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对父母儿女说“我爱你”的时候,双方都感到羞赧,次数多了也就逐渐接受和习惯了。慢慢地就会发现,短短一句话会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润滑剂,人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对别的方面就会减少苛责,何乐而不为呢?
还记得第一次看外国电影的情境吗?看着他们大方的搂搂抱抱,亲来亲去,是不是都不忍心看了?人家没不好意思,自己倒先害羞了。从那时起,西方的文化就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直到现在,我们再看电影电视已经能够习以为常,知道他们表达爱的方式是直接而干脆的。
你或许也有过另外一种体验,出国的时候,无论走到哪里,总会遇到有恋人在身边旁若无人的亲吻,人们见面之后自然地拥抱,把“我爱你”说成“吃了吗”那么随意和简单。原来电影电视里不是演出来的,是人家真实的生活!你见多了也就不怪,像身边的大多数人一样慢慢变得坦然。而且觉得西方人活得好自由,好真实。
中国式的爱
是我们中国人没有爱,或者不懂得爱吗?当然不是,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倡导含蓄矜持、尊卑有序的观念,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约束已经融进我们的血脉里,一代代传承下来。我们只是习惯于藏起自己的感情,对父母,对子女,对朋友,取而代之的是用另一种含蓄的方式或者行动去表现。
有时候反过来想想,长这么大,你有没有对自己的父母说过“我爱你”呢?长大以后,你是否吻过你的父母?这些在西方人看来极正常表达爱的方式,在我们看来还真是个问题。在我们的印象里,我们的祖辈父辈一辈子都是这样波澜不惊地走过来,他们可以生死与共、忠贞不渝,也可以一生相濡以沫、举案齐眉,还可以熬尽青春、望穿秋水地守候,却从来不肯说出那个“爱”字,更别说看见他们日常的拥抱、深情对视和亲吻。
这种含蓄内敛的情愫,为中国人所独有,其实它却是一种更为深沉的爱,这种爱,叫做中国式的爱。大爱无言,这也许是对中国式的爱的最好注解。只在心里有、眼里有,嘴上却不肯说;你看不到,听不到,它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种爱,已融化在彼此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举手投足的默契里,就像每天都生活在阳光下、空气里那么自然。
以前中国人没有多少人敢在大庭广众下对某个心仪的人说“我爱你”,或者向西方人那样在公开场合求婚。也不会真诚说“对不起”,就算心中有歉意,也不愿说出口。我们好像总是羞于表达这样的感情,其实很多事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小短句就能表达或者解决的,却需要大费周章做很多事来让对方看到。如今,西风东渐,中西方文化逐渐交融,也有不少年轻人会说I love you和sorry,但大多数用英文不用中文,似乎那样更委婉,而不用像中文那样直白。看来,中国人骨子里还是摆脱不了含蓄二字。
有首歌最能表达这样的含蓄——《爱你在心口难开》,因为这样的情愫当时不敢表达而遗憾终生的大有人在。最遗憾的莫过于《山楂树之恋》里的静秋吧,如果能重来,她肯定也不会那么隐忍,会告诉老三,其实她很爱他。就因为她骨子里的矜持和隐忍,对方要反复揣测她的心意,然后试探。这样的感情看着都替他们累。试问,有谁看完这故事不为他们的感情遗憾感伤?好像我们也中了另一种毒,有遗憾的才是完美的。可我们要那么多完美干吗,大大方方去爱难道不是另一种完美吗?
西式的感情表达
西方人可就直白多了。喜欢一个人会大方的表达喜欢或者爱,就算对方不接受也没关系,反正我已经表达了,我有自己爱的权利,你也有拒绝的自由。万一你也爱我呢,岂不是美事一件!西方人更在意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做他自己,而不是事先考虑对方会不会答应,不答应我多没面子啊。而且情侣夫妻之间,每天都会说好多遍“亲爱的”、“我爱你”。早上出门之前吻别,晚上到家也一样,至少让人看着温暖而亲密。情绪来时,在公众场合也拥抱亲吻,旁人并不侧目,因为那是人家的私事。
不只爱人之间如此,他们对自己的父母也经常说“妈妈我爱你”,父母对孩子也从不吝惜表达自己的爱惜之情。这样的情境在电影里我们一定看过不少,现在想来,在头脑里回放的时候都还觉得温馨而甜蜜。比起我们总是为孩子做很多,什么都愿付出,到头来孩子可能并不理解这样的良苦用心,西方的家庭关系显得更加简单和直接。
除了语言表达,西方人在肢体的接触上也比我们频繁得多。牵手、拥抱、亲吻是最直接的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是人内心的需要,因为它传递的是爱、关心、鼓励和呵护。现在我们的新一代妈妈们都懂得从小给孩子做更多的抚触,皮肤刺激,令宝宝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安全,能够稳定宝宝的情绪,减少焦虑,增强自信感。孩子从肢体接触中获得爱和安宁,这样孩子的心理也相对健康,才会爱别人。这些源自我们还是婴儿时期的需要,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一直保存下来,而不是消失,只是隐藏到了内心更隐秘的地方,而不是像孩子一样随时会跟妈妈要求“抱抱”。但是,当你的爱人和亲人拥抱你时,你一定能感受到这样的温暖。所以亲人之间的亲密行为不仅能温暖对方,也是可以向周边的人传递出去的。
除了直接的表达,他们也有委婉的方式,比如习惯用写卡片、便签或者写信进行日常生活中的传情达意。原本我们是个有五千年文化的民族,可是这些老祖先赋予我们的本事保留到现在日常生活的却不多,相比之下,西方人的生活也没我们想的全是科技和现代,传统的东西他们也没丢。举个例子说,各种种类繁多的卡片就一直频繁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生日、纪念日、圣诞,哪怕一个最普通的日子,小小的卡片写上几句话,就能表达祝福、关爱、怀念、祝贺,或者道歉,几句话就能让收到的人心里暖暖的,就算有误会,也容易冰释前嫌。
我们家里的冰箱上都有冰箱贴吧,各种玩偶造型的,世界风情的……除了用来装饰,对于西方人来说,冰箱贴也是有实用价值的,最大的用途就是压便签纸,一般是家里人写的留言,比如出门时,家人还没回来,或者还没起来,或者临时有急事都可以写个便条。为什么要贴在冰箱上呢?大概因为人都是以食为天,饿了渴了就会去开冰箱,自然也就看到了,也是因为冰箱贴的磁石功能正好可以把便签平压在门上吧,渐渐的就成为了习惯。
直到现在,西方社会每年如我们春节般重要的圣诞节,每个人都会买很多卡片,有一项很重要的事,就是认真写好那些卡片,寄给亲朋好友,就算平时联系不多,此时小小卡片也会捎去真挚的情谊。尽管互联网时代和手机通讯时代的高度发展,人们仍然难以摒弃看到对方真实笔记的内心需要,这是一封e-mail或者短信都无法做到的。
妈妈,我爱你
如果说西方国家与我们的文化差异太大,同样是东方人的韩国和日本人在这方面也比我们做得好。这两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家庭关系,每个家庭成员回家时都会大声地说一句:“我回来了!”洋溢着一家人温馨甜蜜的气氛。
奔放与含蓄没有实质的好与坏之分,只是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传承造就了这样的不同。在今天,地域的分别在变小,全球的文化交融又让我们仿佛活在了一个统一的世界里,这样的不同也让双方互相反思和借鉴。我们也不一定要生硬地要求自己全都像西方人那样奔放和直白,毕竟思想上不能真的认同就没法有行为上的表达。只是在这样的交融中,我们也学会了拿来,然后慢慢消化吸收,何况是这样温情的一件事。对于爱来说,更是超越地域、种族和文化界限的。
我们那么爱自己的父母,却从来不肯对自己的父母表达爱,有的人直到父母老去而留有遗憾;父母也不对孩子说爱,把对孩子的爱换成了望子成龙的苛责;朋友之间最亲密也就一个拥抱表达了。甚至情人夫妻之间也都能省则省,说心里有就成了,干吗总要嘴上挂着!为什么我们总是吝惜自己的表达?心里既然有,嘴上说出来让对方知道不是更好吗?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对方应该知道我爱他(她)的?我们总觉得难为情?这么发自内心动听的语言,有谁不愿意听到、经常听到呢,而且心里一定美美的,只要我们稍稍放下一些自己的面子或者难为情,对方回报给你的温情一定会超越这些。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是逐渐形成的,也许你第一次对父母儿女说的时候,双方都感到羞赧,次数多了也就逐渐接受和习惯了。慢慢地你就会发现,短短一句话会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润滑剂,人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对别的方面就会减少苛责,何乐而不为呢?谁说爱只要藏在心里,谁说爱不需要表达!
长这么大,你有没有对自己的父母说过“我爱你”呢?长大以后,你是否吻过你的父母?
奔放与含蓄没有实质的好与坏之分,只是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传承造就了这样的不同。在今天,地域的分别在变小,全球的文化交融又让我们仿佛活在了一个统一的世界里,这样的不同也让双方互相反思和借鉴。
除了语言表达,西方人在肢体的接触上也比我们频繁得多。西方的家庭关系显得更加简单和直接。
中国式的爱往往是含蓄的,或者喜欢用行动去表现。
还记得第一次看外国电影的情境吗?看着他们大方的搂搂抱抱,亲来亲去,是不是都不忍心看了?人家没不好意思,自己倒先害羞了。从那时起,西方的文化就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直到现在,我们再看电影电视已经能够习以为常,知道他们表达爱的方式是直接而干脆的。
你或许也有过另外一种体验,出国的时候,无论走到哪里,总会遇到有恋人在身边旁若无人的亲吻,人们见面之后自然地拥抱,把“我爱你”说成“吃了吗”那么随意和简单。原来电影电视里不是演出来的,是人家真实的生活!你见多了也就不怪,像身边的大多数人一样慢慢变得坦然。而且觉得西方人活得好自由,好真实。
中国式的爱
是我们中国人没有爱,或者不懂得爱吗?当然不是,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倡导含蓄矜持、尊卑有序的观念,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约束已经融进我们的血脉里,一代代传承下来。我们只是习惯于藏起自己的感情,对父母,对子女,对朋友,取而代之的是用另一种含蓄的方式或者行动去表现。
有时候反过来想想,长这么大,你有没有对自己的父母说过“我爱你”呢?长大以后,你是否吻过你的父母?这些在西方人看来极正常表达爱的方式,在我们看来还真是个问题。在我们的印象里,我们的祖辈父辈一辈子都是这样波澜不惊地走过来,他们可以生死与共、忠贞不渝,也可以一生相濡以沫、举案齐眉,还可以熬尽青春、望穿秋水地守候,却从来不肯说出那个“爱”字,更别说看见他们日常的拥抱、深情对视和亲吻。
这种含蓄内敛的情愫,为中国人所独有,其实它却是一种更为深沉的爱,这种爱,叫做中国式的爱。大爱无言,这也许是对中国式的爱的最好注解。只在心里有、眼里有,嘴上却不肯说;你看不到,听不到,它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种爱,已融化在彼此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举手投足的默契里,就像每天都生活在阳光下、空气里那么自然。
以前中国人没有多少人敢在大庭广众下对某个心仪的人说“我爱你”,或者向西方人那样在公开场合求婚。也不会真诚说“对不起”,就算心中有歉意,也不愿说出口。我们好像总是羞于表达这样的感情,其实很多事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小短句就能表达或者解决的,却需要大费周章做很多事来让对方看到。如今,西风东渐,中西方文化逐渐交融,也有不少年轻人会说I love you和sorry,但大多数用英文不用中文,似乎那样更委婉,而不用像中文那样直白。看来,中国人骨子里还是摆脱不了含蓄二字。
有首歌最能表达这样的含蓄——《爱你在心口难开》,因为这样的情愫当时不敢表达而遗憾终生的大有人在。最遗憾的莫过于《山楂树之恋》里的静秋吧,如果能重来,她肯定也不会那么隐忍,会告诉老三,其实她很爱他。就因为她骨子里的矜持和隐忍,对方要反复揣测她的心意,然后试探。这样的感情看着都替他们累。试问,有谁看完这故事不为他们的感情遗憾感伤?好像我们也中了另一种毒,有遗憾的才是完美的。可我们要那么多完美干吗,大大方方去爱难道不是另一种完美吗?
西式的感情表达
西方人可就直白多了。喜欢一个人会大方的表达喜欢或者爱,就算对方不接受也没关系,反正我已经表达了,我有自己爱的权利,你也有拒绝的自由。万一你也爱我呢,岂不是美事一件!西方人更在意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做他自己,而不是事先考虑对方会不会答应,不答应我多没面子啊。而且情侣夫妻之间,每天都会说好多遍“亲爱的”、“我爱你”。早上出门之前吻别,晚上到家也一样,至少让人看着温暖而亲密。情绪来时,在公众场合也拥抱亲吻,旁人并不侧目,因为那是人家的私事。
不只爱人之间如此,他们对自己的父母也经常说“妈妈我爱你”,父母对孩子也从不吝惜表达自己的爱惜之情。这样的情境在电影里我们一定看过不少,现在想来,在头脑里回放的时候都还觉得温馨而甜蜜。比起我们总是为孩子做很多,什么都愿付出,到头来孩子可能并不理解这样的良苦用心,西方的家庭关系显得更加简单和直接。
除了语言表达,西方人在肢体的接触上也比我们频繁得多。牵手、拥抱、亲吻是最直接的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是人内心的需要,因为它传递的是爱、关心、鼓励和呵护。现在我们的新一代妈妈们都懂得从小给孩子做更多的抚触,皮肤刺激,令宝宝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安全,能够稳定宝宝的情绪,减少焦虑,增强自信感。孩子从肢体接触中获得爱和安宁,这样孩子的心理也相对健康,才会爱别人。这些源自我们还是婴儿时期的需要,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一直保存下来,而不是消失,只是隐藏到了内心更隐秘的地方,而不是像孩子一样随时会跟妈妈要求“抱抱”。但是,当你的爱人和亲人拥抱你时,你一定能感受到这样的温暖。所以亲人之间的亲密行为不仅能温暖对方,也是可以向周边的人传递出去的。
除了直接的表达,他们也有委婉的方式,比如习惯用写卡片、便签或者写信进行日常生活中的传情达意。原本我们是个有五千年文化的民族,可是这些老祖先赋予我们的本事保留到现在日常生活的却不多,相比之下,西方人的生活也没我们想的全是科技和现代,传统的东西他们也没丢。举个例子说,各种种类繁多的卡片就一直频繁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生日、纪念日、圣诞,哪怕一个最普通的日子,小小的卡片写上几句话,就能表达祝福、关爱、怀念、祝贺,或者道歉,几句话就能让收到的人心里暖暖的,就算有误会,也容易冰释前嫌。
我们家里的冰箱上都有冰箱贴吧,各种玩偶造型的,世界风情的……除了用来装饰,对于西方人来说,冰箱贴也是有实用价值的,最大的用途就是压便签纸,一般是家里人写的留言,比如出门时,家人还没回来,或者还没起来,或者临时有急事都可以写个便条。为什么要贴在冰箱上呢?大概因为人都是以食为天,饿了渴了就会去开冰箱,自然也就看到了,也是因为冰箱贴的磁石功能正好可以把便签平压在门上吧,渐渐的就成为了习惯。
直到现在,西方社会每年如我们春节般重要的圣诞节,每个人都会买很多卡片,有一项很重要的事,就是认真写好那些卡片,寄给亲朋好友,就算平时联系不多,此时小小卡片也会捎去真挚的情谊。尽管互联网时代和手机通讯时代的高度发展,人们仍然难以摒弃看到对方真实笔记的内心需要,这是一封e-mail或者短信都无法做到的。
妈妈,我爱你
如果说西方国家与我们的文化差异太大,同样是东方人的韩国和日本人在这方面也比我们做得好。这两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家庭关系,每个家庭成员回家时都会大声地说一句:“我回来了!”洋溢着一家人温馨甜蜜的气氛。
奔放与含蓄没有实质的好与坏之分,只是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传承造就了这样的不同。在今天,地域的分别在变小,全球的文化交融又让我们仿佛活在了一个统一的世界里,这样的不同也让双方互相反思和借鉴。我们也不一定要生硬地要求自己全都像西方人那样奔放和直白,毕竟思想上不能真的认同就没法有行为上的表达。只是在这样的交融中,我们也学会了拿来,然后慢慢消化吸收,何况是这样温情的一件事。对于爱来说,更是超越地域、种族和文化界限的。
我们那么爱自己的父母,却从来不肯对自己的父母表达爱,有的人直到父母老去而留有遗憾;父母也不对孩子说爱,把对孩子的爱换成了望子成龙的苛责;朋友之间最亲密也就一个拥抱表达了。甚至情人夫妻之间也都能省则省,说心里有就成了,干吗总要嘴上挂着!为什么我们总是吝惜自己的表达?心里既然有,嘴上说出来让对方知道不是更好吗?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对方应该知道我爱他(她)的?我们总觉得难为情?这么发自内心动听的语言,有谁不愿意听到、经常听到呢,而且心里一定美美的,只要我们稍稍放下一些自己的面子或者难为情,对方回报给你的温情一定会超越这些。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是逐渐形成的,也许你第一次对父母儿女说的时候,双方都感到羞赧,次数多了也就逐渐接受和习惯了。慢慢地你就会发现,短短一句话会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润滑剂,人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对别的方面就会减少苛责,何乐而不为呢?谁说爱只要藏在心里,谁说爱不需要表达!
长这么大,你有没有对自己的父母说过“我爱你”呢?长大以后,你是否吻过你的父母?
奔放与含蓄没有实质的好与坏之分,只是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传承造就了这样的不同。在今天,地域的分别在变小,全球的文化交融又让我们仿佛活在了一个统一的世界里,这样的不同也让双方互相反思和借鉴。
除了语言表达,西方人在肢体的接触上也比我们频繁得多。西方的家庭关系显得更加简单和直接。
中国式的爱往往是含蓄的,或者喜欢用行动去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