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体思维的议论文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68168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肖培东老师执教的《怀疑与学问》为例,论述基于文体思维的议论文阅读教学策略:设置朗读课文环节,引导学生读出文体味;设置替换标题环节,引导学生分清论点与论题的区别;设置分析关键句环节,引导学生理解分论点,厘清论证思路和结构;设置分析关键词环节,引导学生体会议论文语言的特点;设置寻找可疑处环节,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文体思维 议论文 阅读教学 《怀疑与学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A-0076-03
  王荣生教授说:“好的阅读教学,往往基于合适的文本解读,即依据体式的文本解读。”肖培东老师在执教《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后的教学感言中也说:“知晓课程意识,还要彰显文体意识。课程思维外,我们的教学思维首先是文体思维。”好的议论文阅读教学应该基于文体思维,提高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肖培东老师在执教《怀疑与学问》时紧扣议论文体意识,运用文体思维,引导学生把握议论文的朗读艺术,把握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语言等知识点,掌握议论文的考点,提高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一、设置朗读课文环节,引导学生读出文体味
  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驾驭文字。”肖培东老师曾在他的教学感言中说:“读书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最基本的教学形式。以读促思,以读促悟,我想来想去,还是读书最好。”朗读是打开文本的钥匙,是阅读教学最原始的方法,也是最好的方法。肖培东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这个学习方法运用得游刃有余,以下是他在这节课上的教学片段:
  师:《怀疑与学问》这篇课文是议论性随笔,议论性文章要读得快一些,还是慢一些呀?
  生:议论性文章要读得慢一些。
  师:是的,这种文体应该用沉稳缓慢的语速来朗读,要读出语重心长、意味深长的味道。
  师先范读课文前两段,然后学生接力读课文,最后学生齐读课文。
  议论文朗读的语速一般是要“沉稳缓慢”的。肖培东老师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先让学生明确议论文体朗读的方法是“用沉稳缓慢的语速来朗读”,然后通过范读奠定文章的朗读基调,稳住学生的朗读情绪,通过接力的方式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议论文庄严、厚重的感觉在学生心中萌生,并在朗读中展现。
  议论文的论点要用清晰的重音突出,语气坚定有力。例如《怀疑与学问》中的前两段两句话就是文章的论点,肖培东老师范读“学者先要会疑”,“学”“先”“疑”重音突出,“学则需疑”,“学”“需”“疑”重音突出,语气都坚定有力,让学生感觉到文章观点的鲜明性。
  议论文的关键词也要用清晰的重音突出。例如读“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句时,“不仅”“也”“必须”“基本”也要读出重音,这样不仅读出句子的层次性、递进性,也读出“怀疑”的重要作用。
  朗读议论文的事实论据时,可以用缓慢的语速,例如读戴震的例子用缓慢的语速娓娓道来,既让学生感受到议论文的条理性、简洁性,又让学生容易接受、记住。
  朗读议论文的道理论据时,可以用平稳的语速,重音也要突出。例如读法国大哲学家笛卡儿的“我怀疑,所以我存在”时,“怀疑”“存在”重音要突出,让学生容易理解、记住。
  朗读不仅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阅读课堂基本的教学活动,更是一门技术和艺术,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并在语文课堂中呈现,让学生在朗读中形成良好的语感,进而提高语文素养。
  二、设置替换标题环节,引导学生分清论点与论题的区别
  在学生掌握议论文的朗读方法之后,肖培东老师精心设计了替换标题环节,指向的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论题,什么是论点,以及议论文以论题为标题的妙处。以下是这个环节的教学实录:
  师:如果不用《怀疑与学问》做标题,改用文中的短语或短句拟题,你会用哪一句?
  学生默读课文,沉入文本,找出自己心中所需要的“那一句”。学生很快从文中找到自己认为最好的“那一句”,纷纷举手。
  生1:怀疑是学问的根基。
  生2:我怀疑,所以我存在。
  生3:学则需疑。
  生4:学者先要会疑。
  生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生6:没有新问题就不会进步。
  生7: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析。
  生8:怀疑和明辨成就哲学。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8个标题哪个有问题,不适合当题目?
  学生经过辩论,最后只留下了学生1、学生3、学生4的答案,理由是这3个选项能阐述学问与怀疑的关系,因而也能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师:原标题与我们找出的标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通过探究,说议论文的标题可以用論题做,也可以用论点做。
  师:原文的标题是论题,我们找到的短句是论点,议论文有两种标题,一种标题是论题型的,比如我们这个标题“怀疑与学问”;还有一种标题是论点型的,比如“学则须疑”“学者先要会疑”。
  师:大学问家顾颉刚先生一定也知道自己这个标题可以改成“学则须疑”或者“学者先要会疑”,那他为什么不用论点做标题,而是用论题做标题呢?
  生: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师:是的,用论题做标题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肖培东老师通过“替换标题”环节,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以读促思,激扬思维,学生不仅抓住了表明中心论点的“那一句”,也明白了“论题”是作者提出的问题,是论文中要涉及的内容和范围。“论点”是作者对论题发表的观点、看法、主张,前者是确立论文的“疆界”,后者是树什么“旗帜”,“论点”是对“论题”的答复,“论题”是对“论点”的限定。肖培东老师也让学生明白了议论文标题的作用: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它是文章立意、内容、主旨或话题之眼,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或点明中心论点,旗帜鲜明,直击要害;或点明文章的论题,引起读者的思考。   肖老师让学生牢牢抓住“找出文章的论点或概括文章的论点,分清论点与论题的区别”这个议论文的重要考点,提高了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筛选信息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设置分析关键句环节,引导学生理解分论点和厘清论证思路
  接下来,肖培东老师设置了分析关键句环节,在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找关键句、分析关键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两个分论点和厘清课文结构思路。下面是该环节的教学实录:
  师:文中哪一句话具体阐明了怀疑对做学问的重要作用?
  生:“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师: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个长句变成这两个短句?如果分开,应把这两个句子分别放在哪一段的开头?
  生:第一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放在第三段的前面,第二句“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放在第六段前面。
  师:谁能用图把这篇文章的结构画出来?
  学生在白板上用图把文章的结构画出来。
  师:画文章的结构图,还要在中心论点后边加上段落序号1—2,分论点一后边加上段落序号3—5,分论点二后边加上段落序号6。学议论文,要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把握作者的逻辑思维和论证思路。
  师:能不能把第六段放在第三段的前面?
  生:不能调换,因为这两个分论点是递进关系。
  ……
  师:第一、二段如果放在结尾,文章的结构有什么变化?
  生:“总—分”关系变成“分—总”关系。
  肖培东老师引导学生把长句变短句、复句变单句,进行句子位置的变换、段落位置的互换的多角度、有层次的替换训练,让学生的思维来回穿梭于句子、段落之间,学生对议论文的结构进行梳理,明确了文章的两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分论点与论据是被证明和证明、互相照应的亲密关系,厘清了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和行文结构。
  在这个教学环节,肖老师让学生牢牢抓住“分清文章分论点”“厘清文章的结构思路”这两个议论文的重要考点,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设置分析关键词环节,引导学生体会议论文语言的特点
  在接下来的分析关键词教学环节中,肖老师引导学生体会议论文语言的特点。该环节的教学实录如下:
  师:“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中的“必须”“基本”这两个词能否互换位置?
  生:不能,“必须”是“必不可少”,“基本”强调了“最重要最关键”,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
  师:“常常”这个词能不能删去?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你来说。
  生:因为它是逐步递进的。
  师:“常常”不是递进,“常常”是反复地去做一件事。一次怀疑行不行?
  生:不行。
  师:对,不行的,做学问就要持续性地思考、怀疑。再来看看,“常常”后边有几个动词呀?
  生:“怀疑”“辩论”“评判”“修正”。
  师:那这四个动词之间的顺序能不能打乱?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
  生:先“怀疑”,之后才能“辩论”“评判”“修正”。
  师:也就是说这四个动词之间也是有逻辑关系的,都是前者是基础,到最后才有了修正的学说。
  在这个教学环节,肖老师对学生进行了语言严密性和逻辑思维推理性的高效训练。关键词“必须”“基本”分别修饰“步骤”和“条件”,如果调换,就变成“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基本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必需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有的新发明也不是通过“怀疑”产生的。
  关键词“常常”强调次数之多,起了修饰限定作用,去掉后范围扩大,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四个关键动词“怀疑”“辩论”“评判”“修正”的顺序能否调整的训练,则先让学生理解这几个词的意义,根据这几个词之间前后承接照应和内在逻辑关联性进行顺序的判断。怀疑是做学问的基础,在怀疑之处进行正反双方的辩论,辩论过后需要评判,评判过后对不科学之处进行修正,四个关键动词明显存在着递进的关系。这个教学片段对学生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的训练大有好处,让课堂从浅层思维向深层思维迈进。
  肖老师设置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牢牢抓住“理解分析议论文的语言”这个议论文的重要考点。
  五、设置寻找可疑处环节,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教学最后,肖培东老师设计了寻找可疑处环节,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具体化。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找准了文章的可疑之处。以下是该环节的教学实录:
  师:顾老的这篇文章有值得我们怀疑的地方吗?文中有不够严密的地方吗?”
  生:第六段中倒数第二句“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中的“都是”这个词不严密,过于武断,应改为“大都是”。有的发明不一定是因为怀疑才产生的,比如鲁班发明锯子是触景生情、灵光闪现起的作用,而不是怀疑起作用。
  师:分析得很好,举出的事例也很恰当。
  师:文中列举戴震的这个事例能证明前一个观点吗?为什么?
  生:不能。戴震因为在学习中经常质疑,为他日后建设新学说创造了基本条件。
  师:“消极方面”“積极方面”如果去掉,文字是不是更干净?
  生:可以去掉。
  师(微笑):去掉,多干净。
  师:希望同学们学会怀疑的精神。
  “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理解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是这篇议论文的学习目标,肖老师上课的时候虽然没有明确地说出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但是他通过巧妙的问题设置,让学生沉入文本,在默读、怀疑、思考、回答的过程中体会到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明白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论点需要论据来证明,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从而达成了教学目标。肖老师的“微笑”是对学生具有怀疑批判精神的鼓励。
  在议论文阅读教学中,肖培东老师注重文体意识,运用文体思维,通过朗读、替换标题、分析关键句、关键词、寻找可疑处五个环节渗透文体知识,让学生在美妙的教学过程中提高“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这三大语文核心素养。
  钱梦龙老师曾说,肖培东老师的教学“总能给人以举重若轻、水到渠成之感”,肖老师的课堂就是这样让学生渐入佳境,达到“其兴也勃,其思也兴,其收也赢”的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愿有机会再听其课,读其书,悟其道。
  作者简介:莫丁蓉(1968— ),女,壮族,广西环江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结合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过程,论述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推进教学的途径,认为教师应以学生为本,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 以生为本 假设 方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A-0139-02  假设策略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策略,学习此策略不但有利于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同时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无动力学习型临界生存在没有理想和上进心、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未能通过学习体验成功的樂趣、对待学习持消极应付的态度、学习有惰性等问题,从个性化育人视角提出激发学生内在理想、设立学习目标、调动学习动力、落实目标达成、培养良好习惯、加强家校沟通的教学建议,从而帮助学生寻找学习动力源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关键词】临界生 学习指导 学习动力 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本文从个性化育人视角论述引导焦虑型临界生摆脱过度焦虑,促使其拥有健康合理的学习生活的学习指导策略,主要针对焦虑型临界生由于过度焦虑而对自身学业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提出“正向疏导激励”“借力调节心态”“自我激发潜能”的学习指导建议。  【关键词】个性化育人 焦虑型临界生 疏导激励 借力调节激发潜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A
期刊
【摘要】本文以《猫》一课的教学为例,论述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提出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准确确立教学目标,运用优化课程设计、巧用多媒体设备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把握要点、深入思考,达到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和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猫》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A-00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不自信型临界生存在不能正确对待多次考试成绩不如意的挫折,进而产生自卑、退缩等心理问题,从个性化育人视角论述不自信临界生指导策略,提出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身潜能,赶走自卑心理;帮助学生找到坚持学习的支点,培养百折不挠精神;多管齐下抓准切入点,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的策略。  【关键词】个性化育人 不自信临界生 认识潜能 学习支点 树立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本文以南宁市安宁路小学“环保小公民 校园零废弃”项目为例,论述开展小学环保教育的做法:重视宣传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营造育人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与家庭、社会联动,开展多彩实践活动;启动“校园零废弃”项目,开启环保新篇章。  【关键词】环保教育 家校联动 校园零废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A-0084-02  随着我国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不会学”型临界生学习方法欠佳、基础不够扎实、出现“短腿”学科等问题,从个性化育人视角提出补“短腿”、教策略、改方法等指导策略。  【关键词】不会学 临界生 学习指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A-0031-02  临界生的学习问题有多种表现,“不会学”型临界生的学习问题表现可归纳为:学习方法欠佳,虽学习刻苦认真,但由于基
期刊
【摘要】本文以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 8 Unit 2“Goldilocks hurried out of the house.”阅读教学为例,探讨在英语阅读课的读前、读中、读后阶段进行情境教学的策略,以期实现学生深度学习。  【关键词】深度学习 情境教学 初中英语 阅读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A-0063-03  《普通
期刊
【摘要】本文将绘本《一幅壮锦》和《伦歌朝观(第二册)·开红水河》在绘本基本要素和壮族文化内涵两方面进行比较,论述以绘本创作传播壮族文化的思考,提出儿童壮族文化绘本创作在故事内容上应主题突出,以对话型文本为主,把握故事节奏,正能量与儿童立场相结合,弘扬民族精神;画面上应主角形象鲜明,画面恰当表现情节,便于幼儿读懂绘本;图文并叙方面应视觉形式与文字相辅相成。  【关键词】壮族文化 绘本 创作  【中图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小学中段写作教学经验的体会,提出联系生活,善于观察;以课文为范,注重积累;多种形式,构建平台的教学建议,从而让学生乐于表达。  【关键词】小学中段 写作教学 经验 环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A-0122-0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幸福表述的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