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校教育应不仅抓好智育,更该关注德育,还要提高体育、美育、劳动技术培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拓展,促进同学们的全面有效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增强同学们的德育观念,造就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同学们的德育素质。
关键词: 培养德育意识;学生;德育素质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0123-02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智育一直以来被看做是学校教育的重心,但在现今素质教育体制下,智育和德育要平衡拓展,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智育的开拓,更要注重德育的提升,它是一个人受人尊敬认可,一个国家平稳有序极其关键的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处于人生启蒙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德育无疑是极其关键地。通过德育教育辅助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和团体与个人的联系,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很好地社会公德、行为文明、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为将来传承共产主义事业,成为完善的共产主义接班人确立基础。德育教育历史悠久,在现今素质教育体制下也更加受到应有的关注。那么在小学教育中应该怎样展开德育教育呢?
1 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学角色
教师作为德育教育的宣扬主体,本身的行为习惯本身就对学生从事言传身教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同学们的道德观念,说一套做一套只能使学生越来越抵触,达不到教育目标。因此,多渠道提高一线教师的德育建设,建立为人师表的意识:一方面学习德育基本理论知识,侧面来看增强教师行为道德素质,让教师的德、智、才、情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使德育教育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生动自然、深入人心,调动学生学习热枕,自觉接纳教师影响。
实行开放式教学。老师在教学中变迁以前照本宣科的教学实践模式,不以分数为权衡德育探究的准则,实行互动式教学。利用小学生好奇心重的特点,通过举实例的措施,提倡学生展开讨论,判断是与非、对与错。这样,老师通过转换角色,成为德育教学的建议者、组织者,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充分尊敬学生、看重学生、信任学生,通过必需的带动,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同时,老师以本身的行为体现,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转化为同学们的自我需求。
2 看重“主体”,因人而异
“人”字固然只是简单的一撇一捺,但要让这个“人”站得顶天立地,真的难以。而做人难,育人更难,让学生“学会做人”才是德育教育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所以需要求我们从基础上转变理念,即真正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同学们的一切”的理念体现,深刻了解全面有效增强所有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培育,特别看重问题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并主动探索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学生间都是存在着性格上的差别,智能上的多元。再加之,学生处于不同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必然有其各自的生长轨迹。这正是现代德育的一些新课题。假如用同一要求,相同的教育技巧对这些学生从事德育教育,那就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德育素质的差别性和层次性,运用德育目标、内容、措施。在坚持德育目标的一致性和阶段目标的层次性相得益彰的前提下,我们要从事分层德育规划。首先是制订各个水平的德育目标;其次是培育内容要不同;最后是教育措施的不同。为此,德育教育必然看重同学们的“背后”,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以规范为抓手,狠抓基础文明习惯和养成教育训练。只要我们看重同学们的“背后”,因人而异,用爱心、耐心、精心、进取心来唤醒他们的悔悟,让他们认知自我,加强自信、争取长进,德育教育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譬如:有些学生符合于激发法能实现对他们学习动力的调动,有些学生则符合于激将法来完成对他们学习动力的调动,所以教师在实际德育教育工作中,要做好对同学们的了解,保障自己所设计的教学方式方法能够符合同学们的现实需要,为德育日常教学的有效性打下基础。此外,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師也要采取各自的德育教育措施,让学生能够接纳到与他们年龄相符合的德育教育,为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打下基础。
3 造就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操
德育教育最为关键之处就是造就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操,通过我们的教学工作我们要让学生有效了解我们我国的历史和文化,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创建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在这个实践中我们要触摸历史,给学生讲述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通过这些激起学生心中深切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在每一个孩子的心底撒下爱我中华的种子。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连续的求知至关重大,我们要教会孩子们谦虚的品德,勤而好学,不耻下问,并且在治学的实践中要维持慎重的学习态度。譬如将三月设置为“学雷锋纪念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雷锋精神,养成他们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在抗日战争纪念日组织学生从事抗日战争影片的观看,让他们通过观看抗日战争影片培养起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又或者在母亲节让家长到学校当中,与学生一起参加亲子活动,让学生感触到母爱的伟大,以便造就学生孝顺父母的良好品质。
又如,在《保卫黄河》这首音乐作品中,音乐老师不仅教会学生音乐的旋律,更要让学生把握这部作品的思想和内容。将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抗日战争时期人们水深灼热的生活环境一一给学生讲述,让学生知道《保卫黄河》背地的故事,越来越懂得当今幸福生活的艰难重重,学会爱惜,让学生知道,只有“少年强”,方可“中国强”,为了让中国强大起来。老师要深入体现作品,利用这些作品中的德育内容,将其渗透到小同学们的观念当中,辅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主要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往后的思想发展和行为发展确立很好地根基。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不能忽略掉一堂优异的小学德育课,不能讲成中学或大学的政治课,要联系小学生们的年龄特点,目标统一要求要切合学生实际,这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前提之一。还要有针对性,灵活的运用生动形象的材料,坚持启发式教学,用小学生容易懂的语言,满足学生主动踊跃性和积极性,辅导学生自立思虑,能结合详细实例讲清道理,分清是非,把握正确的主要价值意识。
4 不容忽视的关键,家校联合
同學们的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是都能在学校获取的,同学们的健康成长也不都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家长是孩子的首要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生长的摇篮,孩子的好多习惯都与家长有着紧密的相互作用。因此,学校德育必然整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力量,方可取得越来越好地效果。我们要以学校教育为纽带、为桥梁,在抓好学校教育的同时,抓好家庭教育。我们要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成立家长学校、家长招待日、家长会、家访等技巧,辅助家长建立正确的德育教育思想,转变教育措施,增强家庭教育的程度。只有家校联合,方可促进德育教育模式的良好形成。
5 结束语
在此情况下,教育是社会文明长进的主要促使力,要实现社会的文明,必然大力提高德育教育,在增强物质生活程度的核心因素上,增强精神文明素质,德育教育需要家庭和社会联手协作,从孩子抓起,这样才方可使社会的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洪信.浅析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 2014(05)
[2]黄惠琴.对小学品德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 成功(教育). 2012(24)
[3]严付桃.浅析小学德育教育[J]. 新课程导学. 2012(28)
[4]廖志萍.浅议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 科技资讯. 2006(24)
[5]朱成田.浅谈小学科学课中的德育教学[J]. 学园(教育科研). 2013(07)
关键词: 培养德育意识;学生;德育素质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0123-02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智育一直以来被看做是学校教育的重心,但在现今素质教育体制下,智育和德育要平衡拓展,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智育的开拓,更要注重德育的提升,它是一个人受人尊敬认可,一个国家平稳有序极其关键的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处于人生启蒙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德育无疑是极其关键地。通过德育教育辅助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和团体与个人的联系,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很好地社会公德、行为文明、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为将来传承共产主义事业,成为完善的共产主义接班人确立基础。德育教育历史悠久,在现今素质教育体制下也更加受到应有的关注。那么在小学教育中应该怎样展开德育教育呢?
1 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学角色
教师作为德育教育的宣扬主体,本身的行为习惯本身就对学生从事言传身教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同学们的道德观念,说一套做一套只能使学生越来越抵触,达不到教育目标。因此,多渠道提高一线教师的德育建设,建立为人师表的意识:一方面学习德育基本理论知识,侧面来看增强教师行为道德素质,让教师的德、智、才、情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使德育教育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生动自然、深入人心,调动学生学习热枕,自觉接纳教师影响。
实行开放式教学。老师在教学中变迁以前照本宣科的教学实践模式,不以分数为权衡德育探究的准则,实行互动式教学。利用小学生好奇心重的特点,通过举实例的措施,提倡学生展开讨论,判断是与非、对与错。这样,老师通过转换角色,成为德育教学的建议者、组织者,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充分尊敬学生、看重学生、信任学生,通过必需的带动,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同时,老师以本身的行为体现,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转化为同学们的自我需求。
2 看重“主体”,因人而异
“人”字固然只是简单的一撇一捺,但要让这个“人”站得顶天立地,真的难以。而做人难,育人更难,让学生“学会做人”才是德育教育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所以需要求我们从基础上转变理念,即真正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同学们的一切”的理念体现,深刻了解全面有效增强所有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培育,特别看重问题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并主动探索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学生间都是存在着性格上的差别,智能上的多元。再加之,学生处于不同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必然有其各自的生长轨迹。这正是现代德育的一些新课题。假如用同一要求,相同的教育技巧对这些学生从事德育教育,那就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德育素质的差别性和层次性,运用德育目标、内容、措施。在坚持德育目标的一致性和阶段目标的层次性相得益彰的前提下,我们要从事分层德育规划。首先是制订各个水平的德育目标;其次是培育内容要不同;最后是教育措施的不同。为此,德育教育必然看重同学们的“背后”,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以规范为抓手,狠抓基础文明习惯和养成教育训练。只要我们看重同学们的“背后”,因人而异,用爱心、耐心、精心、进取心来唤醒他们的悔悟,让他们认知自我,加强自信、争取长进,德育教育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譬如:有些学生符合于激发法能实现对他们学习动力的调动,有些学生则符合于激将法来完成对他们学习动力的调动,所以教师在实际德育教育工作中,要做好对同学们的了解,保障自己所设计的教学方式方法能够符合同学们的现实需要,为德育日常教学的有效性打下基础。此外,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師也要采取各自的德育教育措施,让学生能够接纳到与他们年龄相符合的德育教育,为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打下基础。
3 造就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操
德育教育最为关键之处就是造就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操,通过我们的教学工作我们要让学生有效了解我们我国的历史和文化,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创建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在这个实践中我们要触摸历史,给学生讲述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通过这些激起学生心中深切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在每一个孩子的心底撒下爱我中华的种子。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连续的求知至关重大,我们要教会孩子们谦虚的品德,勤而好学,不耻下问,并且在治学的实践中要维持慎重的学习态度。譬如将三月设置为“学雷锋纪念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雷锋精神,养成他们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在抗日战争纪念日组织学生从事抗日战争影片的观看,让他们通过观看抗日战争影片培养起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又或者在母亲节让家长到学校当中,与学生一起参加亲子活动,让学生感触到母爱的伟大,以便造就学生孝顺父母的良好品质。
又如,在《保卫黄河》这首音乐作品中,音乐老师不仅教会学生音乐的旋律,更要让学生把握这部作品的思想和内容。将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抗日战争时期人们水深灼热的生活环境一一给学生讲述,让学生知道《保卫黄河》背地的故事,越来越懂得当今幸福生活的艰难重重,学会爱惜,让学生知道,只有“少年强”,方可“中国强”,为了让中国强大起来。老师要深入体现作品,利用这些作品中的德育内容,将其渗透到小同学们的观念当中,辅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主要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往后的思想发展和行为发展确立很好地根基。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不能忽略掉一堂优异的小学德育课,不能讲成中学或大学的政治课,要联系小学生们的年龄特点,目标统一要求要切合学生实际,这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前提之一。还要有针对性,灵活的运用生动形象的材料,坚持启发式教学,用小学生容易懂的语言,满足学生主动踊跃性和积极性,辅导学生自立思虑,能结合详细实例讲清道理,分清是非,把握正确的主要价值意识。
4 不容忽视的关键,家校联合
同學们的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是都能在学校获取的,同学们的健康成长也不都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家长是孩子的首要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生长的摇篮,孩子的好多习惯都与家长有着紧密的相互作用。因此,学校德育必然整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力量,方可取得越来越好地效果。我们要以学校教育为纽带、为桥梁,在抓好学校教育的同时,抓好家庭教育。我们要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成立家长学校、家长招待日、家长会、家访等技巧,辅助家长建立正确的德育教育思想,转变教育措施,增强家庭教育的程度。只有家校联合,方可促进德育教育模式的良好形成。
5 结束语
在此情况下,教育是社会文明长进的主要促使力,要实现社会的文明,必然大力提高德育教育,在增强物质生活程度的核心因素上,增强精神文明素质,德育教育需要家庭和社会联手协作,从孩子抓起,这样才方可使社会的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洪信.浅析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 2014(05)
[2]黄惠琴.对小学品德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 成功(教育). 2012(24)
[3]严付桃.浅析小学德育教育[J]. 新课程导学. 2012(28)
[4]廖志萍.浅议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 科技资讯. 2006(24)
[5]朱成田.浅谈小学科学课中的德育教学[J]. 学园(教育科研).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