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宋代词人秦观咏七夕的《鹊桥仙》中的句子。
刚刚过去的七夕和即将到来的情人节,都是爱情的节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源自西方的情人节,越来越得到时尚年轻人的追捧,而传统的农历七月初七的“中国情人节”,却逐渐被人们淡忘了。
其实,七夕这个“爱节”,对于中国人是非常重要的。七夕以人、牛、鸟,天、水、桥,以及乞巧瓜果,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形成了深入老百姓心底的民俗仪式。“食以载道,敦化人伦”成了中国人传承真爱和孝道传统道德的载体,对于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七”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是个怪数,因为它能引发人们心中的喜乐哀怒愁。喜的是七夕牛郎织女是夜在天河相会,民间为此有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祝愿活动;乐的是孩子的“七窍玲珑”,聪明灵巧,能有曹植七步成诗之才;哀的是七月十五“鬼节”要超度亡灵;怒的是遭人骂“七魄悠悠”大不吉利,至少缺心眼;愁的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没有着落。但是,正月初七是人日,人的生命得到最大的关注,因此,传说中的神仙往往在七月七日降临,凡人也常在此日成仙,所以,七月七日是古人充满生命关怀的时日。
在饮食观念上,我国也是以“七”为吉的。南朝·梁·宋懔的《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斯时,人们用七种菜果混合米粉煮羹,全家聚食,俗信食此羹可拂邪气,能治百病。
我国汉族民间习俗,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为“七夕巧节”。传说天上有织女和牛郎双星被天河隔开,二星只能隔河相望,不得相会。后来王母见怜,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相会于河畔。是夕,喜鹊为之搭桥于河上。牛郎、织女相聚后,天明离去,重会再待来年。
在明代宫中,七夕皆穿鹊桥补子的绣袍。在民间,妇女则对月和牛女两星穿针,穿过者为已向织女乞求到智巧,俗信会使人心灵手巧。其针质地有金、银、 鍮石等多种,状如篦子、针鼻细,有两孔、五孔、七孔、九孔等,专作为七夕乞巧之用。《荆楚岁时记》云:“是夕,妇人妇女结彩线,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 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乞巧。”崔颢《七夕》诗曰:“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的天河相聚,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人的爱情传说,七夕的乞巧亦反映了普通民众对爱情最为朴实的祈愿。在古代的封闭社会中,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那些深爱着的情侣们都在翘首等待着在这一天双双坠入爱河,永世不忘,再无别期。无论是帝王妃子、文人墨客、征人思妇或耕夫村姑,都为牛郎织女的情事所感化。这是中国人的生活中闪耀着爱之星光的夜晚,也是中国文化中充满爱之情意、最动人的篇章。
中国的民俗节日大多与农事有关,当然,也和天象、人事及其所反映的观念和情感有着密切关系。唯独七夕节日,它的传承与变迁总是关乎着情爱。
溯源七夕,主要见于文献与口传。最早记载牵牛织女俗传的是周至春秋中叶的文献《诗·小雅·大东》:“唯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然而,七夕风俗成俗的成熟阶段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朝的《荆楚岁时记》云:“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魏曹植的《九咏注》说得明白:“牵牛为夫,织女为妇,虽为匹偶,岁一会也。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之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也。”东汉有无名诗人咏叹牛女相思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西汉刘安在《淮南子》中所记的鹊桥传说和《文选·卷一》班固的《西都赋》中“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记的牛女像,都应当是当时俗传的产物。
时俗是一种仪式,仪式中总要有美食的深化支持以为内容。七夕祈愿于美食的记载见于《太平御览卷·三一》引晋周处《风土记》云:“七月初七,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注:指牵牛)、织女”;“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四民月令》所记的七月七日以曝晒经书(曝衣)、星神相会、守夜祈愿为主要内容,其守夜之俗,还点出了“七夕”之称的本义。
唐宋间较重乞巧节,有较为盛大的庆节活动。如《开元天宝遗事》说:“(玄宗)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果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 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严格说来,七夕实际是古代的女人节。女人乞巧求福,求爱情美满,嫁个如意郎君,均盼在此时。七夕祭星与享用的节物,大略有汤饼、同心鲙、斫饼、煎饼、油 (饣追) 、巧水、巧饼、巧果等。
汤饼,见《风土记》:“魏人或问董勋云:七月七日为良日,饮食不同于古,何以?勋云: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今北人唯设汤饼,无复有糜矣。”可知在汤饼之前,古人七夕是用糜粥。
斫饼,见《唐六典》:七月七日进斫饼。斫饼即切饼,熟饼切后再吃。
煎饼,见《岁时杂记》:“七夕,京师人家亦有造煎饼供牛女及食之者。”
油(饣追),清代江西建昌地区,七夕女子作乞巧会,罗拜月下,用米粉煎油饣追)食之。
巧水,清代江西广昌地区,七月七日妇女作乞巧会,罗拜月下,以各种果实置糖水蜜水中,露一宿后,天明饮之,谓之“巧水”。
果茶,清代福建罗源地区,七夕家家户户以桃仁杂果占茶,互相递饮。
巧饼,清代福建邵武地区,七月七日做面饼,谓之“巧饼”。
熟豆,清代福建漳州地区,七夕女儿乞巧,持熟豆相馈,谓之“结缘”,与佛节的结缘豆相同。
巧果,清代江苏武进地区,士大夫家馈赠,七月七日必以巧果相饷。
同心鲙,见《金门岁节》:“七夕装同心鲙。”
古代乞巧活动还有“斗巧宴”。《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正大中,洪妃宠于后宫,七夕诸嫔妃不得登台。台上结彩为楼,妃独与宫官数人升焉。剪彩散台下,令宫嫔拾之,以色艳淡为胜负。次日设宴大会,谓之斗巧宴,负巧者罚一席。” 炎夏的暑热尽管让人难以忍受,清新的饮食却给人美好的享受。
七夕还有一个与习俗有关的食物,即水上浮物。东汉至梁有水上浮卵、浮枣、浮李的象征性仪式。见《玉烛宝典·卷三》引文云:“羽觞萦波进,素卵逐流归。”《艺文类聚·卷四》引文云:“洒玄醪于沼 ,浮绛枣于泱泱。”这种浮卵习俗来源于简狄行浴吞卵的神话,而浮枣是其简化形式,已有后世婚礼用枣的意义——“早生贵子”。上巳有祓禊求子的习俗,七夕的漂浮习俗,有可能是古代女子沐浴时抓乞子石的模拟,其实也是一种求爱的延续。
如果说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是千百年来感动中国老百姓的爱情故事的话,那么,牛女传说的一种变型,董永的故事更是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
董永遇织女而为妻的传说早在汉代已见诸记载。《天平御览·卷四》——引刘向《孝子图》曰:董永……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永谓钱主曰:“后若无钱还君,当以身作奴。”……葬父毕,将往为奴,于路忽遇一妇人,求为永妻。……永遂将妇人至钱主。……主问永妻曰:“何能?”妻曰:“能织耳!”主曰:“为我织千匹绢,即放尔夫妻。”于是索丝,十日之内,千匹绢足。主惊,遂放夫妇二人而去。行至本相逢处,乃谓永曰:“我是天之织女,感君至孝,天使我偿之。今君事了,不得久停。”语讫,云霞四垂,忽飞而去。这就是脍炙人口的黄梅戏《天仙配》的原版故事。
织女下嫁董永是为其“至孝”所感,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观念。《晋书·天文志》云:“织女三星,在天纪东端,天女也,主瓜蓏丝帛珍宝也。王者至孝,神祗咸喜,则织女星俱明,天下和平。”这表明织女星和人间的孝亲之情具有本源性的连带关系,王者至孝则织女星明,董永至孝则织女下嫁,后者是作为前者的一个例证出现的,是说至孝之人是会感天动地的。
笔者并不否认古代神话故事形成和天象的关系,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感因素。无论是“文以载道”,或者是“食以载道”,中国传统习俗中的精华部分,总是以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向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传承着真的昭示、善的显扬和美的启迪,教育我们不可不敬畏天地,不可不敬孝父母,不可无羞耻之心。是爱(愛),就要有真心,有真情;是孝,就要“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教人行好劝善。
七夕、董永孝亲的俗传,从地上到天象,再由天上落到人间,牵动了多少人的善心。一碗除夕夜的饺子,引发了使外国人弄不明白的亿万人的春运大迁徙。这便是中国文化的魅力。
孝是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基本道德,指子女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抚养、顺从、送终、守制等。从动物学上讲,这实质上是一种“反哺”行为。但中国人之重孝道,几乎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大特点,可以说,中国人的优点和缺点都可以从这里得到解释。我们这一代人几乎都受过诸如“王小卧冰取鱼”等以食孝亲的孝道教育。
据《每日新报》载,7月14日,北大校长周其凤回湖南老家,为母亲庆祝90大寿,周校长长跪在母亲膝前达10分钟,母子相拥而泣。此事,引起了网友的争议,甚至还有质疑。愚以为,一个人为母亲下跪,就是天经地义的,有何可质疑之处?孝顺父母是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应有的义务和美德。有闲工夫质疑他人之孝道者还是常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或者是多关心关心社会上的老人吧。
你有再多的钱也有花完的一天,你再时尚靓丽也有老的时候,而亲情却永远是我们最温暖的归宿。
(下期预告:岁岁重阳)
刚刚过去的七夕和即将到来的情人节,都是爱情的节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源自西方的情人节,越来越得到时尚年轻人的追捧,而传统的农历七月初七的“中国情人节”,却逐渐被人们淡忘了。
其实,七夕这个“爱节”,对于中国人是非常重要的。七夕以人、牛、鸟,天、水、桥,以及乞巧瓜果,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形成了深入老百姓心底的民俗仪式。“食以载道,敦化人伦”成了中国人传承真爱和孝道传统道德的载体,对于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七”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是个怪数,因为它能引发人们心中的喜乐哀怒愁。喜的是七夕牛郎织女是夜在天河相会,民间为此有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祝愿活动;乐的是孩子的“七窍玲珑”,聪明灵巧,能有曹植七步成诗之才;哀的是七月十五“鬼节”要超度亡灵;怒的是遭人骂“七魄悠悠”大不吉利,至少缺心眼;愁的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没有着落。但是,正月初七是人日,人的生命得到最大的关注,因此,传说中的神仙往往在七月七日降临,凡人也常在此日成仙,所以,七月七日是古人充满生命关怀的时日。
在饮食观念上,我国也是以“七”为吉的。南朝·梁·宋懔的《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斯时,人们用七种菜果混合米粉煮羹,全家聚食,俗信食此羹可拂邪气,能治百病。
我国汉族民间习俗,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为“七夕巧节”。传说天上有织女和牛郎双星被天河隔开,二星只能隔河相望,不得相会。后来王母见怜,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相会于河畔。是夕,喜鹊为之搭桥于河上。牛郎、织女相聚后,天明离去,重会再待来年。
在明代宫中,七夕皆穿鹊桥补子的绣袍。在民间,妇女则对月和牛女两星穿针,穿过者为已向织女乞求到智巧,俗信会使人心灵手巧。其针质地有金、银、 鍮石等多种,状如篦子、针鼻细,有两孔、五孔、七孔、九孔等,专作为七夕乞巧之用。《荆楚岁时记》云:“是夕,妇人妇女结彩线,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 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乞巧。”崔颢《七夕》诗曰:“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的天河相聚,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人的爱情传说,七夕的乞巧亦反映了普通民众对爱情最为朴实的祈愿。在古代的封闭社会中,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那些深爱着的情侣们都在翘首等待着在这一天双双坠入爱河,永世不忘,再无别期。无论是帝王妃子、文人墨客、征人思妇或耕夫村姑,都为牛郎织女的情事所感化。这是中国人的生活中闪耀着爱之星光的夜晚,也是中国文化中充满爱之情意、最动人的篇章。
中国的民俗节日大多与农事有关,当然,也和天象、人事及其所反映的观念和情感有着密切关系。唯独七夕节日,它的传承与变迁总是关乎着情爱。
溯源七夕,主要见于文献与口传。最早记载牵牛织女俗传的是周至春秋中叶的文献《诗·小雅·大东》:“唯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然而,七夕风俗成俗的成熟阶段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朝的《荆楚岁时记》云:“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魏曹植的《九咏注》说得明白:“牵牛为夫,织女为妇,虽为匹偶,岁一会也。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之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也。”东汉有无名诗人咏叹牛女相思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西汉刘安在《淮南子》中所记的鹊桥传说和《文选·卷一》班固的《西都赋》中“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记的牛女像,都应当是当时俗传的产物。
时俗是一种仪式,仪式中总要有美食的深化支持以为内容。七夕祈愿于美食的记载见于《太平御览卷·三一》引晋周处《风土记》云:“七月初七,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注:指牵牛)、织女”;“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四民月令》所记的七月七日以曝晒经书(曝衣)、星神相会、守夜祈愿为主要内容,其守夜之俗,还点出了“七夕”之称的本义。
唐宋间较重乞巧节,有较为盛大的庆节活动。如《开元天宝遗事》说:“(玄宗)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果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 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严格说来,七夕实际是古代的女人节。女人乞巧求福,求爱情美满,嫁个如意郎君,均盼在此时。七夕祭星与享用的节物,大略有汤饼、同心鲙、斫饼、煎饼、油 (饣追) 、巧水、巧饼、巧果等。
汤饼,见《风土记》:“魏人或问董勋云:七月七日为良日,饮食不同于古,何以?勋云: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今北人唯设汤饼,无复有糜矣。”可知在汤饼之前,古人七夕是用糜粥。
斫饼,见《唐六典》:七月七日进斫饼。斫饼即切饼,熟饼切后再吃。
煎饼,见《岁时杂记》:“七夕,京师人家亦有造煎饼供牛女及食之者。”
油(饣追),清代江西建昌地区,七夕女子作乞巧会,罗拜月下,用米粉煎油饣追)食之。
巧水,清代江西广昌地区,七月七日妇女作乞巧会,罗拜月下,以各种果实置糖水蜜水中,露一宿后,天明饮之,谓之“巧水”。
果茶,清代福建罗源地区,七夕家家户户以桃仁杂果占茶,互相递饮。
巧饼,清代福建邵武地区,七月七日做面饼,谓之“巧饼”。
熟豆,清代福建漳州地区,七夕女儿乞巧,持熟豆相馈,谓之“结缘”,与佛节的结缘豆相同。
巧果,清代江苏武进地区,士大夫家馈赠,七月七日必以巧果相饷。
同心鲙,见《金门岁节》:“七夕装同心鲙。”
古代乞巧活动还有“斗巧宴”。《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正大中,洪妃宠于后宫,七夕诸嫔妃不得登台。台上结彩为楼,妃独与宫官数人升焉。剪彩散台下,令宫嫔拾之,以色艳淡为胜负。次日设宴大会,谓之斗巧宴,负巧者罚一席。” 炎夏的暑热尽管让人难以忍受,清新的饮食却给人美好的享受。
七夕还有一个与习俗有关的食物,即水上浮物。东汉至梁有水上浮卵、浮枣、浮李的象征性仪式。见《玉烛宝典·卷三》引文云:“羽觞萦波进,素卵逐流归。”《艺文类聚·卷四》引文云:“洒玄醪于沼 ,浮绛枣于泱泱。”这种浮卵习俗来源于简狄行浴吞卵的神话,而浮枣是其简化形式,已有后世婚礼用枣的意义——“早生贵子”。上巳有祓禊求子的习俗,七夕的漂浮习俗,有可能是古代女子沐浴时抓乞子石的模拟,其实也是一种求爱的延续。
如果说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是千百年来感动中国老百姓的爱情故事的话,那么,牛女传说的一种变型,董永的故事更是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
董永遇织女而为妻的传说早在汉代已见诸记载。《天平御览·卷四》——引刘向《孝子图》曰:董永……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永谓钱主曰:“后若无钱还君,当以身作奴。”……葬父毕,将往为奴,于路忽遇一妇人,求为永妻。……永遂将妇人至钱主。……主问永妻曰:“何能?”妻曰:“能织耳!”主曰:“为我织千匹绢,即放尔夫妻。”于是索丝,十日之内,千匹绢足。主惊,遂放夫妇二人而去。行至本相逢处,乃谓永曰:“我是天之织女,感君至孝,天使我偿之。今君事了,不得久停。”语讫,云霞四垂,忽飞而去。这就是脍炙人口的黄梅戏《天仙配》的原版故事。
织女下嫁董永是为其“至孝”所感,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观念。《晋书·天文志》云:“织女三星,在天纪东端,天女也,主瓜蓏丝帛珍宝也。王者至孝,神祗咸喜,则织女星俱明,天下和平。”这表明织女星和人间的孝亲之情具有本源性的连带关系,王者至孝则织女星明,董永至孝则织女下嫁,后者是作为前者的一个例证出现的,是说至孝之人是会感天动地的。
笔者并不否认古代神话故事形成和天象的关系,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感因素。无论是“文以载道”,或者是“食以载道”,中国传统习俗中的精华部分,总是以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向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传承着真的昭示、善的显扬和美的启迪,教育我们不可不敬畏天地,不可不敬孝父母,不可无羞耻之心。是爱(愛),就要有真心,有真情;是孝,就要“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教人行好劝善。
七夕、董永孝亲的俗传,从地上到天象,再由天上落到人间,牵动了多少人的善心。一碗除夕夜的饺子,引发了使外国人弄不明白的亿万人的春运大迁徙。这便是中国文化的魅力。
孝是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基本道德,指子女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抚养、顺从、送终、守制等。从动物学上讲,这实质上是一种“反哺”行为。但中国人之重孝道,几乎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大特点,可以说,中国人的优点和缺点都可以从这里得到解释。我们这一代人几乎都受过诸如“王小卧冰取鱼”等以食孝亲的孝道教育。
据《每日新报》载,7月14日,北大校长周其凤回湖南老家,为母亲庆祝90大寿,周校长长跪在母亲膝前达10分钟,母子相拥而泣。此事,引起了网友的争议,甚至还有质疑。愚以为,一个人为母亲下跪,就是天经地义的,有何可质疑之处?孝顺父母是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应有的义务和美德。有闲工夫质疑他人之孝道者还是常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或者是多关心关心社会上的老人吧。
你有再多的钱也有花完的一天,你再时尚靓丽也有老的时候,而亲情却永远是我们最温暖的归宿。
(下期预告:岁岁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