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士官院校教育需要大批“双师型”教员,本文探讨了“双师”型教员的概念和能力素质标准,客观分析了“双师型”教员队伍建设现状,探析了提高“双师”教员队伍建设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 士官院校 “双师型”教员 教员队伍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Army NCO Academies "Double Type" Faculty Cultivation
Abstract The NCO Academies educational needs of a large number of "Double Type" instructor,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oncept of the "Double" type trainers and ability and quality standards, an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Double Type" faculty staff development, explores the way to improve "Double type" faculty team building level.
Key words army officer; "double type" teachers; faculty team
教员作为军队院校的主要教育者,对院校教育质量具有决定作用。提高教员的个体素质,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教员队伍,是加强院校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随着我军士官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对士官的教育培训工作也在扎实推进。建设“双师型”教员队伍是提高士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培养高素质士官人才的关键因素,从根本上体现着士官院校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当前,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教员队伍兼备“双师”能力的教员并不多,难以指导士官学员有效形成岗位任职能力,必须下大气力加强“双师型”教员培养。
1 “双师型”教员的概念
时至今日,学术界对于何为“双师”仍旧有很多不同的意见,如“双证”说、“双职”说、“双能”说、“叠加”说等。综合多种意见,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获得教育系统领域的教师资格证书,又有本专业或相应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或有从事本专业实践工作经历,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专业课教师。士官教育以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为主,因此教员应努力成为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实践和技能训练,既是专业理论方面的名师,又是操作实践的行家里手。这种兼备教师和工程师能力素质的“双师”型人才,主要是对士官学员起到实践能力培养作用,其工程师的实践经验应是首要的,应首先达到要求。士官教育的教员的选拔和培养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选拔时要先用工程师标准来把关,培养时要先丰富其实践经验。
2 “双师型”教员的能力素质标准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与传统的学历教育相比较,对教员的能力素质要求主要有三个转变,即从“重理论”向“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并重”转变,从“重讲解”向“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兼备”转变,从“重学历”向“学历与经历兼具”转变,可见,教员的综合素质更加突出。对“双师型”教员,除按政治、军事和职业道德等公共素质要求外,还应重点确立专业理论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岗位实践经验三个方面的能力素质标准。
3 “双师型”教员队伍建设现状
3.1 思想认识层面
目前,士官院校普遍对“双师型”教员内涵的理解还不够准确,对建设“双师型”教员队伍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待提高,现有教员队伍建设规划偏重于数量、结构和管理措施,质量标准要求还不够明确。一些年轻教员对士官教育缺乏信心,动力不足,认为培训层次低,不重视业务水平、实践技能及教学质量的提高,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缺乏勤奋工作和刻苦学习的精神。
3.2 队伍结构层面
教员队伍整体结构不合理,高职教员比例偏低,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不多,专业教员来源渠道单一。理论型教员多,既有渊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员数量不足。
3.3 师资建设层面
学历教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士官教育教员队伍基本上是从院校到院校、“刚出校门就上讲台”的青年学员(或地方青年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经历阅历单一、缺乏部队生活工作经验、对装备维护使用及部队一线情况缺乏了解、教学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较差,整体专业能力素质不能适应士官任职培训的需要。
3.4 培训渠道层面
多年来,士官院校“双师型”教员的培养似有似无,缺少相对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渠道还不够通畅,许多院校都选派教员到有关部队进行代职见习,或邀请部队人员到院校授课代职,但由于缺乏相应代职交流制度保障支持,这种人才交流多为单位间私下协调解决,组织实施难度较大。
4 “双师型”教员培养途径探析
4.1 进一步优化教员队伍的结构设计
通过科学规划,使教员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结构更加合理,从而使教员队伍焕发生机和活力。一是综合平衡教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提高教员队伍的教学、科研活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老教员实践教学经验丰富、中年教员技术水平高、年轻教员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建设一支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员队伍;二是优化教员队伍的学历和职称结构。通过送学、在职培训等方式提高学历层次,改善教员队伍的学历结构,建立学科带头人培养和选拔机制,加强教员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提高高级职称比例,优化教员队伍的职称结构。
4.2 进一步健全“双师型”教员的培训制度
一是抓好岗前培训。根据新教员来源渠道不同,增强岗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力争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双师型”教员的要求。对军队院校毕业的教员应注重实际能力的培训,如有计划地把他们送到部队或生产厂家进行实习,了解部队现状及人才需求状况,提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对地方高校毕业的教员应注重部队认知的培训,如参加部队、院校和厂家组织的短训班、强化班等。利用实习、代职、见习、调研等机会深入到部队,真正了解士官队伍建设情况,尽快适应教员岗位;对部队调入的教员应注重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在正式讲课前必须进行相应的授课培训,主要以集中讲座、听课、试讲等形式,使他们熟悉士官院校教学基本理论、规律以及教学方法,实现由工程型人才向教员角色的转换。
二是抓好在岗培训。对在岗教员的培训应按照“教学—培训—教学”的原则和步骤,以终身学习为目标,使整个培训过程“不间断”。具体方式包括:经常邀请军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举办学术讲座,传授最新的专业知识,介绍先进的教学方法,解答教员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鼓励教员参加学术交流,使他们有充分的学术自由,不断提高学术水平;有计划地选拔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员到军内外院校或科研机构进修深造,攻读博士、硕士学位。
4.3 进一步营造教员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是完善“双师型”教员评价考核体系。建立“双基本功”(专业理论基本功、操作实践基本功)考核机制,以考促学、以考促训,对考核优秀的教员进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员要予以淘汰。二是建立“双师型”教员激励机制。鼓励教员通过自身努力取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切实摆脱论资排辈思想的束缚,真正使工作实绩与晋升、奖励挂钩;广泛开展“优质课”评选活动,充分调动教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更多的教员达到“双师”标准。三是创造栓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在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员的同时,还要牢固树立教员是院校建设主力军的观念,大力开展“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要为教员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和生活条件,切实解决教员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打造一支稳定的“双师型”教员队伍。
“泰山之高,非一石也,垒卑然后高。”教员队伍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在院校发展和教学质量建设中,必须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个着力点紧紧扭住,毫不放松,并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
参考文献
[1] 张宝书.军队院校教育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2] 文瑾“. 双师型”职教教师的概念解读[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7).
[3] 陶永玲.对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江苏教育,2009(30).
[4] 马宝林.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5(9).
关键词 士官院校 “双师型”教员 教员队伍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Army NCO Academies "Double Type" Faculty Cultivation
Abstract The NCO Academies educational needs of a large number of "Double Type" instructor,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oncept of the "Double" type trainers and ability and quality standards, an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Double Type" faculty staff development, explores the way to improve "Double type" faculty team building level.
Key words army officer; "double type" teachers; faculty team
教员作为军队院校的主要教育者,对院校教育质量具有决定作用。提高教员的个体素质,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教员队伍,是加强院校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随着我军士官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对士官的教育培训工作也在扎实推进。建设“双师型”教员队伍是提高士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培养高素质士官人才的关键因素,从根本上体现着士官院校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当前,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教员队伍兼备“双师”能力的教员并不多,难以指导士官学员有效形成岗位任职能力,必须下大气力加强“双师型”教员培养。
1 “双师型”教员的概念
时至今日,学术界对于何为“双师”仍旧有很多不同的意见,如“双证”说、“双职”说、“双能”说、“叠加”说等。综合多种意见,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获得教育系统领域的教师资格证书,又有本专业或相应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或有从事本专业实践工作经历,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专业课教师。士官教育以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为主,因此教员应努力成为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实践和技能训练,既是专业理论方面的名师,又是操作实践的行家里手。这种兼备教师和工程师能力素质的“双师”型人才,主要是对士官学员起到实践能力培养作用,其工程师的实践经验应是首要的,应首先达到要求。士官教育的教员的选拔和培养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选拔时要先用工程师标准来把关,培养时要先丰富其实践经验。
2 “双师型”教员的能力素质标准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与传统的学历教育相比较,对教员的能力素质要求主要有三个转变,即从“重理论”向“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并重”转变,从“重讲解”向“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兼备”转变,从“重学历”向“学历与经历兼具”转变,可见,教员的综合素质更加突出。对“双师型”教员,除按政治、军事和职业道德等公共素质要求外,还应重点确立专业理论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岗位实践经验三个方面的能力素质标准。
3 “双师型”教员队伍建设现状
3.1 思想认识层面
目前,士官院校普遍对“双师型”教员内涵的理解还不够准确,对建设“双师型”教员队伍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待提高,现有教员队伍建设规划偏重于数量、结构和管理措施,质量标准要求还不够明确。一些年轻教员对士官教育缺乏信心,动力不足,认为培训层次低,不重视业务水平、实践技能及教学质量的提高,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缺乏勤奋工作和刻苦学习的精神。
3.2 队伍结构层面
教员队伍整体结构不合理,高职教员比例偏低,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不多,专业教员来源渠道单一。理论型教员多,既有渊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员数量不足。
3.3 师资建设层面
学历教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士官教育教员队伍基本上是从院校到院校、“刚出校门就上讲台”的青年学员(或地方青年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经历阅历单一、缺乏部队生活工作经验、对装备维护使用及部队一线情况缺乏了解、教学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较差,整体专业能力素质不能适应士官任职培训的需要。
3.4 培训渠道层面
多年来,士官院校“双师型”教员的培养似有似无,缺少相对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渠道还不够通畅,许多院校都选派教员到有关部队进行代职见习,或邀请部队人员到院校授课代职,但由于缺乏相应代职交流制度保障支持,这种人才交流多为单位间私下协调解决,组织实施难度较大。
4 “双师型”教员培养途径探析
4.1 进一步优化教员队伍的结构设计
通过科学规划,使教员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结构更加合理,从而使教员队伍焕发生机和活力。一是综合平衡教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提高教员队伍的教学、科研活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老教员实践教学经验丰富、中年教员技术水平高、年轻教员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建设一支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员队伍;二是优化教员队伍的学历和职称结构。通过送学、在职培训等方式提高学历层次,改善教员队伍的学历结构,建立学科带头人培养和选拔机制,加强教员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提高高级职称比例,优化教员队伍的职称结构。
4.2 进一步健全“双师型”教员的培训制度
一是抓好岗前培训。根据新教员来源渠道不同,增强岗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力争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双师型”教员的要求。对军队院校毕业的教员应注重实际能力的培训,如有计划地把他们送到部队或生产厂家进行实习,了解部队现状及人才需求状况,提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对地方高校毕业的教员应注重部队认知的培训,如参加部队、院校和厂家组织的短训班、强化班等。利用实习、代职、见习、调研等机会深入到部队,真正了解士官队伍建设情况,尽快适应教员岗位;对部队调入的教员应注重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在正式讲课前必须进行相应的授课培训,主要以集中讲座、听课、试讲等形式,使他们熟悉士官院校教学基本理论、规律以及教学方法,实现由工程型人才向教员角色的转换。
二是抓好在岗培训。对在岗教员的培训应按照“教学—培训—教学”的原则和步骤,以终身学习为目标,使整个培训过程“不间断”。具体方式包括:经常邀请军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举办学术讲座,传授最新的专业知识,介绍先进的教学方法,解答教员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鼓励教员参加学术交流,使他们有充分的学术自由,不断提高学术水平;有计划地选拔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员到军内外院校或科研机构进修深造,攻读博士、硕士学位。
4.3 进一步营造教员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是完善“双师型”教员评价考核体系。建立“双基本功”(专业理论基本功、操作实践基本功)考核机制,以考促学、以考促训,对考核优秀的教员进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员要予以淘汰。二是建立“双师型”教员激励机制。鼓励教员通过自身努力取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切实摆脱论资排辈思想的束缚,真正使工作实绩与晋升、奖励挂钩;广泛开展“优质课”评选活动,充分调动教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更多的教员达到“双师”标准。三是创造栓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在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员的同时,还要牢固树立教员是院校建设主力军的观念,大力开展“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要为教员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和生活条件,切实解决教员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打造一支稳定的“双师型”教员队伍。
“泰山之高,非一石也,垒卑然后高。”教员队伍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在院校发展和教学质量建设中,必须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个着力点紧紧扭住,毫不放松,并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
参考文献
[1] 张宝书.军队院校教育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2] 文瑾“. 双师型”职教教师的概念解读[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7).
[3] 陶永玲.对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江苏教育,2009(30).
[4] 马宝林.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