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字中的“之”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pyc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有位著名诗人叫王之涣,他那首《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极有名。但唐人薛用弱在《集异记》里把王之涣写成“王涣之”,还有人把他的名字写成“王涣”。到底这位诗人的名字中有无“之”字,是“之涣”还是“涣之”,引得文学研究者争论不休。
  再如晋代书法家王羲之,七子分别名献之、凝之、操之等,全带“之”。不仅如此,其孙辈及以下也有很多人名中有“之”字。据研究者统计,王羲之家族5代人中共有72人的名字中带“之”。这发生在重避讳的古代社会,是让人很难理解的。
  一位著名史学家认为,王氏家族信道教,“之”字是道教的标志。此说不确。事实上,早在道教产生之前的先秦时代,人名中就多有带“之”“施”之类字眼者。如春秋时期有名曰“介之推”者,《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其他如《论语》将“孟反”写成“孟之反”,《孟子》将“孟舍”写成“孟施舍”。
  汉代以后依然如此。汉代有个农学家叫氾胜之,他写了我国古代一本重要的农学著作《氾胜之书》,《汉书·艺文志》“农家”中将其记为“氾胜之十八篇”。但后人引用,多作“氾胜”而略去“之”字,比如唐人贾公彦称“汉时农书有数家,氾胜为上”,宋《郡斋读书志》记“采氾胜种树之书”。王羲之家族诸名字中带“之”者,“之”字也都可以省略,如王献之又称王献(见《初学记》),王彪之又称王彪(见《太平御览》),王悦之又作王悦(见《宋书》)等。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那么,古代人名中的“之”字何以有时加有时不加,这个“之”字又究竟起着什么作用呢?
  其实古人早有解释。汉赵岐注《孟子》云:“孟,姓;舍,名;施,发音也。施舍自言其名,则但曰舍。”晋人杜预注《左传》云:“介推,文公微臣。之,语助。”这里说的“语助”“发音”都是指“意内而言外”(许慎语)之“词”,是只在书面语中出现而口语中并不存在的“非口语成分”。也就是说,口语中的人名是没有“之”字的,带“之”的只是书面语写法。在阅读时,这个“之”字可以读出来,此谓“发音”,又称“发声”。至于“之”字在书面语中有时加有时不加,主要根据作者行文的需要而定。南齐著名文学家颜延之,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两次只称“颜延”:“张眎擿句褒贬,颜延图写情兴。”“颜延《杨瓒》,自比《马督》。”钟嵘《诗品》序亦如是:“颜延论文,精而难晓。”这几处只写“颜延”而略去“之”字,就是为了前后文对仗的需要。
  “之”字除了可加可不加,还可以颠倒位置。如《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亦作颜推之,其实他的名字在口语中只是“颜推”二字而已。王献之口语中称王献,书面语中也称“王之献”。唐《张节墓志》中有“王之献之竹,列在池亭;陶渊明之柳,莳于门径”之语,前一句是引羲之、献之合书“鹅池”的典故。此处“献之”倒为“之献”,也是修辞的需要,以避免“之之”连用。
  杨伯峻先生曾提出:“‘介之推’本名‘介推’,‘之’字是加进去的;《孟子》之‘孟施舍’本名孟舍,‘施’字是加进去的。古人说话或行文的时候,为图语句的整齐、声音的节奏,可以加一个不相干的字到句中去。”这种理解是正确的。古人读书谓之“诵”,也就是有节奏地朗读,诗歌如此,散文亦如此。但口语是不讲节奏的,故文人为文,常在口语中加入虚字,以求语句整齐,产生节奏感。“之”字就是最常用的一个虚字,它在句中只起音节作用,并无实义。
  不但人名如此,一些山水名、地名在书写时也可加“之”,口语中则没有“之”。如《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由此可见山的名字是“不周山”。但同书《西山经》部分又加了个“之”,称“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后来《淮南子·天文训》亦称“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除“不周之山”,《山海经》中还有“招摇之山”“岳崇之山”“箕尾之山”“青丘之山”等山名,都是书面语写法,口语中皆无“之”字。
  现代学者大多把“之”字理解为结构助词“的”,认为“不周之山”就是“(叫)不周的山”,而“不周山”是“不周之山”的省称。其实误矣。“不周山”不是“不周之山”的省略,口语中的山名是没有“之”字的。不但古代如此,现代依然如此;山水名如此,地名亦如此。因为山水名、地名是百姓口语中的日常用语,不可能有只用于书面语的“之”字。
  宋代开封朱雀门上的匾额写着“朱雀之门”,曾让宋太祖纳闷,问:“那个‘之’字有什么用?”他不明白百姓口语中的“朱雀门”在这里为什么多了个“之”字。对这个问题,不但武人出身的赵匡胤不懂,有些文人也不理解。朱熹《四书集注》引赵岐注,謂“孟施舍,施是发语声”,他的门徒就提出疑问:“有何例可按?”朱熹回答说:“此是古注说,后面只称‘舍’可见。”并举例说:“如孟之反、舟之侨、尹公之他之类。”惜朱子只云“古注说”并举出了几个先秦人名的例子为证,但对“之”字究竟起什么作用并没有解释清楚。由此可见,对古代人名中“之”字的“足句”功能,宋代已有人渐渐不理解了。
其他文献
和宋代一样,元代书法的主要成就也在行、草。不同的是,元代书法的创作与理论都表现出对宋代“尚意”的叛离。元代书坛在精神实质上延续了南宋的趋势,基本上谨于师法,无意革新。  赵孟頫,元代著名书画家,书法和绘画成就都很高。他开创了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还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被誉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胆巴碑》是赵孟頫奉元仁宗敕命
期刊
用电钻在薄薄的灯泡上画画,你见过吗?也许,有的人会说这是不可能的事—灯泡多脆呀!但就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可以在灯泡上刻画,他就是66岁的刘玉华。  刘大爷退休前是山西省运城市夏县邮电局的一名职工。退休后,无所事事的刘大爷去区文化馆学画画。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刘大爷的绘画技艺突飞猛进。那天,刘大爷在纸上画完一幅画后,正打算躺下休息,亮着的电灯忽然灭了。  刘大爷看着熄灭的灯泡,突然想到:“如果能在灯泡上
期刊
菊花花头的画法  菊花虽然品种繁多,但在写意画中通常被归纳为两种花型,即平顶型菊花与攒顶型菊花。两种菊花的画法皆以勾染为主。平顶型菊花花头的画法较为简单,因此学画菊花应从平顶型菊花练起。  平顶型菊花花头状如车轮,又称车轮菊。因平顶型菊花多会露出肥大的花蕊,故通常先在需要画花的位置点出花蕊,然后在花蕊周围勾花瓣。为防止勾瓣时花瓣偏斜,先分三组呈三角形勾向花蕊定位,然后补瓣填齐。勾瓣时用笔的朝向以顺
期刊
1915年前后,我二十几岁的时候,两次从上海回到北京,交游渐渐地广了。  朋友当中有几位是对鉴赏、收藏古物有兴趣的,我在业余的时候,常常和他们来往。看到他们收藏的古今书画,山水人物、翎毛花卉,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从这些画里,我感到色彩的调和、布局的完美,与戏剧艺术有息息相通的地方。中国戏剧在服装、道具、化装、表演上综合起来,可以说就是一幅活动的彩墨画。我很想从绘画中吸取一些对戏剧有帮助的养料,
期刊
偶然看到一条微信上发布的“兰州十大牛肉面馆”,我突然有了吃一碗头汤面的冲动。以前看过一个作家的描写,说苏州的一位资深食客把吃苏州一家面馆的头汤面视为人生一大乐事,坚持数十年不变。不论刮风下雨、电闪雷鸣,他总是第一个在面馆吃面的人。是什么样的力量,会使一个人如此钟爱头汤面呢?我吃饭一向马马虎虎,没有特别的偏好,现在有闲了,还真想体验一把吃头汤牛肉面的感觉。  我要去的面馆离我们家有一段距离,清晨5点
期刊
不鲜艳,也要活出自己的颜色  乔榛这个名字,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和这个名字相关联的,首先不是一个形象,而是一种萦绕耳际的醉人嗓音。  “40后”“50后”熟悉他,因为那是《叶塞尼娅》中军官奥斯瓦尔多的声音,也是《魂断蓝桥》中上尉克罗宁的声音;“60后”“70后”熟悉他,因为那是《斯巴达克斯》中克苏拉的声音,也是《廊桥遗梦》中罗伯特·金凯的声音;“80后”“90后”熟悉他,因为那是《偷天陷阱》中超级
期刊
自1995年出道,吴京参演过《太极宗师》《小李飞刀》等名剧,他本人却一直不温不火。2003年他前往香港发展,拜访了几乎所有电影公司,但一年之内没有获得任何角色,直到在叶伟信执导的《杀破狼》中饰演一名反派杀手。  “叫‘特别客串明星’,其实只有一句对白、两场打戏。”吴京说。此后他的片约逐渐增多,做了男主角,也得到了金马奖提名,甚至推出了电影导演处女作《狼牙》,但他仍然觉得差了点什么。  拍完《狼牙》
期刊
早在《建军大业》选角之初,王景春的一张蓄须照就让他成为导演刘伟强、监制黄建新心目中贺龙一角的不二人选,他们一致认为:“这个演员不用化装就可以演贺龙。”  王景春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和陆毅是同班同学。王景春经常自嘲“长得比较着急”。当年班里长得最好看的陆毅大三时就凭借电视剧《永不瞑目》红遍大江南北,而王景春这种小眼睛、很喜感的类型,全班就他一个。现在已经俨然成了“戏骨”的王景春可以坦然地说自己不是“
期刊
79岁的美国老大爷史蒂芬·约翰逊被人尊为“预言家”。不过,20多年前他提出那些想法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他是在开玩笑。  他把头脑中幻想的上百件“未来的发明”画成了漫画。20年前,他就设想有一天汽车会自己行驶,人们坐在车里吃着美食唱着歌,结果如今自动驾驶真的要实现了。他抱怨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视屏幕,恨不得把缩小版的电视机握在手里、戴在眼镜上。10多年后,和漫画里的“手持电视”长得差不多的智能手机、谷
期刊
当我们欣赏名篇佳作,或者聆听优美动听的歌曲时,有没有人想过,一些经典当初曾被扔进废纸篓,我们差点就无缘与它们相见了呢?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闻听这一喜讯后,毛泽东欣然提笔,写下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写罢,不知是觉得诗不好还是字写得不太好,他把纸揉成一团,扔进了废纸篓。秘书田家英认为毛泽东的诗词和墨迹都是“国宝”,于是捡回被揉皱的宣纸,将它收拾好并保存了起来。1963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