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黄羊》教学后记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祁黄羊》以简练的笔触、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了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感悟公心,从而温暖自己心灵的。
  一、 在“同”与“不同”之间看出祁黄羊的公心
  ▲举荐杀父仇人解狐时,“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时,“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师:这两句回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祁黄羊举荐解狐时是十分赞赏和肯定的,是第一号人选;祁午不如解狐,因为解狐因病去世,就“只有”祁午了。
  生:祁黄羊在举荐合适的中军尉时,是用中军尉的标准来选人的,没有想到是“仇人”还是“亲人”——这点与是不是合适的中军尉没有关系。
  生:我从“郑重”可以再次体会出,祁黄羊选中军尉的标准是军事才能,这样做才是为国家着想。
  师:从这里可以体会出什么是“出以公心”吗?
  生:出以公心就是为国家着想选人才。
  ▲举荐解狐时,悼公深感意外,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主公问我谁可以担此重任,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举荐祁午时,悼公十分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人家说你偏心眼儿?”“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师:君臣之间的两次一问一答相同在哪里?不同在哪里?
  生:祁黄羊的回答是同一个意思,想的都是谁可以担任中军尉,而没有想举荐的人是自己的仇人还是亲人。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祁黄羊是一个——
  生:出以公心的人。
  师:不同在哪里?
  生:祁黄羊举荐解狐时,悼公“深感意外”,而举荐祁午时,悼公却“十分惊讶”,这是因为解狐是祁黄羊的杀父仇人,居然还举荐,想不到,“深感意外”;祁午是祁黄羊的儿子,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说是“偏心眼儿”,但祁黄羊举荐了,所以“十分惊讶”。
  师:举荐人才,难的是举荐仇人或亲人,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
  生:像祁黄羊那样以国家利益为重,做事出以公心。
  二、 在空白处感悟祁黄羊的公心
  祁黄羊举荐杀父仇人解狐,悼公深感意外,祁黄羊这样解释:“主公问我谁可以担此重任,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师:课文没有提示语写祁黄羊怎样回答,想一想,祁黄羊会怎样回答?
  生:祁黄羊想了想,回答说。
  生:祁黄羊吃惊地望着悼公,回答说。
  生:祁黄羊想都没有想,有点吃惊地看着悼公说。
  生:祁黄羊一愣,对啊,解狐确实是杀父仇人,我刚才怎么压根儿没有想到?可是,我现在举荐的是中军尉,关系着国家的生死存亡,不能因为是自己的仇人而让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于是,他回答道。
  ▲祁黄羊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悼公“十分惊讶”,祁黄羊这样回答:“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师:课文也没有提示语写祁黄羊是怎样回答的,你能告诉大家祁黄羊是怎样回答的吗?
  生1:祁黄羊镇定地回答。
  生2:祁黄羊十分诚恳地回答
  生3:祁黄羊深情地说。
  生4:祁黄羊郑重地说。
  师:带着你的理解一起读一读祁黄羊的回答。
  文本的对话描写十分出色,通过对比对话中的“同”和“不同”、填补对话中的“空白”,丰富人物尤其是祁黄羊的情感和品质,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生成的对话中捧出春秋时晋国重臣祁黄羊的公心、感悟这样的“公心”,敬畏这样的“公心”,因为这样的“公心”依然有着时代的意义。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今天我们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孩子就会给我们什么样的明天。”当我读到了这样一句话时,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颤。给孩子快乐的学习生活,在他们的心底留下一片晴朗的天空,留下一地灿烂的阳光,这是我们的课题《“快乐语文”思想与策略研究》的宗旨。  一、 播种一份快乐  怎样打造快乐课堂?怎样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学习内容,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为了有效实验,我们对全校62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
有效的评价对学生学习和成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应更多地思考什么样的课堂评价语言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评价的有效性,彰显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呢?  一、 提倡积极性评价,反对消极性评价  [案例]《小松鼠找花生果》教学片段  师:下面这一段,老师请大家推荐一位平时很少举手读书的小朋友来试一试。(一位满脸通红的男生在大家的目光和语言的提醒下站了起来)你能站起来,已经告诉老师你是个勇敢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