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大数据概念的提出,大数据已被应用到各个领域,高校学生工作中大数据的思维意识开始显现。对各种量化的数据进行及时的分析和整理,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现精准科学化管理,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支撑与手段。
关键词:大数据 教育 自媒体 心理健康
一、高校应用大数据的含义与意义
大数据概念是由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在2011年发布的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领域》中提出的,目前并没有确切的概念,一般将大数据定义为:“传统数据库软件无法抓取、存储、处理的规模巨大的数据集。”在构建信息化高校的过程之中,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和记录着各种各样的数据和信息。这些数据信息客观真实的记录和反映着当下大学生每个个体的思想和行为的状态与规律。作为学生工作者,利用好大数据思维,实现精准科学化管理,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支撑与手段。大数据具有着大容量(Volume)、多样性(Variety)、快速度(Velocity)、价值(Value)和复杂性(Complexity)的特征。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具体表现为:大容量体现在与学生相关的众多管理信息系统如选课系统、成绩评分系统、学籍注册系统、校园卡消费系统、图书借阅系统等存储了庞大的数据量。大数据使得学生工作中收取获得的数据不再是抽样调查的样本,而是可以实现的全体样本的收集。“样本=全体”提高了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提升学生工作精细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更具全面、客观的信息。
二、大数据在民族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应用
1.大数据提供大学生心理健康数据支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在学生工作中的决策变得“有据可依”,学生管理思维也向科学化、精准化转变,更加注重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学生管理工作从主观决策、经验决策到科学决策、精细管理转变。目前的工作方法还依靠谈心谈话、侧面了解等方式,从学生的言行举止总结归纳其隐形的思想状况,并依靠学生工作者的工作经验和主观判断为基础,选择对应的处理方式,而此时往往学生的思想状态已经有严重的趋势,缺乏前瞻性和预警性。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支撑与依据,能够克服传统的经验不足的以及主观判断,并提供事先预警的机制,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的思想动态。通过“大数据”工具的数据分析可以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各种数据进行适时的跟踪关注和深入的挖掘分析,这里的数据包括结构性数据如学生的一卡通的消费记录,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挖掘和分析,可以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等不同领域的信息进行科学量化,用全面论证、科学评估和理性分析取代有限的推测和非理性的判断,为其科学决策、精细管理提供实证性支撑。
2.大数据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警机制。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具有思維活跃,主观能动性较强的特点,民族院校的学生由于文化差异较大,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会表露自己的想法,使得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和分析难度较大,缺乏事先的预警机制。高校利用大数据可以实现学生管理过程中的预警功能,通过对海量的数据进行相关的分析,最终对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实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化管理。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忽视现实的情感交流,更习惯通过网络发表状态或者倾诉自己所遇到的情感挫折、学业问题、就业压力、人际危机等状况,尤其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交流的学生更应该得到学生工作者关注。然而由于这部分群体沟通交流难度较大,现实的交流很难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对一些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收集、挖掘、分析等技术操作。这些非结构化数据包括校园、宿舍楼、教学楼安置的摄像头所获取的实时图像视频信息,学生在微信、QQ等各种网络平台分享的状态、发布的照片等。这些实时产生的海量信息数据已经构成了大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必要条件。大数据可以实现高频词汇的检索、敏感信息的预警,帮助学生工作者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严重程度,明确所需采取的处理措施,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帮扶和疏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调整心态,重新确立正确的生活观念,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大数据时代民族高校学生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
1.缺乏信息敏感、树立大数据意识。目前对高校学生工作者而言,学生管理大数据价值挖掘不充分,对数据信息的敏感性还应该加强,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意识有待提高,并运用大数据的观念,帮助决策,确立高校数据应用的“大数据”观,树立大数据意识,具备大数据思维是推进计量大数据深化的必要条件。通过大数据可以实现对学生上网言论、浏览情况进行分析,预警潜在的危机事件,及时进行沟通引导;甚至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就业意向,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克服传统的统一式的就业工作,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提供更为人性化的就业服务。
2.避免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目前高校中数据孤岛现象较为普遍、学校各部门由于自身职能的不同,采用自己的方式存储和整理数据,缺乏统一管理,导致信息分布在各个部门,使得学校内部出现数据孤岛。数据孤岛的出现则导致数据缺乏一致性和统一性,数据规范性较差,信息重复、冗余、冲突的现象严重,难以汇总,数据的流通与共享困难,导致管理工作效率降低。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生工作中应构建信息数据能够畅通共享的大数据平台,并成立数据处理中心。通过大数据平台提供统一的数据搜集、存储、管理、分析计算等功能。全要素流通的大数据平台为学生教育管理大数据的应用奠定基础。
四、结语
互联网+形势下的学生教育管理大数据的应用,不是传统学生教育管理理念机制的修补,而是一种总体思维的改变。大数据技术在学生管理中应用不是简单地数据分析,而是指运用大数据技术与方法,使高校内部学生教育管理各系统产生的数据流通与共享,大数据将在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警机制方面发挥作用,最终实现高校核心竞争力增强、育人价值形态跃升的过程。
关键词:大数据 教育 自媒体 心理健康
一、高校应用大数据的含义与意义
大数据概念是由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在2011年发布的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领域》中提出的,目前并没有确切的概念,一般将大数据定义为:“传统数据库软件无法抓取、存储、处理的规模巨大的数据集。”在构建信息化高校的过程之中,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和记录着各种各样的数据和信息。这些数据信息客观真实的记录和反映着当下大学生每个个体的思想和行为的状态与规律。作为学生工作者,利用好大数据思维,实现精准科学化管理,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支撑与手段。大数据具有着大容量(Volume)、多样性(Variety)、快速度(Velocity)、价值(Value)和复杂性(Complexity)的特征。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具体表现为:大容量体现在与学生相关的众多管理信息系统如选课系统、成绩评分系统、学籍注册系统、校园卡消费系统、图书借阅系统等存储了庞大的数据量。大数据使得学生工作中收取获得的数据不再是抽样调查的样本,而是可以实现的全体样本的收集。“样本=全体”提高了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提升学生工作精细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更具全面、客观的信息。
二、大数据在民族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应用
1.大数据提供大学生心理健康数据支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在学生工作中的决策变得“有据可依”,学生管理思维也向科学化、精准化转变,更加注重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学生管理工作从主观决策、经验决策到科学决策、精细管理转变。目前的工作方法还依靠谈心谈话、侧面了解等方式,从学生的言行举止总结归纳其隐形的思想状况,并依靠学生工作者的工作经验和主观判断为基础,选择对应的处理方式,而此时往往学生的思想状态已经有严重的趋势,缺乏前瞻性和预警性。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支撑与依据,能够克服传统的经验不足的以及主观判断,并提供事先预警的机制,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的思想动态。通过“大数据”工具的数据分析可以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各种数据进行适时的跟踪关注和深入的挖掘分析,这里的数据包括结构性数据如学生的一卡通的消费记录,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挖掘和分析,可以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等不同领域的信息进行科学量化,用全面论证、科学评估和理性分析取代有限的推测和非理性的判断,为其科学决策、精细管理提供实证性支撑。
2.大数据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警机制。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具有思維活跃,主观能动性较强的特点,民族院校的学生由于文化差异较大,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会表露自己的想法,使得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和分析难度较大,缺乏事先的预警机制。高校利用大数据可以实现学生管理过程中的预警功能,通过对海量的数据进行相关的分析,最终对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实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化管理。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忽视现实的情感交流,更习惯通过网络发表状态或者倾诉自己所遇到的情感挫折、学业问题、就业压力、人际危机等状况,尤其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交流的学生更应该得到学生工作者关注。然而由于这部分群体沟通交流难度较大,现实的交流很难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对一些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收集、挖掘、分析等技术操作。这些非结构化数据包括校园、宿舍楼、教学楼安置的摄像头所获取的实时图像视频信息,学生在微信、QQ等各种网络平台分享的状态、发布的照片等。这些实时产生的海量信息数据已经构成了大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必要条件。大数据可以实现高频词汇的检索、敏感信息的预警,帮助学生工作者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严重程度,明确所需采取的处理措施,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帮扶和疏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调整心态,重新确立正确的生活观念,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大数据时代民族高校学生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
1.缺乏信息敏感、树立大数据意识。目前对高校学生工作者而言,学生管理大数据价值挖掘不充分,对数据信息的敏感性还应该加强,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意识有待提高,并运用大数据的观念,帮助决策,确立高校数据应用的“大数据”观,树立大数据意识,具备大数据思维是推进计量大数据深化的必要条件。通过大数据可以实现对学生上网言论、浏览情况进行分析,预警潜在的危机事件,及时进行沟通引导;甚至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就业意向,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克服传统的统一式的就业工作,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提供更为人性化的就业服务。
2.避免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目前高校中数据孤岛现象较为普遍、学校各部门由于自身职能的不同,采用自己的方式存储和整理数据,缺乏统一管理,导致信息分布在各个部门,使得学校内部出现数据孤岛。数据孤岛的出现则导致数据缺乏一致性和统一性,数据规范性较差,信息重复、冗余、冲突的现象严重,难以汇总,数据的流通与共享困难,导致管理工作效率降低。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生工作中应构建信息数据能够畅通共享的大数据平台,并成立数据处理中心。通过大数据平台提供统一的数据搜集、存储、管理、分析计算等功能。全要素流通的大数据平台为学生教育管理大数据的应用奠定基础。
四、结语
互联网+形势下的学生教育管理大数据的应用,不是传统学生教育管理理念机制的修补,而是一种总体思维的改变。大数据技术在学生管理中应用不是简单地数据分析,而是指运用大数据技术与方法,使高校内部学生教育管理各系统产生的数据流通与共享,大数据将在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警机制方面发挥作用,最终实现高校核心竞争力增强、育人价值形态跃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