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徐州梆子现代戏从初创至今,产生了大量的剧目,其中不乏优秀的剧目及精品唱腔,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如何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艺术表现和观众审美的要求,徐州梆子戏曲艺术编创人员进行了长期的,孜孜不倦的努力和探索,创作出了许多个性鲜明,具有时代感和感染力的现代戏唱腔音乐。本人作为一名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通过多年对徐州梆子戏音乐的研究,总结出,专业编创人员作在对徐州梆子传统戏合理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尤其在唱腔音乐创作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关键词】徐州梆子;现代戏;唱腔;创作手法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的徐州梆子,是苏北地区百姓精神生活重要的娱乐形式,具有铿锵大气、行腔酣畅,又不失清雅柔婉、细腻含蓄的艺术特点。经过艺术家长期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藝术成就。在戏曲艺术普遍不景气的今天,虽然徐州梆子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衰微局面,但仍然能够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是,徐州梆子一直没有停下编演现代戏的脚步,在艺术创作中能够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从初创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历了一个曲折前进的复杂过程。
唱腔是戏曲音乐的主体,也是戏曲音乐创作的首要任务。长期以来,徐州梆子戏的专业音乐编创人员在对唱腔音乐进行创新与改造时,一直坚持某剧姓某的原则,即唱腔无论怎样变化,剧种所独有的风格特点(老百姓俗称的“味道”)始终没有改变和丢弃,在确保本剧种风格这一指导思想的指导下,音乐编创人员对现代戏音乐唱腔创作手法已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特色,可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在板式结构不变前提下创新旋律
徐州梆子戏的唱腔为板腔体结构,由四大正板,即[慢板]、[二八板]、[ 流水板]、 [非板]及它们各自衍生出的若干种板式计二十余种组成,每种板式均有着各自相对固定的结构模式和基本的旋律框架,这也是形成剧种风格的一个要素,如慢板:
[慢板]是徐州梆子戏的重要板式之一,长于抒情、叙事,虽在速度上有慢、中、快之分,但共同的规律是一板三眼的4/4节拍,一句可分为二或三个分句的句法结构,以及中眼(小节中的第三拍)起唱,板上(强拍)落腔的行腔规律等。在现代戏满山石榴红《遍地谷黄碧云天》的唱段中,慢板旋律首先由竹笛solo描绘出了秋高气爽一片开阔,丰收的景象,同时表现出了主人公一个正值青春少女(村姑)迎接部队归来的恋人是的欢悦心情。唱腔在保留板式结构的前提下,为了刻画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人物及所抒发的特定感情,在旋律上作了大胆的创新,在这里有对景的描写,有对情的抒发,有为表达感情而用的演唱技巧——花腔的应用,完美的塑造了角色形象,仅用传统的旋法创作是不可能达到如此效果的。
[二八板]也是徐州梆子戏的主要板式之一,其结构也有基本固定的结构形式,如;其起腔为板上起唱板上落腔,每句可分为两个分句,第一分句起唱于板(强拍),第二句必起唱于眼(弱拍),如分句有拖音则必有相应的分句过门,虽为上句却因是起腔也必落在调式主音上。在现代戏《剑台新风》中,老支书在安慰同时失去儿子儿媳的老汉杜常胜时的旋律是这样的:
面对杜老汉遭受到如此之大的天灾人祸,这段唱腔所要表现的是感叹、安慰、排解……等极端复杂的情感,首先旋律从偏音清角开始,这在传统戏中是绝无仅有的,另外旋律中充满了叹息音调,以及关爱同情的感情色彩,若仅靠传统的音调,是不容易做到的。
以上两例均在句法上保持了各种板式的传统结构,但在旋律的进行上则采用了富有新意的行腔,同时也保持了剧种本身的音乐风格。
二、突破原有板式的结构模式
不同的板式有着不同的结构和节奏模式,这一唱腔程式模化的现象在应对不同的情绪、词格的唱词时各取所需,有的放矢,可以得心应手,恰到好处,十分得体。中国戏剧情节是千变万化的额,剧中人物情感复杂微妙,仅用传统的结构和节奏模式,在表现一些特定环境下的特定情绪时就很难做到了。固定的结构及节奏形态反成一种桎楛,约束着音乐形象不能做到十分精准具向。为了准确的数造更加贴切完美的音乐形象,音乐创作者尝试了在保证剧种音乐风格的前提下,突破固有的结构与节奏模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如在现代戏《过期牛奶》中当一对老人回忆起年轻时新婚生活的甜蜜时,高兴的跳起了舞蹈,为了配合这种情感的描写与表演,作曲者打破了[慢板]典型的4/4拍中眼起唱的句法结构,而采用了适宜舞蹈化得3/4节拍和板上(强拍)气场的方法:唱腔虽保留了传统的旋律框架和风格,但突破了传统的结构模式,同时变换节奏,既有新意又有韵味,十分贴切主题。
流水板是一种旋律进行及节奏安排极为灵活多变的板式,除常规的速度变化2/4节拍与对偶结构,分句划分外,眼起眼落,跨小节切分也是其典型节奏。在现代戏《剑台新风》中,为了贴切的表现前来投资的女性老总见到曾经在危难时帮助过自己的恩人杜常胜,那种朦胧中似曾相识的感觉时,为了准确的表现特定环境下的特定感情,突破了原有的结构与节奏模式,不仅强起强收,且取消了跨小节的切分节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艺术效果。
三、吸收本地民歌元素而赋以新的体裁形式(板式结构)
在现代戏中,有些唱词因表现主人公的内心活动,或某种特别细腻的感情,或需要一种带有反差和对比的表现手段时,创作者采取了突破徐州梆子剧种唱腔在结构形态和旋律框架约束进而以吸收苏北地区民歌元素,使旋律更加“音乐化”,当然,前提依然是保证徐州梆子剧种的音乐风格,并与其它唱腔融为一体。在现代戏庄印芳《小蝴蝶扑摇摇》唱段中打破了徐州梆子戏上下韵(句)结构模式,以及眼起板(眼)落,切分等节奏特点及旋律的基本框架,而更多的是音乐化的旋律线条,准确地表现出作为主人公少女时代的庄印芳思念在前线作战的心上人的微妙情感变化。
四、吸收借鉴外剧种板式
剧本创作往往需要表现特定的感情,而本剧种的板式结构又嫌不足,受到局限时,创作者采取了学习吸收借鉴外剧种某些板式的做法。清板时一种在南方诸剧种常见的板式,特点是说中有唱,唱中有说,伴奏简单清爽,往往仅用琵琶等弹拨乐器,适宜表现如泣如诉的叙事情节,这种板式在徐州梆子戏的传统中是没有的,但在一些现代戏中常在主人公大段唱腔中有一些泣诉的段落,这是在注意保留剧种音乐风格的前提下借用了这种板式。这种板式一般不独立成段,仅作为大段唱腔中的一部分,在结构上起到发展对比的作用,唱词则多为叙事、表述、申诉等内容。
五、利用 “伴唱”手法,增强艺术表现力
伴唱(帮腔)早为“川剧”的常用手法,后被各剧种吸收借鉴,现也已成为徐州梆子戏的常用创作手法,在某些情节中多用来烘托气氛,渲染感情。这种手法也作为唱腔的一种辅助和加强手段,多用于唱段高潮处,也在唱腔的各种音乐手段都不能满足表现要求时使用。同时这种手法应用范围广,可用于各种情节,各种场景,各种感情的描写。演唱形式多样,早已突破了行当的限制,可以是各种行当音色的独唱,也可以是各种形式的齐唱、合唱,它可以独立成段使用,也可以插用在演员的演唱中间,不受剧种唱腔结构模式和旋律框架的严格限制,更富于感情色彩的刻画,甚至可依据剧本的内容在音乐风格上有适当的突破。如:
上例描绘的是主人公黄老太回忆自己少女时代和恋人共同栽下见证爱情的杏树的情景及对恋人的思恋。B段的合唱则发展至为了顾全大局而不得不果断的刨下寄托爱情的杏树时,描绘了主人公心潮澎湃的内心感情。
在演唱形式上,前面的A段为清纯的女声(近乎童声)的独唱,后面的B段是强有力的男女混声齐唱,旋律的发展上则采用了调性对比的手法,将歌曲推向高潮,取得了令人十分满意的艺术效果。
近年来,专业剧团加大了现代戏的编创投入,在现代戏的音乐创作方面,作曲家对传统唱腔音乐继承的同时兼顾时代创新,已经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尤其近二十年间,徐州梆子获得了两届梅花奖以及众多的省部级以上汇演的优秀演出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大量奖项,这与他们在唱腔音乐创作方面的努力和所达到的新高度是分不开的,尤其在唱腔音乐创作方面,他们确已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关键词】徐州梆子;现代戏;唱腔;创作手法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的徐州梆子,是苏北地区百姓精神生活重要的娱乐形式,具有铿锵大气、行腔酣畅,又不失清雅柔婉、细腻含蓄的艺术特点。经过艺术家长期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藝术成就。在戏曲艺术普遍不景气的今天,虽然徐州梆子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衰微局面,但仍然能够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是,徐州梆子一直没有停下编演现代戏的脚步,在艺术创作中能够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从初创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历了一个曲折前进的复杂过程。
唱腔是戏曲音乐的主体,也是戏曲音乐创作的首要任务。长期以来,徐州梆子戏的专业音乐编创人员在对唱腔音乐进行创新与改造时,一直坚持某剧姓某的原则,即唱腔无论怎样变化,剧种所独有的风格特点(老百姓俗称的“味道”)始终没有改变和丢弃,在确保本剧种风格这一指导思想的指导下,音乐编创人员对现代戏音乐唱腔创作手法已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特色,可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在板式结构不变前提下创新旋律
徐州梆子戏的唱腔为板腔体结构,由四大正板,即[慢板]、[二八板]、[ 流水板]、 [非板]及它们各自衍生出的若干种板式计二十余种组成,每种板式均有着各自相对固定的结构模式和基本的旋律框架,这也是形成剧种风格的一个要素,如慢板:
[慢板]是徐州梆子戏的重要板式之一,长于抒情、叙事,虽在速度上有慢、中、快之分,但共同的规律是一板三眼的4/4节拍,一句可分为二或三个分句的句法结构,以及中眼(小节中的第三拍)起唱,板上(强拍)落腔的行腔规律等。在现代戏满山石榴红《遍地谷黄碧云天》的唱段中,慢板旋律首先由竹笛solo描绘出了秋高气爽一片开阔,丰收的景象,同时表现出了主人公一个正值青春少女(村姑)迎接部队归来的恋人是的欢悦心情。唱腔在保留板式结构的前提下,为了刻画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人物及所抒发的特定感情,在旋律上作了大胆的创新,在这里有对景的描写,有对情的抒发,有为表达感情而用的演唱技巧——花腔的应用,完美的塑造了角色形象,仅用传统的旋法创作是不可能达到如此效果的。
[二八板]也是徐州梆子戏的主要板式之一,其结构也有基本固定的结构形式,如;其起腔为板上起唱板上落腔,每句可分为两个分句,第一分句起唱于板(强拍),第二句必起唱于眼(弱拍),如分句有拖音则必有相应的分句过门,虽为上句却因是起腔也必落在调式主音上。在现代戏《剑台新风》中,老支书在安慰同时失去儿子儿媳的老汉杜常胜时的旋律是这样的:
面对杜老汉遭受到如此之大的天灾人祸,这段唱腔所要表现的是感叹、安慰、排解……等极端复杂的情感,首先旋律从偏音清角开始,这在传统戏中是绝无仅有的,另外旋律中充满了叹息音调,以及关爱同情的感情色彩,若仅靠传统的音调,是不容易做到的。
以上两例均在句法上保持了各种板式的传统结构,但在旋律的进行上则采用了富有新意的行腔,同时也保持了剧种本身的音乐风格。
二、突破原有板式的结构模式
不同的板式有着不同的结构和节奏模式,这一唱腔程式模化的现象在应对不同的情绪、词格的唱词时各取所需,有的放矢,可以得心应手,恰到好处,十分得体。中国戏剧情节是千变万化的额,剧中人物情感复杂微妙,仅用传统的结构和节奏模式,在表现一些特定环境下的特定情绪时就很难做到了。固定的结构及节奏形态反成一种桎楛,约束着音乐形象不能做到十分精准具向。为了准确的数造更加贴切完美的音乐形象,音乐创作者尝试了在保证剧种音乐风格的前提下,突破固有的结构与节奏模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如在现代戏《过期牛奶》中当一对老人回忆起年轻时新婚生活的甜蜜时,高兴的跳起了舞蹈,为了配合这种情感的描写与表演,作曲者打破了[慢板]典型的4/4拍中眼起唱的句法结构,而采用了适宜舞蹈化得3/4节拍和板上(强拍)气场的方法:唱腔虽保留了传统的旋律框架和风格,但突破了传统的结构模式,同时变换节奏,既有新意又有韵味,十分贴切主题。
流水板是一种旋律进行及节奏安排极为灵活多变的板式,除常规的速度变化2/4节拍与对偶结构,分句划分外,眼起眼落,跨小节切分也是其典型节奏。在现代戏《剑台新风》中,为了贴切的表现前来投资的女性老总见到曾经在危难时帮助过自己的恩人杜常胜,那种朦胧中似曾相识的感觉时,为了准确的表现特定环境下的特定感情,突破了原有的结构与节奏模式,不仅强起强收,且取消了跨小节的切分节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艺术效果。
三、吸收本地民歌元素而赋以新的体裁形式(板式结构)
在现代戏中,有些唱词因表现主人公的内心活动,或某种特别细腻的感情,或需要一种带有反差和对比的表现手段时,创作者采取了突破徐州梆子剧种唱腔在结构形态和旋律框架约束进而以吸收苏北地区民歌元素,使旋律更加“音乐化”,当然,前提依然是保证徐州梆子剧种的音乐风格,并与其它唱腔融为一体。在现代戏庄印芳《小蝴蝶扑摇摇》唱段中打破了徐州梆子戏上下韵(句)结构模式,以及眼起板(眼)落,切分等节奏特点及旋律的基本框架,而更多的是音乐化的旋律线条,准确地表现出作为主人公少女时代的庄印芳思念在前线作战的心上人的微妙情感变化。
四、吸收借鉴外剧种板式
剧本创作往往需要表现特定的感情,而本剧种的板式结构又嫌不足,受到局限时,创作者采取了学习吸收借鉴外剧种某些板式的做法。清板时一种在南方诸剧种常见的板式,特点是说中有唱,唱中有说,伴奏简单清爽,往往仅用琵琶等弹拨乐器,适宜表现如泣如诉的叙事情节,这种板式在徐州梆子戏的传统中是没有的,但在一些现代戏中常在主人公大段唱腔中有一些泣诉的段落,这是在注意保留剧种音乐风格的前提下借用了这种板式。这种板式一般不独立成段,仅作为大段唱腔中的一部分,在结构上起到发展对比的作用,唱词则多为叙事、表述、申诉等内容。
五、利用 “伴唱”手法,增强艺术表现力
伴唱(帮腔)早为“川剧”的常用手法,后被各剧种吸收借鉴,现也已成为徐州梆子戏的常用创作手法,在某些情节中多用来烘托气氛,渲染感情。这种手法也作为唱腔的一种辅助和加强手段,多用于唱段高潮处,也在唱腔的各种音乐手段都不能满足表现要求时使用。同时这种手法应用范围广,可用于各种情节,各种场景,各种感情的描写。演唱形式多样,早已突破了行当的限制,可以是各种行当音色的独唱,也可以是各种形式的齐唱、合唱,它可以独立成段使用,也可以插用在演员的演唱中间,不受剧种唱腔结构模式和旋律框架的严格限制,更富于感情色彩的刻画,甚至可依据剧本的内容在音乐风格上有适当的突破。如:
上例描绘的是主人公黄老太回忆自己少女时代和恋人共同栽下见证爱情的杏树的情景及对恋人的思恋。B段的合唱则发展至为了顾全大局而不得不果断的刨下寄托爱情的杏树时,描绘了主人公心潮澎湃的内心感情。
在演唱形式上,前面的A段为清纯的女声(近乎童声)的独唱,后面的B段是强有力的男女混声齐唱,旋律的发展上则采用了调性对比的手法,将歌曲推向高潮,取得了令人十分满意的艺术效果。
近年来,专业剧团加大了现代戏的编创投入,在现代戏的音乐创作方面,作曲家对传统唱腔音乐继承的同时兼顾时代创新,已经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尤其近二十年间,徐州梆子获得了两届梅花奖以及众多的省部级以上汇演的优秀演出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大量奖项,这与他们在唱腔音乐创作方面的努力和所达到的新高度是分不开的,尤其在唱腔音乐创作方面,他们确已走在了时代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