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智育、德育、美育等综合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以课改为契机,创新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步入一个色彩斑斓的人文世界。
1. 情境感染法 情境是获得成功经验以至高峰体验的必要条件,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使学生感知美、体验美。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创设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情境,发挥语言美、教态美、板书美等美感作用,更要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的情境,使他们“因文动情”,在美的感受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品德。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精心设置情境,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把他们带到一定的情境中组织教学。(1)用生活展现情境。如在教《梅雨潭的绿》时,把教材描绘的画面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沟通,增进学生的体验。(2)用图画再现情境。如教《再别康桥》时,将诗歌中涉及的优美意象化为具体画面,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以增进他们的感知。(3)用实物演示实验。如在教《死海不死》时,通过实物把教材内容反映出来,增进学生的理解。(4)用音乐渲染情境。如在教《听潮》一课时,借助音乐渲染课堂气氛,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引起学生的共鸣。(5)用语言描述情境。如教《白杨礼赞》时,教师运用语言描述情境,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增进学生的认识。
2. 激趣导入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特级教师于漪也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实践证明,优美的导语能使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和浓厚的兴趣学习新课。每当上课开始时,学生首先听到的是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导语,精神定能为之一振,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就随之而产生了。有了良好的氛围,教师教得起劲,学生也学得用心。富有情趣的“导语”必然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但无论采用哪一种“导语”都必须发挥它的娱目(趣味性)、激思(启发性)和怡情(思想性)的作用。导入课文的方式很多,如开门见山式、温故启新式、故事导入式、“投石激浪”式等。在教鲁彦的《听潮》时,就可运用“投石激浪”的方式。在板书课题后,紧接着提问:“'潮'是视觉的对象,它的前面通常都用'观'字,可作者却用了一个'听'字,这是为什么呢?”这一提问,立即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他们在饶有兴味的探索中很快便找到了答案:散文在描述海景时侧重摹写落涨的“海潮音”,用“听”字便于突出文章“用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美”的艺术特色。这个导语,不但使学生抓住了学习重点,而且使他们平静的思维流程进入了兴奋状态,取得了“投一石冲开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3. 设疑助“悟”法 “学贵有疑”,疑是思维的导火线,可以增强学生求知的欲望,触发悟性。朱熹曾说:“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叶圣陶先生认为:要使学生学会生动活泼地学习,就必须“一使需之切”“一使乐其业”。为了让学生“需之切”,就需设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要善于掌握时机,在看似无疑之处设疑,为学生寻疑。疑障设计得好,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撩拨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根据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一特点,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课文提出一些有趣的、富有知识性、启发性的问题,以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
如在教朱自清的《匆匆》一文时,我首先抛出“时间看得见、摸得着么?”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紧接着又一次提问:“既然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作者又是运用什么手法把无形的时间写得有声有色、可见可闻的呢?”“作者为何会感悟年华虚度而惶恐?”“读完全文,你感受到了什么?”这几个问题的提出,立刻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状态。有时一个问题有好几个学生起立抢答,课堂秩序看似有些乱,但这种“乱状”恰恰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推至高潮的正常表现。同时,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听说能力也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提高。
4. 讲练结合法 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拈精指要,精讲导学,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俗话说:光讲不练,事倍功半。语文课说到底是扎扎实实的读写训练课,非训练不能使知识变为能力、化为修养、付诸行动。熟能生巧,熟是练的结果,巧是能力的产儿。教学大纲把能力训练从听、说、读、写四方面进行了规定,一一列出训练项目,使训练带上了目的性和针对性。
如在教《百草园》时,我是这样安排课堂结构的:精讲第一、二段,第三段至末尾略讲,突出思维能力训练。精讲一、二段后,叫学生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句型造句;指导学生口头作文――片段练习,写一个记住所的文章的开头。教学时,不仅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领会,而且要指导他们学习这一段的写法,写一次小作文――记叙自己喜爱的一个地方。教到第七、八段,让学生用系列动词准确写出自己或别人某个活动的全过程。像这样的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愉快,收效实在。
5. 比较归纳法 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全明了。比较有助于加深理解记忆,归纳可以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规律,得到新启示。
如《故乡》一课,在分析杨二嫂这一人物时,可指导学生将杨二嫂二十年前后的肖像进行对比:她原本丰腴可人,“擦着白粉”,“终日坐着”豆腐店里,是一位端庄本分的“豆腐西施”;可二十年后“凸颧骨,薄嘴唇”,正像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变成了一幅精瘦、尖刻而又贪婪的面孔。经过比较,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受,进而悟出鲁迅刻画这个人物的用意――连杨二嫂这样的小市民阶层尚且生活每况愈下,为生计而不顾廉耻,人格扭曲变形,则闰土这类生活在最底层农民的命运岂不是更为凄苦进而变得麻木了吗?可见封建的统治压迫之残酷和封建意识毒害之深。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无定法”,“课无定规”, “法因文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方法更是有待于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潜心钻研,精心发掘。
1. 情境感染法 情境是获得成功经验以至高峰体验的必要条件,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使学生感知美、体验美。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创设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情境,发挥语言美、教态美、板书美等美感作用,更要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的情境,使他们“因文动情”,在美的感受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品德。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精心设置情境,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把他们带到一定的情境中组织教学。(1)用生活展现情境。如在教《梅雨潭的绿》时,把教材描绘的画面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沟通,增进学生的体验。(2)用图画再现情境。如教《再别康桥》时,将诗歌中涉及的优美意象化为具体画面,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以增进他们的感知。(3)用实物演示实验。如在教《死海不死》时,通过实物把教材内容反映出来,增进学生的理解。(4)用音乐渲染情境。如在教《听潮》一课时,借助音乐渲染课堂气氛,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引起学生的共鸣。(5)用语言描述情境。如教《白杨礼赞》时,教师运用语言描述情境,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增进学生的认识。
2. 激趣导入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特级教师于漪也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实践证明,优美的导语能使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和浓厚的兴趣学习新课。每当上课开始时,学生首先听到的是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导语,精神定能为之一振,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就随之而产生了。有了良好的氛围,教师教得起劲,学生也学得用心。富有情趣的“导语”必然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但无论采用哪一种“导语”都必须发挥它的娱目(趣味性)、激思(启发性)和怡情(思想性)的作用。导入课文的方式很多,如开门见山式、温故启新式、故事导入式、“投石激浪”式等。在教鲁彦的《听潮》时,就可运用“投石激浪”的方式。在板书课题后,紧接着提问:“'潮'是视觉的对象,它的前面通常都用'观'字,可作者却用了一个'听'字,这是为什么呢?”这一提问,立即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他们在饶有兴味的探索中很快便找到了答案:散文在描述海景时侧重摹写落涨的“海潮音”,用“听”字便于突出文章“用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美”的艺术特色。这个导语,不但使学生抓住了学习重点,而且使他们平静的思维流程进入了兴奋状态,取得了“投一石冲开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3. 设疑助“悟”法 “学贵有疑”,疑是思维的导火线,可以增强学生求知的欲望,触发悟性。朱熹曾说:“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叶圣陶先生认为:要使学生学会生动活泼地学习,就必须“一使需之切”“一使乐其业”。为了让学生“需之切”,就需设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要善于掌握时机,在看似无疑之处设疑,为学生寻疑。疑障设计得好,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撩拨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根据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一特点,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课文提出一些有趣的、富有知识性、启发性的问题,以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
如在教朱自清的《匆匆》一文时,我首先抛出“时间看得见、摸得着么?”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紧接着又一次提问:“既然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作者又是运用什么手法把无形的时间写得有声有色、可见可闻的呢?”“作者为何会感悟年华虚度而惶恐?”“读完全文,你感受到了什么?”这几个问题的提出,立刻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状态。有时一个问题有好几个学生起立抢答,课堂秩序看似有些乱,但这种“乱状”恰恰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推至高潮的正常表现。同时,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听说能力也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提高。
4. 讲练结合法 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拈精指要,精讲导学,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俗话说:光讲不练,事倍功半。语文课说到底是扎扎实实的读写训练课,非训练不能使知识变为能力、化为修养、付诸行动。熟能生巧,熟是练的结果,巧是能力的产儿。教学大纲把能力训练从听、说、读、写四方面进行了规定,一一列出训练项目,使训练带上了目的性和针对性。
如在教《百草园》时,我是这样安排课堂结构的:精讲第一、二段,第三段至末尾略讲,突出思维能力训练。精讲一、二段后,叫学生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句型造句;指导学生口头作文――片段练习,写一个记住所的文章的开头。教学时,不仅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领会,而且要指导他们学习这一段的写法,写一次小作文――记叙自己喜爱的一个地方。教到第七、八段,让学生用系列动词准确写出自己或别人某个活动的全过程。像这样的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愉快,收效实在。
5. 比较归纳法 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全明了。比较有助于加深理解记忆,归纳可以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规律,得到新启示。
如《故乡》一课,在分析杨二嫂这一人物时,可指导学生将杨二嫂二十年前后的肖像进行对比:她原本丰腴可人,“擦着白粉”,“终日坐着”豆腐店里,是一位端庄本分的“豆腐西施”;可二十年后“凸颧骨,薄嘴唇”,正像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变成了一幅精瘦、尖刻而又贪婪的面孔。经过比较,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受,进而悟出鲁迅刻画这个人物的用意――连杨二嫂这样的小市民阶层尚且生活每况愈下,为生计而不顾廉耻,人格扭曲变形,则闰土这类生活在最底层农民的命运岂不是更为凄苦进而变得麻木了吗?可见封建的统治压迫之残酷和封建意识毒害之深。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无定法”,“课无定规”, “法因文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方法更是有待于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潜心钻研,精心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