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小学寄宿生“三课堂”,有待于探索和研究,但无论方法、手段如何,都要求老师们一定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和爱心,把每一名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关心、爱护他们,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让我们祖国的花朵精彩绽放。
关键词:农村小学 寄宿生 “三课堂”
一、特定环境下“三课堂”的成因
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脑海中,“二课堂”被大家所熟知,但是“三课堂”对于小学来说,可能有一些陌生。所谓的“三课堂”,就是由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寄宿制学校,通校生放学回家以后,住宿生就面临着如何高效管理的问题,所以学校根据学生年龄、心理、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本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发展特长的目的,这个名词在我校就孕育而生了。
二、“三课堂”在寄宿生学习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1.“三课堂”是从学生放学后,到进入宿舍就寝前的时间段,由于时间较长所以管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管理不好,犹如一盘散沙,影响学生的学习、发展,管理得好,不仅给学习带来推进,也能使生活丰富多彩,品行得以完善、情趣得以陶冶。
2.他们是长期离开父母生活的一个特殊群体,七八岁的孩子正是依恋父母的年龄,在家里父母会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料、疼爱,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新的环境,有诸多不适应,他们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去熟悉和适应,这个过程就要靠我们的老师像妈妈一样疼爱他们,给他们家庭般的温暖,在学生心中我们就是依靠,就是父母、亲人,从这一点上看我们可谓身兼数职,任重而道远。
3.为了便于管理,我们要建立学生档案,内容涵盖:学生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爱好性格特点,与家长和班主任及宿舍老师及时了解和沟通,尽快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状态,掌握第一手详细的资料以便有的放矢的沟通协同班任、家长、舍务老师共同完成教育学生的任务。
三、有效合理地安排好时间
1.利用第一个自习时间,尽可能完成白天上课时老师留的课外作业,这节课上我们相当于班主任和家长,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我们要帮助解决,扫清他们学习上的障碍,剩余时间引导学生做好明天的功课预习,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2.利用第二段课堂自习的时间,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等,进行阅读,为学生们精心选择适合少年儿童的读物,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名人传记、科学小常识之类的故事书,使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读书的乐趣,从故事中受到启迪,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长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锻炼学习胆量,增强表现欲望,同时也把学生从网络游戏中拉回到图书的海洋之中,让他们畅游在书海之中,让他们受益无穷,让他们的心沉静下来,学会思考受到名人影响,在实践中我发觉,学生读书的越来越多了,让他们把看到的精彩故事,分享给其它学生,即锻炼了胆量又增长了知识,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思想教育,真正做到了开卷有益。
3.利用第三段时间,灵活且规律性的安排一些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目的是减缓学生学习压力,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猜谜、歇后语、成语接龙、跳绳、踢毽子等;另外,还加强了对学生交通安全、防震、防踩踏的教育,特别加强饮食安全方面的教育,不暴饮暴食,坚决杜绝三无产品,并给学生讲清他们的危害,教会学生看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合格标识,增强学生辨别的能力。
四、差异性管理
1.来自不同班级、不同家庭的学生,差异性特别大,班级当中学生年龄跨度大,因此高年级帮带低中年级,学生之间互相管理,互相影响,互相学习的做法就显得特别重要。例如,在学习上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辅导解答不懂的问题,督促小同学按时按时完成作业,并帮助检查久而久之,低年级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高年级学生也提高了辅导能力、管理能力,增强了爱心和责任心,同时增进学生之间友谊,真正形成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2.学生性格特点个性差异也很大。有的学生听从教导,容易管理,只要给他们应有的关心和要求就可以了。可有的学生好胜心强,感情容易冲动,同学之间关系紧张,此时就要求我们时刻观察注意每一点细微变化,从其特点入手,肯定其优点。如你成绩真优秀、朗读能力真强,你是乐于助人、老师的好助手、思想先进、你热爱集体、爱劳动,抓住闪光点表扬他们。例如,我班的小豪同学,有时他在课堂上管不住自己,爱与周围学生说话,搞小动作,班干部协助教师管他,他会非常不服气,脸色顿时险沉下来,嘴里小声嘟囔,眼睛透出不屑的目光。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马上指出他的错误,而是等待有时机时接近他,看他的作业或者考卷,肯定表扬他学习好的优点,借此契机与他谈心,消除他的抵触心理后,反复沟通、轻描淡写地指出他的小毛病,鼓励鞭策他如果能改掉这个小缺点,你会更加完美,通过反复多次鼓励教育,他变了,合群了、懂事儿、豁达了,学习也更加努力了,还影响带动周边的学生共同进步,一个班中抓住几个这样的典型真正的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以上只是笔者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农村小学寄宿生“三课堂”的最有效、有高效的途径,有待于我们去努力探索和研究,但无论方法、手段如何,都要求我们的老师们一定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和爱心,把每一名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关心、爱护他们,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让我们祖国的花朵精彩绽放。
关键词:农村小学 寄宿生 “三课堂”
一、特定环境下“三课堂”的成因
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脑海中,“二课堂”被大家所熟知,但是“三课堂”对于小学来说,可能有一些陌生。所谓的“三课堂”,就是由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寄宿制学校,通校生放学回家以后,住宿生就面临着如何高效管理的问题,所以学校根据学生年龄、心理、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本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发展特长的目的,这个名词在我校就孕育而生了。
二、“三课堂”在寄宿生学习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1.“三课堂”是从学生放学后,到进入宿舍就寝前的时间段,由于时间较长所以管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管理不好,犹如一盘散沙,影响学生的学习、发展,管理得好,不仅给学习带来推进,也能使生活丰富多彩,品行得以完善、情趣得以陶冶。
2.他们是长期离开父母生活的一个特殊群体,七八岁的孩子正是依恋父母的年龄,在家里父母会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料、疼爱,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新的环境,有诸多不适应,他们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去熟悉和适应,这个过程就要靠我们的老师像妈妈一样疼爱他们,给他们家庭般的温暖,在学生心中我们就是依靠,就是父母、亲人,从这一点上看我们可谓身兼数职,任重而道远。
3.为了便于管理,我们要建立学生档案,内容涵盖:学生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爱好性格特点,与家长和班主任及宿舍老师及时了解和沟通,尽快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状态,掌握第一手详细的资料以便有的放矢的沟通协同班任、家长、舍务老师共同完成教育学生的任务。
三、有效合理地安排好时间
1.利用第一个自习时间,尽可能完成白天上课时老师留的课外作业,这节课上我们相当于班主任和家长,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我们要帮助解决,扫清他们学习上的障碍,剩余时间引导学生做好明天的功课预习,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2.利用第二段课堂自习的时间,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等,进行阅读,为学生们精心选择适合少年儿童的读物,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名人传记、科学小常识之类的故事书,使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读书的乐趣,从故事中受到启迪,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长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锻炼学习胆量,增强表现欲望,同时也把学生从网络游戏中拉回到图书的海洋之中,让他们畅游在书海之中,让他们受益无穷,让他们的心沉静下来,学会思考受到名人影响,在实践中我发觉,学生读书的越来越多了,让他们把看到的精彩故事,分享给其它学生,即锻炼了胆量又增长了知识,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思想教育,真正做到了开卷有益。
3.利用第三段时间,灵活且规律性的安排一些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目的是减缓学生学习压力,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猜谜、歇后语、成语接龙、跳绳、踢毽子等;另外,还加强了对学生交通安全、防震、防踩踏的教育,特别加强饮食安全方面的教育,不暴饮暴食,坚决杜绝三无产品,并给学生讲清他们的危害,教会学生看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合格标识,增强学生辨别的能力。
四、差异性管理
1.来自不同班级、不同家庭的学生,差异性特别大,班级当中学生年龄跨度大,因此高年级帮带低中年级,学生之间互相管理,互相影响,互相学习的做法就显得特别重要。例如,在学习上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辅导解答不懂的问题,督促小同学按时按时完成作业,并帮助检查久而久之,低年级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高年级学生也提高了辅导能力、管理能力,增强了爱心和责任心,同时增进学生之间友谊,真正形成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2.学生性格特点个性差异也很大。有的学生听从教导,容易管理,只要给他们应有的关心和要求就可以了。可有的学生好胜心强,感情容易冲动,同学之间关系紧张,此时就要求我们时刻观察注意每一点细微变化,从其特点入手,肯定其优点。如你成绩真优秀、朗读能力真强,你是乐于助人、老师的好助手、思想先进、你热爱集体、爱劳动,抓住闪光点表扬他们。例如,我班的小豪同学,有时他在课堂上管不住自己,爱与周围学生说话,搞小动作,班干部协助教师管他,他会非常不服气,脸色顿时险沉下来,嘴里小声嘟囔,眼睛透出不屑的目光。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马上指出他的错误,而是等待有时机时接近他,看他的作业或者考卷,肯定表扬他学习好的优点,借此契机与他谈心,消除他的抵触心理后,反复沟通、轻描淡写地指出他的小毛病,鼓励鞭策他如果能改掉这个小缺点,你会更加完美,通过反复多次鼓励教育,他变了,合群了、懂事儿、豁达了,学习也更加努力了,还影响带动周边的学生共同进步,一个班中抓住几个这样的典型真正的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以上只是笔者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农村小学寄宿生“三课堂”的最有效、有高效的途径,有待于我们去努力探索和研究,但无论方法、手段如何,都要求我们的老师们一定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和爱心,把每一名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关心、爱护他们,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让我们祖国的花朵精彩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