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辨识入声字是学好古代汉语的基本功之一,也是传承弘扬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意义十分重大。但对不少学生和汉语文化爱好者而言,辨识入声字难度较大。本文试就入声字的辨识方法作一些探索。本文所用音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国际音标。
一、入声及其演变
从声调的角度来看,汉语的古声调有平、上、去、入四声,前三者为舒声,后者为促声。宋本《玉篇》卷末引唐代僧人处忠《元和韵谱》云:“平声者哀而安,上声者厉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直而促。”清代《康熙字典》所载《分四声法》亦云:“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由此可见,古四声的确切内涵今人还不得而知,入声的具体调型和调值也无定论。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古入声发音短促,是一个短调。[1]
从韵母的角度来看,入声韵是以塞音[p][t][k]为韵尾的韵母,它是相对阴声韵(没有韵尾或以元音收尾的韵母)和阳声韵(以鼻音[m][n][]收尾的韵母)而言的。当然,古韵的划分是包含声调在内的,从《切韵》音系来看,入声和入声韵就是互相蕴含的关系,入声只与入声韵相配,入声韵也只出现在入声里。在唐宋的韵书里,声调就是韵的组成部分。
参照《中原音韵》可知,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大约在14世纪(或更早)的北京话里,入声韵尾[p][t][k]就已经消失。[2]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当然也不存在入声,古入声已经分化到平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之中,这就是学界所说的“入派三声”。当然,在现代某些汉语方言中,还不同程度地保留有入声。据项梦冰先生对全国各地相关方言点的统计,七大方言保留入声的比例分别为:粤语97%,闽语96%,吴语95%,客家话94.5%,赣语78%,湘语53%,官话27%。[3]不同方言点保留入声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例如:广州话的入声字仍然具有[p][t][k]韵尾,上海话的入声韵以喉塞音[?]收尾,长沙话的入声字没有塞音韵尾但还保留入声调类。
二、入声字的辨识方法
汉字中的入声字总数约有5400多个,今天我们常用的入声字也有约六七百个,要掌握这些在字义上几乎没有什么关联的入声字单字很不容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总结了辨识入声字的几种方法。
(一)查检资料法
辨识入声字最直接、最简单也是最稳妥的方法便是查检工具书和相关文献资料。例如,现存最早的完整的韵书是《广韵》,该书成书于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全名为《大宋重修广韵》,共收约5400个入声字。周秉钧先生在其《古代汉语纲要》中附录了《古入声变读表》,将古入声字变读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情况一一列出。表中的例字共收录593个,基本上包括了古代常用入声字。[4]《诗韵新编》于1965年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1978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修订,1984年再次修订。该书后附《佩文诗韵》,所收入声字共分17部,约1900余字。1979年出版的《辞源》一书,在每一字下都标有在《广韵》中所属的韵部,也可作为查检入声字的工具书。丁声树编录、李荣参订的《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也是一本很好的工具书,该书正文共收录1113个入声字,对照查检便能很快辨识入声字。郭锡良先生于1986年出版了《汉字古音手册》,2009年进行了修订,后来将其改编成了《汉字古音表稿》,亦可作查检入声字之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方言调查字表》中的“入声”栏也收录了常用的入声字。[5]当前,利用互联网也可以很方便地查检入声字,例如,“词典网”(https://www.cidianwang.com)就是一个不错的网站,输入某个汉字(必须是繁体字),选择“广韵查询”,可以快速地查找到该字的中古音,是不是入声字一目了然。
(二)背诵记忆法
古人学习入声字,主要方法靠的就是语感和记诵。这一点,对于今天的广大学生和汉语文化爱好者而言,仍旧具有启发意义,因为常用的入声字也就六七百个,只要我们坚持记忆和背诵,记住几百个常用的入声字也是可以做到的。当然,背诵和记忆也要讲究科学的方法。例如,胡安顺先生曾经编写了十首入声歌诀来巧记入声字,其中两首为:“一六七,八十百;苜蓿绿,割大麦。”“腊月日,积落雪;逐白鹿,射黑貉。”[6]另外,因为古典诗词中也有不少押入声韵的名篇,通过背诵押入声韻的古典诗词来记忆入声字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例如,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衰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的韵脚“绝”“灭”“雪”就是入声字。我们也可以采用分类法来记忆。例如,数字类:一、六、七、八、十;颜色类:黑、白、碧、绿、赤;材质类:铁、锡、石、木、竹;植物类:菊、柏、麦、稷、栗;动物类:鲫、蝶、雀、鸽、鸭;天气类:日、月、雪、霹、雳。我们还可以将入声字组合成词来记忆。例如:叔伯、黑白、出入、得失、学习、发达、特别、垃圾。
(三)谐声系联法
段玉裁在其《六书音韵表》中说:“要其始,则同谐声者必同部也”。王力先生在其《汉语音韵》中说:“谐声偏旁与上古韵部的关系实在是非常密切的。字的谐声偏旁是根据上古的词的读音。因此,谐声偏旁能够反映古韵部的一些情况,即‘同声必同部’”。[7]因此,我们可以把形声字的声旁作为判断入声字的重要依据。具体来说,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利用形声字的声旁。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声旁本身是入声字的情况。例如,“畐”在上古属职部,是入声字,则以“畐”为偏旁的“福、蝠、匐、副、幅、辐、逼”等一系列形声字都是入声字。
二是声旁本身不是入声字,但声旁相同的一组形声字在调类上却趋向一致。我们只要知道其中的一个是入声字,其他的字大多也基本是入声字。例如:“害”是去声字,但以“害”为声旁的“辖、瞎、割、豁”等一系列形声字是入声字;“卖”是去声字,但以“卖”为声旁的“读、椟、牍、黩”等一系列形声字是入声字。 (四)方言类推法
对于掌握了某种方言的人而言,完全可以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方言来类推古入声字,这种方法既科学又快捷。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对于保留入声调类且具有塞音韵尾的方言
如果某种方言保留入声调类,且具有[p][t][k]韵尾,或以[]之类的喉塞音收尾,这些都属于塞而不裂的唯闭音。其中,[p]是双唇闭塞,[t]是舌尖闭塞,[k]是舌根闭塞,[]是喉门闭塞。章太炎先生将这样的收音方式称作“声势”,即韵尾的[p][t][k][]之类的塞音,都只是表明发音部位(发音器官所闭塞的部位),并不发出[p][t][k][]的语音。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入声字,如果具有此类韵尾,读起来会有梗塞急促之感。而这一点,也是我们辨识入声字的重要依据。具体操作办法是,用方言去读该字,如果在两唇、舌尖、舌根或喉门等部位有梗塞急促的感觉,那么,该字一定是入声字。笔者比较了梅县、广州等全国几大方言点入声字今读音仍保留塞音韵尾的情况,发现:梅县(客家话)、广州(粤语)、阳江(粤语)、厦门(闽语)四地方言还完整地保留[p][t][k]韵尾;南昌(赣语)方言保留了[t][k]韵尾;潮州(闽语)方言保留了[p][t][]韵尾;太原(官话)、合肥(官话)、扬州(官话)、苏州(吴语)、福州(闽语)五地方言的入声韵尾全部演化为[]。
2.对于保留入声调类但没有塞音韵尾的方言
某种方言如果没有塞音韵尾,但仍然还保留入声之名,那是因为该方言入声调类的调值与其他调类的调值不相同,而这也是我们判断入声字的依据。例如,温州话(吴语)共有八个调类,阴入调值为323、阳入调值为212,与其他六个调类的调值都不相同。换言之,如果我们知道温州话中某个字的调值为323或212,我们就可以断定该字为入声字。同理,如果长沙话(湘语)中某个字的调值为24,该字必定是入声字;建瓯话(闽语)中某个字的调值为24或42,那也一定是入声字。
3.入声调类混入别的调类且没有塞音韵尾
从汉语语音的历时演变来看,入声的消失是汉语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汉语方言中有不少方言已没有塞音韵尾,甚至已没有独立的入声调类,古入声字已混入其他调类中去了。例如:武汉话(官话)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入声字基本上都混入了阳平。那么,在今天武汉话(官话)所有阳平字当中,我们只要能排除原属古阳平字,其余的就是古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全浊声母入声字读为阳平调、次浊声母入声字读为去声调,但清声母入声字变化无一定规则,有的混入阴平、阳平,有的混入上声、去声,这样就很难辨识哪些字是入声字。[9]当然,我们也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具体见下文。
(五)总结归纳法
上文提到,普通话的入声虽然已全部混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之中,但要辨识哪些字是入声字,我们还是总结归纳出了一些可以利用的规律。这些规律对于不会方言只会普通话的人士而言,可以说是福音。
1.普通话中不是古入声字的几种情况
(1)韵母是鼻韵母,包括前鼻音[n]和后鼻音[]韵母。因为鼻韵母属于阳声韵,阳声韵是没有入声字的,入声字只存在今天的阴声韵中,这条规律是不存在例外情况的。
(2)韵母是[][]。
(3)声母是[ph][k][kh][x]的[a]韵字。
(4)韵母是[uai][uei][iou]。极少数例外,例如:六。
(5)韵母是[ai][ei][au][ou][iau]。少数例外,例如:麦、黑、凿、粥、药。
(6)韵母是[ia][ua][][y]。少数例外,例如:夹、滑、十、绿。
(7)声母为送气的塞音塞擦音[ph][th][kh][h][h][h]的阳平字。少数例外,例如:仆、壳、咳、察。
(8)次浊声母[m][n][l][]和部分零声母的阴平、阳平、上声三声的字。有不少例外,例如:抹、摸、没、捏、拉、辱、一、揖、屋、压、鸭、押、挖、额、乙、恶。
此外,如果我们掌握了十六摄的相关知识,我们就可以知道,果、假、遇、蟹、止、效、流七摄中的字是没有古入声字的。
2.普通话中是古入声字的几种情况
(1)非鼻韵母字中,声母为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p][t][k][][][]的阳平字。例如:鼻、敌、咳、急、贼、直。由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没有全浊声母,古全浊声母都已演变为清声母了,其演变的规律是:古全濁声母的平声字都演变为今天相应的送气清声母字,古全浊声母的仄声字都演变为今天相应的不送气清声母字,其中全浊声母的入声字还同时演变为阳平字。所以今读声母为上述声母的阳平字都是古入声字。
(2)声母[f]的[a][o]两韵字。例如:发、罚、法、砝、佛。
(3)[t][th][n][l][][h][s][h][]九个声母的[]韵字。例如:得、特、讷、勒、则、测、撤、色、热。
(4)声母[p][ph][m][t][th][n][l]的[ie]韵字。例如:别、撇、灭、跌、铁、捏、列。
(5)[ye]韵字。例如:觉、绝、缺、雀、雪、学。例外字有:瘸、靴。
(6)[kh][][h][][]五个声母的[uo]韵字。例如:括、措、绰、烁、若。
(7)[t][k][x][]的[ei]韵字。例字不多,例如:得、给、黑、贼。
由上可知,总的来说,古入声字比较集中地存在于[a][o][][ie][ye][uo]等开尾韵母字当中。
(六)格律推测法
周秉钧先生在其著作《古汉语纲要》里说:“古人作诗填词,非常讲究平仄,平仄交错,律有定格,这样,可以错综字调之低昂,和谐文辞之节律。只是现代北方方言的声调,大都已无舒促之分, 入声又因声母清浊之差异而演变为平、上、去三声。故北方方言区的人如欲调平仄,吟咏诗词,应该首先辨识入声,这样才可以避免‘失粘’的毛病。”反之,如果掌握了诗词格律,我们也可以利用它来辨识入声字。 1.利用格律诗中的节奏点
除了变格和拗句以外,正规的诗律一般是比较简单的。以近体诗中的五言律诗为例,其平仄格式只有四种: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一首五言律诗是严格符合诗律的,而且我们发现有该用仄声的地方,却用了普通话读音为“平声”的字,那么,这个“平声”字其实就是古入声字。例如:杜甫《春望》第四句“恨别鸟惊心”,其实际平仄是“仄仄仄平平”,是符合平仄规律的;但如果按普通话读音,将第二字“别”当作是“平声”,显然是不合诗律的,可见“别”字为入声。
当然,用上述这种方法来辨识格律诗中节奏点上的字 (诗句中的第二、四、六字) 和句末的字是最为准确的,因为处于这些位置上的字的平仄都是固定不变的,但如果用来辨识非节奏点上的字(诗句中的第一、三、五字),或者是拗句和变格,或者是没有固定格律的古体诗等上的字,就不会准确了,因为这些位置上的字可以是平声,也可以是仄声。例如:杜甫《春望》首句“国破山河在”,中的“国”字就是处在非节奏点上,是可平可仄的。类似这种情况,就只能运用其他方法来辨识。
2.利用格律诗奇数句末尾字的平仄
对于格律诗而言,奇数句的最末一个字必定是仄声(首句入韵的除外,如果首句入韵,则首句的末字为平声),据此我们也可以辨识入声字。例如:王维《山居秋暝》第七句“随意春芳歇”中的最末一个字“歇”,在现代普通话中读阴平,但根据格律判定它一定是仄声。因此,“歇”实际上是古入声字。
3.利用词和曲的平仄格律
词的平仄有严格的规定,元曲中的平仄的讲究比词更严。我们以词为例,《忆江南》的平仄格律为: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的格律,因此,我们能断定句中第二字“出”一定是仄声,但“出”的现代读音是阴平,那它只可能是古入声字了。
三、结语
总的来说,辨识入声字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长期的记诵、领悟、练习与积累,最终才能做到熟能生巧。入声字的辨识方法有很多,但各有优劣。查检资料法虽然直接、简单、稳妥,但它毕竟离不开参考资料,身边没有参考资料,这个方法就行不通。背诵记忆法当然能辨识入声字,但要识记成百上千且没有什么内在规律的入声字,一般人很难做到,即使编写歌诀来记忆,但毕竟这些歌诀生搬硬套的较多,也并非朗朗上口,要记住它们实在不容易。谐声系联法也仅仅限制在形声字的范围,如果不是形声字,就无法系联。方言类推法应该算是一种比较省事的方法,但前提条件是必须会方言,且这种方言必须有塞音韵尾,或者有独立的入声调类,如果某种方言的入声调类混入别的调类,就很难辨识入声字了。总结归纳法对于只会讲普通话的人特别合适,但毕竟总结归纳的规则实在太多,且有不少例外的情况。运用诗词格律来推测入声字难度较大,且只能辨识一部分入声字,如果遇到拗句和变格,这种方法也无济于事。因此,我们认为辨识入声字最科学的方法是要依据本人实际,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并做到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相互验证。
参考文献:
[1]杨剑桥.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44-161.
[2]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158-245.
[3]项梦冰.保留入声的汉语方言[J].贺州学院学报,2014,30(04):25-32.
[4]周秉钧.古代汉语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1:222-224.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0-80.
[6]胡安顺.通过入声歌诀记入声字[J].古汉语研究,2001(02):80.
[7]王力.汉语音韵[M].北京:中华书局,2003:171-186.
[8]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語言学教研室.汉语方音字汇[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1-370.
[9]许嘉璐.古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79.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高职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路径与模式研究”(2020WTSCX276)。]
责任编辑 魏家坚
一、入声及其演变
从声调的角度来看,汉语的古声调有平、上、去、入四声,前三者为舒声,后者为促声。宋本《玉篇》卷末引唐代僧人处忠《元和韵谱》云:“平声者哀而安,上声者厉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直而促。”清代《康熙字典》所载《分四声法》亦云:“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由此可见,古四声的确切内涵今人还不得而知,入声的具体调型和调值也无定论。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古入声发音短促,是一个短调。[1]
从韵母的角度来看,入声韵是以塞音[p][t][k]为韵尾的韵母,它是相对阴声韵(没有韵尾或以元音收尾的韵母)和阳声韵(以鼻音[m][n][]收尾的韵母)而言的。当然,古韵的划分是包含声调在内的,从《切韵》音系来看,入声和入声韵就是互相蕴含的关系,入声只与入声韵相配,入声韵也只出现在入声里。在唐宋的韵书里,声调就是韵的组成部分。
参照《中原音韵》可知,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大约在14世纪(或更早)的北京话里,入声韵尾[p][t][k]就已经消失。[2]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当然也不存在入声,古入声已经分化到平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之中,这就是学界所说的“入派三声”。当然,在现代某些汉语方言中,还不同程度地保留有入声。据项梦冰先生对全国各地相关方言点的统计,七大方言保留入声的比例分别为:粤语97%,闽语96%,吴语95%,客家话94.5%,赣语78%,湘语53%,官话27%。[3]不同方言点保留入声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例如:广州话的入声字仍然具有[p][t][k]韵尾,上海话的入声韵以喉塞音[?]收尾,长沙话的入声字没有塞音韵尾但还保留入声调类。
二、入声字的辨识方法
汉字中的入声字总数约有5400多个,今天我们常用的入声字也有约六七百个,要掌握这些在字义上几乎没有什么关联的入声字单字很不容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总结了辨识入声字的几种方法。
(一)查检资料法
辨识入声字最直接、最简单也是最稳妥的方法便是查检工具书和相关文献资料。例如,现存最早的完整的韵书是《广韵》,该书成书于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全名为《大宋重修广韵》,共收约5400个入声字。周秉钧先生在其《古代汉语纲要》中附录了《古入声变读表》,将古入声字变读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情况一一列出。表中的例字共收录593个,基本上包括了古代常用入声字。[4]《诗韵新编》于1965年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1978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修订,1984年再次修订。该书后附《佩文诗韵》,所收入声字共分17部,约1900余字。1979年出版的《辞源》一书,在每一字下都标有在《广韵》中所属的韵部,也可作为查检入声字的工具书。丁声树编录、李荣参订的《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也是一本很好的工具书,该书正文共收录1113个入声字,对照查检便能很快辨识入声字。郭锡良先生于1986年出版了《汉字古音手册》,2009年进行了修订,后来将其改编成了《汉字古音表稿》,亦可作查检入声字之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方言调查字表》中的“入声”栏也收录了常用的入声字。[5]当前,利用互联网也可以很方便地查检入声字,例如,“词典网”(https://www.cidianwang.com)就是一个不错的网站,输入某个汉字(必须是繁体字),选择“广韵查询”,可以快速地查找到该字的中古音,是不是入声字一目了然。
(二)背诵记忆法
古人学习入声字,主要方法靠的就是语感和记诵。这一点,对于今天的广大学生和汉语文化爱好者而言,仍旧具有启发意义,因为常用的入声字也就六七百个,只要我们坚持记忆和背诵,记住几百个常用的入声字也是可以做到的。当然,背诵和记忆也要讲究科学的方法。例如,胡安顺先生曾经编写了十首入声歌诀来巧记入声字,其中两首为:“一六七,八十百;苜蓿绿,割大麦。”“腊月日,积落雪;逐白鹿,射黑貉。”[6]另外,因为古典诗词中也有不少押入声韵的名篇,通过背诵押入声韻的古典诗词来记忆入声字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例如,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衰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的韵脚“绝”“灭”“雪”就是入声字。我们也可以采用分类法来记忆。例如,数字类:一、六、七、八、十;颜色类:黑、白、碧、绿、赤;材质类:铁、锡、石、木、竹;植物类:菊、柏、麦、稷、栗;动物类:鲫、蝶、雀、鸽、鸭;天气类:日、月、雪、霹、雳。我们还可以将入声字组合成词来记忆。例如:叔伯、黑白、出入、得失、学习、发达、特别、垃圾。
(三)谐声系联法
段玉裁在其《六书音韵表》中说:“要其始,则同谐声者必同部也”。王力先生在其《汉语音韵》中说:“谐声偏旁与上古韵部的关系实在是非常密切的。字的谐声偏旁是根据上古的词的读音。因此,谐声偏旁能够反映古韵部的一些情况,即‘同声必同部’”。[7]因此,我们可以把形声字的声旁作为判断入声字的重要依据。具体来说,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利用形声字的声旁。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声旁本身是入声字的情况。例如,“畐”在上古属职部,是入声字,则以“畐”为偏旁的“福、蝠、匐、副、幅、辐、逼”等一系列形声字都是入声字。
二是声旁本身不是入声字,但声旁相同的一组形声字在调类上却趋向一致。我们只要知道其中的一个是入声字,其他的字大多也基本是入声字。例如:“害”是去声字,但以“害”为声旁的“辖、瞎、割、豁”等一系列形声字是入声字;“卖”是去声字,但以“卖”为声旁的“读、椟、牍、黩”等一系列形声字是入声字。 (四)方言类推法
对于掌握了某种方言的人而言,完全可以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方言来类推古入声字,这种方法既科学又快捷。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对于保留入声调类且具有塞音韵尾的方言
如果某种方言保留入声调类,且具有[p][t][k]韵尾,或以[]之类的喉塞音收尾,这些都属于塞而不裂的唯闭音。其中,[p]是双唇闭塞,[t]是舌尖闭塞,[k]是舌根闭塞,[]是喉门闭塞。章太炎先生将这样的收音方式称作“声势”,即韵尾的[p][t][k][]之类的塞音,都只是表明发音部位(发音器官所闭塞的部位),并不发出[p][t][k][]的语音。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入声字,如果具有此类韵尾,读起来会有梗塞急促之感。而这一点,也是我们辨识入声字的重要依据。具体操作办法是,用方言去读该字,如果在两唇、舌尖、舌根或喉门等部位有梗塞急促的感觉,那么,该字一定是入声字。笔者比较了梅县、广州等全国几大方言点入声字今读音仍保留塞音韵尾的情况,发现:梅县(客家话)、广州(粤语)、阳江(粤语)、厦门(闽语)四地方言还完整地保留[p][t][k]韵尾;南昌(赣语)方言保留了[t][k]韵尾;潮州(闽语)方言保留了[p][t][]韵尾;太原(官话)、合肥(官话)、扬州(官话)、苏州(吴语)、福州(闽语)五地方言的入声韵尾全部演化为[]。
2.对于保留入声调类但没有塞音韵尾的方言
某种方言如果没有塞音韵尾,但仍然还保留入声之名,那是因为该方言入声调类的调值与其他调类的调值不相同,而这也是我们判断入声字的依据。例如,温州话(吴语)共有八个调类,阴入调值为323、阳入调值为212,与其他六个调类的调值都不相同。换言之,如果我们知道温州话中某个字的调值为323或212,我们就可以断定该字为入声字。同理,如果长沙话(湘语)中某个字的调值为24,该字必定是入声字;建瓯话(闽语)中某个字的调值为24或42,那也一定是入声字。
3.入声调类混入别的调类且没有塞音韵尾
从汉语语音的历时演变来看,入声的消失是汉语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汉语方言中有不少方言已没有塞音韵尾,甚至已没有独立的入声调类,古入声字已混入其他调类中去了。例如:武汉话(官话)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入声字基本上都混入了阳平。那么,在今天武汉话(官话)所有阳平字当中,我们只要能排除原属古阳平字,其余的就是古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全浊声母入声字读为阳平调、次浊声母入声字读为去声调,但清声母入声字变化无一定规则,有的混入阴平、阳平,有的混入上声、去声,这样就很难辨识哪些字是入声字。[9]当然,我们也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具体见下文。
(五)总结归纳法
上文提到,普通话的入声虽然已全部混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之中,但要辨识哪些字是入声字,我们还是总结归纳出了一些可以利用的规律。这些规律对于不会方言只会普通话的人士而言,可以说是福音。
1.普通话中不是古入声字的几种情况
(1)韵母是鼻韵母,包括前鼻音[n]和后鼻音[]韵母。因为鼻韵母属于阳声韵,阳声韵是没有入声字的,入声字只存在今天的阴声韵中,这条规律是不存在例外情况的。
(2)韵母是[][]。
(3)声母是[ph][k][kh][x]的[a]韵字。
(4)韵母是[uai][uei][iou]。极少数例外,例如:六。
(5)韵母是[ai][ei][au][ou][iau]。少数例外,例如:麦、黑、凿、粥、药。
(6)韵母是[ia][ua][][y]。少数例外,例如:夹、滑、十、绿。
(7)声母为送气的塞音塞擦音[ph][th][kh][h][h][h]的阳平字。少数例外,例如:仆、壳、咳、察。
(8)次浊声母[m][n][l][]和部分零声母的阴平、阳平、上声三声的字。有不少例外,例如:抹、摸、没、捏、拉、辱、一、揖、屋、压、鸭、押、挖、额、乙、恶。
此外,如果我们掌握了十六摄的相关知识,我们就可以知道,果、假、遇、蟹、止、效、流七摄中的字是没有古入声字的。
2.普通话中是古入声字的几种情况
(1)非鼻韵母字中,声母为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p][t][k][][][]的阳平字。例如:鼻、敌、咳、急、贼、直。由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没有全浊声母,古全浊声母都已演变为清声母了,其演变的规律是:古全濁声母的平声字都演变为今天相应的送气清声母字,古全浊声母的仄声字都演变为今天相应的不送气清声母字,其中全浊声母的入声字还同时演变为阳平字。所以今读声母为上述声母的阳平字都是古入声字。
(2)声母[f]的[a][o]两韵字。例如:发、罚、法、砝、佛。
(3)[t][th][n][l][][h][s][h][]九个声母的[]韵字。例如:得、特、讷、勒、则、测、撤、色、热。
(4)声母[p][ph][m][t][th][n][l]的[ie]韵字。例如:别、撇、灭、跌、铁、捏、列。
(5)[ye]韵字。例如:觉、绝、缺、雀、雪、学。例外字有:瘸、靴。
(6)[kh][][h][][]五个声母的[uo]韵字。例如:括、措、绰、烁、若。
(7)[t][k][x][]的[ei]韵字。例字不多,例如:得、给、黑、贼。
由上可知,总的来说,古入声字比较集中地存在于[a][o][][ie][ye][uo]等开尾韵母字当中。
(六)格律推测法
周秉钧先生在其著作《古汉语纲要》里说:“古人作诗填词,非常讲究平仄,平仄交错,律有定格,这样,可以错综字调之低昂,和谐文辞之节律。只是现代北方方言的声调,大都已无舒促之分, 入声又因声母清浊之差异而演变为平、上、去三声。故北方方言区的人如欲调平仄,吟咏诗词,应该首先辨识入声,这样才可以避免‘失粘’的毛病。”反之,如果掌握了诗词格律,我们也可以利用它来辨识入声字。 1.利用格律诗中的节奏点
除了变格和拗句以外,正规的诗律一般是比较简单的。以近体诗中的五言律诗为例,其平仄格式只有四种: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一首五言律诗是严格符合诗律的,而且我们发现有该用仄声的地方,却用了普通话读音为“平声”的字,那么,这个“平声”字其实就是古入声字。例如:杜甫《春望》第四句“恨别鸟惊心”,其实际平仄是“仄仄仄平平”,是符合平仄规律的;但如果按普通话读音,将第二字“别”当作是“平声”,显然是不合诗律的,可见“别”字为入声。
当然,用上述这种方法来辨识格律诗中节奏点上的字 (诗句中的第二、四、六字) 和句末的字是最为准确的,因为处于这些位置上的字的平仄都是固定不变的,但如果用来辨识非节奏点上的字(诗句中的第一、三、五字),或者是拗句和变格,或者是没有固定格律的古体诗等上的字,就不会准确了,因为这些位置上的字可以是平声,也可以是仄声。例如:杜甫《春望》首句“国破山河在”,中的“国”字就是处在非节奏点上,是可平可仄的。类似这种情况,就只能运用其他方法来辨识。
2.利用格律诗奇数句末尾字的平仄
对于格律诗而言,奇数句的最末一个字必定是仄声(首句入韵的除外,如果首句入韵,则首句的末字为平声),据此我们也可以辨识入声字。例如:王维《山居秋暝》第七句“随意春芳歇”中的最末一个字“歇”,在现代普通话中读阴平,但根据格律判定它一定是仄声。因此,“歇”实际上是古入声字。
3.利用词和曲的平仄格律
词的平仄有严格的规定,元曲中的平仄的讲究比词更严。我们以词为例,《忆江南》的平仄格律为: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的格律,因此,我们能断定句中第二字“出”一定是仄声,但“出”的现代读音是阴平,那它只可能是古入声字了。
三、结语
总的来说,辨识入声字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长期的记诵、领悟、练习与积累,最终才能做到熟能生巧。入声字的辨识方法有很多,但各有优劣。查检资料法虽然直接、简单、稳妥,但它毕竟离不开参考资料,身边没有参考资料,这个方法就行不通。背诵记忆法当然能辨识入声字,但要识记成百上千且没有什么内在规律的入声字,一般人很难做到,即使编写歌诀来记忆,但毕竟这些歌诀生搬硬套的较多,也并非朗朗上口,要记住它们实在不容易。谐声系联法也仅仅限制在形声字的范围,如果不是形声字,就无法系联。方言类推法应该算是一种比较省事的方法,但前提条件是必须会方言,且这种方言必须有塞音韵尾,或者有独立的入声调类,如果某种方言的入声调类混入别的调类,就很难辨识入声字了。总结归纳法对于只会讲普通话的人特别合适,但毕竟总结归纳的规则实在太多,且有不少例外的情况。运用诗词格律来推测入声字难度较大,且只能辨识一部分入声字,如果遇到拗句和变格,这种方法也无济于事。因此,我们认为辨识入声字最科学的方法是要依据本人实际,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并做到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相互验证。
参考文献:
[1]杨剑桥.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44-161.
[2]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158-245.
[3]项梦冰.保留入声的汉语方言[J].贺州学院学报,2014,30(04):25-32.
[4]周秉钧.古代汉语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1:222-224.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0-80.
[6]胡安顺.通过入声歌诀记入声字[J].古汉语研究,2001(02):80.
[7]王力.汉语音韵[M].北京:中华书局,2003:171-186.
[8]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語言学教研室.汉语方音字汇[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1-370.
[9]许嘉璐.古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79.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高职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路径与模式研究”(2020WTSCX276)。]
责任编辑 魏家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