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数学教育方法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fant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7-0127-01
  幼儿数学教育是一门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感到比较难教,幼儿在学习中感到比较枯燥。如何使幼儿数学教育变为教师愿教、幼儿愿学的一门学科,是幼教工作者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粗浅谈谈幼儿数学教育的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激发幼儿的思维来进行数学教育。
  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注意到,最基本的数学构造和幼儿运算思维结构之间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为此,我们要抓住幼儿阶段大脑发育的黄金年龄,根据人类思维发展规律和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从思维过程中的比较、分类、排序、类比、联想、推理、判断等形式入手,对幼儿的思维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使幼儿的思维品质具有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和批评性等特征,形成较强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等能力。
  我认为,在数学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都必须遵循幼儿的思维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和训练,因此,在活动中必须注意以下原则:1、自主性原则。2、操作性原则。3、整体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原则。4、系统性和多样性原则。我们应该利用一切的数学活动,对幼儿进行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的训练,让孩子敢于创新,善于创新。鼓励他們的新奇念头和行为,保护孩子可贵的好奇心,激发求欲,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以多种途径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例如,在“自编10以内的加减算式”中,我们设计一个“改题”活动,即教师指定三个不相关的数1、3、5,允许幼儿改动一个数,并做出相关四道题来。幼儿的答案多种多样,有的改动最小的一个数使其编出相关四道题来,成为2、3、5,有的改变大数,使其成为1、3、4。这两种属顺向思维,有的是改变大数为小数,使之成为1、3、2,这种思维是逆向思维。在改题过程中,幼儿动脑筋思考,不断想出与别人不一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变枯燥为有趣,变被动为主动,使幼儿爱学、会学、渴望学,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思维的新方法,提高了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激发幼儿的情感来进行数学教育。
  情感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所表现出来的如满意或不满意、喜欢或厌恶、愉快或愁苦的内心体验。它是在实践、认识过程中产生的,又反作用于人对事物的认识。俗话说;“知之深则爱之切”,它表明了情感作用与认识事物的深刻含义。情绪心理学研究证明:情感直接指导着学前儿童的行为,愉悦的情感往往使他们愿意学习,不愉悦的情感则导致各种消极行为。因此,情感和认知是密切联系的。情感教育在早期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我们已经知道数学是抽象的,它反映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存在与物体的外部,而是建立在人脑中的一种抽象联系。数概念是儿童自己从物体的各种关系中建立起来的,是思维的产物。因此,学习数学需要调动幼儿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利用自身的内部机制去理解和掌握数概念。有的孩子害怕数学活动,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我认为原因之一是教师忽略了对他们进行情感的培养。古人讲:“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对幼儿尤其如此。只有激发幼儿的愉悦情感和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
  例如,在给幼儿做“小兔拔萝卜”的游戏中学习6以内的数数,教师改变了以往出示卡片让幼儿说的习惯教法,充分利用空间,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巧妙的设计情景,让幼儿在形象的情景中游戏,在与环境的交互中掌握知识,小白兔不在是老师黑板上的小卡片,而是小朋友自己,他们听着音乐,蹦蹦跳跳地在菜地里“拔萝卜”、“吃萝卜”、“送萝卜”,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下体验和探索,积累感新经验。情绪愉快自然而然的喜欢上数学活动了。而且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如果失败了,也不会受到责备,因此,游戏有利于形成儿童的成就感和增强儿童的自信心,从而引发幼儿愉悦的情感。
  三、开展各种活动来进行数学教育
  儿童的学习方式和各自的爱好是不同的,教师应该设计各种活动,提供不同的选择的机会,以满足不同儿童的各种需要。
  例如:在进行分类的活动时,教师可提供各种不同颜色小型积塑片、各种不同的积木、各种学习用具、各种餐具……,以满足不同儿童的探索需要。
  四、让幼儿实际操作来进行数学教育
  只有在幼儿参与了大量的活动,使用了大量的材料,并经常讨论他们的观察和发现,幼儿才有可能掌握概念。例如:在学习《测量》可设置“这只小猫想出去玩,谁能告诉小猫从哪个门(教室里有两个门)出去比较近?“于是幼儿尝试运用了各种方法进行测量,有的用跨步子、有的用笔、有的用绳子、有的用吸管、有的用脚掌、有的有手掌等办法,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在后面的自由测量的过程中,我让幼儿学习用画图形和数量进行记录。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有一名幼儿发现了:“我用手掌量桌子的边,量了10下,他怎么才8下?”于是我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同样的桌子,量得不一样多呢?”进一步地引导测量同样的地方幼儿将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找出原因。能力强的幼儿总结出:“大的手就量的少,小的手就量得多。”“我的吸管比他的笔长”等。从而引导幼儿了解测量单位是怎么来的?。
  五、开展讨论来进行数学教育。
  幼儿通过操作,通过自己的探索,对数学中的某个问题有了一定的感受,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机会,让他们有自由表达的机会,并和同伴一起讨论他们的发现和问题。
  例如,学习《认识球体》时,幼儿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让幼儿分组讨论球是什么样子的?让每个幼儿都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能从同伴的想法中受到启发。
  在幼儿数学教育中,这几种方法不是绝然分开的,而是互相交织、互相作用的。这些方法的合理运用,将使教师的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幼儿的学习更加趣味盎然。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尝试运用了优化课程结构,激发学习兴趣,加强思维训练等方法来提高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7-0112-01  一、合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一个恰到好处的导入语常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理想的导入语,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美的情境,能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这节课
期刊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理念被逐渐引入到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探究,能够使学生之间进行思想的碰撞,有效解决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本文重点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且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希望对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小组合作;初中历史;历史教学;
期刊
摘要: 我国西北部地区气候炎热干燥,降水量比较低。尤其是塔克拉玛干周围塔里木垦区,是塔里木河尾部一条重要“绿色走廊”平均年降水量只有33.6-37.2mm,蒸发量约为2513-2731mm,相对湿度参数大概51%,土壤PH数值大概为8.7-9.6,是一个干旱的盐碱灌溉相关贫水区,这个地区主要农作物是棉花和各种果树为主,总灌溉面积大约有3.1万公顷。这个地方开垦区水土之间存在严重不平衡,对垦区农业发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7-0125-01  这几天“高铁门”在网络传的沸沸扬扬!各大电视媒体对此事件进行了报道和评论。然而一位青岛电视台的主持人在对此事件评论报道时,语出惊人的说道“你说这要是一个体育老师还不算违和”的这句话。这个视频一经播出,所有体育老师愤怒至极!虽然事后该主持人在微博上公开道歉,电视台也对该主持人做出了停职的处分,但是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7-0129-01  全面发展教育是有道德教育、智力教育、体育教育和美术教育构成,它们是统一、协调起作用的,缺一不可。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智商、健康的体魄和拥有艺术细胞的人才。而幼儿又是祖国的未来,学前教育又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实现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要从小抓起;逐步培养幼儿形成正确的是非、真假、美丑观念和良
期刊
摘要: 在体育课上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不仅与老师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有关,更与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都密切相关。感官教育在体育课堂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何更好在体育课堂上运用感官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运动参与热情,则是我们现在广大体育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多感官教育的调查分析,力图将多感官教育应用在体育课堂的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运动参与热情,培养
期刊
摘要: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英语教学平台的增多及各种电子设备的普及,各种网络设备在英语的教学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互联网+”在当今的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主流风尚,我们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所带来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而对于互联网教学来说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传统教学。在互联网英语混合式教学中表现的最为明显。互联网教学则对学生们在当今互联网+社会中的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帮助作用,为了满足
期刊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进入课堂,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7-0118-01  小学低段儿童只有六七岁,他们活泼好动,
期刊
摘要: 幼儿的教育研究是个值得一提的话题。本文认为对幼儿最好的教育方法是生活和游戏,并概括为一个“玩”字,即要玩出“秩序”“好习惯”“礼仪”“ 社交”“脱口秀”“数感”“协调性”等等。  关键词: 玩;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7-0134-01  近年来,对学前幼儿的教育研究,使我们的心灵受到深深地震撼,幼儿带着巨大的潜能来到世
期刊
摘要: 目前,一些学校太过注重升学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的好坏和分数的高低就是衡量“好学生”的标准。成绩好的学生大多受到教师的喜欢,但成绩差的学生往往会收到冷落,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受到打击,其情感和品性也就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重视“品性弱势”学生的发展应该得到学校的重视。教师要注重从学识、品行、人格、情感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用“责任”约束不良的行为,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