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如何吸引学生的目光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h609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趣味性很强的学科。政治是过去的事情,如果讲授方法不当,课堂中往往会枯燥无味。因此,要在课堂中吸引学生的目光,教师本身要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以足够的信心,饱满的热情完成一堂精彩的政治课。那么,如何才能在课堂中吸引学生的目光呢?
  一、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导入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学的导入方式一定不能马虎,要经过深思熟虑。一节课刚开始的几分钟,对一堂课的实际效果有很大影响,在当今新课程改革中,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怎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对提高教学效果十分重要。开头讲好了,学生的目光一开始就被吸引了,学生的思路也就打开了,思想也活跃了,他们就可能怀着期待的心理进入新课的学习。在教学中我经常尝试利用设疑提问的方法导入新课。例如在讲授“创建新集体”时,我根据同学们的生活实际,设置了如下几个问题:
  1.你以前的班级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靠的是什么?
  2.你在优秀的班集体中生活有何感受?
  3.你将如何处理与新集体中的同学关系?
  借助同学们的答案,由老师归纳总结导入新课,这种方法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同学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要彰显个人的人格魅力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魅力教学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广大教师的教育理想和现实追求。就教师而言,人格魅力应该是个人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精神状态等方面有机结合而成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应体现在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应做到关爱每一个学生,以真心、真情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是教师的职责。对学习优秀的学生,要有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扬长避短,不断实现新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克服自卑与畏难情绪,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在学习上体验到成功的欢乐,重新点燃心灵深处那渴望上进的火花。作为有爱心与责任的教师,只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坚持“教好每一个学生”的信念,给予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的评价,创造有利于每一个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就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与信赖。当今世界已进入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急剧膨胀与更新,要求教师博学多识、拓宽知识视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如何回归实践。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上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结合实践,就是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使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在先进理念的指引下,教师的学识与能力才能显现魅力。
  三、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幽默性
  课堂上语言幽默风趣的教师,最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因此,当学生溜号的时候,不妨来点幽默。比如,一天下午正在上课,突然雷鸣闪电,同学们的目光全都转向了窗外,不少学生喊到:“好吓人啊!要下雨了。”面对着种情景,如果老师大喊一声:“都别看了,快点听课!”可能把大部分学生注意力拉回来,但这样做之后,还是有学生不能集中精力。于是,我只是笑笑说:“还是老天爷厉害呀,他的一声大吼就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全吸引走了。”听完我说这些话,孩子们都回过头来转向了我,由于几个学生还感到不好意思。
  在讲课的过程中,像这样的情节应该多穿插一些,既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愉快的环境下学习知识。同时老师和学生的感情会更近一步,对政治学科会更感兴趣,以后会盼望上你的课。我想,这也是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比较成功的地方。
  四 、教师要用情感打动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中,因教师情感不同,其教学效果截然不同。比如有的教师讲课时,其饱满热情的态度、以及在课堂中挥洒自如的风度能深深打动学生,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能真正体会到上课是一种享受。而有的教师,因教学态度冷漠,必然使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可见,教师在向学生传递教师的情感和智慧的同时也展示着教师的人格和心态。政治学科也一样,不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政治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的关于政治事件的真实感受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的内心受到触动。另外,还要观察学生的真实想法,注重心灵的引导。所以在政治课堂上,教师要以深情来吸引学生的目光,比如用丰富的表情,抑扬的语调,得体肢体动作,使老师之情,学生之情,融为一体。在浓厚的情感氛围中,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从而积极主动的集中目光,感受政治之美。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目光的方法很多。我们如果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思考,就会总结出符合自己的方法。才能真正的把教学当成艺术,才能深深体会到政治教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學习热情,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作者单位:辉南县楼街朝鲜族乡板石河中学)
其他文献
目前,在幼儿教育中已形成了以多媒体课件为主导的教育形式,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既是教学发展趋势,也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说,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它特有的直观、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极大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有效的提高幼儿的认知、技能、情感、理解能力。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感受
期刊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幼儿教师则是人类最美最快乐最幸福的职业,因为每天接触到的都是一些天真活泼可爱的犹如一张白纸一样纯净的孩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与孩子能够心与心交流,并进入他们的世界,让他们信任你并能融入这个大家庭,幼儿教师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第一个角色是妈妈  孩子们从熟悉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他们离开家长呵护的羽翼,和陌生的老师同伴在一起,
期刊
俗话说的好:“安全第一,学习第二。”在任何事物面前,安全永远都是要摆在第一位的,上帝是公平的,也是吝啬的,它只赋予每个人一次的生命,所以我们必须要教育孩子好好地珍惜我们的生命。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社会上各种情况的新变化、新矛盾不断的出现,小学生的人身安全的威胁来之多方面,无论是校内的,还是校外的,小学生的人身安全都不能很好的得到保障。对于教学者而言,小学生安全教育可以说素质教育中的另一个主音符,可
期刊
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这时的幼儿身体的协调性较差,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常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在幼儿阶段烧烫伤、气管异物、交通事故、意外堕落是几种常见的意外伤害,这些意外伤害不仅影响幼儿的身体,同时也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影响。于是家长和教师为了避免幼儿受到这些伤害,往往会束缚幼儿的行为,使孩子成为了捆住手脚的
期刊
古人常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爱好学习拥有好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大量的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的牵引力和加速器。那么在教学中,老师应把激发并保持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作为重要的任务。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积极且愉快的去学习,为跨越更高的台阶增添动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和保持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呢?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可见,抓好“养成教育”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小而言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大而言之,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哪些事情值得注意呢?  一、热心观察,留意表现  实施“养成教育”,首重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地方实际,针对学生日常的行为习惯。所以,作为教育者,一定要留
期刊
艺术教育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校教师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美术教育更是艺术教育基于生命的事业。面对每个孩子灿烂的笑容,我们不应光是充满笑意的眼神,而应真正地从内心把他们当作与自己、与他人一样值得关爱的、活生生的一个大写的“人”,所以只有在师生、生生间建立起平等、尊重、信任的情感中,教师恰当地转变角色、精心地呵护自尊、热情地寻找源泉、细心地指导观察、善意地赞美肯定
期刊
学校的管理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这个基本单位具备着多种功能,它既是进行教学、组织活动、纪律规范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进行交往和个性成长的最小环境。在这样一个基本单位中,班主任担任着多重的角色,既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教者,又是指导者、联系者和参与者。同时,管理的对象和目标又都是学生,不同的学生最终实现的目标又不完全一致,因此班级管理的目标应该具有层次性,它相应的模式也应该具有系统性与可行性。怎样使班级管理
期刊
我们辉南县高集岗中学是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一所初级中学,作为一名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我在这里已经默默地耕耘了近二十年,当我看到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学生从这里顺利地升入重点高中和中职学校,学校的名气越来越大;当我在全县教育系统的综合表彰会上一次次地举起“平安学校”的光荣匾,家长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当我们的学生在社区、村屯尊老爱幼,感恩父母,乐于助人,赢得越来越多的喝采声的时候,当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全方位
期刊
不同时代的要求、特定的教育目标、社会的性质以及社会现实状况等,决定着德育的内容。德育是培养人格的,这点毫无疑问,但着重发展和培养人格中的什么,则存在不同的看法。  我国传统的德育,是一种道德性单一发展的模式,即以伦理为核心,以人为载体,把人抽象成为人的道德性,从而规范人的道德性发展目标,并通过一整套道德规范使人实现道德性的发展,这种模式是我国儒学以后 各代道德教育的主流。另一种模式是经济性单一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