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家宝总理有这样的一句话:处世唯“谦”字了得,若一味狂妄自负、骄傲自大,只会失去处世的根本,落得个孤苦伶仃、千夫所指的骂名下场。
谦恭是当代人缺少的品德。现实中许多人(包括我们的学生)在面对别人或人际交往中缺少谦恭的姿态。这里有诸多的因素,或是社会风气使然,或是修养高低所致,或是个人心境影响,更有教育不到位的问题。我们会不时看见有些人趾高气扬、恃才傲物、目中无人;更有一些人只与自己投缘的说说笑笑,对于别人一概视为陌路,哪怕是长者、领导、名人、外宾、领袖,绝对不会表露丝毫的尊敬与谦恭。他们见到乞丐、盲人、伤者、病号等,就算有求与他也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谦恭是文明程度的体现,是礼仪的核心所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虚、谦让、恭敬既是对自我的克制与约束,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与友爱;谦恭是君子终生恪守的准则,是个人走向社会的必备素质,应该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谦恭是文明人必有的胸怀。如果要问,您每天出门时最需要准备的是什么?答案可能会有许多,而大部分都是为个人学习、生活与工作所做的准备,给别人的就不多。因为人每每出门不论晴天还是雨天,首先想到的是自己。
读了《论语》,我们就会发现有这样一种东西,如果每天出门都带着它,不仅能给自己带来方便与收获,也会让别人分享快乐与幸福,它就是一颗谦恭的心。有一天,孔子的学生仲弓问什么是仁时,先生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论语·颜渊二十》)意思是,出门待人做事就好像接待贵重的客人,役使百姓就好比从事重大的祭祀活动。孔子将“出门”这一个体行为与“使民”这一社会行为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爱人、敬人,如见大宾;爱民、用民,如承大祭。这是怎样的胸怀呀!“使民如承大祭”“使民以时,不违农时”事关国家兴亡、政治稳定、社会安宁和人民幸福,即便我们没有实践的机会,但“出门如见大宾”的主动与热情,我们完全可以仿效与接纳。
谦恭是孔圣先师待人处世之道。孔子眼中的“大宾”几乎包括了所有的人(“好色不好德”的人、小人、老好人、不学习的人除外),特别是那些处于社会低层的人、不幸的人,《论语·乡党第十》记载:孔子“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意思是,孔子出门看见哪些穿丧服的、即使关系很亲近,也一定变得严肃。看见戴礼帽的和盲人,即使经常相见,也一定以礼相待。看见穿送葬衣服的人,要凭轼致意。看见背负着国家图籍的人,也要凭轼致意。让人敬佩的是他对于盲人的格外尊重。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对此有十分详细的描述:师冕见,及阶,子日:“阶也。”及席,子日:“席也。”皆坐,子告之日:“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日:“与师言之,道与?”子日:“然。固相师之道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孔子接见一个叫冕的乐师,乐师上台阶,孔子说:“这是台阶。,’到了座席跟前,孔子说:“这是座席。”等到大家都坐下,孔子告诉乐师:“某人在这里,某人在那里。”等到乐师冕出门后,子张问老师:“您与盲人说了这么多,这是对待盲人的独到方式吗?”孔子说:“是。”当乐师造访时,他以极其规范的礼节,面带微笑,出门迎上去,牵着他的手。盲人虽有“相”搀扶,孔子却要步步引导,台子跟前、坐席跟前及时提示,让乐师小心,显示出孔子足够的耐心与爱心;及至坐下,孔子还是要一一介绍在座的客人。从头至尾,孔子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盲人乐师。这不仅是因为孔子喜欢音乐,而是他对盲人的无比尊重!这些我们可以想到,也觉得应该做,但没有去做,正是犯了“善小而不为”的毛病。
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内涵。有一次,陈子禽问子贡:先生到达任何一个国家,一定会知晓这里的政事,是打听来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子贡说:“夫子温、良、恭、俭、让而得之。”孔子之所以悟彻大道成为圣人,一个十分重要的奥秘是他具有“温、良、恭、俭、让”的高尚品德,他温存而和蔼,给人以最舒心的慰藉;他善良而慈祥,给人以最真切的关爱;他谦虚而恭敬,给人以最踏实的自信;
他节俭而质朴,给人以最纯真的亲近;他含蓄而内敛,给人以最自由的享受。
人除了自然属性之外,更重要的是社会属性,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要让社会所容纳并具有一定的地位,必须有一颗谦恭而仁爱的心。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只要心怀谦恭,就能走遍天下。孔子是这样做的,伟人们是这样做的,君子是这样做的,我们也应该让受教育者这样去做。
谦恭是当代人缺少的品德。现实中许多人(包括我们的学生)在面对别人或人际交往中缺少谦恭的姿态。这里有诸多的因素,或是社会风气使然,或是修养高低所致,或是个人心境影响,更有教育不到位的问题。我们会不时看见有些人趾高气扬、恃才傲物、目中无人;更有一些人只与自己投缘的说说笑笑,对于别人一概视为陌路,哪怕是长者、领导、名人、外宾、领袖,绝对不会表露丝毫的尊敬与谦恭。他们见到乞丐、盲人、伤者、病号等,就算有求与他也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谦恭是文明程度的体现,是礼仪的核心所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虚、谦让、恭敬既是对自我的克制与约束,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与友爱;谦恭是君子终生恪守的准则,是个人走向社会的必备素质,应该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谦恭是文明人必有的胸怀。如果要问,您每天出门时最需要准备的是什么?答案可能会有许多,而大部分都是为个人学习、生活与工作所做的准备,给别人的就不多。因为人每每出门不论晴天还是雨天,首先想到的是自己。
读了《论语》,我们就会发现有这样一种东西,如果每天出门都带着它,不仅能给自己带来方便与收获,也会让别人分享快乐与幸福,它就是一颗谦恭的心。有一天,孔子的学生仲弓问什么是仁时,先生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论语·颜渊二十》)意思是,出门待人做事就好像接待贵重的客人,役使百姓就好比从事重大的祭祀活动。孔子将“出门”这一个体行为与“使民”这一社会行为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爱人、敬人,如见大宾;爱民、用民,如承大祭。这是怎样的胸怀呀!“使民如承大祭”“使民以时,不违农时”事关国家兴亡、政治稳定、社会安宁和人民幸福,即便我们没有实践的机会,但“出门如见大宾”的主动与热情,我们完全可以仿效与接纳。
谦恭是孔圣先师待人处世之道。孔子眼中的“大宾”几乎包括了所有的人(“好色不好德”的人、小人、老好人、不学习的人除外),特别是那些处于社会低层的人、不幸的人,《论语·乡党第十》记载:孔子“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意思是,孔子出门看见哪些穿丧服的、即使关系很亲近,也一定变得严肃。看见戴礼帽的和盲人,即使经常相见,也一定以礼相待。看见穿送葬衣服的人,要凭轼致意。看见背负着国家图籍的人,也要凭轼致意。让人敬佩的是他对于盲人的格外尊重。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对此有十分详细的描述:师冕见,及阶,子日:“阶也。”及席,子日:“席也。”皆坐,子告之日:“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日:“与师言之,道与?”子日:“然。固相师之道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孔子接见一个叫冕的乐师,乐师上台阶,孔子说:“这是台阶。,’到了座席跟前,孔子说:“这是座席。”等到大家都坐下,孔子告诉乐师:“某人在这里,某人在那里。”等到乐师冕出门后,子张问老师:“您与盲人说了这么多,这是对待盲人的独到方式吗?”孔子说:“是。”当乐师造访时,他以极其规范的礼节,面带微笑,出门迎上去,牵着他的手。盲人虽有“相”搀扶,孔子却要步步引导,台子跟前、坐席跟前及时提示,让乐师小心,显示出孔子足够的耐心与爱心;及至坐下,孔子还是要一一介绍在座的客人。从头至尾,孔子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盲人乐师。这不仅是因为孔子喜欢音乐,而是他对盲人的无比尊重!这些我们可以想到,也觉得应该做,但没有去做,正是犯了“善小而不为”的毛病。
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内涵。有一次,陈子禽问子贡:先生到达任何一个国家,一定会知晓这里的政事,是打听来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子贡说:“夫子温、良、恭、俭、让而得之。”孔子之所以悟彻大道成为圣人,一个十分重要的奥秘是他具有“温、良、恭、俭、让”的高尚品德,他温存而和蔼,给人以最舒心的慰藉;他善良而慈祥,给人以最真切的关爱;他谦虚而恭敬,给人以最踏实的自信;
他节俭而质朴,给人以最纯真的亲近;他含蓄而内敛,给人以最自由的享受。
人除了自然属性之外,更重要的是社会属性,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要让社会所容纳并具有一定的地位,必须有一颗谦恭而仁爱的心。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只要心怀谦恭,就能走遍天下。孔子是这样做的,伟人们是这样做的,君子是这样做的,我们也应该让受教育者这样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