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趣味性”指某项活动使人愉快,有吸引力,能激发人的兴趣。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年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出能启迪学生思维,有趣味、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数的感知比较笼统,注意力也不易集中。针对学生的特点,为了教好数学,在多年的教学中,本人经常把数学知识融于故事、儿歌、游戏中,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得知识。对趣味性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势,归纳如下,与同行交流。
一,趣味性有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用学生最熟悉、最感兴味的情境或儿歌引出学习内容。例如,在教学《数的大小比较》一课时,我先用大屏幕展示大公鸡吃虫子的动画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鸡喜欢吃小虫还是大虫?通过学生的观察回答,我编了一首儿歌:“大公鸡,嘴张大(两种符号的形状);爱吃多,怕吃少(符号的开口总是向着较大的数字);嘴向左,大于号;嘴向右,小于号;(符号的具体读法)”。让学生在欢快的儿歌声中掌握“﹥”和“﹤”在书写时,开口向着较大的数,如4﹥2,3﹤5。并且知道开口向左读作“大于”,开口向右读作“小于”。这样的教学片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又用游戏的形式做练习题:6个学生左右手分别拿着大小两个数,两个学生分别拿着大于号和小于号扮演大公鸡。其余学生做啦啦队,看哪只大公鸡最优秀。一堂课下来,使所学知识在游戏中得到巩固。
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学生才会自觉探究知识。在教学中,不但要做到学习内容的系统性、丰富性,还要灵活多样的采用各种趣味性较浓的教学方法。例如:学生在学习“混合运算”时,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让学生反复练习,他们就会对做题产生厌倦情绪,我运用让学生扮演病人与医生游戏来解决问题:
(1)84-14×2 (2)69-(15-7) (3)64÷2×2
﹦70×2 ﹦69-8 ﹦64÷4
﹦140 ﹦67 ﹦16
由(1)、(2)、(3)分别代表三位病人,其他的学生代表医生,找出病情(错误的原因),再开药方(改正错误),治好病人的病,结果学生做题兴趣很高,多数学生准确无误地指出了错误原因。
三,趣味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自学能力和效果。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首先来源于实践活动,实践来源于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使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成为学生摸得到、看得见的现实,动手操作又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项活动。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让学生用12个小正方体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表面积不同,但体积始终不变。同样的一个长方体(最少两层),取掉八个顶点上的任何一个小正方体,体积变小了,而表面积没有变。这样在反复的操作中,使学生感知了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变化规律。
四,教学中教师的趣味性语言,是师生感情的催化剂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助推器。
趣味教学中趣味性语言有利于增进师生关系和谐,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总是对有趣味的事物接受快、印象深。同样,如果教师语言僵化刻板,学生渐渐就会心有旁骛、心不在焉,失去对所学科目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师生感情也会渐行渐远。课堂上教师风趣幽默、轻松诙谐的语言,能激发学生高度注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信心,进而密切师生感情。
总之,通过长期的数学实践证明,“趣味性”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强的生命力。它在活跃课堂气氛,改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更是开启数学大门的“金钥匙”。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数的感知比较笼统,注意力也不易集中。针对学生的特点,为了教好数学,在多年的教学中,本人经常把数学知识融于故事、儿歌、游戏中,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得知识。对趣味性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势,归纳如下,与同行交流。
一,趣味性有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用学生最熟悉、最感兴味的情境或儿歌引出学习内容。例如,在教学《数的大小比较》一课时,我先用大屏幕展示大公鸡吃虫子的动画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鸡喜欢吃小虫还是大虫?通过学生的观察回答,我编了一首儿歌:“大公鸡,嘴张大(两种符号的形状);爱吃多,怕吃少(符号的开口总是向着较大的数字);嘴向左,大于号;嘴向右,小于号;(符号的具体读法)”。让学生在欢快的儿歌声中掌握“﹥”和“﹤”在书写时,开口向着较大的数,如4﹥2,3﹤5。并且知道开口向左读作“大于”,开口向右读作“小于”。这样的教学片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又用游戏的形式做练习题:6个学生左右手分别拿着大小两个数,两个学生分别拿着大于号和小于号扮演大公鸡。其余学生做啦啦队,看哪只大公鸡最优秀。一堂课下来,使所学知识在游戏中得到巩固。
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学生才会自觉探究知识。在教学中,不但要做到学习内容的系统性、丰富性,还要灵活多样的采用各种趣味性较浓的教学方法。例如:学生在学习“混合运算”时,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让学生反复练习,他们就会对做题产生厌倦情绪,我运用让学生扮演病人与医生游戏来解决问题:
(1)84-14×2 (2)69-(15-7) (3)64÷2×2
﹦70×2 ﹦69-8 ﹦64÷4
﹦140 ﹦67 ﹦16
由(1)、(2)、(3)分别代表三位病人,其他的学生代表医生,找出病情(错误的原因),再开药方(改正错误),治好病人的病,结果学生做题兴趣很高,多数学生准确无误地指出了错误原因。
三,趣味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自学能力和效果。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首先来源于实践活动,实践来源于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使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成为学生摸得到、看得见的现实,动手操作又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项活动。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让学生用12个小正方体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表面积不同,但体积始终不变。同样的一个长方体(最少两层),取掉八个顶点上的任何一个小正方体,体积变小了,而表面积没有变。这样在反复的操作中,使学生感知了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变化规律。
四,教学中教师的趣味性语言,是师生感情的催化剂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助推器。
趣味教学中趣味性语言有利于增进师生关系和谐,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总是对有趣味的事物接受快、印象深。同样,如果教师语言僵化刻板,学生渐渐就会心有旁骛、心不在焉,失去对所学科目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师生感情也会渐行渐远。课堂上教师风趣幽默、轻松诙谐的语言,能激发学生高度注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信心,进而密切师生感情。
总之,通过长期的数学实践证明,“趣味性”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强的生命力。它在活跃课堂气氛,改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更是开启数学大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