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国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金融市场也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我国消费市场具有巨大潜力,消费金融服务扩宽了消费场景,以便捷、高效、多样的优势逐渐融入大众日常生活。分析现阶段商业银行的消费金融服务,科技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产品优化升级,但仍存在同质化严重、受众面窄的问题。本文针对现阶段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业务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与展望。
【关键词】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创新
一、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
无论是海外发达市场还是新兴经济体,消费金融都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并为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不俗贡献。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对消费金融的服务对象、产品功能等做出了说明,即消费金融是机构面向消费者提供用于生活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就我国而言,消费对于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基础性作用,消费结构逐步转型,居民消费观念转变,消费场景拓宽,消费市场展现出巨大潜力。金融机构在时代的浪潮中把握机遇,消费金融产品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需求。
(一)消费金融市场发展潜力大,消费群体年轻化
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0.8万亿元,与2015年的28.6万亿元相比扩大12万亿元,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稳步上升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为消费金融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从图1数据统计来看,2019年我国消费贷款余额约为13.9万亿元,这一数值在2015年约为5.9万亿元,短短几年间消费贷款余额增长1倍多。消费贷款余额的增长表明在进行消费时,我国居民贷款意识明显增强,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成为消费金融的主要力量,以贷促销的新型消费模式逐步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
(二)消费金融机构众多,市场参与者广泛
在居民消费结构逐步转变的当下,消费金融呈现出跨行业、多机构的发展模式。目前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机构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传统商业银行系统。在政策导向和资金驱动下,传统银行业广泛开展信用卡和消费分期贷款服务,依托于良好的用户基础和相对完善的监管体系,其在消费金融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二是互联网平台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平台发展消費金融业务有着天然优势,伴随消费场景多样化,依靠自身技术优势和客户群体,互联网平台的金融业务可进一步支持其线上产品销售。三是消费金融公司。截至目前,国内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机构一共有27家,由银监会监督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渠道丰富,产品多样。
(三)参与主体水平参差不齐
当前我国消费金融参与主体多,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分期平台存在着客户信息不对称、自身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客户多平台贷款导致还款困难、平台虚假宣传提升业绩、个人信息恶意泄露等现象频发。银保监会日前发布《关于印发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的通知》对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管提出了明确要求,从合规、风控、服务、资本、科技等方面对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做出规范化说明。
二、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业务分析
(一)金融科技为消费金融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在基础设施方面,传统金融架构面临诸多制约,服务流程复杂、个人信息缺失、服务产品单一。大数据、云计算的出现为个性化用户提供多样化服务,提升用户黏性,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技术被用于深度挖掘用户需求,前移服务范围。
在支付方式方面,小额高频支付方式成为新常态,与之发展密切相关的区块链技术提升了银行结算效率,利用去中心化特性,在降低交易风险和信用成本方面有着显著优势。而扫码支付、人脸识别、指纹支付等便捷方式也为消费金融的多场景应用提供支撑。
(二)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产品优势分析
商业银行发展时间长,资金实力雄厚、客户规模稳定,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消费金融产品主要涉及以信用卡业务为主的一般小额消费,以及用于家庭资产配置的消费性贷款。相较于其他消费金融机构,一方面,商业银行具有较为完善的风险监测体系,客户信息识别筛查流程标准化,有助于降低还款风险。另一方面,监管力度大、人员水平较高,在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时产品真实性、客户个人信息和行为信息安全将有所保障。
(三)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产品劣势分析
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提供的消费金融产品可以发现,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相似产品可能导致业绩分化严重,同质化产品放大了梯度优势,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其次,在消费额度的可获得性方面,商业银行也表现出显著不足,审批流程复杂、评估程序严苛导致用户流失情况时有发生。
三、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业务发展建议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商业银行开展消费金融服务在完善自身业务体系的同时也助力市场多元化发展,为我国居民消费生活提供便利。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
(一)完善战略布局
商业银行在开展消费领域金融服务时,可进一步探索科技手段对完善战略布局的帮助。通过多渠道对消费行为及个体行为进行动态评估,打造智能、高效、便捷的消费金融新布局。同时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专业人才,全面提升员工素养。
(二)创新产品类型
面对消费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现状,商业银行应主动创新产品类型。在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同时,建立健全反馈机制,主动发现消费需求,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精准化的服务,提升行业内竞争实力。
(三)灵活审批程序
与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消费金融服务相比,商业银行的审批程序更为严格和复杂,虽然降低了风险却也失去了大量客户群体。随着信用信息体系的完善,商业银行可灵活审批程序、缩短业务受理时间,在把控风险的前提下扩大服务范围。
参考文献:
[1]孙国峰.中国消费金融的现状,展望与政策建议[J].金融论坛,2018,02.
[2]姜宝泉,谭莹.消费金融与银行转型[J].中国金融,2016,000(011):35-36.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
【关键词】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创新
一、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
无论是海外发达市场还是新兴经济体,消费金融都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并为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不俗贡献。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对消费金融的服务对象、产品功能等做出了说明,即消费金融是机构面向消费者提供用于生活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就我国而言,消费对于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基础性作用,消费结构逐步转型,居民消费观念转变,消费场景拓宽,消费市场展现出巨大潜力。金融机构在时代的浪潮中把握机遇,消费金融产品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需求。
(一)消费金融市场发展潜力大,消费群体年轻化
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0.8万亿元,与2015年的28.6万亿元相比扩大12万亿元,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稳步上升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为消费金融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从图1数据统计来看,2019年我国消费贷款余额约为13.9万亿元,这一数值在2015年约为5.9万亿元,短短几年间消费贷款余额增长1倍多。消费贷款余额的增长表明在进行消费时,我国居民贷款意识明显增强,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成为消费金融的主要力量,以贷促销的新型消费模式逐步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
(二)消费金融机构众多,市场参与者广泛
在居民消费结构逐步转变的当下,消费金融呈现出跨行业、多机构的发展模式。目前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机构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传统商业银行系统。在政策导向和资金驱动下,传统银行业广泛开展信用卡和消费分期贷款服务,依托于良好的用户基础和相对完善的监管体系,其在消费金融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二是互联网平台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平台发展消費金融业务有着天然优势,伴随消费场景多样化,依靠自身技术优势和客户群体,互联网平台的金融业务可进一步支持其线上产品销售。三是消费金融公司。截至目前,国内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机构一共有27家,由银监会监督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渠道丰富,产品多样。
(三)参与主体水平参差不齐
当前我国消费金融参与主体多,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分期平台存在着客户信息不对称、自身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客户多平台贷款导致还款困难、平台虚假宣传提升业绩、个人信息恶意泄露等现象频发。银保监会日前发布《关于印发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的通知》对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管提出了明确要求,从合规、风控、服务、资本、科技等方面对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做出规范化说明。
二、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业务分析
(一)金融科技为消费金融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在基础设施方面,传统金融架构面临诸多制约,服务流程复杂、个人信息缺失、服务产品单一。大数据、云计算的出现为个性化用户提供多样化服务,提升用户黏性,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技术被用于深度挖掘用户需求,前移服务范围。
在支付方式方面,小额高频支付方式成为新常态,与之发展密切相关的区块链技术提升了银行结算效率,利用去中心化特性,在降低交易风险和信用成本方面有着显著优势。而扫码支付、人脸识别、指纹支付等便捷方式也为消费金融的多场景应用提供支撑。
(二)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产品优势分析
商业银行发展时间长,资金实力雄厚、客户规模稳定,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消费金融产品主要涉及以信用卡业务为主的一般小额消费,以及用于家庭资产配置的消费性贷款。相较于其他消费金融机构,一方面,商业银行具有较为完善的风险监测体系,客户信息识别筛查流程标准化,有助于降低还款风险。另一方面,监管力度大、人员水平较高,在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时产品真实性、客户个人信息和行为信息安全将有所保障。
(三)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产品劣势分析
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提供的消费金融产品可以发现,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相似产品可能导致业绩分化严重,同质化产品放大了梯度优势,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其次,在消费额度的可获得性方面,商业银行也表现出显著不足,审批流程复杂、评估程序严苛导致用户流失情况时有发生。
三、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业务发展建议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商业银行开展消费金融服务在完善自身业务体系的同时也助力市场多元化发展,为我国居民消费生活提供便利。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
(一)完善战略布局
商业银行在开展消费领域金融服务时,可进一步探索科技手段对完善战略布局的帮助。通过多渠道对消费行为及个体行为进行动态评估,打造智能、高效、便捷的消费金融新布局。同时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专业人才,全面提升员工素养。
(二)创新产品类型
面对消费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现状,商业银行应主动创新产品类型。在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同时,建立健全反馈机制,主动发现消费需求,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精准化的服务,提升行业内竞争实力。
(三)灵活审批程序
与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消费金融服务相比,商业银行的审批程序更为严格和复杂,虽然降低了风险却也失去了大量客户群体。随着信用信息体系的完善,商业银行可灵活审批程序、缩短业务受理时间,在把控风险的前提下扩大服务范围。
参考文献:
[1]孙国峰.中国消费金融的现状,展望与政策建议[J].金融论坛,2018,02.
[2]姜宝泉,谭莹.消费金融与银行转型[J].中国金融,2016,000(011):35-36.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