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东省紫金县是客家人的聚集地,由于地理环境影响,当地民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本文将从客家建筑的结构及工艺等方面对紫金县客家建筑进行简略的探讨。
关键词:紫金县;客家民居;现状
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07-01
紫金县,隶属河源市,与惠州市、汕尾市、梅州市相接,旧称永安县,于明朝隆庆三年建县,全县“98%以上均为客家人”【1】。虽然主体是客家人,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虽大体以客家文化为主,但受到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影响,相对于梅州、赣南、闽西这些地方而言并无特别突出别致之地。加上地形多以丘陵为主,全县八成以上为丘陵,传统民居多分散于山间盆地,规模相对较小,多數以自制土砖和木材为原材料,并不多见青砖材质,古朴而简单。
据康熙二十六年《入永安县记》记载:草木搭建的围楼和围寨是永安客家先民最早的居住模式。【2】在清朝大量的外来人口迁入紫金,带来了新的建筑工艺,由于当时紫金县内起义不断,这些新的工艺很快就被永安的居民所接受,“当地的民居从草木围楼发展成为防御功能极强的土木瓦砖型围楼”【3】由于地形以山地为主,节约耕地,紫金县的村落多为分散的小户型。传统民居的选址极为讲究,无论规模大小,都必会选择依山而建,多为坐北朝南。房屋前是一块砖块、石子铺成的平整的空地,当地称之为“禾坪”。在禾坪前,或为池塘或为河流。
紫金县境内传统的客家民居多数采用土砖、瓦、木、石块建成。有一部分下部由石块累积而成,作为房屋的地基。墙壁用土砖累叠,用木做衡梁和阁楼(墙与屋顶之间的菱形小阁楼,用于储存),再铺上瓦。由于笔者在与罗南安先生(紫金县紫城镇澄塘人氏)交谈时得知,土砖是用水田的泥土混入秸秆风干而成,秸秆的纤维恰好可以作为泥土之间的连接,提高土砖的耐用性。瓦,则是用木桶作为承接,在木桶的内部均匀铺上泥土,分割风干后土法烧制。一砖一木一瓦,全部可以手工完成。
紫金县客家民居的建筑基本形式为四方型堂屋(方形围屋的一种)。[4]这种堂屋大致可以分为下堂屋、中堂屋、上堂屋。在进门,下堂屋旁,是厅。左右两个上堂屋中间的是堂,用于祭祀祖先。有些房屋由于依山势而建,其外部形成梯级状。目前在紫金县内的梯级状围屋以南岭镇的德先楼为代表。在各堂屋的之间开有通道,连接各堂屋,在通道旁另有横屋。在堂屋的中间下凹形成“天井”,“天井”具有采光的效果,由于中国传统的房顶结构为倾斜式,下堂屋、中堂屋、上堂屋的屋顶向内倾斜,雨水便会顺势而下,此时“天井”的另外一个作用——排水也就可以凸显了,因为“天井”四周有狭小的通道与屋外的河流或池塘相接。
县内大型的客家民居,注重防御,在门前设有传声洞,四个角楼作为碉堡,甚至开有用以射击的墙洞。在装饰方面都受到潮汕的影响,在王沙莉走访紫金县的过程中发现“当地居民翻修老屋或祠堂,发现都是从潮汕地区请的工匠”。[4]
如今,小型的传统民居由于材质因素多为荒废或拆建现代楼房,只有极少将传统民居翻修、改建为多层围屋加以利用。大型的传统民居在文革时遭受创伤。紫金县紫城镇澄塘村共有两处大型传统围屋,一处改建成小间房间分给贫困农户,格局大变,文革后逐渐荒废;另一处的青砖、石板则部分拆卸,用于公共建设。虽然现在也有提倡对传统民居加以保护,但是跟现居住于德先楼的第二十六代钟姓老人交谈得知,现在德先楼虽是省级保护单位,但是保护资金和措施仍不够,文革时期拆卸的厅堂内部的青砖,现在仍以钢筋水泥代替。可知现今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力度仍是不够的。
参考文献:
[1]紫金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紫金县志》第三篇人口,1994年广东省人民出版社
[2]屈大均:《入永安县记》,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3]黄荫庭:《紫金县客家历史与文化》,《客家文化资源》,2011年4月28
[4]王沙莉:《广东河源客家传统民居特点与现状初探——以紫金县传统民居为例》,《家具与室内装饰》,2014年06期
作者简介:钟晓君(1993.10-),女,汉,广东河源,本科,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关键词:紫金县;客家民居;现状
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07-01
紫金县,隶属河源市,与惠州市、汕尾市、梅州市相接,旧称永安县,于明朝隆庆三年建县,全县“98%以上均为客家人”【1】。虽然主体是客家人,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虽大体以客家文化为主,但受到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影响,相对于梅州、赣南、闽西这些地方而言并无特别突出别致之地。加上地形多以丘陵为主,全县八成以上为丘陵,传统民居多分散于山间盆地,规模相对较小,多數以自制土砖和木材为原材料,并不多见青砖材质,古朴而简单。
据康熙二十六年《入永安县记》记载:草木搭建的围楼和围寨是永安客家先民最早的居住模式。【2】在清朝大量的外来人口迁入紫金,带来了新的建筑工艺,由于当时紫金县内起义不断,这些新的工艺很快就被永安的居民所接受,“当地的民居从草木围楼发展成为防御功能极强的土木瓦砖型围楼”【3】由于地形以山地为主,节约耕地,紫金县的村落多为分散的小户型。传统民居的选址极为讲究,无论规模大小,都必会选择依山而建,多为坐北朝南。房屋前是一块砖块、石子铺成的平整的空地,当地称之为“禾坪”。在禾坪前,或为池塘或为河流。
紫金县境内传统的客家民居多数采用土砖、瓦、木、石块建成。有一部分下部由石块累积而成,作为房屋的地基。墙壁用土砖累叠,用木做衡梁和阁楼(墙与屋顶之间的菱形小阁楼,用于储存),再铺上瓦。由于笔者在与罗南安先生(紫金县紫城镇澄塘人氏)交谈时得知,土砖是用水田的泥土混入秸秆风干而成,秸秆的纤维恰好可以作为泥土之间的连接,提高土砖的耐用性。瓦,则是用木桶作为承接,在木桶的内部均匀铺上泥土,分割风干后土法烧制。一砖一木一瓦,全部可以手工完成。
紫金县客家民居的建筑基本形式为四方型堂屋(方形围屋的一种)。[4]这种堂屋大致可以分为下堂屋、中堂屋、上堂屋。在进门,下堂屋旁,是厅。左右两个上堂屋中间的是堂,用于祭祀祖先。有些房屋由于依山势而建,其外部形成梯级状。目前在紫金县内的梯级状围屋以南岭镇的德先楼为代表。在各堂屋的之间开有通道,连接各堂屋,在通道旁另有横屋。在堂屋的中间下凹形成“天井”,“天井”具有采光的效果,由于中国传统的房顶结构为倾斜式,下堂屋、中堂屋、上堂屋的屋顶向内倾斜,雨水便会顺势而下,此时“天井”的另外一个作用——排水也就可以凸显了,因为“天井”四周有狭小的通道与屋外的河流或池塘相接。
县内大型的客家民居,注重防御,在门前设有传声洞,四个角楼作为碉堡,甚至开有用以射击的墙洞。在装饰方面都受到潮汕的影响,在王沙莉走访紫金县的过程中发现“当地居民翻修老屋或祠堂,发现都是从潮汕地区请的工匠”。[4]
如今,小型的传统民居由于材质因素多为荒废或拆建现代楼房,只有极少将传统民居翻修、改建为多层围屋加以利用。大型的传统民居在文革时遭受创伤。紫金县紫城镇澄塘村共有两处大型传统围屋,一处改建成小间房间分给贫困农户,格局大变,文革后逐渐荒废;另一处的青砖、石板则部分拆卸,用于公共建设。虽然现在也有提倡对传统民居加以保护,但是跟现居住于德先楼的第二十六代钟姓老人交谈得知,现在德先楼虽是省级保护单位,但是保护资金和措施仍不够,文革时期拆卸的厅堂内部的青砖,现在仍以钢筋水泥代替。可知现今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力度仍是不够的。
参考文献:
[1]紫金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紫金县志》第三篇人口,1994年广东省人民出版社
[2]屈大均:《入永安县记》,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3]黄荫庭:《紫金县客家历史与文化》,《客家文化资源》,2011年4月28
[4]王沙莉:《广东河源客家传统民居特点与现状初探——以紫金县传统民居为例》,《家具与室内装饰》,2014年06期
作者简介:钟晓君(1993.10-),女,汉,广东河源,本科,广东石油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