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歌鉴赏的考题常常要求考生分析写景特色,如“你认为这首词写景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某某景色的?”,等。面对写景特色类题目,很多考生不知如何入手。那么,古典诗歌写景特色的鉴赏角度究竟有哪些呢?
一、描写景物的角度
不同诗歌写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器官角度去描写景物。我们在阅读时,能发现这些角度,就能看出诗歌写景的特色。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
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
△问题:这首词上片是怎样写景的,试作简析。
开头两句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两句写上有白鸟翻飞,下有荷花映水:整个上片由远而近,由高而低,井然有序。依据空间顺序描写景物正是这首词的一个特点,抓住这一特点,就不难作出答案。
【例2】 阅读下面这首绝句,完成后面的问题。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问题:这首诗写景有什么特色,选择一点试作分析。
桃红柳绿,色彩分明,相映成趣,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赏析时抓表示颜色的词语,分析绘形绘色的画面美,这是鉴赏写景特色的一个重要角度。
当然,这道题目还可从动静搭配、以动衬静的角度作答。
二、表现手法的角度
诗人写景总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最常见的是一些抒情方式和描写方式,前者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后者如渲染、烘托、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结合、以虚写实等,这些手法是鉴赏写景特色所要思考的重要方面。
【例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问题: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有什么特色?
前两句是送别时的环境描写,后两句想象别后的情景,先实景,后虚景,虚实结合,扩大意境,深化主题。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精彩。
【例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春思二首(其一)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
春日偏能惹恨长。
△问题: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本题是根据乐景写哀情这一反衬手法设置的考题。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咏美好之景,成了春恨之铺垫。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情感表达婉曲深刻,这正是本题赏析的角度。
三、结构特点角度
古诗讲究起承转合,词一般上片写景叙事,下片抒情议论,如果一首诗词没有按一般规律写作,那在结构上就会有自己的特色,鉴赏时需要对这方面的特点加以分析。或一句一景,或句句写景,或景语作结,或前后照应好,结构严谨。这些都是诗歌结构方面的特色,是赏析时容易忽略的,我们一定要有结构观念,从结构角度鉴赏诗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5】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并州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
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
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
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
烽火起云间。
△问题:请赏析诗的结句“烽火起云间”的妙处。
垂泪之时,烽烟忽起,形象地写出了边塞战事残酷。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同情,这正是这首诗在结构上的一个特色。
四、修辞手法角度
写景诗句中常常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互文、设问、反问等,这些修辞手法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征,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感情,使诗歌语句整齐,体现音乐美。
【例6】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
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
△问题:颔联“万壑有声含晚霞,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通的名句,请分析这两句为人们赞叹传诵的原因。
这两句话的赏析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首先是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同时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上下映衬。只有抓住了这两个角度赏析,才能有准确的答案。
【跟踪练习】
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1.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驼褐,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露水不易沾湿。
△问题:请就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作简要的赏析。
2.
长信秋词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注】长信,原指汉代长信宫,这里指皇帝的后宫。漏,宫中的滴漏,古代的计时器。
△问题:分析一二句景物的特征及写景的目的。
3.
临江仙•暮春
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
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问题:“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试从不同角度作简要赏析。
4.
南歌子
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
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
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问题:(1)请分析“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两句写景的特色及作用。
(2)词的下片层次清晰,角度有变,试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第一,本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和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第二,本诗通过感觉、视觉和听觉交替与综合的手法,描写了一幅独特的“早行”图。
2.深秋黄叶,夜寒霜重。景物描写渲染了萧瑟冷寂的色彩,烘托了人物孤独,凄凉的怨情。
3.从听觉、视觉上写春雨和烟柳,来烘托凄凉心境;寓情于景,借空濛的景色表达不舍的离情。
4. (1)利用对句,对偶工整,槐叶浓绿,榴花火红,“窗暗”、“眼明”渲染叶之绿、花之红;“绿”与“红”、“暗”与“明”在色彩与光度上构成强烈对比;衬托了离别的伤感。
(2)下片先写离别之时伊人蹙眉而歌,泪如雨倾的情状;后写分别后月色皎皎,江水悠悠的情景。这样虚实结合,既拓展了本词的意境,又显得含蓄蕴藉,意味无穷。
【作者简介】
刘步春,高级教师,执教于江苏省建湖县第二中学,发表文章多篇。
责任编辑 刘 静
一、描写景物的角度
不同诗歌写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器官角度去描写景物。我们在阅读时,能发现这些角度,就能看出诗歌写景的特色。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
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
△问题:这首词上片是怎样写景的,试作简析。
开头两句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两句写上有白鸟翻飞,下有荷花映水:整个上片由远而近,由高而低,井然有序。依据空间顺序描写景物正是这首词的一个特点,抓住这一特点,就不难作出答案。
【例2】 阅读下面这首绝句,完成后面的问题。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问题:这首诗写景有什么特色,选择一点试作分析。
桃红柳绿,色彩分明,相映成趣,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赏析时抓表示颜色的词语,分析绘形绘色的画面美,这是鉴赏写景特色的一个重要角度。
当然,这道题目还可从动静搭配、以动衬静的角度作答。
二、表现手法的角度
诗人写景总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最常见的是一些抒情方式和描写方式,前者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后者如渲染、烘托、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结合、以虚写实等,这些手法是鉴赏写景特色所要思考的重要方面。
【例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问题: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有什么特色?
前两句是送别时的环境描写,后两句想象别后的情景,先实景,后虚景,虚实结合,扩大意境,深化主题。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精彩。
【例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春思二首(其一)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
春日偏能惹恨长。
△问题: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本题是根据乐景写哀情这一反衬手法设置的考题。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咏美好之景,成了春恨之铺垫。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情感表达婉曲深刻,这正是本题赏析的角度。
三、结构特点角度
古诗讲究起承转合,词一般上片写景叙事,下片抒情议论,如果一首诗词没有按一般规律写作,那在结构上就会有自己的特色,鉴赏时需要对这方面的特点加以分析。或一句一景,或句句写景,或景语作结,或前后照应好,结构严谨。这些都是诗歌结构方面的特色,是赏析时容易忽略的,我们一定要有结构观念,从结构角度鉴赏诗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5】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并州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
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
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
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
烽火起云间。
△问题:请赏析诗的结句“烽火起云间”的妙处。
垂泪之时,烽烟忽起,形象地写出了边塞战事残酷。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同情,这正是这首诗在结构上的一个特色。
四、修辞手法角度
写景诗句中常常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互文、设问、反问等,这些修辞手法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征,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感情,使诗歌语句整齐,体现音乐美。
【例6】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
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
△问题:颔联“万壑有声含晚霞,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通的名句,请分析这两句为人们赞叹传诵的原因。
这两句话的赏析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首先是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同时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上下映衬。只有抓住了这两个角度赏析,才能有准确的答案。
【跟踪练习】
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1.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驼褐,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露水不易沾湿。
△问题:请就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作简要的赏析。
2.
长信秋词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注】长信,原指汉代长信宫,这里指皇帝的后宫。漏,宫中的滴漏,古代的计时器。
△问题:分析一二句景物的特征及写景的目的。
3.
临江仙•暮春
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
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问题:“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试从不同角度作简要赏析。
4.
南歌子
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
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
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问题:(1)请分析“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两句写景的特色及作用。
(2)词的下片层次清晰,角度有变,试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第一,本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和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第二,本诗通过感觉、视觉和听觉交替与综合的手法,描写了一幅独特的“早行”图。
2.深秋黄叶,夜寒霜重。景物描写渲染了萧瑟冷寂的色彩,烘托了人物孤独,凄凉的怨情。
3.从听觉、视觉上写春雨和烟柳,来烘托凄凉心境;寓情于景,借空濛的景色表达不舍的离情。
4. (1)利用对句,对偶工整,槐叶浓绿,榴花火红,“窗暗”、“眼明”渲染叶之绿、花之红;“绿”与“红”、“暗”与“明”在色彩与光度上构成强烈对比;衬托了离别的伤感。
(2)下片先写离别之时伊人蹙眉而歌,泪如雨倾的情状;后写分别后月色皎皎,江水悠悠的情景。这样虚实结合,既拓展了本词的意境,又显得含蓄蕴藉,意味无穷。
【作者简介】
刘步春,高级教师,执教于江苏省建湖县第二中学,发表文章多篇。
责任编辑 刘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