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到底”意识在教育中的启示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yue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首小诗阐述了学与问的哲学理念,这里的学与问不仅富有孩童般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求知欲,还饱含感受人生的乐趣。“问到底”实质就是探索精神,用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
  关键词:求真;创新;问到底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79-01
  天和地组合起来,就好像一个葫芦,一个闷葫芦,而闷葫芦里有妙理。“您不问它您怕它,它一被问它怕您。您若愿意问问看,一问直须问到底!”[1]这是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的一首小诗《问到底》。否定性思维需要“问到底”,判断力之判断需要“问到底”,遇到未知需要“问到底”,求疑解惑需要“问到底”,陶行知先生用一首诗道出了“问到底”意识,也只有这种态度才配称之为学术研究,而作者通过阅读《问到底》后产生以下认识。
  一、如何理解“问到底”
  歇后语里有一种说法:“打破砂锅问到底”,讲求追根溯源、刨根问底,把问题研究透彻,使问题一目了然,使学者也能看得明白、读得清楚,不留半点疑问。同时,“问”与“不问”其结果是不一样的,假如你问了,掌握闷葫芦里的妙理,你就不必再怕它;反之,你不问则一直被恐惧所笼罩。而且,如果你打算开始问,那么,就必须具备“问到底”的决心,不要半途而废,如果满足于似懂非懂,满足于一知半解将是“问到底”的大敌。这是一种学习态度,也是做学问之人应有的态度——求真、务实。荀子日:“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謂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2]在浩淼学海中,学校不但要培养学生敢问、勤问和想问的学习习惯,更要培养学生“问到底”的精神和毅力,否则,很可能功亏一篑,甚至全功尽弃。其实,“问到底”也是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方法,而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问到底”是手段。人类如何认识客观世界,如何找寻客观世界中的一般规律,就会根据自我主观概念来改造客观世界。因此,为避免认识上的偏差,避免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界造成伤害,我们要真正认识世界,要制定真正符合客观规律的规划,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改造客观世界,也才能真正让人类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或许,现代人特别是青年群体已经开始忽视砂锅,即便有砂锅也缺乏煮菜实践,打破砂锅的经历也就少之又少。这样,在认识和掌握一切方法的过程中,也就容易产生片面的见解,对知识了解的不全面,以至于影响对文章或者问题的理解。那么,如何借“问到底”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是各大高校必须深入探究的问题。
  二、“问到底”只为“求真”
  师范类院校是培养教师数量最大的学校,那么,也是培养“问到底”意识的发源地。哲学不是凝思,因为凝思是事物本身于其概念的创造中被观看。它不是反思,因为沒有人需要哲学來反思任何什么:而哲学在沟通之中亦无法寻得任何終極庇護。“问到底”教学方式最深层的影响恐怕还是能够产生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在研讨活动中,不再是一个声音、一种意见、一个答案,而是百家争鸣、人人参与。“问到底”是秉持“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教育理念,以求真、奉献、创新的作风,将“问到底”致力于建立在学生公寓这个着力点和重要平台上,成为继教室第一课堂、课外活动第二课堂之后的大学生第三课堂和广大学生的实践基地释放青春正能量。因此,努力让“问到底”形成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纽带,让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的蓬勃向上,这就是“问到底”,也就是“求真”。夏天的热烈奔放,秋天的成熟丰满,冬天的凝重凛冽,让他们在广阔的天际间去感受、去体验,去寻找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的无数个动人的瞬间形成常态。
  三、“问到底”也是一种创新
  每个人都有创造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作为人的创造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而想象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当人们在肆意的想象过程中,如何来确证自我想象的正确性,就需要不断灌输“问到底”意识,因此,教师的专业素养极为重要。老师是开启学生“问到底”意识的钥匙,但不是所有老师都能够成为这把钥匙,这需要老师们不断创新、不断变化、不断更新已掌握的知识库,其实,这对每一位教师而言也属极大考验和挑战。所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真正帮助每位学子打开“问到底”的大门,还需要很多努力。例如:将“问到底”纳入到教学研究、教学管理中,根据新课改的需要然后重新制订教学常规,对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评价等各方面作了全新的阐释和规定,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点和依据。与此同时,创新教学让“问到底”训练学生“感悟生活”、“抒发真情”等的前提下,还应侧重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问到底”教学模式必然成为创新的基础,反之,创新则是“问到底”的延伸。非务实之创新是空中琼楼,看似美丽却无实际意义,非创新之务实更可谓死水一潭,虽平静却毫无活力可言。陶行知认为:“我们只有先学会做小学生,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也就是换位思考,一个人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只会形成对问题的片面理解,如果一位教师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灌输学生“问到底”意识,最终,只会是学生不认可老师的观点。因此,要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决不能缺少科学的教育理念,要积极落实树人立德之根本任务,使优化专业结构配置,提高教师在教育中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突破消极的定势束缚,打破固定的思维锁链,广开思路,不断变换思考角度,努力去求新、求异。创造性思维的突出特征是独创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问到底”的最终也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为人类社会实践提供指导,当然,人类的生产实践是多种多样的,人们的生活更是丰富多彩的,除生产劳动这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外,人类还要从事社会斗争、科学研究、艺术创造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们也在不断地显示和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从而劳动创造了美。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诗集》.1933年上海儿童书局版.
  [2]荀子《劝学篇》.
  作者简介:
  1.左佐垄川;男;1987.11;广西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方向;
  2.刘自强;男;1988.11;广西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方向。
其他文献
《提灯的天使》讲述了瑞米与贝弗莉、路易斯安娜在一节棒操课上相识,并意外结成了好友的故事。在那个夏天,她们一起拜访疗养院、乘坐旅行车、夜探收容所……经历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三个女孩儿不仅收获了珍贵的友谊,更找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所在——帮助他人最幸福!在故事的结尾,三个好朋友登上了观光塔的塔顶,手拉手眺望整个世界。  此书还有一个关键的人物——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她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上流社会
期刊
科技成果登记和统计是科技成果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同时科技成果登记的质量和数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省份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文章以2017年度安徽省科技成果登记的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重以及人口数量的日益增长,中国在养老金支付问题上面临重重危机,且企业的年金资产配置更是面临着全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全新的经济常态下,
梨状肌综合征是骨外科较少见的软组织损伤性疾病.主要由于肌肉的剧烈运动,突然引起梨状肌牵拉性损伤.损伤后,局部充血、水肿、痉挛、肥厚,刺激式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臀腿痛.因
小学上了五六年,唐诗宋词也背了不少。其中,有哪一句是你印象最深的?说说原因,是因为喜欢这首诗词的作者,进而喜欢这一句,还是因为喜欢这类文字的风格(婉约、豪放……),或者你还有别的什么想法?说出来,大家分享一下吧!  明月来相照  我最喜欢的一句诗是王维《竹里馆》中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是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身处密林深处,没有人知道诗人的存在;只有一轮明月,用皎洁的清辉默
期刊
抽取某公立医院近3年已结题验收的部分项目,研究项目的财政预算与经费支出,分析、讨论了研究结果,为更好管理和使用科研经费,在思想意识、预算以及过程使用中加强规划与管理
创客教育是基础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Mixly是一款本土出品的免费、开源的图形化编程系统,适宜在中小学开展基于项目(PBL)的创客教育.学生在程序代码模仿和延展的
摘要:《美术鉴赏》课程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风格,不同流派,其欣赏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广泛的汲取人类一切文化成果的养分,不断拓展我们的视觉感受领域,是高职高专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大学生;美术鉴赏;审美素养;教学手段;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衙斋卧听萧萧竹,rn疑是民间疾苦声.rn些小吾曹州县吏,rn一枝一叶总关情.rn注释rn①衙斋:古时衙门中官员居住的地方.rn②些小:小小的.吾曹:我们这些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