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总播放量突破20亿的“爆款”刑侦剧《余罪》,不仅让昔日童星张一山大火,也使小说原作者常书欣倍受关注。2016年10月,他的又一力作《黑锅》也将登陆荧屏。作为目前最热的刑侦悬疑剧作家,他被誉为下一个“海岩”。
边缘人的苦涩,坐牢经历改变一生
作为著名网络文学作家,常书欣的笔锋犀利老到,他创作的刑侦类小说人物生动鲜活,剧情丝丝入扣。经常有人问他是否当过警察,常书欣总是红着脸,有些羞于启齿地道出真相:“没当过警察,我只蹲过大牢。”
1975年,常书欣出生在山西晋城沁水县一个普通家庭,自小性格叛逆。1993年,18岁的他爬火车南下广州闯荡,在广州不仅没赚到钱,连饭都吃不饱,困窘中的常书欣头脑一热,冒出个念头:抢劫!他蹲守在广州闹市区的火车站,看着人家从兜里掏出人民币,冲上去一把夺过对方的钱包就跑。结果,他很快就被警察逮住了。好在包里钱不多,他判得不重。
8个月的牢狱生活苦不堪言,不仅要每天劳作,吃喝拉撒睡还都处于被监管的状态,那种失去自由、远离阳光的滋味,令常书欣感觉度日如年。在牢里,他看到了人性中的善与恶,认识了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小偷、抢劫犯、办假证的、贩毒的、杀人放火的……后来,这些人物也成了他小说中的常客。常书欣说:“他们经常一起吹牛,小偷说他如何偷东西,说得非常详细,他们给警察交代案情都不会那么细致。”当时的常书欣万没想到,牢狱生活竟然成为他写作的财富。
出狱后,常书欣通过一年补习,考上了山西某大学的英语专业,可惜没读完,就因为打架被学校开除了。与此同时,他又听闻父亲车祸去世的噩耗,人生顿时跌到了谷底。好在这一次,他意识到不能再堕落下去了,那段牢狱生活已经为常书欣上了最生动的人生课——冲动是魔鬼,有时一个坏念头,就能葬送你的青春乃至生命。想堂堂正正活出個人样,唯有走正道,哪怕再苦再难,起码活得心安理得!
但当年那个案底,成了常书欣终身挥之不去的阴影,主流社会不接纳受过刑事处罚的人,“案底无意间就把人边缘化了,公务员不能考,公司看到你怕。”
为了生存,他蹬过三轮车,卖过菜和书报,做过电脑生意,开过出租,下过煤矿,卖过彩票,推销过保健品,还给小报社当过通讯员……在从事写作前,常书欣干了N份不同的职业。“大部分的小市民都是这种生存状态,都是生活逼出来的,走投无路一回,就什么都会了。”这些经历让常书欣了解普通人生活的常态和市井智慧,也更熟悉警察和罪犯,“不管警、匪哪一方,他们本身的人性扭曲和挣扎才是最精彩的。”
常书欣说自己年少鲁莽,幸好29岁时就成家了,娶了个好太太,从此成为“妻管严”。2008年的时候,他在卖电脑,闲时无事可做,想着自己也能说说故事,就进入了网文作家这个门槛较低的写作队伍。但一切没那么顺利,常书欣第一部作品《红男绿女》一直写到60多万字都没有签约上架,这相当于全部是免费读物,自然没有收入。
常书欣把处女作《红男绿女》坚持写到70多万字时,终于被起点中文网签约了!第一个月,他就通过“卖字”赚了900块,那时候他工作一个月才赚1000多元;第二月就赚了2000,他请亲友们吃了一顿大餐,并借助几分酒意向大家宣布:以后我就靠写小说赚钱还房贷了,这比打工轻松!
常书欣坦言,一开始写的作品很粗糙,现在回头看简直惨不忍睹,但写作就是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开始就得多写,写多了文字会慢慢变好的。”
擅长创作都市涉案小说的常书欣,平时对现实生活中的刑侦案件高度关注,他小说中的案子基本都参照了真实案例,还有一部分是他服刑时听警察讲的故事。比如《余罪》中的武小磊案就是真实案例,警察追了18年没有放弃;比如小说的灭门案,是早年他家乡邻市的一起案子,而这些真实的犯罪分子,就都成为故事的原型了。“现实比小说更加精彩,举个例子,有个性质很恶劣的杀人案发生后,几千个警察地毯式搜索都找不到犯罪分子。其中有个民警说野地里搜几天都搜不到,是不是掉到旱井里去了?于是他赶了群羊来,突然有个羊掉井里了,就这么找到了旱井里的犯罪分子。我觉得刑侦最精彩的不是结果,反而是千头万绪找正确方向的过程。”谈到推理和破案,常书欣就像一个老刑警似的,双眼放光。
常书欣笔下的故事散发着浓郁的都市生活气息,充满着令读者感同身受的代入感,这种极强的现实主义风格和他本人的生活阅历密切相关。其涉案小说对犯罪心理、犯罪团伙组织结构、犯罪手段的描写栩栩如生,从混迹街头的扒手、流氓,到横行海上的毒枭都能信手拈来。
累积至今,常书欣已经有长篇小说《红男绿女》、《香色倾城》,《黑锅》、《余罪》、《超级大忽悠》等7部作品,共计1700万字左右。尽管《余罪》已成为近5年最畅销的小说,并且早早地被买走了影视版权,但出版之路充满坎坷,辗转两年,小说《余罪:我的刑侦笔记》2015年年底才得以出版。
常书欣创作的《余罪》,讲述了一个立志混到毕业回家当片警的警校“学渣”余罪,意外被选为警队卧底的故事。早在实体书出版之前,《余罪》就位列百度风云榜小说榜的前十名,还和《三体》、《盗墓笔记》等作品一起入选“首届中文小说阅读快感排行榜前20”。
作家马伯庸曾经评价该书“是一部刑侦小说,也是一部推理小说,更是一部市井众生相”,正是这种“市井气”给了小说读者和网剧观众巨大的新鲜感。作为一个警校刚刚毕业的菜鸟警察,余罪一身痞气、邪招不断,在本剧开篇,余罪有一句独白就说:“好人当不了警察,因为善良在作奸犯科的人看来,是一种可笑的懦弱。”虽然这样的人物在同题材的港剧和美剧中很常见,却是国内刑侦剧中“另类”的警察形象。 2016年,小说《余罪》畅销100万册,成为近年来原创小说的口碑之作。今年5月,同名网剧播出后,更成为全网话题之王——由昔日童星张一山主演的《余罪》,第一季上线72小时播放量破亿,豆瓣网友给它打出8.6分的高分,《余罪》在前期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成了《太子妃升职记》之后的又一部现象级网剧,堪称年度最火!
菜贩蜕变为“海岩”,各地警察成“粉丝”
在都市伦理剧、青春校园剧“霸屏”的当下,《余罪》的出现犹如一针强力荷尔蒙,让所有观众感到血脉贲张。这部网剧展现了一个光怪陆离而又真实存在的地下世界,被譽为内地版的《无间道》和《使徒行者》。在微博、天涯、虎扑等各大论坛中,一晚上就熬夜看完全剧的观众超过半数,无数网友直呼“太过瘾、太刺激”,豆瓣知名红人王大根如此评价:“确实没见过路子这么野的国产剧,爽,泼,邪”。
余罪虽然又贱又坏,但他贱得可爱,坏得有底线,在大是大非面前,有英雄情怀,给人以震撼。“无论是汽车代检,还是监狱中的地位分级,经常提及的警察的迷茫,例如收入的低微,地位与风险的不成正比等都是现实情况。余罪一心想当片警作威作福的心态,也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说到《余罪》为什么能够这么火,常书欣认为,它贵在真实。“《余罪》没有什么偶像、鲜肉,没有无病呻吟,只有活生生的故事,是一种紧张、激烈、刺激的感官体验。这部网剧的火应该是意料之中的,因为没有哪部剧敢像《余罪》这样粗糙而真实。”
如今,《余罪》第一季点击量已超过12亿,第二季也高达8亿多。因观众对该剧续集的呼声甚高,第三季也在拍摄之中。毫无疑问,《余罪》已成为近年来口碑最高的IP网剧,而作为目前最热的刑侦悬疑剧作家,常书欣也被视为著名作家和编剧海岩的“接班人”。
同其他看小说的读者群不同,《余罪:我的刑侦笔记》的大部分粉丝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警察。他们认为《余罪》站在了非常公正的角度上,不高大上伟光正,也不黑化警察的形象,他们很有认同感。如今,常书欣所居住的小县城的整个刑警大队,差不多都是他的粉丝。这些警察也很吃惊:“我们还一直以为你是同行呢。”还有一个郑州的警察专门飞到山西,找上门来要一个他的签名。“从坏人变成了名人”,这令老常多少有些尴尬。
警察朋友们非常热情地和常书欣聊天,时常会参与小说剧情讨论,为情节发展出谋划策,提供一些现实案例,比如警衔设置错了,他们会马上指出来。常书欣说,《余罪》里制药厂制毒案、偷牛案,还有余罪侦破的灭门案,黑锅里的银鼠案等等,都是他从警察朋友那听到的真实案件,常书欣十分感激他们的帮助。
见过常书欣的人,很难把他和传统的作家形象联系在一起:长长的头发随意披在肩头,着装随意,说话家常,聊到高兴时爽朗大笑,说到不满意时直接“开骂”。跟这样的人交谈,就像在菜市场遇到了街坊,亲切又没有距离感。盛名之下的常书欣,在沁水县城的生活很安逸也很传统,没什么人知道深居简出的他竟然是名人,只有几个亲友知道他在写书。
在网上突然走红让老常感到尴尬。“坐牢的经历时刻提醒着我,要活在真实的世界里,不要膨胀,不要忘记过去。我的生活没有多少变化,也就是多了几个记者。”
近期,常书欣的涉案小说《黑锅》将震撼出版。而根据《黑锅》改编的青春侦探大剧《警察锅哥》,也将于2016年10月登陆荧屏!
从当初的小菜贩、煤矿工人到今日炙手可热的“海岩第二”,常书欣用他的人生沉浮阐明了一个道理:人处在什么位置不重要,关键看你朝着什么方向努力。
边缘人的苦涩,坐牢经历改变一生
作为著名网络文学作家,常书欣的笔锋犀利老到,他创作的刑侦类小说人物生动鲜活,剧情丝丝入扣。经常有人问他是否当过警察,常书欣总是红着脸,有些羞于启齿地道出真相:“没当过警察,我只蹲过大牢。”
1975年,常书欣出生在山西晋城沁水县一个普通家庭,自小性格叛逆。1993年,18岁的他爬火车南下广州闯荡,在广州不仅没赚到钱,连饭都吃不饱,困窘中的常书欣头脑一热,冒出个念头:抢劫!他蹲守在广州闹市区的火车站,看着人家从兜里掏出人民币,冲上去一把夺过对方的钱包就跑。结果,他很快就被警察逮住了。好在包里钱不多,他判得不重。
8个月的牢狱生活苦不堪言,不仅要每天劳作,吃喝拉撒睡还都处于被监管的状态,那种失去自由、远离阳光的滋味,令常书欣感觉度日如年。在牢里,他看到了人性中的善与恶,认识了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小偷、抢劫犯、办假证的、贩毒的、杀人放火的……后来,这些人物也成了他小说中的常客。常书欣说:“他们经常一起吹牛,小偷说他如何偷东西,说得非常详细,他们给警察交代案情都不会那么细致。”当时的常书欣万没想到,牢狱生活竟然成为他写作的财富。
出狱后,常书欣通过一年补习,考上了山西某大学的英语专业,可惜没读完,就因为打架被学校开除了。与此同时,他又听闻父亲车祸去世的噩耗,人生顿时跌到了谷底。好在这一次,他意识到不能再堕落下去了,那段牢狱生活已经为常书欣上了最生动的人生课——冲动是魔鬼,有时一个坏念头,就能葬送你的青春乃至生命。想堂堂正正活出個人样,唯有走正道,哪怕再苦再难,起码活得心安理得!
但当年那个案底,成了常书欣终身挥之不去的阴影,主流社会不接纳受过刑事处罚的人,“案底无意间就把人边缘化了,公务员不能考,公司看到你怕。”
为了生存,他蹬过三轮车,卖过菜和书报,做过电脑生意,开过出租,下过煤矿,卖过彩票,推销过保健品,还给小报社当过通讯员……在从事写作前,常书欣干了N份不同的职业。“大部分的小市民都是这种生存状态,都是生活逼出来的,走投无路一回,就什么都会了。”这些经历让常书欣了解普通人生活的常态和市井智慧,也更熟悉警察和罪犯,“不管警、匪哪一方,他们本身的人性扭曲和挣扎才是最精彩的。”
常书欣说自己年少鲁莽,幸好29岁时就成家了,娶了个好太太,从此成为“妻管严”。2008年的时候,他在卖电脑,闲时无事可做,想着自己也能说说故事,就进入了网文作家这个门槛较低的写作队伍。但一切没那么顺利,常书欣第一部作品《红男绿女》一直写到60多万字都没有签约上架,这相当于全部是免费读物,自然没有收入。
常书欣把处女作《红男绿女》坚持写到70多万字时,终于被起点中文网签约了!第一个月,他就通过“卖字”赚了900块,那时候他工作一个月才赚1000多元;第二月就赚了2000,他请亲友们吃了一顿大餐,并借助几分酒意向大家宣布:以后我就靠写小说赚钱还房贷了,这比打工轻松!
常书欣坦言,一开始写的作品很粗糙,现在回头看简直惨不忍睹,但写作就是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开始就得多写,写多了文字会慢慢变好的。”
擅长创作都市涉案小说的常书欣,平时对现实生活中的刑侦案件高度关注,他小说中的案子基本都参照了真实案例,还有一部分是他服刑时听警察讲的故事。比如《余罪》中的武小磊案就是真实案例,警察追了18年没有放弃;比如小说的灭门案,是早年他家乡邻市的一起案子,而这些真实的犯罪分子,就都成为故事的原型了。“现实比小说更加精彩,举个例子,有个性质很恶劣的杀人案发生后,几千个警察地毯式搜索都找不到犯罪分子。其中有个民警说野地里搜几天都搜不到,是不是掉到旱井里去了?于是他赶了群羊来,突然有个羊掉井里了,就这么找到了旱井里的犯罪分子。我觉得刑侦最精彩的不是结果,反而是千头万绪找正确方向的过程。”谈到推理和破案,常书欣就像一个老刑警似的,双眼放光。
常书欣笔下的故事散发着浓郁的都市生活气息,充满着令读者感同身受的代入感,这种极强的现实主义风格和他本人的生活阅历密切相关。其涉案小说对犯罪心理、犯罪团伙组织结构、犯罪手段的描写栩栩如生,从混迹街头的扒手、流氓,到横行海上的毒枭都能信手拈来。
累积至今,常书欣已经有长篇小说《红男绿女》、《香色倾城》,《黑锅》、《余罪》、《超级大忽悠》等7部作品,共计1700万字左右。尽管《余罪》已成为近5年最畅销的小说,并且早早地被买走了影视版权,但出版之路充满坎坷,辗转两年,小说《余罪:我的刑侦笔记》2015年年底才得以出版。
常书欣创作的《余罪》,讲述了一个立志混到毕业回家当片警的警校“学渣”余罪,意外被选为警队卧底的故事。早在实体书出版之前,《余罪》就位列百度风云榜小说榜的前十名,还和《三体》、《盗墓笔记》等作品一起入选“首届中文小说阅读快感排行榜前20”。
作家马伯庸曾经评价该书“是一部刑侦小说,也是一部推理小说,更是一部市井众生相”,正是这种“市井气”给了小说读者和网剧观众巨大的新鲜感。作为一个警校刚刚毕业的菜鸟警察,余罪一身痞气、邪招不断,在本剧开篇,余罪有一句独白就说:“好人当不了警察,因为善良在作奸犯科的人看来,是一种可笑的懦弱。”虽然这样的人物在同题材的港剧和美剧中很常见,却是国内刑侦剧中“另类”的警察形象。 2016年,小说《余罪》畅销100万册,成为近年来原创小说的口碑之作。今年5月,同名网剧播出后,更成为全网话题之王——由昔日童星张一山主演的《余罪》,第一季上线72小时播放量破亿,豆瓣网友给它打出8.6分的高分,《余罪》在前期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成了《太子妃升职记》之后的又一部现象级网剧,堪称年度最火!
菜贩蜕变为“海岩”,各地警察成“粉丝”
在都市伦理剧、青春校园剧“霸屏”的当下,《余罪》的出现犹如一针强力荷尔蒙,让所有观众感到血脉贲张。这部网剧展现了一个光怪陆离而又真实存在的地下世界,被譽为内地版的《无间道》和《使徒行者》。在微博、天涯、虎扑等各大论坛中,一晚上就熬夜看完全剧的观众超过半数,无数网友直呼“太过瘾、太刺激”,豆瓣知名红人王大根如此评价:“确实没见过路子这么野的国产剧,爽,泼,邪”。
余罪虽然又贱又坏,但他贱得可爱,坏得有底线,在大是大非面前,有英雄情怀,给人以震撼。“无论是汽车代检,还是监狱中的地位分级,经常提及的警察的迷茫,例如收入的低微,地位与风险的不成正比等都是现实情况。余罪一心想当片警作威作福的心态,也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说到《余罪》为什么能够这么火,常书欣认为,它贵在真实。“《余罪》没有什么偶像、鲜肉,没有无病呻吟,只有活生生的故事,是一种紧张、激烈、刺激的感官体验。这部网剧的火应该是意料之中的,因为没有哪部剧敢像《余罪》这样粗糙而真实。”
如今,《余罪》第一季点击量已超过12亿,第二季也高达8亿多。因观众对该剧续集的呼声甚高,第三季也在拍摄之中。毫无疑问,《余罪》已成为近年来口碑最高的IP网剧,而作为目前最热的刑侦悬疑剧作家,常书欣也被视为著名作家和编剧海岩的“接班人”。
同其他看小说的读者群不同,《余罪:我的刑侦笔记》的大部分粉丝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警察。他们认为《余罪》站在了非常公正的角度上,不高大上伟光正,也不黑化警察的形象,他们很有认同感。如今,常书欣所居住的小县城的整个刑警大队,差不多都是他的粉丝。这些警察也很吃惊:“我们还一直以为你是同行呢。”还有一个郑州的警察专门飞到山西,找上门来要一个他的签名。“从坏人变成了名人”,这令老常多少有些尴尬。
警察朋友们非常热情地和常书欣聊天,时常会参与小说剧情讨论,为情节发展出谋划策,提供一些现实案例,比如警衔设置错了,他们会马上指出来。常书欣说,《余罪》里制药厂制毒案、偷牛案,还有余罪侦破的灭门案,黑锅里的银鼠案等等,都是他从警察朋友那听到的真实案件,常书欣十分感激他们的帮助。
见过常书欣的人,很难把他和传统的作家形象联系在一起:长长的头发随意披在肩头,着装随意,说话家常,聊到高兴时爽朗大笑,说到不满意时直接“开骂”。跟这样的人交谈,就像在菜市场遇到了街坊,亲切又没有距离感。盛名之下的常书欣,在沁水县城的生活很安逸也很传统,没什么人知道深居简出的他竟然是名人,只有几个亲友知道他在写书。
在网上突然走红让老常感到尴尬。“坐牢的经历时刻提醒着我,要活在真实的世界里,不要膨胀,不要忘记过去。我的生活没有多少变化,也就是多了几个记者。”
近期,常书欣的涉案小说《黑锅》将震撼出版。而根据《黑锅》改编的青春侦探大剧《警察锅哥》,也将于2016年10月登陆荧屏!
从当初的小菜贩、煤矿工人到今日炙手可热的“海岩第二”,常书欣用他的人生沉浮阐明了一个道理:人处在什么位置不重要,关键看你朝着什么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