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的特点,探讨其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技能教学中的应用,为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提供方便、实用的实践教学方法。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电子商务专业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C-0187-02
近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截至2014年底,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数已达10.6亿,较2013年增长231.7%。随着上网环境,特别是网速越来越快地发展,移动互联网正发挥着较PC客户端更大的优势。人们运用便捷的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随时随地地浏览新闻、阅读电子书、广泛社交、休闲娱乐、移动金融理财、移动教育、移动医疗等,特别是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更为迅速。各电商网站都开始发力移动客户端,用户数持续上升,达9.6亿,较年初增长137.8%。2014年是移动电商爆发之年,各大电商明确移动化是电商的未来,仅“双11”期间,主流电商移动端交易额/订单量占比均达到了40%左右。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期的到来,用户需求多元化释放,行业更趋于细分化,OTO行业应用数量会快速增加,覆盖更多生活领域。并且社交电商逐渐兴起,被更多网购用户接受,比如基于微信社交应用的微店就是典型案例。团购、餐饮、生鲜电商、教育、家政等各类OTO细分行业纷纷兴起,满足用户多方面的消费需求,移动端的消费闭环逐渐形成。既然移动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作为承担着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高等院校应该以此为切入点,把移动互联网工具用于教学和科研中,在专业的技能实践的教学环节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作用,通过制订合理的技能训练方案,使培养的人才更加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一、移动互联网在高等院校中的应用状况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将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进行实践的活动的总称。4G时代的开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凸显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注入巨大的能量,其具有移动的随时随地随身优势以及与传统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能够真正实现“Anytime、Anywhere、Anyway”,具有便携性、即时性、隐私性等特点。
根据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中的数据,“80后”、青年用户是移动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90后”青少年已逐渐成为移动网络使用的新生力量,可见,这个年龄段中的大、中学生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应用中最活跃的用户群体,他们应用移动工具进行休闲娱乐、购物、社交和游戏等,甚至上课时也把移动客户端作为必需品来携带,但是很少有同学用在学习上,这样就造成移动设备功能的大大丧失而没有真正发挥移动设备可以用来进行上课、科研等方面的作用。此外,教育机构特别是高等院校对互联网的使用仅限于自身网站建设和招生宣传的应用,只有很少的高校把移动互联网用于教学,比如浙江大学的智慧校园。既然大学生有如此高的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活跃度,院校中的领导、各级管理者、辅导员和教师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移动互联网,把这一工具运用到学习中去。因此,应加快和合理构建院校移动互联网的合理应用和建设,把移动互联网的正确使用应用到院校的教学、科研、日常管理、生活和娱乐等方面。
二、移动互联网在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实践中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有效融合使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由此而产生的移动电子商务即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融合也将成为今后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形式。高等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是培养从事电子商务职业人员的主要渠道。因此,学生在校期间,一方面,应该学习移动互联网工具的使用,并能熟练掌握移动客户端的移动电子商务商城建设的一系列实践技能,以便毕业后直接从事移动电子商务职业;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结合移动客户端使用上的方便性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利用移动客户端进行教学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方法上的应用:移动教学和移动学习。相对于PC客户端而言,移动客户端的运算速度和运算能力有限,电池使用时间短,但是它具有携带方便、可以随时使用,并且还能准确定位的特点,因此只要教师把授课课件和视频做得短小精湛,存储在校园网“云端”,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对其进行访问、观看和下载,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而不需要坐在电脑前才能下载和观看课件等。同样,教师也可以利用移动客户端随时进行办公、批改作业、师生问题解答、查收邮件、对学生进行管理,也可以把“碎片”时间有效利用起来,这样不仅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有效地和学生沟通。教师还可以通过发布交互式练习题和测试题,随时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此外,由于移动客户端的准确定位功能,院校的辅导员、班主任可以随时监控学生的上课情况,了解学生的上课率,定位学生身在何处,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安全管理。
(二)在教学手段上的应用:有效控制课堂。众所周知,高校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比较普遍,传统的点名方式会花费大量上课时间,效率低下,并且代上课现象时有发生,一学期下来老师不认识学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移动互联网点名系统应运而生。教师仅仅可以运用移动客户端就可以完成有效的点名,还可以通过人脸的识别系统避免代替上课现象的发生,并且能快速认识学生,从而能更好地控制课堂秩序和授课效果。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随时使用移动客户端对学生进行提问、讲评和掌握学生的上课学习情况,从而实现对学生上课时的课堂进行高效的管理,督促和监督学生充分利用好课堂学习的时间。
(三)在移动电子商务实践环节上的应用:用移动客户端进行实践技能的教学。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是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的,于是就出现了老师和学生在使用手机上的“游击战”,尤其是教师在讲移动电子商务实践技能的环节时,使用传统的PC客户端教学效果非常不好。而运用移动互联网教学系统教学可以避免这种缺点,允许学生使用移动客户端进行相关技能的实践和训练。此外,使用移动客户端开店打破了使用PC客户端开店受开店门槛限制的缺点,解决了学生在微信开店、微淘等第三方平台开店需要付费的问题。并且,移动客户端还可以安装多种文件处理、图片处理、视频处理等应用程序,教师应用移动客户端就可以教授学生进行文档的编辑、图片的美化和视频的剪辑,从而完成移动店铺的搭建、店铺装修、商品管理等功能。此外,利用移动客户端的平台分享功能将商品分享到新浪微博、微信、QQ空间、QQ好友等来营销与推广网店等实训功能模块,从而实现真实的移动营销。 (四)在电子支付技能实践模块上的应用:移动支付实践。移动网络使用的便捷性促进了移动支付的发展,并且蕴藏了巨大的商机。由于在移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电子支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人们又不可能再使用PC客户端进行支付,因此,支付就需要在移动客户端进行,移动客户端银行应运而生。相继,各大金融支付机构开发了移动支付的业务满足移动支付的需要,但是移动支付过程中的安全性应该怎么保证呢?
在电子商务专业各个技能模块的实践中,电子支付模块安全性的实践训练必不可少,包括数字摘要、数字信封、数字证书、CA安全认证等安全技术的实践。由于现实移动支付的信息登录、授权等环节都是一次性的操作,不可模拟操作,当你不熟练或者没有掌握安全性的保护技能时,往往会造成移动支付过程中的重大失误。因此,移动支付安全性的技能实践训练必不可少。
在此模块安全性技能实践中,教师充分利用专业实践软件平台和学生的移动客户端进行实践教学,构建校园移动网络,学生亲自尝试多种方式的移动支付安全认证技能,反复实践,直至掌握这项技能,这样,移动支付模块的技能训练可以得到很好地实践。
(五)在客服技能实践环节上的应用:移动客服。微信、QQ、微博等即时通信技术的广泛使用,使移动客服更加即时,随时随地能收到客户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并能及时进行沟通,从而避免了由于反应不及时而导致的误解和矛盾。
随着移动客户端更高级智能化应用的推进,它能提供真实情境以及人机模拟训练等渠道的实战客服应用程序,集成多种即时通信如skype、旺旺、叮咚等即时通信软件的客服代码,具有丰富的沟通渠道让学生进行实践,从而掌握客服技能。并且,利用移动客户端可以不受时间限制,进行真实场景的客服部分的教学实践,使学生迅速掌握沟通技巧。
此外,随着移动客户端技术和安全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形式逐渐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校园将会是高校内的一种主要形式。比如校园微博、校园微信群、掌上讲座查询、移动迎新、移动离校、移动签到等,这不仅免去了各种新生报到和老生离校的繁杂程序,同时也节省院校管理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往,在学校的校园内到处都是各种通知、讲座的海报,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大家都围着看,也会造成安全问题,有了移动校园,学生在移动客户端上就可以对这些通知和讲座安排了如指掌,大大方便了师生,因此,移动校园将为高校内的全体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更加广阔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这也将是院校移动互联使用的又一重要应用。
总之,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正在渗透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移动阅读、移动视频、移动购物、移动定位等应用都出现在移动终端上,移动用户规模更是超过了PC用户。高校作为国家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中,更应该加快校园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和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教与学的渠道。
【参考文献】
[1]郑兆华.移动互联网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4(5)
[2]刘国俊.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责编 黎 原)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电子商务专业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C-0187-02
近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截至2014年底,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数已达10.6亿,较2013年增长231.7%。随着上网环境,特别是网速越来越快地发展,移动互联网正发挥着较PC客户端更大的优势。人们运用便捷的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随时随地地浏览新闻、阅读电子书、广泛社交、休闲娱乐、移动金融理财、移动教育、移动医疗等,特别是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更为迅速。各电商网站都开始发力移动客户端,用户数持续上升,达9.6亿,较年初增长137.8%。2014年是移动电商爆发之年,各大电商明确移动化是电商的未来,仅“双11”期间,主流电商移动端交易额/订单量占比均达到了40%左右。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期的到来,用户需求多元化释放,行业更趋于细分化,OTO行业应用数量会快速增加,覆盖更多生活领域。并且社交电商逐渐兴起,被更多网购用户接受,比如基于微信社交应用的微店就是典型案例。团购、餐饮、生鲜电商、教育、家政等各类OTO细分行业纷纷兴起,满足用户多方面的消费需求,移动端的消费闭环逐渐形成。既然移动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作为承担着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高等院校应该以此为切入点,把移动互联网工具用于教学和科研中,在专业的技能实践的教学环节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作用,通过制订合理的技能训练方案,使培养的人才更加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一、移动互联网在高等院校中的应用状况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将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进行实践的活动的总称。4G时代的开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凸显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注入巨大的能量,其具有移动的随时随地随身优势以及与传统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能够真正实现“Anytime、Anywhere、Anyway”,具有便携性、即时性、隐私性等特点。
根据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中的数据,“80后”、青年用户是移动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90后”青少年已逐渐成为移动网络使用的新生力量,可见,这个年龄段中的大、中学生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应用中最活跃的用户群体,他们应用移动工具进行休闲娱乐、购物、社交和游戏等,甚至上课时也把移动客户端作为必需品来携带,但是很少有同学用在学习上,这样就造成移动设备功能的大大丧失而没有真正发挥移动设备可以用来进行上课、科研等方面的作用。此外,教育机构特别是高等院校对互联网的使用仅限于自身网站建设和招生宣传的应用,只有很少的高校把移动互联网用于教学,比如浙江大学的智慧校园。既然大学生有如此高的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活跃度,院校中的领导、各级管理者、辅导员和教师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移动互联网,把这一工具运用到学习中去。因此,应加快和合理构建院校移动互联网的合理应用和建设,把移动互联网的正确使用应用到院校的教学、科研、日常管理、生活和娱乐等方面。
二、移动互联网在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实践中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有效融合使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由此而产生的移动电子商务即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融合也将成为今后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形式。高等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是培养从事电子商务职业人员的主要渠道。因此,学生在校期间,一方面,应该学习移动互联网工具的使用,并能熟练掌握移动客户端的移动电子商务商城建设的一系列实践技能,以便毕业后直接从事移动电子商务职业;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结合移动客户端使用上的方便性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利用移动客户端进行教学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方法上的应用:移动教学和移动学习。相对于PC客户端而言,移动客户端的运算速度和运算能力有限,电池使用时间短,但是它具有携带方便、可以随时使用,并且还能准确定位的特点,因此只要教师把授课课件和视频做得短小精湛,存储在校园网“云端”,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对其进行访问、观看和下载,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而不需要坐在电脑前才能下载和观看课件等。同样,教师也可以利用移动客户端随时进行办公、批改作业、师生问题解答、查收邮件、对学生进行管理,也可以把“碎片”时间有效利用起来,这样不仅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有效地和学生沟通。教师还可以通过发布交互式练习题和测试题,随时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此外,由于移动客户端的准确定位功能,院校的辅导员、班主任可以随时监控学生的上课情况,了解学生的上课率,定位学生身在何处,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安全管理。
(二)在教学手段上的应用:有效控制课堂。众所周知,高校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比较普遍,传统的点名方式会花费大量上课时间,效率低下,并且代上课现象时有发生,一学期下来老师不认识学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移动互联网点名系统应运而生。教师仅仅可以运用移动客户端就可以完成有效的点名,还可以通过人脸的识别系统避免代替上课现象的发生,并且能快速认识学生,从而能更好地控制课堂秩序和授课效果。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随时使用移动客户端对学生进行提问、讲评和掌握学生的上课学习情况,从而实现对学生上课时的课堂进行高效的管理,督促和监督学生充分利用好课堂学习的时间。
(三)在移动电子商务实践环节上的应用:用移动客户端进行实践技能的教学。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是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的,于是就出现了老师和学生在使用手机上的“游击战”,尤其是教师在讲移动电子商务实践技能的环节时,使用传统的PC客户端教学效果非常不好。而运用移动互联网教学系统教学可以避免这种缺点,允许学生使用移动客户端进行相关技能的实践和训练。此外,使用移动客户端开店打破了使用PC客户端开店受开店门槛限制的缺点,解决了学生在微信开店、微淘等第三方平台开店需要付费的问题。并且,移动客户端还可以安装多种文件处理、图片处理、视频处理等应用程序,教师应用移动客户端就可以教授学生进行文档的编辑、图片的美化和视频的剪辑,从而完成移动店铺的搭建、店铺装修、商品管理等功能。此外,利用移动客户端的平台分享功能将商品分享到新浪微博、微信、QQ空间、QQ好友等来营销与推广网店等实训功能模块,从而实现真实的移动营销。 (四)在电子支付技能实践模块上的应用:移动支付实践。移动网络使用的便捷性促进了移动支付的发展,并且蕴藏了巨大的商机。由于在移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电子支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人们又不可能再使用PC客户端进行支付,因此,支付就需要在移动客户端进行,移动客户端银行应运而生。相继,各大金融支付机构开发了移动支付的业务满足移动支付的需要,但是移动支付过程中的安全性应该怎么保证呢?
在电子商务专业各个技能模块的实践中,电子支付模块安全性的实践训练必不可少,包括数字摘要、数字信封、数字证书、CA安全认证等安全技术的实践。由于现实移动支付的信息登录、授权等环节都是一次性的操作,不可模拟操作,当你不熟练或者没有掌握安全性的保护技能时,往往会造成移动支付过程中的重大失误。因此,移动支付安全性的技能实践训练必不可少。
在此模块安全性技能实践中,教师充分利用专业实践软件平台和学生的移动客户端进行实践教学,构建校园移动网络,学生亲自尝试多种方式的移动支付安全认证技能,反复实践,直至掌握这项技能,这样,移动支付模块的技能训练可以得到很好地实践。
(五)在客服技能实践环节上的应用:移动客服。微信、QQ、微博等即时通信技术的广泛使用,使移动客服更加即时,随时随地能收到客户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并能及时进行沟通,从而避免了由于反应不及时而导致的误解和矛盾。
随着移动客户端更高级智能化应用的推进,它能提供真实情境以及人机模拟训练等渠道的实战客服应用程序,集成多种即时通信如skype、旺旺、叮咚等即时通信软件的客服代码,具有丰富的沟通渠道让学生进行实践,从而掌握客服技能。并且,利用移动客户端可以不受时间限制,进行真实场景的客服部分的教学实践,使学生迅速掌握沟通技巧。
此外,随着移动客户端技术和安全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形式逐渐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校园将会是高校内的一种主要形式。比如校园微博、校园微信群、掌上讲座查询、移动迎新、移动离校、移动签到等,这不仅免去了各种新生报到和老生离校的繁杂程序,同时也节省院校管理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往,在学校的校园内到处都是各种通知、讲座的海报,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大家都围着看,也会造成安全问题,有了移动校园,学生在移动客户端上就可以对这些通知和讲座安排了如指掌,大大方便了师生,因此,移动校园将为高校内的全体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更加广阔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这也将是院校移动互联使用的又一重要应用。
总之,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正在渗透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移动阅读、移动视频、移动购物、移动定位等应用都出现在移动终端上,移动用户规模更是超过了PC用户。高校作为国家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中,更应该加快校园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和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教与学的渠道。
【参考文献】
[1]郑兆华.移动互联网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4(5)
[2]刘国俊.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