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融入幼儿的生活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aojunbaobao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科学教育是教师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主动探究、帮助幼儿形成科学情感和态度,掌握科学方法,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科学经验的活动。生活中,幼儿随时都有可能提出一些疑问。当孩子对发生在身边的科学现象感到好奇、产生疑问时,我们不仅仅要让孩子知道一些科学的概念,认识具体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孩子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鼓励孩子大胆地猜想、发问、验证。从而懂得科学就在身边,无处不在
  一、集体活动中,用不同方式培养孩子探究科学的兴趣
  (一)生活化的内容。生活即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科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幼儿的每一个活动都来自生活,科学活动更是生活的精美体现。生活化的且幼儿喜欢的科学活动才能真正唤醒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才使之保持永久强烈的好奇心和良好的探究欲望。
  例:在探究《太阳和影子》活动中,怎样使自己的影子变长?又怎样变短?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影子消失?幼儿对影子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因势利导带领幼儿到户外做起了“太阳钟”。幼儿相互交流、讨论并验证着,最后发现了身体向与太阳反方向倾斜,可以使影子变长;直立或与太阳同方向倾斜,可以使影子变短;跑到没有太阳光的地方影子就消失了。经过几次的观察记录,幼儿有了一个能知道时间的“太阳钟”。此后,幼儿通过自主学习,知道了时间不同,影子的长短、方向均不同的道理。在求知中我看到孩子一张张渴望的探索的浓厚兴趣,在得知答案的瞬间,孩子们欢呼雀跃,脸上布满了成功的喜悦,不难看出生活化的科学孩子们更能得真知!
  (二)游戏化的方式。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把抽象的科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能够使幼儿自发地思考科学中的疑惑,科学地应用方法,获得有益的经验。
  1.变魔术:这种方法能很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如《油水分离画》活动中,我先出示一张白纸,在幼儿确认纸上什么也没有后,用毛笔在上面刷上一层颜料,奇迹出现了,画面上呈现出一幅好像白色笔画出的画。幼儿十分惊讶:“哇,老师会变魔术”,兴趣油然而生。这时,我神秘地说:“小朋友都可以做魔术师,不信你们自己试试”。幼儿都跃跃欲试,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推动下,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培养了幼儿的探究精神。
  2.惊险法:这种方法扣人心弦,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激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如:在《圆的本领》活动前设一个“踩气球”表演,当我踩上用气球支撑的木板时,幼儿不约而同地惊叫起来:“不能踩,气球会爆的!”然尔气球并没有想象的那样,这种强烈的反差激起幼儿非探究个水落石出的欲望,从而激发了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后面的实践操作活动中,幼儿全神投入,积极主动寻找科学的奥秘。
  3.操作探索法:这种方法以幼儿自主探索为主,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设下疑问,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观察科学现象,学习、体验探究科学的方法,发现科学道理。如《糖跑到哪里去了》活动中:幼儿直观了解糖跑到水中,过一会糖不见了,这叫溶解。随后,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大胆尝试,观察总结那些物质能溶解,那些物质不能溶解。幼儿获得初步溶解经验后,我又提供多种辅助材料,让幼儿进一步探索、尝试“怎样才能让溶解变得更快些?”幼儿带着新问题,深入探索,认真观察,对比,寻求答案。这种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认知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掌握科学的自信心。
  方法诸多,教师可根据不同的科学内容,灵活编排、设计相宜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完成科学教育目标。
  二、在区角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充分探索的条件。
  仅靠集体教学活动不能满足于幼儿的科学教育,我们要积极为幼儿的科学活动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创设丰富宽松的探索环境,随时满足幼儿求知欲的需要。这就要求幼儿园里开设科技区角活动,提供各种活动、实验、操作材料。如平面镜、凹凸镜、三棱镜、磁铁、铁钉、回形针、小斜坡、平衡杠杆、电池、小灯泡、小陀螺、小苏打、醋、小汤勺、大中小玻璃杯、不同质的纸、物……,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如大蒜长胡子、蜗牛吃什么、谁跑得快、搭纸桥等等,幼儿可以自由进入,独立或合作地进行观察、操作、尝试、实验,自由自在地探究。教师不直接介入,不随意评价,微笑等待,尊重和关注幼儿的个性活动方式,发现和肯定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观察分析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在孩子求助时给予适宜的启发与合作。让幼儿感到学科学、做科学是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事。
  三、抓住契机,让幼儿在生活中处处感受到科学教育。
  在日生活中,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潜藏着许许多多的科學。如幼儿在走平衡木时,引导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使自己走得更稳?幼儿在吃坚果时,引导幼儿用哪些方法可以更快打开坚果?幼儿游戏转陀螺时,引导幼儿发现陀螺转动时间长短不同,鼓励幼儿多尝试,寻求影响陀螺转动时间的因素等等。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挖掘一日生活中的科学素材,因势利导,适时教育。
  让幼儿在生活中充分体验科学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许多帮助。让我们睁大双眼,用心体会让科学成为人类最好的朋友!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接班人,创新是教育的根本宗旨。语文学习中最能体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才气的是作文。文以新为贵,自古皆然。南朝作家萧子显就曾说著文“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古人云:文章最忌随人后,自成一家始逼真。现代教育家叶圣陶也强调作文贵有新意。所以文以新为贵。只有充满个性魅力的文章,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让读者耳目一新。我们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进行创新作文教学:
期刊
高中物理新课程要求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今情况下发现并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有其本身的特点,能在教学中发挥作用,但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本文首先对几种常见的物理课型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接着提出一种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模式——系统教学法。  一、系统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1、注重信息系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
期刊
大家知道,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一、导语引趣法  好的导语像戏剧的序幕,令学生心驰神往;像巨大磁石使学生倍受吸引;像投石激浪让学生启开思维的大门,点燃智慧的火花。因此,教者要重视导语的设计。如教学《狼》时,设计如下导语
期刊
作为班主任,与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这是一种缘分。老师不仅要给学生讲课,做思想工作,更应该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这是班主任师德修养水平的体现。  一、关爱他们  爱是阳光,她能将最坚硬的冰角融化,爱是春雨,她能滋润万物焕发生机,爱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但却是最好的“灵丹妙药”只要我们用的恰当,的确能受到良好的效果,于是在平时的上课中,我尽量让他们多回答问题,让他们感觉他们在老师的心目中。课外我在经常
期刊
想象作文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新的形象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就是想象。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科学家们的想象。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想象之源;捕捉、
期刊
学习的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智力因素包括智力、知识和能力属于心理结构系统。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情感、兴趣、意志、信心等,属于心理动力系统。人的智力因素是有限的,如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在小时候有智力并不高,但经过后天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成为著名的科学家。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动机的培养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因而在化学教学中要经常穿插一
期刊
【摘要】 初中历史课情境的创设,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符合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文章联系教学实际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探讨。  【关键词】 历史课;情境;优点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特点,可以投入、运用或渗透情感,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录音、影视、多媒体等创设、渲染出历史教学具体、形象、生动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感
期刊
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到作文难,“没意思”。每次作文不是草草了事,就是东拼西凑。作文水平总是提不高,尤其当今教育发展的新潮流,要求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如何写作文,师生往往是望而生畏。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坚定的走出当前作文的误区,寻找一条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的充实是没有止境的”。中考作文的命题也体现了“写作离不开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原则。这
期刊
一、理解人本管理内涵是前提  (一)依靠教师。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热衷于片面追求教学质量,错误地认为在学生身上做文章就行,却忽视了在课堂上占主导地位,在学校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教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校长主任们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一所学校成败、一个班级优劣的,不仅仅是教学,也不仅仅是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力量全投注在学生身上,而是在于依靠拥有知识与智慧、才能与技巧的教师。教师是学校学校
期刊
当前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是学习的启蒙阶段。此时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双重因素的正常制约,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一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产生低落的情绪,注意力的持续性比较低,对美术课堂上的创作缺乏了解。这些,使得本应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孩子面前变得黯然失色。那么,如何克服这种求知的浮躁,让他们爱上这个课堂,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寻找创作的源泉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被纯技能、技巧的追求所垄断,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