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探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lhonger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地落实,要把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的全过程.在高职院校从事多年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中一直将思政教育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成效.主要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设定、课程思政目标设定、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课程思政预期取得成效等方面展开研究.
其他文献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着力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实践实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育人的主要手段之一,以专业实训课程为载体,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结合学校实际特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设计,构建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和实施策略,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深入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从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视角,分析了职业院校建立功能性党小组的必要性,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功能性党小组的划分原则,分析了功能性党小组的工作机制,构建了功能性党小组的成效评价体系.通过实例进行了功能性党小组的实践,证实了功能性党小组可达到提升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和协同育人的双重效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关系党的发展大局、关系国家的前进方向和人民的长治久安.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社会的中坚力量,因而有必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此,我们要在校企合作模式的前提下,加快高职课程思政的改革步伐.
[目的/意义]客观赋权法在学术期刊评价中应用广泛,对不同客观赋权法权重原理及其比较研究有待深入.[方法/过程]本文基于JCR2019的数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3类期刊,对比不同客观赋权法的权重、评价值和评价序.[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客观赋权法原理主要包括4个方面:客观权重相差较大但评价结果相差不一定较大;原理相近的客观赋权法权重和评价结果均高度相关;客观权重与主观管理需求往往不一致;在实际期刊评价中应该考虑客观赋权法所得权重是否符合科研管理的需要.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信息法益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科学挖掘和揭示该领域的知识结构与前沿趋势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现有文献,对国外隐私信息法益研究知识的关系模式、文献结构、历史演进与前沿主题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国外研究知识演进经历了传统资讯萌芽、大型机初创、互联网认识、社交媒体深化与大数据开放拓展5个阶段;发展了个人独处权与4种隐私侵权行为,个人信息人格及财产权控制,隐私文化与社会规范、其他法益的关系,个人信息可识别、匿名化及再识别,隐私信息使用与保护正当性5条研究
在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深化医学院校教育改革,要坚持以德育为先”.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体现在护理带教的各个环节.围绕“思政教育理念”,介绍护理专业技能培养与思政教育结合在我院泌尿外科的实施现状,早日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
[目的/意义]全面系统地对学术资源挖掘方法进行梳理,对比和分析不同挖掘方法,探讨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方法/过程]通过国内外文献数据库获取学术资源挖掘相关文献,对研究主题进行分析,从研究对象、挖掘维度、采用技术等角度对学术资源挖掘方法进行分类对比和分析,将现有挖掘方法分为纵向挖掘和横向挖掘两个维度,并进一步,探讨学术资源挖掘在学术检索、学术推荐、科技前沿识别与预测等方面的应用情况.[结果/结论]目前学术资源挖掘的主要研究对象仍为学术论文和专利,有待于加强不同类型资源的综合挖掘和跨领域挖掘,并且知识图谱、深
高职院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我国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以高职院校报关报检实务课程为例,结合专业背景,以专业知识为载体,通过知识层面、思政层面将职业素养、关务精神等润物细无声地传授给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学生和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得到了行业企业的认可.
立足“互联网+”背景,阐述建设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和深入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讨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中.将中国生理学家的故事和健康教育等知识制成二维码等数字资源,嵌入纸质教材,实现课程思政的系统化.
基于CIPP模式高职校企深度融合的评价体系,从湖南高职院校中随机抽取五所进行调查研究,对比分析他们校企融合的目标建构、校企融合资源配置、校企融合运行实施和校企融合成果绩效的主要内容和观测点,在此基础上,由专家团队进行评分、把脉和诊断他们的校企深度融合状况,提出湖南高职校企深度融合的对策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