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低骨量和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代谢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与人类生活方式、环境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即可达到降低发病率及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减轻致残率、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等目的。故而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受到全世界医学工作者的重视。
1 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1骨质疏松症分布广泛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提高和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已跃居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
1.2骨质疏松的危害严重且隐蔽
骨质疏松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多以骨折就诊。其发病过程缓慢、渐进,比较隐蔽,不易被人们所觉察。其严重危害是导致全身骨折,不仅经济损失过大,对健康威胁最大。我国是老龄化国家决定了骨质疏松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1.3骨质疏松症预防重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疾病,与遗传、环境、营养、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除遗传外,其他因素均为可控,通过合理调整,不但有利于生命前期最佳骨峰值的获得,而且有利于生命后期尽可能减少骨丢失,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有重要的意义。预防是目前唯一经济有效的降低骨质疏松症发生率的手段。
1.4骨质疏松症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良的生活方式能加速其发生发展,患者的保健知识越多,采纳的健康生活方式越多。因此,提高患者骨质疏松保健知识,有利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阻止骨质疏松症的发展和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
2 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
2.1一级预防-无病防病1)首先要获得理想的骨峰值。足量的钙和合理的营养,合理的平衡膳食和科学烹调,提高钙利用率,避免过度吸烟、饮酒、咖啡,减少钙的排出。预防骨质疏松,提倡多喝牛奶,多选高钙、高VitD食物。同时适量的光照,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2)坚持适量的负重运动,加强骨骼和肌肉的锻炼。同时要避免骨骼受外力打击,以大肌群节律性运动为特征的有氧代谢运动能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3)要减少骨量的丢失,对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尽早识别并加以纠正。
2.2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老年人每年定期监测骨密度,以及时发现低骨量。并加以干预、预防发生骨质疏松。尽早建议他们到医院诊断病情,通过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缓解骨痛,提高生活质量。
2.3三级预防-综合防治以综合措施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肌力和视力,提高其平衡和反应能力,防止骨折。如发生骨折,应由专科医师进行治疗康复。老年人应对其加强安全防护指导,注意不要参加剧烈活动,防止骨折。加强及时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对已丧失劳动力或致残者,采取积极的康复措施,尽量恢复或保留功能。
3 社区健康教育
医院是社区的医疗保健中心,理所应当成为社区卫生知识的来源中心。社区除自身开展健康教育外,医院还应当将服务从院内扩展到院外,面向社会人群开展健康教育,这样不仅有助于人们认识骨质疏松症的问题,同时还能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医院所管辖地区的群众的健康意识。
因此。广泛开展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积极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强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预防,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国家和社会、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将至关重要。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低骨量和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代谢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与人类生活方式、环境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即可达到降低发病率及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减轻致残率、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等目的。故而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受到全世界医学工作者的重视。
1 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1骨质疏松症分布广泛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提高和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已跃居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
1.2骨质疏松的危害严重且隐蔽
骨质疏松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多以骨折就诊。其发病过程缓慢、渐进,比较隐蔽,不易被人们所觉察。其严重危害是导致全身骨折,不仅经济损失过大,对健康威胁最大。我国是老龄化国家决定了骨质疏松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1.3骨质疏松症预防重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疾病,与遗传、环境、营养、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除遗传外,其他因素均为可控,通过合理调整,不但有利于生命前期最佳骨峰值的获得,而且有利于生命后期尽可能减少骨丢失,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有重要的意义。预防是目前唯一经济有效的降低骨质疏松症发生率的手段。
1.4骨质疏松症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良的生活方式能加速其发生发展,患者的保健知识越多,采纳的健康生活方式越多。因此,提高患者骨质疏松保健知识,有利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阻止骨质疏松症的发展和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
2 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
2.1一级预防-无病防病1)首先要获得理想的骨峰值。足量的钙和合理的营养,合理的平衡膳食和科学烹调,提高钙利用率,避免过度吸烟、饮酒、咖啡,减少钙的排出。预防骨质疏松,提倡多喝牛奶,多选高钙、高VitD食物。同时适量的光照,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2)坚持适量的负重运动,加强骨骼和肌肉的锻炼。同时要避免骨骼受外力打击,以大肌群节律性运动为特征的有氧代谢运动能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3)要减少骨量的丢失,对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尽早识别并加以纠正。
2.2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老年人每年定期监测骨密度,以及时发现低骨量。并加以干预、预防发生骨质疏松。尽早建议他们到医院诊断病情,通过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缓解骨痛,提高生活质量。
2.3三级预防-综合防治以综合措施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肌力和视力,提高其平衡和反应能力,防止骨折。如发生骨折,应由专科医师进行治疗康复。老年人应对其加强安全防护指导,注意不要参加剧烈活动,防止骨折。加强及时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对已丧失劳动力或致残者,采取积极的康复措施,尽量恢复或保留功能。
3 社区健康教育
医院是社区的医疗保健中心,理所应当成为社区卫生知识的来源中心。社区除自身开展健康教育外,医院还应当将服务从院内扩展到院外,面向社会人群开展健康教育,这样不仅有助于人们认识骨质疏松症的问题,同时还能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医院所管辖地区的群众的健康意识。
因此。广泛开展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积极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强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预防,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国家和社会、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