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区旧城更新规划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ian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广州市荔湾区旧城更新多目标综合改善的要求,从产业升级、交通完善、建筑更新、环境提升、社会发展、历史文化保护六方面提出了面向实施的综合更新策略,并提出以统筹、系统的方法,解决旧城更新在拆迁安置、改造资金、规划管理等方面难题,加强旧城更新规划的实施性及可操作性。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urban revitalization of Liwan District of Guangzhou. In order to meet different demands, we give a comprehensive renewal approach in six aspects: industry upgrade, traffic improvement, building renovation, living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We also study some problems in urban revitalization such as removal and settlement, source of funding,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关键词:旧城更新;可实施性;多目标;策略
  Keywords: urban revitalization; operability; multi-objective;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9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旧城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涵盖经济、社会、建筑、设施、文化遗产等一系列物质及非物质要素。因此,以其为对象的更新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多目标的系统工程,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和许多国内城市一样,广州旧城经历了80、90年代以拆除重建模式为主导的旧城更新运动,这类以单一地块经济平衡为项目理念的更新方式,导致大量优秀建筑及传统街区消失。同时,高容积率的新建设不但没有带来良好的社区环境,反而使得旧城交通、市政等设施不堪重负,人居环境恶化。今天,广州重提旧城更新,就必须换一种眼光和思路,以系统且细致的谋划,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文化保护等多目标的平衡发展。
  1. 荔湾区旧城更新规划背景
  1.1 困境
   荔湾区地处广州中心城区西端,因位于古代城西门外而被俗称为“西关”,这一带是广州商贸文化崛起之源,同时也是中西方文化荟萃之地,历史遗存丰富。然而历经30年飞速发展,广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城市面貌巨变,荔湾旧城以及众多历史文化载体面临保护与再发展的压力。
   其一,内在老化衰退。荔湾旧城设施更新跟不上城市发展需要,由此产生的交通拥堵、市政管网陈旧、公共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使荔湾作为中心城区的核心地位面临巨大挑战。同时,建筑危破情况严重,该区在册危破房数量约占全市的64%,位全市之首。由此引发的人居环境恶化导致就业机会和活力人口逐步外流,衍生出人口老化、产业低端化问题。“物质空间-社会人口-经济产业”三位一体地结构性下沉,是荔湾区内在老化衰退的体现,也是历史文化遗产面临危机的根本原因。
   其二,更新思路局限。现代旧城更新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延续,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目标的综合性更新。然而,过去以发展为单一目标的分区规划以及以保护为单一目标的历史街区规划,则多是因规划视角的局限而产生片面结论,导致前者因丢弃了城市历史内涵造成了不可逆的建设性破坏;而后者则因忽略人居改善发展的诉求,可行性低。以往的这些规划皆因规划思路局限造成了历史文化保护的困境。
  1.2 契机
   随着新世纪国际文化与学术交流的广泛加强,对城市问题的认识及城市发展理念也逐步得到丰富。在此背景下,广州提出了新时期的发展战略与目标,将旧城更新工作提上日程。
   一、从增量到存量发展的“中调”战略。在各种宏观条件的约束下,广州城市空间发展开始由过去的“增量”拓展模式逐步转为“存量”优化模式,通过旧城更新谋求城市长远集约的发展。
   二、“首善之区”的城市发展目标。当前国家发展基调更关注社会民生,荔湾旧城更新本身就是一项民生工程。
   三、从地方化到国际化的文化引领目标。全球化已是必然,每个城市都急迫地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寻找自身的定位。在文化逐渐成为城市参与全球竞争核心要素的今天,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的方面。广州希望通过旧城更新,塑造地方文化特色,积极地融入到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与竞争中。
   基于对城市发展背景、目标的认识,规划以为期半年的详实调研为基础,采用了综合与专题研究相结合、中观与微观相结合、策划与规划相结合的规划思路,提出了面向实施的系统性策略框架,以此为政府及规划管理部门提供长远的旧城更新工作建议。
  2 规划技术思路
   本次规划的技术思路可归结为以下三个特点:
  2.1 综合与专项研究结合
   摒弃以往以单一专项(如:交通、保护专项)论更新的规划方法,规划采用多面视角分析问题。一、针对规划方案,进行了道路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等专项评估,系统提出改造各类设施方案。二、另设针对规划实施的专项研究,为加强方案可行性提供技术、经济、政策、规划管理方面的建议。
  2.2 中观与微观结合
   摒弃以往就单个地块论改造的规划方式,以“全市”作为产业升级转移、社会人口重构、拆迁安置、成本平衡的统筹尺度。将中观层面的规划作为未来分区控规导则修改的依据,并指导日后旧城各具体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从而确保旧城更新有序系统地进行。
  2.3 规划与策划结合
   根据更新方案,统计涉及拆迁、安置、保留、新建的建筑规模以及设施管网建设量,通过经济测算与分析,估得更新所需资金总额,并辅助政府及相关部门确定年度改造规模及近期改造地块。
  3 旧城更新改造方案(中观层次)
   根据荔湾区“物质空间-社会人口-经济产业”三位一体结构性下沉的旧城问题根源,规划相应地从产业、交通、建筑、环境、社会及历史保护六个方面提出解决策略与方案。
  3.1 产业发展策略
   借助广州市产业“退二进三”、发展现代服务业政策以及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创意文化产业兴起的契机,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规划采取“迁、提、转、引”措施,對不同类型产业进行发展引导。
  3.2 道路交通改善策略
   针对现状不同区域在交通需求量、道路结构、交通组织上存在的差异,将旧城划分为慢行交通区和交通完善区,并按分区的交通特点提出分类改善措施。
   (1)交通慢行区:该区交通以保护和整治为策略,提倡绿色交通方式,重点改善公交设施,形成以公交枢纽站为核心,地铁和常规公交为骨架,休闲公交、步行系统为辅助的公交发展模式。对机动车交通施行“秩序”优先于“速度”和“效率”的原则。停车设施方面,采取从紧停车供给策略,适度控制非居住配建的停车供给。
   (2)交通完善区:该区交通以调整和改造为策略,对于机动车交通,须注重构筑合理的次、支路系统,调整和优化道路交通网络结构,以便加强机动车交通通达性。停车设施方面,采取适度供给策略,新建建筑严格执行配建停车标准,旧式建筑群则适度增加社会公共停车位供给。
  3.3 建筑更新改造策略
   (1)多元模式更新
   针对旧城分区特色明显、建筑类型多样的特点,采取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和私人主导等多主体,拆除、整建、修缮、保留等多方式结合的多元更新模式,以达到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历史文脉和复兴旧城的多重目标。具体有一下几种更新模式:
   一、历史保护街区。已列入或建议列入的一些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展现城市历史发展脉络且具有较高文化保护价值的街区。该类街区以保护历史风貌、延续传统文脉为改造目标,主要采取政府主导、整体保护修缮的模式进行更新。
   二、拆除重建区。该类街区是指:建造时间较早、建筑质量差、配套设施不足、存在卫生或安全隐患等问题,现状建筑物客观上已不能满足市民实际生活,因此建议拆除重建的街区。对拆除重建区,建议采取市场主导、大连片拆除重建的改造模式。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负责核算经济成本,制定建设约束条件,通过市场选择合适的开发商对街区进行开发。
   三、更新发展区。该类街区是指:整体街区风貌较好,具有一定规模的连片特色建筑,但大部分建筑质量一般的街区。该类片区的更新目标是延续街区肌理,改善或置换片区功能,建议主要采取私人业主主导、小连片整建的改造模式进行更新。对区内公房,则由政府负责改造。规划管理部门在规划设计、施工、规划程序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鼓励私人业主按要求联合对小地块进行改造。
   四、整治完善区。该类街区是指:以80年代后新建建筑为主,建筑质量较好,但社区配套、建筑风貌仍待完善的街区。其更新以提升人居环境为目标,主要采取由社区业主委员会主导,对小区配套设施及环境进行整体完善的方式。
   (2)产权处理入手
   建筑房屋产权混杂是旧城更新的难点所在。据调查,荔湾区旧城目前存在私有、私人共有、公有(代管、经租、公有房)、公私共有、公企共有等情况,因此建筑更新需优先处理好产权关系,建议采取保留、置换、回购、拍卖、代管等策略调整产权结构,为建筑的保护和更新创造有利条件。
   (3)成本综合平衡
   过去,以单个地块考量具有保护要求的旧城街区改造,将带来两方面问题:一,成本平衡压力下,容积率大幅提升,造成历史街区风貌难以为续。又或风貌保护要求下,容积率受限,改造成本难以平衡。二,拆迁安置难以解决。
   因此规划采取区域综合平衡策略,将旧城风貌控制区域内地块,与一般旧城区内地块联动起来,进行统一规划,把风貌控制范围内的部分容积率转移到一般旧城区进行建设,实现改造成本综合平衡。同时,重建区地块将提供一定的空间,解决保护区、更新区的居民安置问题。
   (4)多种渠道安置
   一、与廉租房建设结合。旧城住户相当部分是低收入者,为有效解决民生问题,可将旧城更新安置房源与廉租房源进行统筹考虑。
   二、與“烂尾地”回收建设结合。进一步挖掘荔湾区现有土地资源的潜力,回收区内“烂尾地”,建设旧改住户安置用房。
   三、与新区建设结合。建议由市政府在新区划拨旧改拆迁安置用地建设廉租房。
  3.4 环境更新策略
   环境更新目的是为了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其中内容包括:绿地开敞空间营造、生活服务设施以及市政设施的改善。规划运用GIS技术,以人口密度及服务半径为参数,对设施服务质量进行评估,结合地块更新改造,合理布点补充公共设施,提高设施服务质量。对于市政设施,规划提出系统改造,形成地区开发与设施双向匹配的原则。
  3.5 人口与社区发展策略
   关注人口与社区发展,是为旧城复兴,产业升级,文化传承创造条件
   (1)稳定人口总量,复兴旧城活力
   考虑到旧城更新成本、旧城保护要求、基础设施承载力,旧城发展须对人口进行控制。同时也要考虑保持旧城活力根据拆除重建区和更新发展区的分布,在设施配置最大化及确保服务质量的情况下,建议旧城建筑开发量维持现有水平,即1600万平方米的规模,而人口则比现状57万人有所下降,控制在50万人左右。其中,对中山路以北地区(即历史核心区外),适当提高开发强度;对中山路以南(即历史核心区内),维持现有的开发强度及规模。通过用地的功能调整,适当降低人口密度。
   (2)调整人口结构,升级产业结构
   一方面,人口结构调整应和产业升级相配合,通过产业“迁”与“引”,引导人力资源流动,实现区域人口结构融合、调整。另一方面,人口调整应与旧城更新、新城开发相配合,通过异地安置实现部分人口外迁,并带动支撑新区、新产业发展。
   (3)延续社区网络,传承传统文脉
   作为岭南文化的代表性地区,荔湾旧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如:口头传说、粤语、粤剧、讲故、除夕花市、婚俗、传统手工艺技能、地方美食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不断传承和创新,而这一切有赖相应的物质空间环境,更需要深谙其味的本土人来承载。因此,旧城更新应适当维系原有的社会网络,避免其遭到急速破坏,以确保历史文化的继承与繁衍。
   对于更新街区,尽可能以社区为单元进行改造,确保原有社会网络的整体性。对于未开发地块,应适当建设住宅,吸引新一代荔湾年轻人回流,降低本土居民老龄化趋势。
  3.6 历史文化保护策略
   荔湾旧城更新应在《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指导下,参照本次规划提出的两项原则进行:一是,旧城保护与更新必须以新区的开发为依托,通过新区发展提供旧城调整的空间、改造的资金。通过联动发展来达到保护的目的。二是,旧城保护与更新须同时注重物质文化载体的保护与利用。
   基于荔湾旧城的风貌特色及历史资源分布,规划构筑了由步行及旅游公交组成的荔湾游憩系统,以求将广州西关的历史文化、传统风貌、民俗活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最终,规划辅以图纸的形式,统筹落实前述六方面的更新策略与方案,以此作为荔湾旧城更新发展的中观层面纲领,一方面衔接规划管理,作为指导荔湾分区控规导则修编的依据;另一方面,衔接日后的规划实施,作为统筹旧城更新分地块修规编制的依据。
  4. 旧城分地块规划设计(微观层次)
   荔湾旧城更新规划完成后,即作为纲领文件指导各项更新实施工作顺利展开,例如,最具广州历史文化代表性的“五区一街”[ “五区一街”即是:荔枝湾文化休闲区、陈家祠岭南文化广场、沙面欧陆风情休闲区、十三行商埠文化区、上下九商业步行街、水秀花香生态文化区。]作为迎亚运重点工程也已完成,与其联动更新、作为旧改安置地块的西湾路街区也进入建设阶段。此外,宝盛沙、源溪等8个旧城地块也以联动更新的方式进入了修详方案编制阶段。
  5. 结语
   今天,旧城更新的背景正随着经济市场化、社会主体多元化而变得日益复杂,城市规划所面对的问题已从过去单一物质空间改造扩展到了一个庞大而纷繁的体系,涉及经济、社会、环境、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保障城市更新规划本身的合理性以及规划的实施性、可操作性,成为了规划不断寻求突破的方向,同时也是政府及规划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
   广州市荔湾区旧城更新规划以中观思维从整体性上提出了荔湾旧城更新改造的整体策略和未来更新发展的框架性方案,强化了旧城更新规划的系统性,以其作为指导下一阶段具体地块规划和出台相应配套政策的基础。同时,规划在技术上加强了量化的分析研究,一是采用GIS技术对旧城的服务设施水平进行了定量的评估,指导了设施的优化布局,二是采用了财务分析手段对旧城更新改造成本进行了定量测算,形成了改造的经济账,为政府掌握旧城更新的全貌,以及日后的决策提供了可信的数据依据。
   旧城更新是系统长远的工程,是一系列图纸,是一本经济账,也是一项关注民生的社会服务,城市规划应以长远、统筹的目光,探索实现公共政策与空间规划的结合。
其他文献
摘要:在现代工程建筑中,软土地基处理加固问题已经突出摆在我们面前,成为工程建设中的核心和技术关键,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整个工程的投资总量和质量保证。本文着重介绍软土地基处理加固的新技术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并提倡将其运用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加固 静动力 排水固结  Abstract: in moder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oft soil f
期刊
摘要:我国寒冷地区地域辽阔,占全国面积50%以上,冬季时间长达3~6个月。但由于工期要求,冬季施工是不可避免的,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冬季施工任务,对加快我国寒冷地区经济建设意义重大。由于混凝土施工对温度要求较高,必须采取适当的施工方法,本文论述了混凝土寒冷条件下施工的原理及施工方法,并介绍了两种施工方法。  关键词:冬季施工混凝土电热毯养护工频涡流养护   Abstract: our cold ar
期刊
摘要:变频技术喜爱中央空调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建筑节能降耗的目的,有助于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本文对首先介绍了中央空调的工作原理,然后说明了变频技术在中央空调的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应用的方式。  关键词:变频技术;中央空调;节能降耗;应用  Abstract: the frequency conversion technology like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期刊
摘要:国民经济增长对石油资源的强劲需求,促进了石油行业的发展,客观要求石油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加快发展,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作为石油行业管理者常年必须坚持深入研究的重点问题,在不同管理区域的日常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经过对区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分析和应对措施的改进与完善,逐步形成了许多有针对性、预防性等特点的解决方案。本文就针对长庆采油厂进行安全隐患治理措施的应用分析,目的是
期刊
内容摘要:一三七队在推进学习组织建设过程中,把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紧密结合队经济发展需要,敢于反省揭短,继而补短弥新,以期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补短弥新  Abstract: the 137 team in promoting learning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
期刊
摘要: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已成为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从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提出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  关键字:高职教育;酒店管理 ;教学  Abstract: Vocational Hotel Management Talents Training has become the focal poi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某教学区规划及建筑设计过程,结合基地的现有状况,充分考虑校园空间序列感与方向感的结合特点,采用简洁现代的设计手法,满足校园的各种使用功能要求,并体现了地域性、文化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关键词:校园规划;建筑设计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teaching area planning and building design process
期刊
摘要:随着雷达技术的进步,雷达数据已经被越来越多得应用到各个研究领域。本文围绕获取地表三维信息这一目地,介绍了雷达干涉测量、雷达立体测量、雷达斜坡测量、建筑物三维信息提取等方法,并对方法进行比较。  关键词:雷达干涉测量;雷达立体测量;雷达斜坡测量;建筑物三维信息提取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s in radar technology, radar data has
期刊
摘要: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国外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国际惯例,我国加入WTO后,为了与国际接轨,也推广采用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模式,作为刚刚起步的新模式,在工程量清单实践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分析我国在工程量清单计价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几点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优势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Abstract: the mode of valuat
期刊
摘要: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点,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本文通过对该理论的研究,分析本地的气候、地形、水文、植被、野生动物、人为干扰,深入探讨松原市松花江流域建设“天河岛”城市湿地公园的可行性。  关键词:湿地公园;松花江;天河岛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