仆役,却让造物主的恩赐蒙尘。在《直觉素描》里,作者引导人们发现如何遵照我们的感官体验来创作素描。“绘画在这里是嵌入身心内外的自然韵律的结合,而并非复制粘贴,阐述观念,更不是模仿。自由将替代墨守成规与唯唯否否。在此唯一展现的是痕迹,那些从身体记忆里所察觉到的痕迹。思考应当退居其后。”[2]这样,创作才算真正开始了,笔者深以为然。
但在开始创作之后——“如何才算画好一幅作品?如何才算完成它?”这个问题总是困扰着创作者。但事实上彼得·多伊格在创作的过程中也并非直线到底,而是在无数的纠错与修改的过程中接受其帶来的痕迹和结果。并且他也并不认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好的画作”,而更像“画坏了”的状态,并且他也相信这种状态能给作品保持十足的感染力。纵览他的画作,许多确实都在一种“不完美”的状态。但是,谁说绘画需要完美呢?绘画有时候甚至连“美”都不需要。
4 结语
在一个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个没有不可能的时代,人类的奇思妙想,天马行空真的都能使人间夜夜如白昼。但在这强烈的速度感里停一停,回望一位画者是如何与自己的思想达成共识来创作,是一种奢侈的缓慢。鸟儿飞旋的羽毛回到了蛋壳,鱼儿在海洋深处留下雪一样的鳞片——回到最初时候,绘画,本该就是一种生命力,仿佛植物强劲伸展根须,交织向上,充斥着痕迹——一种天然的野生造物。
参考文献:
[1] 媱鼐(清).登泰山记[A].惜抱轩诗文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 《直觉素描:用所有的感官去感受》——托马斯吕辰格[M].广西美术出版社,2010.
[1] Adrian Searle,Kitty Scott,Catherine Grenier . Peter Doig (contemporary artists)[M]. 2007.
[2] Judith Nesbitt . Peter Doig[M]. 2008.
[3] 廖宗荣.绘画的凯旋——彼得多伊格的绘画艺术[J].美术观察,2012(09).
[4] 凯瑟琳·格勒尼耶.彼得多伊格——孤独地在同一条船上[J].世界美术,2005.
[5] 李本正.彼得多伊格 将一种朴素带入艺术中[J].北方美术,2010(01).
[6] 尹祯旋.彼得多伊格:记忆与绘画的双重结构[J].名作欣赏,2012.
[7] 陆琦.梦幻般记忆下的风景[N].美术报,2009.
[8] 托马斯·吕辰格.直觉素描[M].广西美术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朱婷(1996—),女,湖北黄石人,美术硕士,福建师范大学美术专业,研究方向:油画。
关键词:彼得·多伊格;平面;风景;直觉
1 盼雪像是盼反常
人们盼一场大雪,像是盼一场反常。
我们也喜欢欣赏小桥流水,鸟语花香,但目睹生活表面突生异变,有的东西消弭了,有的东西凸显,有的走样,有的爆发出美,万事万物的价值全乱了套,世界几乎黑白颠倒——自然替我们宣泄和赞叹,替我们嘲讽了人生在世唯唯诺诺的一切,这才是我们所盼的。
中学时读到“苍山负雪,明烛天南”,[1]觉得好美,一下子就记住了。青黑色的山峦背负着皑皑白雪,黑白相应。一个“负”字,让山也活了起来。“明烛天南”则更为有趣。南边的天空被白色雪光照亮,恍若异界。在小说里,雪还不单单是雪了,是矛盾冲突,是推动情节的利器。
同样,画者也爱极了这个题材。俄国人的雪苍茫锋利,和他们的环境不无关系。撒弗拉索夫的冰河里流淌着他的呜咽,雾凇轰然耸动,像他连声浑浊的喟叹。北宋的范宽也画雪,雪岭寒林里先铺淡墨,透出雪的厚白和缭绕迷蒙的寒雾。赏画人最先入局的是肌肤,全身的官能忽然上线,可谓“身未动心已远”。而昭和年代木版水印画体现出日本人对于雪景小品不一般的奥趣。他们受中国画的影响,却似乎在黄昏的雪里走得更执拗、幽深、寂寥。
2 另一种风景表达式
多年前第一次看见彼得·多伊格的画作,夹在一堆插画与摄影图片中,是他的《Hitchhiker》。笔者将它与自己浅少的插画印象作了比较,感觉它更像一幅漂亮的画。当然也是很久以后才知道,筆者粗暴地将一个数码绘图飞速发展的时代与一幅1990年的油画名作作了对比。这个对比也让笔者在无意识中对彼得·多伊格有了一个初印象——这个人的画很有故事感,是“画”出来的。
再到后来,有一段时间这个世界似乎对“自然”没有了那么深的迷恋。
欧美画家都在忙着开垦抽象与平面的新土地,彼得·多伊格随后却和他的风景画作显露头角。其中白色冬季同样是彼得·多伊格重要的主题之一。1994年前后彼得·多伊格确实创作出了许多雪景的作品,一部分灵感来自他在加拿大的记忆,在形象与抽象之间诗意地混合。
但他并非想让人们感受雪本身,他想让人们感受画面。彼得·多伊格让环境和主体之间产生奇妙的交互。他的画作既有自然主义的风情,但又没有脱离平面抽象时代的表达方式。我们不难从他的绘画语言中看到克里姆特、高更等先辈艺术家们的影响,却不会将其归于羽下。彼得·多伊格在2013年说:“我不认为我在追逐任何东西,我绝对不是一个潮流的追击者。我认为尝试追逐某些事并希望成为其一部分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个绝大的错误。”
他的画作不是浪潮里的大鱼,而是私人园林里的玫瑰。
3 白色雪地里造梦
3.1 梦境的起源
在研究彼得·多伊格的过程中,有一点笔者很感兴趣。他喜欢影音,最初进入艺术学院的期许就是将来为音乐专辑绘制封面。这恰恰也是笔者内心的奇境。专辑封面的选定往往是非常自由的,音乐人会用一些摄影作品,甚至直接用上药品包装盒上的图案。例如Pink Floyd,他们塑造了迷幻摇滚的巅峰时代,并且在融合声音和视觉方面一直是当之无愧的先锋。曾有采访问过彼得·多伊格创作的时候是否会听音乐,他说:“有哪一个艺术家又能逃过音乐的影响呢。”这也解释了他画面里包裹着的音乐韵律与波普艺术的投射。
这些都是梦境的起源,从小小细节的收藏到造一个空间,例如彼得·多伊格的作品《滑雪衫》原型就是日本滑雪者的照片。
从画面来看,彼得·多伊格的这幅作品灵感源于东方水墨卷轴画。他制作的双画,通过镜像场景将图像转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境界,将其置于面纱、薄雾、水滴和浓稠的斑点之中。雪在这时像一种漂亮的底料。1993年的《破坏美景者》则是基于彼得·多伊格的弟弟站在一个结冰了的池塘上的照片,冰面制造了一个戏剧性的反射效果。消融于黄昏时分的飘雪运用的是古典技法。画作的表面被彼得·多伊格罩上了一层极薄的颜色,模糊处理了画面,使作品拥有了一份悠然的气质。天然的浅蓝色是滑雪者飞快掠过的痕迹,红色装点将人们的视野拉得更远。颜色画法的色斑与绒绒软软白色的中和造出梦境,这是稍纵即逝的美丽。
3.2 白色旖旎
在彼得·多伊格的技法里,层叠的颜色,“不考究”的形态,还有惯用的白色元素都是他的个人标志。在《cobourg 3+1 more》这幅才于2017年3月参加了佳士得拍卖的作品里,彼得·多伊格发现合适且恰当的画作需要尝试去抓住人类一些类似记忆和情绪的东西。颜料是流状的,但在某些地方也有一种凝固感。作品应当具有无限的延展性,就像记忆一样。画中的人物透过白雪覆盖的晶莹土地和正在飞落的鹅毛大雪仿佛就要朝着你“游”过来,就要落在你面前一般,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内部世界一直在进出改变焦点,这正是这幅画中所发生的事情。这幅画在“清晰度”和“隐晦”之间转变。彼得·多伊格说过,要画眼睛后面的空间,捕捉到能集中出现在封闭于眼皮内部的颜色飞镖。画作由于记忆的不确定性留在了半梦半醒之间,在春冬之间的停顿状态,是青春逝不可追的感触。
对比《滑雪衫》的印象感,作品《White Creep》里的白色雪地相对而言就概括许多。蜿蜒向上的雪山让天空都显得矮小。人凭借裸眼获得一个大广角。深厚的白色大面积的铺陈,又以轻微的层次展示结构。灰色阴影是画面中线状结构,黑色岩石是点。加上左下角未完全进入画面的零星滑雪者,这些元素使一个极为“空大”的画面一点也不无聊,相反有种细腻的故事延展性。在《The Architect’s Home in the Ravine》里,彼得·多伊格用白色密密麻麻的浓密树枝将画面遮盖以改变人们的观看方式,拉近拉出“人眼的焦点”,即使大众觉得荒诞的部分也是可以作画的。最后用白色来像焰火般划破夜空。彼得·多伊格的许多画作都是对画面进行分割,形成三排式构图,且倒影的塑造也非常耐人寻味,信息量不亚于主体本身,或者说就是等同于主体来塑造的,如《白色独木舟》。 3.3 创作与共鸣
通过对彼得·多伊格绘画风格和个例的“旁观”,人们不难总结出这样一位让绘画回归绘画性的画家的作品是因为何种元素才给人们美的感受。当创作这个词摒弃了一切外界赋予它的意义,这个词意味着你要相信你自己,并且必须迷信你自己。直觉是造物主的恩赐,思考只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仆役。矛盾的是如今人们开始崇拜仆役,却让造物主的恩赐蒙尘。在《直觉素描》里,作者引导人们发现如何遵照我们的感官体验来创作素描。“绘画在这里是嵌入身心内外的自然韵律的结合,而并非复制粘贴,阐述观念,更不是模仿。自由将替代墨守成规与唯唯否否。在此唯一展现的是痕迹,那些从身体记忆里所察觉到的痕迹。思考应当退居其后。”[2]这样,创作才算真正开始了,笔者深以为然。
但在开始创作之后——“如何才算画好一幅作品?如何才算完成它?”这个问题总是困扰着创作者。但事实上彼得·多伊格在创作的过程中也并非直线到底,而是在无数的纠错与修改的过程中接受其帶来的痕迹和结果。并且他也并不认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好的画作”,而更像“画坏了”的状态,并且他也相信这种状态能给作品保持十足的感染力。纵览他的画作,许多确实都在一种“不完美”的状态。但是,谁说绘画需要完美呢?绘画有时候甚至连“美”都不需要。
4 结语
在一个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个没有不可能的时代,人类的奇思妙想,天马行空真的都能使人间夜夜如白昼。但在这强烈的速度感里停一停,回望一位画者是如何与自己的思想达成共识来创作,是一种奢侈的缓慢。鸟儿飞旋的羽毛回到了蛋壳,鱼儿在海洋深处留下雪一样的鳞片——回到最初时候,绘画,本该就是一种生命力,仿佛植物强劲伸展根须,交织向上,充斥着痕迹——一种天然的野生造物。
参考文献:
[1] 媱鼐(清).登泰山记[A].惜抱轩诗文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 《直觉素描:用所有的感官去感受》——托马斯吕辰格[M].广西美术出版社,2010.
[1] Adrian Searle,Kitty Scott,Catherine Grenier . Peter Doig (contemporary artists)[M]. 2007.
[2] Judith Nesbitt . Peter Doig[M]. 2008.
[3] 廖宗荣.绘画的凯旋——彼得多伊格的绘画艺术[J].美术观察,2012(09).
[4] 凯瑟琳·格勒尼耶.彼得多伊格——孤独地在同一条船上[J].世界美术,2005.
[5] 李本正.彼得多伊格 将一种朴素带入艺术中[J].北方美术,2010(01).
[6] 尹祯旋.彼得多伊格:记忆与绘画的双重结构[J].名作欣赏,2012.
[7] 陆琦.梦幻般记忆下的风景[N].美术报,2009.
[8] 托马斯·吕辰格.直觉素描[M].广西美术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朱婷(1996—),女,湖北黄石人,美术硕士,福建师范大学美术专业,研究方向: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