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a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策略很多,本文从激活文字,创设形象;架设桥梁,领略内涵:放飞思绪,彰显个性三方面,探索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学生 想象力
  
  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想象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那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1、激活文字,创设形象。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2、架设桥梁,领略内涵。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3、放飞思绪,彰显个性。“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教学《石钟山记》一文时,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象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象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象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乃是思维的有机的创造,它扎根于思想之中,并且从思想不断地发展起来。乌申斯基认为,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发展其思维能力,离开了思维单独地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重文字生成的结果而轻文字生成前思维启动阶段的训练,是我们目前写作训练中的一个盲点。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写作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且应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思维方式对学生进行写作思维的训练。  关键词:职业中专 学生 写作 思维方式 
期刊
摘要:当前,全国高等教育中开设摄影专业的学校有200余所,而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有专门摄影专业的学校却寥寥无几,与烹饪、机电、旅游专业相比,摄影虽然属于冷门专业,但是,就业市场却是缺口甚大,所以还是存在很大的机遏。本文浅析了摄影专业在职业学校的现状以及办学特色和前景,探讨了怎样让摄影专业在众多的职业教育专业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摄影专业 办学特色 异军突起    随着市场经
期刊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有着丰富的内涵,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查找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会使我们得到更多的思考和启迪。    1、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英语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但是,目前学生英语学习程度差别较悬殊的现象,加大了教师在课堂中对提问把握的难度。有些教师担心提问多了,课堂纪律往往难于驾驭;提问少了,师生之间很难沟通,教师也难以了解学生对所教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问过难,程度较差的学生会感到不适应也容易造成学生中的两极分化;提问过于简单,则失去了提问的价值,也使学生对回答问题失去兴趣。因此
期刊
摘要:普通高中的使命是为大学输送人才,输送人才就要协调发展。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同,它以掌握知识为要务。因此,高中教育阶段,’文理科必须融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将来才会有发展的潜力。  关键词:文理科融合 文理分科 高中教育    在教育部发布的20个重大教育问题当中,“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在本文中,笔者尝试探讨高中文理科融合的必要性。    1
期刊
摘要:独立学院是我国新型的高等教育机制,本文阐述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分析独立学院人才素质结构特点;基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素质结构,提出其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为各独立学院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 素质结构 课程改革 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是政府投资办学的模式,高等教育几乎于义务教育。而我国人口多、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投资力度与国外
期刊
摘要: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的生存和竞争。职校生毕业后即面临工作和就业,口语表达能力愈显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消除胆怯心理,树立自信心,首先要“敢说”;其次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多说”;再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会说”。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职校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 口语表达 培养 能力 训练    有的人口才很好,表达能力强;
期刊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是培养人,是把学生从一个自然的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即具有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整的人。显然,人文精神是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英语教学中强调人文精神,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人的因素:学生和教师的作用。英语教学功能的充分体现,关键在于对人的理念重新界定。  关键词:英语教学 学生 人文精神    传统的学科教育教学过分强调了学科自身的体系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忽视人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对高职物理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和尝试,说明如何发挥物理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培养具备一定物理学基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摆在我们每一位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也为物理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契机。  关键词:高职物理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探索创新    物理学是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文化素质课,它是自然
期刊
摘要:语文具有独特的自学优势,因此在小学高年级就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首先是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通过“预习—自问—读懂—分段—品析”过程,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掌握方法后,在课堂中坚持不懈地依据不同课文的创新性进行训练。  关键词:掌握自学方法创新性练习    语文,具有独特的自学优势,学生学习语文是在已有口语的基础上,从书面语开始的,所以,当学生识字量达到一定数量时,便可以自我阅读。因此,在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