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核蛋白的研究进展

来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ba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气管损伤、母鸡产蛋量下降和产畸形蛋为特征。尤其是近年来由于IBV新的血清型不断增加和变异株的不断出现,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IBV的主要结构蛋白为纤突蛋白(S)、膜蛋白(M)和核蛋白(N),其中核蛋白是病毒内部的核衣壳蛋白,由IBV基因mRNAA编码,在进化中最为保守,可产生交叉中和抗体。同时核蛋白具有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的功能,在抗IBV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因此,针对核蛋白的研究在IBV流行病学研究中具
其他文献
少数民族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有助于社会秩序稳定和社会管理的习惯法,早已深入人心。1949年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柯尔克孜族习惯法越来越多地被纳入现代法治的轨
疥癣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体外寄生虫病,在南方冬季和初春较多发,多因阴雨天连绵、光照不足、被毛较长、体表湿度较大,适合疥癣的发育繁殖而引发,特别是农村散养的土狗多发。土狗因
乳铁蛋白是一种乳制菌蛋白,也有调理素性质,在它的影响下,嗜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活性加强。乳房发炎时,乳铁蛋白可增加20~30倍。在大肠杆菌型乳房炎,增加的趋向较葡萄球菌型和链球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