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疑似“7581”
说起熟茶,总令人又爱又恨。
自上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它饱经波折起伏,尤其是在十多年前那场普洱茶市大“地震”中,它遭遇了重创,几乎一蹶不振。
近几年,山头茶、古树茶发展势头迅猛,有力带动了普洱茶的复兴,而熟茶的价值也被人们所重拾,日益回归到茶客们的杯壶中。经历过疯狂与震荡后,人们以更加理性的眼光看待熟茶,无论新与旧,且心照不宣地认为:熟茶可收藏,亦可投资,但饮用才是它最原初最本质的价值所在。
尽管如此,由于原料、工艺、仓储环境等差异,加之“致癌”等耸人听闻之说屡见报端,熟茶仍是笼罩着重重“迷雾”。若再加上一个藏放时间的维度,那就更加扑朔迷离了。
就品质特征而言,长期以来,熟茶给我的印象很刻板:标志性的“渥堆味”,浓稠似酱油的褐红汤色,温和带甜的口感,细碎完整不一的叶底。直到最近,一块普洱茶砖的出现,彻底“砸”碎了我脑海中关于熟茶的固有印象。
茶的主人王老师是一位资深普洱茶发烧友。她喝茶喝了50年,其中有近30年是专宠于普洱茶的。最近,她忙着搬新家。在腾挪转移中,很多一度被遗忘的旧藏,都一一“重见天日”。
惊喜之余,她也不禁犯了懵: “有些茶都不知道是啥时候收的,只好等有空时,逐一撬开喝喝看。”多年来,她通常只收藏生茶,然后封存,托付给时间,静待它成熟。然而,在这些“身份不明”的茶里,竟也有几件熟茶,这款大约是上世纪90年初出品的中茶普洱茶砖便是其中之一。
她已记不起来当时为什么会带走它们,但同茶友一起试品后发现: “它的表现出乎意料!”有内行者甚至大胆猜测:它很有可能是被誉为中茶标杆熟茶的“7581”①。由于它是最早正式定型生产的熟茶,且问世年代特殊,因而又有“文革砖”之别称,深受藏家们的追捧,而流通于市面上的茶亦多是真假掺杂,存在很大的争议。因此,若猜测坐实,那价值就不一般了。
究竟是不是“7581”,连“本尊”见都没见过,更不用说喝了,岂敢随意置喙。不过,它却刷新了我对熟茶的认知。
长者之风
同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茶一样,它的包装设计十分简单质朴,富有年代感,素白的包装纸上沁着点茶色。因是家藏,属于“自然仓”,并无专业化仓储的温湿度调控,茶不可避免地带有些陈味。茶砖棱角分明,梗叶清晰分明,一些叶片还保持着近乎完整的形态,甚至还略闪点黄绿。砖茶的产制本来就是供应边疆地区的日用之需,其原料多选用粗老叶,更有助于解腻消食。
通常,新制的生茶,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才渐渐“熟化”成为“熟茶”。而现今我们普遍认为的“熟茶”,似乎应该叫“人工渥堆熟茶”更确切,因为它的诞生其实是“讨巧”之举,即通过渥堆、发酵等人工增温增湿的方法来加速晒青毛茶的“熟化”,以达到“模拟”或接近自然陈化熟茶的品质特征。
开汤后,原以为许多熟茶都有的“渥堆味”会抢先一步,可等到杯里斟了茶汤,也没有遇上,而是熟糯的枣香,汤色也是清亮的橙红色。
“确定这是熟茶?”我深表怀疑。在我不算丰富的普洱茶感官记忆里,如此香味色,仿佛是“中生代”②茶才有的。
考虑到品茶者较多(6人),遂将两冲合成一道来品。第二道(除洗茶,应是第3-4,中,以此类推),陈味基本消失。枣香更加突显,并带出点淡淡的药香,隐约间还有些生茶的“影子”。汤色变深呈金红,汤滑水甜,入口很饱满。
第三道至第四道(第5-8冲),药香的占比增多,但枣香还是要来得更浓些,且融在汤中。啜一口,合在口中,稠滑甘甜,慢慢咽下,喉底顿觉清朗甘润。
这一系列嗅觉味觉特质的呈现,来自粗枝大叶。因选料粗老,茶多糖含量较高,使得滋味甘醇温和,别有一番沉着内敛的长者之风。
纯净为上
“为什么不会像常见的熟茶那样会有‘渥堆味’?”我嗅着杯底的暖香问道。王老师喝完杯里剩下的一口茶,望着撬开的砖面说: “既然是工厂化生产的熟茶, ‘渥堆味’肯定会有,但在陈放过程中,会慢慢散掉。‘渥堆味’并不意味着不好,关键还是看茶是否干净,这主要取决于原料、工艺和仓储。”
与“渥堆味”一道附加在熟茶身上的还有陈味,这种味道很容易同“仓味”、霉味混淆,因而十多年前在它最“疯狂”时,有茶商不择手段地将茶置于异常潮湿甚至污秽的环境中渥堆发酵,然后当作五六十年甚至百年的“老茶”高价出售。正因这些丛生的乱象,令人不禁喟叹:普洱茶的“水”真是深!
事实上,大多数老茶玩家或藏家都认为,只有品质好的茶才有收藏价值。同时,茶不管新老,或存放多久,纯净是摆在第一位的。
这片熟砖,从出厂至今已历近30年,陈味是时间经过留下的印迹。但是,当它被重新唤醒时,依旧是纯正如初,这在香气与滋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六道(第11-12冲),药香渐占“上风”,药香枣香糅合在一起,是清新里的醇熟。汤感还是甘甜顺滑,醇厚持久。
又连续4冲至第八道(第15 -16冲),汤色转为橙红略深,香气、汤感仍然保持地很好,并有木质的清香。当入壶煮饮,木质的香气更显,茶汤也更醇更甜,并有着绵柔温润的质感。接连煮了三道,把在座的茶友喝得畅快淋漓。
王老师说,较之生茶的自然熟化,人工渥堆熟茶的老茶转化空间相对较小,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变化。细品后,还是可以感觉得到它的转变。当然,它最打动人的地方还是在于纯净,使它仍以“本来面目”与我们“相见”。
对比“73厚砖”
为了加深我们对熟茶的认知,王老师又慷慨地撬了一片“73厚砖”③。
虽说名字和包装看起来都很“古早”,但“茶龄”却比此前的茶砖小了十多年,大致是2006年的茶品。名为“73厚砖”,顾名思义,它产于1973年。最早的一批存世量已很稀少,后期根据其最初拼配方案加工的茶品倒是不少,这片73厚砖便属于后期的产品。
相比之下,73厚砖的砖面色泽呈较均匀的黑褐色,梗叶粘连成一片,远不如先前的普洱茶砖来得明晰,并伴有少量的粉末状炭化物, “渥堆味”也较显。冲泡后, “渥堆味”久久不散,第四道后才有所减弱,有浓郁的药香。茶汤呈琥珀色,因炭化物粉末沉底,就显得相对浑浊。入口时,汤感浓厚,虽也带甜,但终觉偏粗。
对比叶底,更是高下立见。普洱茶砖叶底匀整,梗叶相连,部分叶片还有类于乌龙茶的青色,有韧性,有光泽。73厚砖,叶底炭化严重,碎叶碎末较多,乍一看,黑乎乎一片,如同梅干菜。
二者的“出身”皆为“文革砖”,亦皆为人工渥堆发酵的熟茶,被不少藏家所青睐。然而,因其年代较早,又几经流转,且面世后在不同时期里有延续生产。众多的不确定,势必使得以假乱真者有机可乘。因此,如果没有弄清来路或不具识假辨伪的慧眼,就盲目跟风收藏,那么,被“套路”的风险就大了。
注:
①7581:指的是中茶公司出品的普洱茶编号。 “75”代表1975年的工艺, “8”代表主要原料为8级茶, “1”代表昆明茶厂。此外,还有“2”代表勐海茶厂,“3”代表下关茶厂,“4”代表普洱茶厂。 “7581”系该厂开创普洱熟茶人工后发酵工艺所推出的第一款熟砖茶,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是生产时间延续最久的熟茶。
②中生代:对于它的概念和定义,茶界的说法向来不一。知名茶人黄刚认为, “中生代”指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般为1986年起)至2004年这段时间里生产的生茶。 (黄刚《普洱茶论:品鉴与经营》,云南科技出版社,2018: p273)
③73厚砖:1973年,云南勐海地區采用新工艺生产了第一批人工后发酵普洱熟砖茶。该批熟砖茶系采用勐海地区5级(中档以下)青叶为原料,并添加少量红茶碎末,经人工后发酵、压制而成的。
说起熟茶,总令人又爱又恨。
自上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它饱经波折起伏,尤其是在十多年前那场普洱茶市大“地震”中,它遭遇了重创,几乎一蹶不振。
近几年,山头茶、古树茶发展势头迅猛,有力带动了普洱茶的复兴,而熟茶的价值也被人们所重拾,日益回归到茶客们的杯壶中。经历过疯狂与震荡后,人们以更加理性的眼光看待熟茶,无论新与旧,且心照不宣地认为:熟茶可收藏,亦可投资,但饮用才是它最原初最本质的价值所在。
尽管如此,由于原料、工艺、仓储环境等差异,加之“致癌”等耸人听闻之说屡见报端,熟茶仍是笼罩着重重“迷雾”。若再加上一个藏放时间的维度,那就更加扑朔迷离了。
就品质特征而言,长期以来,熟茶给我的印象很刻板:标志性的“渥堆味”,浓稠似酱油的褐红汤色,温和带甜的口感,细碎完整不一的叶底。直到最近,一块普洱茶砖的出现,彻底“砸”碎了我脑海中关于熟茶的固有印象。
茶的主人王老师是一位资深普洱茶发烧友。她喝茶喝了50年,其中有近30年是专宠于普洱茶的。最近,她忙着搬新家。在腾挪转移中,很多一度被遗忘的旧藏,都一一“重见天日”。
惊喜之余,她也不禁犯了懵: “有些茶都不知道是啥时候收的,只好等有空时,逐一撬开喝喝看。”多年来,她通常只收藏生茶,然后封存,托付给时间,静待它成熟。然而,在这些“身份不明”的茶里,竟也有几件熟茶,这款大约是上世纪90年初出品的中茶普洱茶砖便是其中之一。
她已记不起来当时为什么会带走它们,但同茶友一起试品后发现: “它的表现出乎意料!”有内行者甚至大胆猜测:它很有可能是被誉为中茶标杆熟茶的“7581”①。由于它是最早正式定型生产的熟茶,且问世年代特殊,因而又有“文革砖”之别称,深受藏家们的追捧,而流通于市面上的茶亦多是真假掺杂,存在很大的争议。因此,若猜测坐实,那价值就不一般了。
究竟是不是“7581”,连“本尊”见都没见过,更不用说喝了,岂敢随意置喙。不过,它却刷新了我对熟茶的认知。
长者之风
同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茶一样,它的包装设计十分简单质朴,富有年代感,素白的包装纸上沁着点茶色。因是家藏,属于“自然仓”,并无专业化仓储的温湿度调控,茶不可避免地带有些陈味。茶砖棱角分明,梗叶清晰分明,一些叶片还保持着近乎完整的形态,甚至还略闪点黄绿。砖茶的产制本来就是供应边疆地区的日用之需,其原料多选用粗老叶,更有助于解腻消食。
通常,新制的生茶,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才渐渐“熟化”成为“熟茶”。而现今我们普遍认为的“熟茶”,似乎应该叫“人工渥堆熟茶”更确切,因为它的诞生其实是“讨巧”之举,即通过渥堆、发酵等人工增温增湿的方法来加速晒青毛茶的“熟化”,以达到“模拟”或接近自然陈化熟茶的品质特征。
开汤后,原以为许多熟茶都有的“渥堆味”会抢先一步,可等到杯里斟了茶汤,也没有遇上,而是熟糯的枣香,汤色也是清亮的橙红色。
“确定这是熟茶?”我深表怀疑。在我不算丰富的普洱茶感官记忆里,如此香味色,仿佛是“中生代”②茶才有的。
考虑到品茶者较多(6人),遂将两冲合成一道来品。第二道(除洗茶,应是第3-4,中,以此类推),陈味基本消失。枣香更加突显,并带出点淡淡的药香,隐约间还有些生茶的“影子”。汤色变深呈金红,汤滑水甜,入口很饱满。
第三道至第四道(第5-8冲),药香的占比增多,但枣香还是要来得更浓些,且融在汤中。啜一口,合在口中,稠滑甘甜,慢慢咽下,喉底顿觉清朗甘润。
这一系列嗅觉味觉特质的呈现,来自粗枝大叶。因选料粗老,茶多糖含量较高,使得滋味甘醇温和,别有一番沉着内敛的长者之风。
纯净为上
“为什么不会像常见的熟茶那样会有‘渥堆味’?”我嗅着杯底的暖香问道。王老师喝完杯里剩下的一口茶,望着撬开的砖面说: “既然是工厂化生产的熟茶, ‘渥堆味’肯定会有,但在陈放过程中,会慢慢散掉。‘渥堆味’并不意味着不好,关键还是看茶是否干净,这主要取决于原料、工艺和仓储。”
与“渥堆味”一道附加在熟茶身上的还有陈味,这种味道很容易同“仓味”、霉味混淆,因而十多年前在它最“疯狂”时,有茶商不择手段地将茶置于异常潮湿甚至污秽的环境中渥堆发酵,然后当作五六十年甚至百年的“老茶”高价出售。正因这些丛生的乱象,令人不禁喟叹:普洱茶的“水”真是深!
事实上,大多数老茶玩家或藏家都认为,只有品质好的茶才有收藏价值。同时,茶不管新老,或存放多久,纯净是摆在第一位的。
这片熟砖,从出厂至今已历近30年,陈味是时间经过留下的印迹。但是,当它被重新唤醒时,依旧是纯正如初,这在香气与滋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六道(第11-12冲),药香渐占“上风”,药香枣香糅合在一起,是清新里的醇熟。汤感还是甘甜顺滑,醇厚持久。
又连续4冲至第八道(第15 -16冲),汤色转为橙红略深,香气、汤感仍然保持地很好,并有木质的清香。当入壶煮饮,木质的香气更显,茶汤也更醇更甜,并有着绵柔温润的质感。接连煮了三道,把在座的茶友喝得畅快淋漓。
王老师说,较之生茶的自然熟化,人工渥堆熟茶的老茶转化空间相对较小,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变化。细品后,还是可以感觉得到它的转变。当然,它最打动人的地方还是在于纯净,使它仍以“本来面目”与我们“相见”。
对比“73厚砖”
为了加深我们对熟茶的认知,王老师又慷慨地撬了一片“73厚砖”③。
虽说名字和包装看起来都很“古早”,但“茶龄”却比此前的茶砖小了十多年,大致是2006年的茶品。名为“73厚砖”,顾名思义,它产于1973年。最早的一批存世量已很稀少,后期根据其最初拼配方案加工的茶品倒是不少,这片73厚砖便属于后期的产品。
相比之下,73厚砖的砖面色泽呈较均匀的黑褐色,梗叶粘连成一片,远不如先前的普洱茶砖来得明晰,并伴有少量的粉末状炭化物, “渥堆味”也较显。冲泡后, “渥堆味”久久不散,第四道后才有所减弱,有浓郁的药香。茶汤呈琥珀色,因炭化物粉末沉底,就显得相对浑浊。入口时,汤感浓厚,虽也带甜,但终觉偏粗。
对比叶底,更是高下立见。普洱茶砖叶底匀整,梗叶相连,部分叶片还有类于乌龙茶的青色,有韧性,有光泽。73厚砖,叶底炭化严重,碎叶碎末较多,乍一看,黑乎乎一片,如同梅干菜。
二者的“出身”皆为“文革砖”,亦皆为人工渥堆发酵的熟茶,被不少藏家所青睐。然而,因其年代较早,又几经流转,且面世后在不同时期里有延续生产。众多的不确定,势必使得以假乱真者有机可乘。因此,如果没有弄清来路或不具识假辨伪的慧眼,就盲目跟风收藏,那么,被“套路”的风险就大了。
注:
①7581:指的是中茶公司出品的普洱茶编号。 “75”代表1975年的工艺, “8”代表主要原料为8级茶, “1”代表昆明茶厂。此外,还有“2”代表勐海茶厂,“3”代表下关茶厂,“4”代表普洱茶厂。 “7581”系该厂开创普洱熟茶人工后发酵工艺所推出的第一款熟砖茶,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是生产时间延续最久的熟茶。
②中生代:对于它的概念和定义,茶界的说法向来不一。知名茶人黄刚认为, “中生代”指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般为1986年起)至2004年这段时间里生产的生茶。 (黄刚《普洱茶论:品鉴与经营》,云南科技出版社,2018: p273)
③73厚砖:1973年,云南勐海地區采用新工艺生产了第一批人工后发酵普洱熟砖茶。该批熟砖茶系采用勐海地区5级(中档以下)青叶为原料,并添加少量红茶碎末,经人工后发酵、压制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