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程正未有穷期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c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4、3、2、1、0!”
  2020年12月31日子夜,北京。
  国务院扶贫办大楼前悬挂的“脱贫攻坚倒计时”电子牌前,人们齐声倒计时,随着数字归零,现场掌声一片,不少人湿了眼眶。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习近平主席发表的新年贺词向全世界郑重宣告。
  这是永载史册的伟大功绩——8年攻坚,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这是波澜壮阔的豪迈征程——奋斗百年,中国共产党人咬定青山,初心不忘,坚韧不拔,接续奋斗,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一、铮铮誓言——“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阿妹戚托嘞,阿妹戚托嘞……”
  当2021年的第一缕阳光洒满大地,全国最后一批脱贫摘帽县——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广场上,文安梅和乡亲们一起跳起了彝族传统舞蹈。
  他们都来自不远处的三宝彝族乡,全省20个极度贫困乡镇之一。
  2015年底,贵州省启动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计划“十三五”期间搬迁188万人,三宝乡被列入整乡搬迁。
  2019年6月,三宝乡全乡群众搬出大山,迁入阿妹戚托小镇新家园。“政府给母亲安排了保洁员的岗位,一个月有1800元工资。父亲当起了护林员,一个月也有800元。我在镇里的旅游公司上班,每月工资有3800元。”这样的收入,文安梅以前想都不敢想。
  2020年11月,晴隆县等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在2020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告。
  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以此为标志,中国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引领亿万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
  2012年12月30日上午,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雪后初晴的日子里,冒着刺骨的寒风,习近平总书记踏雪访贫。
  走家串户,他搀扶着上了年纪的乡亲嘘寒问暖,又盘腿坐在炕上跟大伙儿拉起家常。刚刚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就是来“看真贫”的。
  此前一个多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阜平县这个太行山里的革命老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划定底线任务。
  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反贫困的斗争史。
  “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奋斗目标,为此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
  1982年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三西”农业建设计划和《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到发起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之初,国家通过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已使7.5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最多的是贫困地区,惦记最多的是困难群众。
  “我到过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贵州、云南、广西、西藏、新疆等地。”习近平总书记曾饱含深情地说,“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
  2013年2月3日,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老党员马岗老人的家。“总书记进到屋里,也没嫌干不干净就坐到炕上,和我拉起了家常。”马岗说。
  缺水干旱是困扰当地脱贫的一大难题。习近平总书记看到屋里水缸,特意舀起一瓢水,一口水下肚后紧锁眉头……
  第二天,总书记专程来到渭源县引洮供水工程工地考察工程建设情况,叮嘱当地和随行的有关国家部委负责同志,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
  脱贫攻坚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实践。
  8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调研了24个贫困村。群众的冷暖甘苦,他始终念兹在兹。
  2015年11月27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会上,中西部22个省区市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党中央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在此基础上,省、市、县、鄉、村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
  誓言如铁,承诺如金。
  8年来,83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9899万贫困人口,这组沉重的数字到2020年底已全部“动态清零”。
  中国继2005年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将贫困人口减半后,再一次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这是21世纪最伟大的故事之一,将成为全球减贫的教科书。”有国外专家这么评价。   二、奋楫争先——“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2020年10月,江西省寻乌县。
  随着最后一户的脱贫,留车村这个曾有107户477名贫困群众、贫困发生率18%的“硬骨头”终于被啃下,中宣部派驻村里的第一书记雍鑫松了口气。
  在村民客家口音里,雍鑫被念成“用心”书记。“脱贫攻坚,不用心不行!”雍鑫索性将微信名改成“用心”。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
  从东北边境到西南边陲,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革命老区到民族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根据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不同的致贫原因,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向贫困发起最后总攻。
  在缺乏产业增收的地方,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新年伊始,一部扶贫题材的电视剧《山海情》,将人们带回曾经“苦瘠甲于天下”的西海固。
  在西海固的西吉县将台堡镇西坪村,村民白雪琴第一次听到帮扶干部劝她种艾草时,头摇得像拨浪鼓。企业按订单回收艾草、人可以到扶贫车间打工、土地还能入股……帮扶干部磨破嘴皮子,才劝动白雪琴试试。如今,她1亩艾草的年收入超过1500元,全县艾草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
  菌菇、枸杞、葡萄、畜牧养殖……在西海固,昔日贫瘠的土地上“冒出”一个个像艾草这样的脱贫产业。
  在全国,90%以上的贫困户得到产业和就业帮扶,70%以上的贫困户有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带动。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开展易地扶贫搬迁——
  2020年5月13日,四川省昭觉县“悬崖村”。天刚蒙蒙亮,51岁的某色达体轻轻拉上院门,背上行囊,迎着初升的太阳走下2556级钢梯,搬到位于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新房。
  在中国的脱贫版图上,一个个生存条件恶劣的村寨消失了,一个个宽敞明亮的集中安置点拔地而起。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近千万贫困群众搬离了“穷窝”,几乎搬迁了一个中等人口规模的国家。
  生态脆弱与贫困交织的地方,推进生态扶贫——
  冬日暖阳下,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的光伏产业园区,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宛若披上一层蓝色铠甲,熠熠生辉。荒漠戈壁变为“蓝色海洋”,贫困群众喜添“阳光收入”。更令人惊喜的是,在光伏板的遮挡下,荒滩上的草又长了起来。村民马生建说,如今他不仅有光伏发电收入分红,还能去园区放羊,每月能挣约3000元。
  有的贫困是思想上的,既扶智又扶志——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张扬帆,被派往江西省定南县鹅公镇大风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员。走访中他发现,相较于物质的匮乏,村民们精神生活的贫瘠更让人担忧。
  张扬帆决定重新拾起画笔。2018年11月,他的同心画室在村里办起来了,跟他学画的除了孩子,还有一位特殊学员——贫困户卢保华。43岁的卢保华幼年时不幸患病导致双腿残疾,生活离不开轮椅,不幸的境遇曾让他自卑抑郁。在张扬帆的鼓励下,卢保华从素描学起,彩铅、水彩、油画……很快就在绘画方面展露出天赋。
  2019年6月,同心画室举办了一场绘画作品义卖活动,卢保华的9幅作品被一抢而空。
  还有的群众根本没劳动能力,开展兜底保障——
  今年53岁的慕保记是河南省武陟县龙泉街道南贾村人,妻子和女儿都是重度精神残疾,需要时刻照看。2019年3月,慕保记家被识别符合条件入住精神卫生医养中心。在这里,他们可以享受“医疗、康复、护理、文娱、生活照料”五位一体的服务。如今,除了妻子女儿,慕保记还负责看护另外两个人,每个月管吃管住,月收入2000元。
  在全国,共有200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稳定实现“吃不愁、穿不愁”。
  贫困有多复杂,帮扶就有多精准。
  以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五个一批”为主体,健康扶贫、消费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多种扶贫方式相结合,一个个贫困堡垒被攻克,一批批贫困群众开启了新生活。
  三、尽锐出战——“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顽强奋斗,脱贫攻坚战一定能够打好打赢”
  这两年,湖南省平江县大青石村村民李存泉的日子过得格外“痛快”。
  初中刚毕业,李存泉就跟着邻村两个表哥逃出闭塞的深山,去长沙、广东打工。直到一次工伤让他失去了左手,他才重新回到村里,结婚生子。可嗷嗷待哺的孩子、年迈患病的父母,让他的生活倍感艰辛。
  转机发生在2014年。先是李存泉一家被认定为贫困户,纳入了社会保障兜底。此后,大青石村也在国家政策扶持下逐渐通了水泥路、自来水、手机信号……外面的世界一下子打开了。驻村扶贫工作队找到李存泉,提出可以试着养牛脱贫。
  如今他已有了11头牛,去年光牛肉就卖了5万元。
  历史是忠实的记录者,它默默为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写下精彩注脚——
  为了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五级书记抓扶贫”,从顶层设计到层层抓落实,党的主张凝聚成上下一心的力量,推动脱贫攻坚结出丰硕成果。许多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们散发出的光和热,始终温暖着群众的心。
  哪怕是已经住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承包的快递服务日渐忙碌,广西柳州融安县城的李建萍仍然保留著时不时点开手机看看的习惯。她在看珍藏的曾担任县委常委、副县长蓝标河的照片。
  2015年,李建萍家被识别为贫困户。一天傍晚,天空飘着雨,蓝标河和村干部骑着摩托车,一脚泥一身水走进屋门。
  “那晚,我第一次知道扶贫政策。蓝县长鼓励我们努力奋斗,改变现状。”李建萍说。从此,蓝标河像亲戚一样,家里缺什么、短什么,他样样上心。他帮着李建萍学到技术,种上金桔。在蓝标河的多次劝说下,李建萍一家人参加了易地扶贫搬迁。   2018年4月的一天,蓝标河因连续加班、疲劳过度不幸去世。
  “他要活着该多好,快过节了,我想给他送几筐金桔尝尝。”泪水在李建萍眼里打着转。
  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他们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诠释了扶贫干部的担当和情怀。
  新疆伽師,位于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库热西·哈吾力从自治区政协机关来到这个县英买里乡阿亚克兰干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干就是好几年。
  脱贫攻坚干部群众的背后,还有来自全国的大力支援。这是中国扶贫的一大特色,更是助力贫困地区发展的不竭动力。
  “十三五”时期,我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逐步形成并日趋完善。依托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平台经济正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能。消费扶贫行动实现贫困县全覆盖,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卖难”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汇聚起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四、擘画新局——“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历史,就像一幅不断展开的画卷。
  “我们还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习近平主席在二○二一年新年贺词中,描绘了从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到大步迈向乡村振兴的愿景。
  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在云南省澜沧县景迈山上的芒景村,77岁的布朗族村民苏国文家两代人有着不同的梦想。
  1951年,他的父亲苏里亚当着村民说了三个梦想:总有一天公路会修到山顶上;会用“铁牛”来犁地;会过上白天黑夜都光明的日子。
  “如今三个梦想早已实现,而且还超越了一大截。”苏国文说。
  近年来,村里大力发展茶产业,茶叶因品质上乘卖出好价钱。
  看着生机勃勃的景迈山,苏国文也有了三个梦想:进一步办好教育;把生态茶园改造进行到底;保护好生态。
  这是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
  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就是就业。
  在云南省福贡县匹河乡托坪村搬迁安置点,一些妇女正在扶贫车间缝制棒球。她们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棒球,现在都成了缝制棒球的能手。
  “挪穷窝”、“换穷业”,目前,云南省建档立卡99.6万人真搬实住,建成集中安置区2832个、其中万人以上安置点19个,集中安置区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559个,建成扶贫车间211个。
  搬迁群众生产方式从广种薄收转变为多元增收,“能致富”的基础夯实,一些生态脆弱的迁出地的山变绿了,水变清了,生态环境变好了。
  “2020年后,特别是‘十四五’期间,云南摘帽县大部分仍要把巩固脱贫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各项工作衔接主要体现在规划、政策、机制和资金项目上,做到不停歇、不停顿。”云南省扶贫办主任黄云波说。
  这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如何让世代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农牧民分享生态红利?
  藏族牧民阿松家住澜沧江源头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几年前,他被政府聘为生态管护员,放牧同时,他还要负责做好当地野生动植物监测、三江源雪豹红外线相机监测等,和其他牧民一道,成为政府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补充力量。
  “我的家就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在保护家园同时一年还有2万多元收入,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力量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给后代留下一片净土。”阿松说。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邓尔平说,偏远的林区牧区,往往是贫困程度深、群众增收难的区域,但也是林草资源量大、国家补偿政策受益大的地区。
  目前,青海省还有非建档立卡生态管护员近10万人,在带动农牧民群众脱贫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农牧民群众亲切称为“暖心工程”。
  站在新起点上,迎来新机遇,看到新变化。
  湖南省雪峰山深处的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罗武村,村规民约“一年一更新”。
  “严禁无证驾驶、酒后驾驶”——2017年,村规民约里增加了这样一条。
  “过去全村没一条水泥路。2016年路通了,村里的小车也越来越多。”村支书陈维卯笑着解释。
  “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破除陈规旧俗”——2018年加入的这条村规民约现在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严禁毒鱼、电鱼、炸鱼;严禁钓泥鳅、捕杀蛙类”——2019年6月,村里打造乡村旅游项目时,这一条也被写进了村规民约。截至2021年1月,全村已有8家民宿和10多家农家乐。
  “摆脱贫困、迎来乡村振兴,不仅生活变了样,大家的精气神也变了样。”陈维卯说,罗武村的村规民约以后肯定还会不断修改变化。
  行程万里,初心不忘。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一定能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来源:新华社)
  作者简介:齐中熙、李兴文、王长山、侯雪静、胡璐、郭强、杨静、孙樱齐,新华社记者。
其他文献
[提 要]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自正式启动以来,至今已有多年,在此期间,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得到快速发展,且越来越专业化、规范化和职业化。与此同时,国内外社会工作教育界不断推进人才培养实践,努力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规律,从而涌现出许多有新意有价值的多元取向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国外社工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可归结为四种取向,分别是重国际教育培养论、跨学科复合培养论、研究与实务并重培养论、重养成教育培养
期刊
“贫困就象一个肿瘤,一开始是早期良性可逆转,若不及时救助,不精准靶向医治就会变成恶性而不可逆。”这是江西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温晓明时常挂在嘴上的话。2018年10月以来,省肿瘤医院驻宁都县肖田乡柏树村工作队发挥医务工作者耐心细致、专业高效的职业优势,扶贫工作做到精准帮扶、靶向施策、动态跟踪、档案管理,该村如期退出贫困村序列,为宁都县高质量脱贫摘帽贡献了力量。  村里来了省城医疗专家  “你能帮我看下
期刊
习近平同苗族村民包黄粑迎新春:祝你们日子过得更加甜美  2月3日下午,正在贵州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看望乡亲们,送上新春祝福。在苗族村民赵玉学家,习近平同一家人围坐客厅,边聊家常边制作当地传统节日食品黄粑。总书记亲手用粽叶裹着糯米、黄豆面包好一个黄粑,微笑着对赵玉学一家说:“祝你们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加幸福、更加甜美!”  (来源: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  习近平回
期刊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在脱贫致富的路上,横峰将“产业扶贫、增收致富”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举措,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今,山坡上、田野里,一个个种植基地果树林立;厂区里、车间中,一个个扶贫车间机声隆隆……“百花齐放”的特色产业已然成为横峰县群众摆脱贫困、村镇发展壮大的有效抓手。  特色产业夯实脱贫根基  1月下旬,在横峰县青板乡薛家百亩高标准油茶育苗基地,农民们正忙碌着栽种油茶种苗。种植完最
期刊
2015年以来,宜春市袁州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按照就业扶贫的工作要求,围绕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就业扶贫示范基地)等扶贫载体,提供就业岗位,通过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的就业素质和技能水平,鼓励扶持创新创业从而带动就业等工作,主动作为,精准发力,用初心使命书写扶贫担当,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稳就业保民生贡献力量
期刊
[提 要]随着研学旅行的发展和文旅融合的推进,研学旅行成为教育、文旅领域关注的焦点。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教育机构,开展研学旅行服务是其内部求新与外部求变的需要和必然。基于江西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实践,从省域视角提出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发展路径,对当前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具有积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   [作者简介]刘景会(1983—),女,江西省图
期刊
[提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阶段性任务,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本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全面立足当下宏观形势与江西发展现状,找准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定位,量化测度目前江西全面小康的实现进程、主要成绩,深入研判仍存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围绕打赢脱贫
期刊
资溪县嵩市镇法水村曾是省级贫困村,由抚州市文广新旅局、市民宗局挂点帮扶。在扶贫干部和村干部的不懈努力下,2017年整村脱贫,比计划提前一年。“摘帽不摘帮扶”,扶贫工作依然继续。现在的法水村,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生态环境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村民勤劳刻苦,在奔小康的路上你追我赶,呈现出一幅和谐新农村的美丽画卷。     像星星一样明亮的路灯  “美婶,你又在跳舞啊。”  “是哟,我喜欢跳舞,你和你老婆也
期刊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曾莹强,打小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农民过上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为了圆梦,他主动请缨到竹笮乡小坑村开始了“村官”生涯。2017年,当他第一次踏入小坑村,展现在他眼前的是穷山荒坡、泥泞的道路、破旧的党员活动室和皱着眉头的父老乡亲。面对眼前这个贫困萧肃的山村,他那改变乡村的梦想越来越强烈了。  自驻村以来,他坚持吃住在村,白天办公开会,晚上夜访贫农。为方便群众办事,他硬是在村口竖起了一
期刊
这是人类减贫奇迹——“十三五”时期超5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告别绝对贫困。  脱贫攻坚战能否打赢打好,贫困人口能否如期脱贫,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和成色。我国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吹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号角,努力克服疫情等困难,确保2020年农村人口全部脱贫,兑现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超5000万人告别绝对贫困  四川大凉山,夏末秋至,处处可见苦荞丰收的景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