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位师兄,他从理工男转行读法律,毕业后做了一名法官,然后又从法官转行做律师,他称自己一直怀有“法律的梦”。他是怎样找到自己梦想的?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去实现的呢?”
赵立辉, 1998年~2003年,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 取得化学工程与英语双学士学位。2004年~200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取得法律硕士学位(知识产权方向)。2007年~2013年,任职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历任书记员,法官职务。
理工男转为法律新鲜人
Sara:您说自己有一个“法律的梦”,这个梦想是怎样的?
立辉:法律对于公平、正义等的追求,是我的心之所向。很多人都知道康德有过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这其实是一份执着的信念和崇高的价值,我对法律的感觉也类似。
Sara:实现梦想的第一步是什么吗?
立辉:高考时,因为化学和英语成绩最好,所以我选择了化学英语专业。进入大学后,我发现天天在实验室和瓶瓶罐罐打交道,我没兴趣。那时的我,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典型“理工男”的生活。我爱去图书馆,广泛地阅读了很多种类的书籍之后,我发现自己很喜欢社会学科。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法学书籍,我仿佛看到一扇了解社会如何精密运转的大门向我打开,我想,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吗?我找到了自己追求的方向,感受到了一种内心的召唤。当时的启蒙教材是梁慧星老师的《民法总则》,当我看到他在介绍德国民法学家耶林的《权利就是斗争》时,引用“权利就是斗争,为权利而斗争就是为法律而斗争。不敢于主张权利,等于自贬其人格!权利的完全放弃,等于精神的自杀!”这样的呐喊,我感到热血沸腾,我反复诵读了好多遍。
当时我有赴欧美攻读化学博士以及保研的机会,身边的每个人都以为我会理所当然地将“理工男”的轨迹进行到底。可是我放弃了,报考了北京大学法律硕士。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考研,不少人替我捏了把汗。为了考上法硕,我翻破了十几本专业书籍,写完了无数根笔芯,熬了数不清的夜晚。我终于如愿以偿,迈出了实现法律梦想的第一步,也成为了本科班上唯一跨学科读法律专业的人。
做个好法官
Sara:您在北大法学院学习后,又做出了什么样的规划?
立辉:学生一般都会有名校梦,向往北大、清华。而法律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那就是法官梦,我也不例外。专业的办案、相对独立的审判,在个案中做出阐释和见解,在司法实践中知识与能力相长,这些是我对法院和法官工作的愿景。
还记得我第一次到北京二中法院实习的时候,仰望高悬的法徽,走在阳光长廊里,我感受到了作为法官的荣耀与威严。我对自己说,要做一个好法官。
Sara:毕业以后到法院工作,您是怎样继续追求梦想的呢?
立辉: 为了迅速熟悉法院工作,我在任书记员的三年时间里,协助法官办理了近400起案件。最忙的时候,我同时跟着七名法官办案,曾一度被同事戏称为“民五庭史上最牛书记员”。那三年成长最快,跟着法官办理了很多影响较大的重大知识产权案件,包括我院首例反垄断案件、全国首例互联网电视机案件、全国首例拼音输入法不正当竞争案件等。同时,我还为法官起草了部分重要案件的判决书。我刚去法院半年,就已经起草了好几个判决书,这是同期进入法院的人都没有经历过的强化训练。
知识产权疑难复杂的新类型案件多,很多案件没有先例可查,我就在法官的指导下,看书学习,求教专家学者。最有成就感的是,我有机会和原来仰望的教授、博导们讨论案件。这种司法实践与学术的良性互动,让我获益匪浅。
在任法官期间,两年里我独立承办了各种类型的知识产权案件近300件,仅商标案件就包括LV、BMW、中美史克、稻香村、宝岛等一大批商标侵权案件。有了任书记员的三年夯实的基础,我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岗位,也体会到了初为法官时,做出判决前的那种忐忑与不安和后来的淡定与从容。
虽然法院的工作很繁忙,但是通过时间管理、优化事情的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还是能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我一直坚持读书和练笔,先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我还参加社会活动,作培训和演讲等等。
Sara:法官工作是否总是这么风光,是否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无奈?
立辉:坦白地讲,法官工作会有廉政的风险。我刚到法院工作时,有一天通知一个当被告的销售商来法院领取诉讼材料。他拿出一个厚信封放到我办公桌上,说给我买茶喝的。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赶紧向年长的法官求救。老法官对当事人说:“赶紧拿回去吧,不然交监察室了。”事后老法官告诉我,信封里是3000元现金,差不多是我当时一个月的工资。
还有一次,我的一个当事人同学送了我一本书,里面有5000元的购物卡。耐人寻味的是书的名字,叫做《舍得》。我当时不知道书里有卡,发现后,我也送了他一本书,把卡塞了回去。书经过挑选,叫做《自由在高处》。
其他一些接受吃请上的事情和诱惑,也经常发生。
我曾写过一篇廉政心得的文章,把雪莲比喻为法院工作者,这是一种圣洁的象征,它的绽放需要额外的艰辛和坚守。
另外尽管法官承担了繁重的工作和重大的责任,但是收入方面并不尽如人意,这也是年轻法官流失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法官过去式,律师ING
Sara:今年四月,您由法官转型为律师,这让不少人惊讶。为什么选择去做律师?
立辉:从稳定的法院系统转行到律所,这次的转身,虽然有些朋友替我担心,但对于我自己来说,这是一个深思熟虑的选择和结果。不忘初心,我一直在努力追逐心中的法律之梦。当有合适的机会出现,我想把握住机会,到视野更广阔的地方去实践。在律所,对自己的专业有更高的要求,也有更多跟国际接轨和学习的机会,当然也更有挑战。
Sara:目前来看,您对这种身份的变换有什么比较和体会?
立辉:同为法律人,但不同的是身份、位置和服务的对象均已改变。
说说我到方达律所报到第一天的感受。方达位于国贸三期,是北京租金最贵的写字楼。当我随着电梯快速上升的时候,忽然间,“精英”这个词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一种骄傲感油然而生。
当天我就参加了一场客户会面。客户是一家美国电子科技公司的首席知识产权法律顾问,他特意从美国飞过来与律师们讨论知识产权诉讼的策略与方案。我的新同事们,无论是合伙人、法律顾问还是同事,都能用英文流利地和客户交谈。他们讨论的问题是非常前沿的,而且还提出了很多有创造性的意见。我见识到了一群专业精深、反应迅敏的法律人!这种经历与自己的过往是完全不同的。
法官的工作性质是中立、事后、被动的,需要一种大众的情怀和智慧去处理案件,而律师则需要冲到第一线,给客户提供精准、迅速的法律意见。国内顶级的律所,其服务的客户基本上是世界知名的跨国企业,律师需要拥有较高的法律水平和过硬的语言能力。
Sara:您现在具体从事什么工作?
立辉:我在知识产权诉讼组,主要处理涉外大型的知识产权诉讼,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还有反垄断、不正当竞争和商业秘密等案件。
Sara:大家都觉得顶级律所的待遇很好,您怎们看待高薪?
立辉:一般来说,中国的顶级律所,硕士研究生入职的起薪在十五万元左右。从初级律师、中级律师、高级律师,可能经过十年时间,就可以成长为合伙人,收入是不封顶的。
我这个年级的律师年薪还可以,具体数额由于和律所有保密条款,不宜透露。
对很多人来说,做到四五年也就是中级律师的时候,可能会是个坎。因为太辛苦,很多人可能会选择离开。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看你追求什么,以及能不能长期承受高强度的工作,能不能平衡好生活和工作。
责任编辑:徐玲玲
赵立辉, 1998年~2003年,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 取得化学工程与英语双学士学位。2004年~200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取得法律硕士学位(知识产权方向)。2007年~2013年,任职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历任书记员,法官职务。
理工男转为法律新鲜人
Sara:您说自己有一个“法律的梦”,这个梦想是怎样的?
立辉:法律对于公平、正义等的追求,是我的心之所向。很多人都知道康德有过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这其实是一份执着的信念和崇高的价值,我对法律的感觉也类似。
Sara:实现梦想的第一步是什么吗?
立辉:高考时,因为化学和英语成绩最好,所以我选择了化学英语专业。进入大学后,我发现天天在实验室和瓶瓶罐罐打交道,我没兴趣。那时的我,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典型“理工男”的生活。我爱去图书馆,广泛地阅读了很多种类的书籍之后,我发现自己很喜欢社会学科。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法学书籍,我仿佛看到一扇了解社会如何精密运转的大门向我打开,我想,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吗?我找到了自己追求的方向,感受到了一种内心的召唤。当时的启蒙教材是梁慧星老师的《民法总则》,当我看到他在介绍德国民法学家耶林的《权利就是斗争》时,引用“权利就是斗争,为权利而斗争就是为法律而斗争。不敢于主张权利,等于自贬其人格!权利的完全放弃,等于精神的自杀!”这样的呐喊,我感到热血沸腾,我反复诵读了好多遍。
当时我有赴欧美攻读化学博士以及保研的机会,身边的每个人都以为我会理所当然地将“理工男”的轨迹进行到底。可是我放弃了,报考了北京大学法律硕士。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考研,不少人替我捏了把汗。为了考上法硕,我翻破了十几本专业书籍,写完了无数根笔芯,熬了数不清的夜晚。我终于如愿以偿,迈出了实现法律梦想的第一步,也成为了本科班上唯一跨学科读法律专业的人。
做个好法官
Sara:您在北大法学院学习后,又做出了什么样的规划?
立辉:学生一般都会有名校梦,向往北大、清华。而法律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那就是法官梦,我也不例外。专业的办案、相对独立的审判,在个案中做出阐释和见解,在司法实践中知识与能力相长,这些是我对法院和法官工作的愿景。
还记得我第一次到北京二中法院实习的时候,仰望高悬的法徽,走在阳光长廊里,我感受到了作为法官的荣耀与威严。我对自己说,要做一个好法官。
Sara:毕业以后到法院工作,您是怎样继续追求梦想的呢?
立辉: 为了迅速熟悉法院工作,我在任书记员的三年时间里,协助法官办理了近400起案件。最忙的时候,我同时跟着七名法官办案,曾一度被同事戏称为“民五庭史上最牛书记员”。那三年成长最快,跟着法官办理了很多影响较大的重大知识产权案件,包括我院首例反垄断案件、全国首例互联网电视机案件、全国首例拼音输入法不正当竞争案件等。同时,我还为法官起草了部分重要案件的判决书。我刚去法院半年,就已经起草了好几个判决书,这是同期进入法院的人都没有经历过的强化训练。
知识产权疑难复杂的新类型案件多,很多案件没有先例可查,我就在法官的指导下,看书学习,求教专家学者。最有成就感的是,我有机会和原来仰望的教授、博导们讨论案件。这种司法实践与学术的良性互动,让我获益匪浅。
在任法官期间,两年里我独立承办了各种类型的知识产权案件近300件,仅商标案件就包括LV、BMW、中美史克、稻香村、宝岛等一大批商标侵权案件。有了任书记员的三年夯实的基础,我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岗位,也体会到了初为法官时,做出判决前的那种忐忑与不安和后来的淡定与从容。
虽然法院的工作很繁忙,但是通过时间管理、优化事情的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还是能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我一直坚持读书和练笔,先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我还参加社会活动,作培训和演讲等等。
Sara:法官工作是否总是这么风光,是否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无奈?
立辉:坦白地讲,法官工作会有廉政的风险。我刚到法院工作时,有一天通知一个当被告的销售商来法院领取诉讼材料。他拿出一个厚信封放到我办公桌上,说给我买茶喝的。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赶紧向年长的法官求救。老法官对当事人说:“赶紧拿回去吧,不然交监察室了。”事后老法官告诉我,信封里是3000元现金,差不多是我当时一个月的工资。
还有一次,我的一个当事人同学送了我一本书,里面有5000元的购物卡。耐人寻味的是书的名字,叫做《舍得》。我当时不知道书里有卡,发现后,我也送了他一本书,把卡塞了回去。书经过挑选,叫做《自由在高处》。
其他一些接受吃请上的事情和诱惑,也经常发生。
我曾写过一篇廉政心得的文章,把雪莲比喻为法院工作者,这是一种圣洁的象征,它的绽放需要额外的艰辛和坚守。
另外尽管法官承担了繁重的工作和重大的责任,但是收入方面并不尽如人意,这也是年轻法官流失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法官过去式,律师ING
Sara:今年四月,您由法官转型为律师,这让不少人惊讶。为什么选择去做律师?
立辉:从稳定的法院系统转行到律所,这次的转身,虽然有些朋友替我担心,但对于我自己来说,这是一个深思熟虑的选择和结果。不忘初心,我一直在努力追逐心中的法律之梦。当有合适的机会出现,我想把握住机会,到视野更广阔的地方去实践。在律所,对自己的专业有更高的要求,也有更多跟国际接轨和学习的机会,当然也更有挑战。
Sara:目前来看,您对这种身份的变换有什么比较和体会?
立辉:同为法律人,但不同的是身份、位置和服务的对象均已改变。
说说我到方达律所报到第一天的感受。方达位于国贸三期,是北京租金最贵的写字楼。当我随着电梯快速上升的时候,忽然间,“精英”这个词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一种骄傲感油然而生。
当天我就参加了一场客户会面。客户是一家美国电子科技公司的首席知识产权法律顾问,他特意从美国飞过来与律师们讨论知识产权诉讼的策略与方案。我的新同事们,无论是合伙人、法律顾问还是同事,都能用英文流利地和客户交谈。他们讨论的问题是非常前沿的,而且还提出了很多有创造性的意见。我见识到了一群专业精深、反应迅敏的法律人!这种经历与自己的过往是完全不同的。
法官的工作性质是中立、事后、被动的,需要一种大众的情怀和智慧去处理案件,而律师则需要冲到第一线,给客户提供精准、迅速的法律意见。国内顶级的律所,其服务的客户基本上是世界知名的跨国企业,律师需要拥有较高的法律水平和过硬的语言能力。
Sara:您现在具体从事什么工作?
立辉:我在知识产权诉讼组,主要处理涉外大型的知识产权诉讼,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还有反垄断、不正当竞争和商业秘密等案件。
Sara:大家都觉得顶级律所的待遇很好,您怎们看待高薪?
立辉:一般来说,中国的顶级律所,硕士研究生入职的起薪在十五万元左右。从初级律师、中级律师、高级律师,可能经过十年时间,就可以成长为合伙人,收入是不封顶的。
我这个年级的律师年薪还可以,具体数额由于和律所有保密条款,不宜透露。
对很多人来说,做到四五年也就是中级律师的时候,可能会是个坎。因为太辛苦,很多人可能会选择离开。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看你追求什么,以及能不能长期承受高强度的工作,能不能平衡好生活和工作。
责任编辑:徐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