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听说能力的训练是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来展现当前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的现状,从中发现问题与不足,并进一步探求原因,寻找对策,以期为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 听说能力 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杨细萍(1968- ),女,广东河源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研究。(广东 河源 5170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2-0166-02
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思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的语言交际能力。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在持续、快速地发展,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持续不断,各地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推进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有没有得到提高?还存在一些什么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问卷设计与结果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规定,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的要求如下:第一,听力理解能力。A级: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20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B级:能听懂涉及日常交际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10词左右)的英语简短对话和陈述,理解基本正确。第二,口语表达能力。A级: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课堂交际,并能在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B级:掌握一般的课堂用语,并能在日常涉外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本次调查以本校会计系06级4班和6班共115名同学为对象,参考教学目标的要求,共设计四组问题,以选择题的方式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考察。共回收有效问卷110份,有效率为95.7%。
首先我们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实践情况进行了调查,听力部分包括能否听懂英语授课、能否听懂日常英语谈话、能否听懂英语节目三个选项,较好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分别为19%、13%、11%,基本达到的为34%、27%、23%,而不能达到的则占到了47%、60%、66%。口语能力的数据也不容乐观,在课堂上能用英语交流的学生仅为13%,基本能交流的是26%,无法交流的占61%;能较好地运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的学生为26%,基本能和不能的分别为35%和39%;最后,在语音语调基本正确方面,较好的有14%,基本达到和不能达到的是29%和57%。
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不能灵活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听辨能力及会话策略相对薄弱。这说明很多学生的现实英语交际能力还有待提高。
接下来我们考察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完全为了通过等级考试的占45%,不完全是和不是的分别为27%和28%;为了将来就业的有49%,为了提升自身素质的占19%,当然还有其他目的占12%。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情况也是我们调查的重点,能经常收听英语广播节目的占10%,有时和从不收听的学生为32%和58%;课后主动使用英语对话的学生只有6%,有时和从未这样做的学生占13%和81%;定期参加英语角的学生只有8%,偶尔参加的占15%,而从未参加的高达77%。
后面两项调查反映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主要还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就业,而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二、原因分析
1.应试教育机制影响学生的学习意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中一味强调语法、阅读、写作等适应考试的部分,即使是听力练习也是侧重于答题技巧的训练,而几乎没有练习口语的机会。这种过分注重基础知识而忽略语言技能的教学方式,导致出现所谓的“哑巴英语”。而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许多学校将等级考试与学位证书或毕业证书挂钩,考试的压力迫使教师不得不将应试教育摆在首位,一些用人单位也规定必须获得相应的英语证书才能应聘。在这种双重压力下,学生们不得不将大量时间花在背单词、学语法、做试题上,而无暇顾及听说能力的训练。即使自身很想提高英语交际水平,却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分笔试和口试两种考试形式,但大多数院校不以口试作为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考核依据,一味地强调笔试的通过率。而听力在笔试中的分值仅占15%,大部分学生宁愿花更多的时间来加强读写方面的练习,使得学生们听说方面的压力变小,从而忽略了听说技能的训练。这对学生们的交际能力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2.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成绩普遍居于中等偏下,本身英语基础就不是很好,词汇量不足,句式、语法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使得他们无法准确把握文章的含义,在交际时又不能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内心的真实意见,从而出现听力和口语的双重障碍。而这种交流的不顺畅,又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不愿意花时间听英语、说英语,自然也就阻碍他们取得进步。
3.听说训练不系统,效果难以保证。对英语学习来说,听说训练极其重要,需要在听懂他人意思的基础上多用英语对话,提高交际能力。然而,按照现行的教学计划,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时非常有限,通常每周都只有2~4节,而且没有专门的听力和口语课。很多院校的英语教学还是以教授单词和课文为主,基本不进行听力和口语方面的练习,学生也就失去了锻炼的机会。而除了英语课以外,学生们更没有其他学习的途径,很难形成一定的语感。再加上词汇量有限,因此当听一段英语短文时,即使会的单词有时也会听不出来,用英语对话更是经常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
4.教学模式陈旧单一。我们针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也设计了调查问卷,其中用英语授课的教师为31%,有时使用和不使用的为43%和26%;课堂上听说结合以及使用身体语言的教师仅占20%和24%;在教师能否摆脱传统教学模式这个问题上,只有18%的教师完全做到,13%有时做到,而69%完全没有做到;而是否以学生为课堂中心,52%的教师给出了肯定的答案,41%和7%的教师选择了有时和从不。
调查发现受文化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失偏颇,这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然而,我们中的大多数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倾向于做助手或翻译。只要学生稍一迟疑,我们就急于帮助学生,并习惯于重复学生的回答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听清楚。然而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他们很容易养成等待的习惯,对于同学的言语通常是置之不理。这既不利于课堂气氛的营造也不利于鼓励学生努力思考。同时我们的身体语言运用频率比较低,不善于用身体语言表达意图,这就使得课堂的气氛比较平淡。生动形象的身体语言会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同时可以对所表达的语言有极深的体会。另外,教授新知识时摆脱不掉传统的告知式。通常急于道出问题的关键而忽略了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讲课过程中经常会涉及一些生词,我们大多急于给出生词的拼写及解释。与此相反,教师应当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对生词加深印象,并尽量让他们自己根据发音及一些语境的线索反复思考,直到有所领悟。让学生自己通过比较,教师的确认,学生会对生词及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深。
三、解决方法
鉴于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尚不能满足日常交际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信心。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有必要对目前的英语教学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培养兴趣,树立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活动的最佳背景是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Willis把动机也列入重要的语言学习条件,认为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听力理解也是如此,“让我听”远不如“我要听”,并且要“听出个名堂来”,有了决心,再培养兴趣。在语音室建立个人系列听力材料库,因人施教,材料由易到难,语速由慢到快。听力的听是listen,而不是hear,因此在听力时能否集中注意力是提高听力效果的重要因素。这里所强调的集中注意力不同于情绪紧张,在碰到难题时,不要因为紧张而局促不安,结果使大脑对语言的理解处于抑制状态,使本来熟悉的信息也变得生疏。所以听力中必须树立“争取全局胜利”的观念,放松心情,最大限度地提高听觉器官接收声音信号的灵敏度和正确性。
2.采用分级教学,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英语听力及口语教学中,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就是采用分级教学。在初级阶段,主要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运用英语。教学内容不宜太抽象,最好采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比如饮食起居等,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熟悉外国人的语言习惯。中级阶段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解英语材料及连贯说话的能力,可采取复述短文、概述大意、观点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同时营造良好的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氛围。高级阶段的教学内容可扩展到英语新闻节目和对各种热点问题的辩论,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辩论、演讲、总结发言等。通过这三个阶段,学生就能逐渐掌握较为复杂的表达形式,也就具备了比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
3.积极开发多媒体英语听力资源,创造良好的多媒体环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天生的,它的培养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外部学习环境的促进。应当努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发挥学生自身内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就能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多媒体环境在学生的英语听力学习中起着很大作用,首先,在学校的校园网上建立专门的英语听力的学习网站。学生在进行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时可以随意地点开这些网站。其次,将课堂上的课件放到网站上,里面除了基本的英语听力材料外,还可以选用国内外出版发行的一些CAI英语听力课件。比如,英国Libra多媒体有限公司出版的Small Talks,国内出版的《互动英语》《龙文听霸》《挑战英文听力》等多种课件。而且,可以在网站上放上一些原版的电影,这样将视频、音频、图片和文本集为一体,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网站上做一个相关链接,把其他英语网站的听力学习推荐给学生。总之,维护好多媒体的英语听力环境,是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自主学习的很重要一步。
4.精选材料,扩大学生知识面。我们都知道,“听”是获取语言、知识、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口说话的前提,大量的听力练习是学生获得语感以及正确表达自己思维的基本途径。要达到听力和口语水平的提高,除了充分利用教材加强训练之外,还应精选课外材料,加大语言输入。在选择材料时,可以先选取比较熟悉的话题,难易程度适中,再逐步加大难度。像《新概念英语》《走遍美国》等都是较好的课外教材,既能让学生通过阅读扩大知识面,又可以使用配套磁带训练听力,还可以要求学生模仿书中句型进行对话。要培养泛听能力,就要多听英语新闻,多看英语电视节目,充分利用影像资料和网络资源进行知识积累。
听说能力的提高并不是短期就能收到明显成效的,语言的积累需要相应的环境和足够的训练才能有所突破。加强学生的听说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水平必然会成为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同学生一起努力,彻底改变目前英语教学的传统模式。课堂上提供足够的听说机会,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形成全新的英语学习氛围,推动英语教学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曾宇钧,王家勇.大学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及其对策[J].英语学习,1999(10).
[3]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1998(3).
[4]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2(8).
[5]乔莉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10).
[6]刘玉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调查与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2).
[7]石喜春,陈孟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现状分析及应对之策[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1).
[8]傅梦媛.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调查报告[J].英语教学研究,2007(4).
[9]唐卫红.地方理工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外听说情况调查[J].高教研究,2007(2).
[10]王蓉.“以可视材料为基础的听力活动”在听说教学中的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02(1).
[11]Lightbown,P.M.& N.Spada.How language Are Lear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12]Ferris,Dana.Students’views of academic aural/oral skills:a comparative needs analysis[J].TESOL Quarterly,1998(2).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 听说能力 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杨细萍(1968- ),女,广东河源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研究。(广东 河源 5170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2-0166-02
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思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的语言交际能力。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在持续、快速地发展,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持续不断,各地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推进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有没有得到提高?还存在一些什么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问卷设计与结果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规定,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的要求如下:第一,听力理解能力。A级: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20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B级:能听懂涉及日常交际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10词左右)的英语简短对话和陈述,理解基本正确。第二,口语表达能力。A级: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课堂交际,并能在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B级:掌握一般的课堂用语,并能在日常涉外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本次调查以本校会计系06级4班和6班共115名同学为对象,参考教学目标的要求,共设计四组问题,以选择题的方式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考察。共回收有效问卷110份,有效率为95.7%。
首先我们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实践情况进行了调查,听力部分包括能否听懂英语授课、能否听懂日常英语谈话、能否听懂英语节目三个选项,较好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分别为19%、13%、11%,基本达到的为34%、27%、23%,而不能达到的则占到了47%、60%、66%。口语能力的数据也不容乐观,在课堂上能用英语交流的学生仅为13%,基本能交流的是26%,无法交流的占61%;能较好地运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的学生为26%,基本能和不能的分别为35%和39%;最后,在语音语调基本正确方面,较好的有14%,基本达到和不能达到的是29%和57%。
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不能灵活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听辨能力及会话策略相对薄弱。这说明很多学生的现实英语交际能力还有待提高。
接下来我们考察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完全为了通过等级考试的占45%,不完全是和不是的分别为27%和28%;为了将来就业的有49%,为了提升自身素质的占19%,当然还有其他目的占12%。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情况也是我们调查的重点,能经常收听英语广播节目的占10%,有时和从不收听的学生为32%和58%;课后主动使用英语对话的学生只有6%,有时和从未这样做的学生占13%和81%;定期参加英语角的学生只有8%,偶尔参加的占15%,而从未参加的高达77%。
后面两项调查反映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主要还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就业,而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二、原因分析
1.应试教育机制影响学生的学习意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中一味强调语法、阅读、写作等适应考试的部分,即使是听力练习也是侧重于答题技巧的训练,而几乎没有练习口语的机会。这种过分注重基础知识而忽略语言技能的教学方式,导致出现所谓的“哑巴英语”。而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许多学校将等级考试与学位证书或毕业证书挂钩,考试的压力迫使教师不得不将应试教育摆在首位,一些用人单位也规定必须获得相应的英语证书才能应聘。在这种双重压力下,学生们不得不将大量时间花在背单词、学语法、做试题上,而无暇顾及听说能力的训练。即使自身很想提高英语交际水平,却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分笔试和口试两种考试形式,但大多数院校不以口试作为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考核依据,一味地强调笔试的通过率。而听力在笔试中的分值仅占15%,大部分学生宁愿花更多的时间来加强读写方面的练习,使得学生们听说方面的压力变小,从而忽略了听说技能的训练。这对学生们的交际能力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2.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成绩普遍居于中等偏下,本身英语基础就不是很好,词汇量不足,句式、语法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使得他们无法准确把握文章的含义,在交际时又不能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内心的真实意见,从而出现听力和口语的双重障碍。而这种交流的不顺畅,又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不愿意花时间听英语、说英语,自然也就阻碍他们取得进步。
3.听说训练不系统,效果难以保证。对英语学习来说,听说训练极其重要,需要在听懂他人意思的基础上多用英语对话,提高交际能力。然而,按照现行的教学计划,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时非常有限,通常每周都只有2~4节,而且没有专门的听力和口语课。很多院校的英语教学还是以教授单词和课文为主,基本不进行听力和口语方面的练习,学生也就失去了锻炼的机会。而除了英语课以外,学生们更没有其他学习的途径,很难形成一定的语感。再加上词汇量有限,因此当听一段英语短文时,即使会的单词有时也会听不出来,用英语对话更是经常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
4.教学模式陈旧单一。我们针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也设计了调查问卷,其中用英语授课的教师为31%,有时使用和不使用的为43%和26%;课堂上听说结合以及使用身体语言的教师仅占20%和24%;在教师能否摆脱传统教学模式这个问题上,只有18%的教师完全做到,13%有时做到,而69%完全没有做到;而是否以学生为课堂中心,52%的教师给出了肯定的答案,41%和7%的教师选择了有时和从不。
调查发现受文化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失偏颇,这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然而,我们中的大多数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倾向于做助手或翻译。只要学生稍一迟疑,我们就急于帮助学生,并习惯于重复学生的回答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听清楚。然而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他们很容易养成等待的习惯,对于同学的言语通常是置之不理。这既不利于课堂气氛的营造也不利于鼓励学生努力思考。同时我们的身体语言运用频率比较低,不善于用身体语言表达意图,这就使得课堂的气氛比较平淡。生动形象的身体语言会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同时可以对所表达的语言有极深的体会。另外,教授新知识时摆脱不掉传统的告知式。通常急于道出问题的关键而忽略了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讲课过程中经常会涉及一些生词,我们大多急于给出生词的拼写及解释。与此相反,教师应当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对生词加深印象,并尽量让他们自己根据发音及一些语境的线索反复思考,直到有所领悟。让学生自己通过比较,教师的确认,学生会对生词及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深。
三、解决方法
鉴于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尚不能满足日常交际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信心。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有必要对目前的英语教学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培养兴趣,树立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活动的最佳背景是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Willis把动机也列入重要的语言学习条件,认为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听力理解也是如此,“让我听”远不如“我要听”,并且要“听出个名堂来”,有了决心,再培养兴趣。在语音室建立个人系列听力材料库,因人施教,材料由易到难,语速由慢到快。听力的听是listen,而不是hear,因此在听力时能否集中注意力是提高听力效果的重要因素。这里所强调的集中注意力不同于情绪紧张,在碰到难题时,不要因为紧张而局促不安,结果使大脑对语言的理解处于抑制状态,使本来熟悉的信息也变得生疏。所以听力中必须树立“争取全局胜利”的观念,放松心情,最大限度地提高听觉器官接收声音信号的灵敏度和正确性。
2.采用分级教学,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英语听力及口语教学中,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就是采用分级教学。在初级阶段,主要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运用英语。教学内容不宜太抽象,最好采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比如饮食起居等,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熟悉外国人的语言习惯。中级阶段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解英语材料及连贯说话的能力,可采取复述短文、概述大意、观点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同时营造良好的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氛围。高级阶段的教学内容可扩展到英语新闻节目和对各种热点问题的辩论,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辩论、演讲、总结发言等。通过这三个阶段,学生就能逐渐掌握较为复杂的表达形式,也就具备了比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
3.积极开发多媒体英语听力资源,创造良好的多媒体环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天生的,它的培养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外部学习环境的促进。应当努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发挥学生自身内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就能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多媒体环境在学生的英语听力学习中起着很大作用,首先,在学校的校园网上建立专门的英语听力的学习网站。学生在进行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时可以随意地点开这些网站。其次,将课堂上的课件放到网站上,里面除了基本的英语听力材料外,还可以选用国内外出版发行的一些CAI英语听力课件。比如,英国Libra多媒体有限公司出版的Small Talks,国内出版的《互动英语》《龙文听霸》《挑战英文听力》等多种课件。而且,可以在网站上放上一些原版的电影,这样将视频、音频、图片和文本集为一体,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网站上做一个相关链接,把其他英语网站的听力学习推荐给学生。总之,维护好多媒体的英语听力环境,是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自主学习的很重要一步。
4.精选材料,扩大学生知识面。我们都知道,“听”是获取语言、知识、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口说话的前提,大量的听力练习是学生获得语感以及正确表达自己思维的基本途径。要达到听力和口语水平的提高,除了充分利用教材加强训练之外,还应精选课外材料,加大语言输入。在选择材料时,可以先选取比较熟悉的话题,难易程度适中,再逐步加大难度。像《新概念英语》《走遍美国》等都是较好的课外教材,既能让学生通过阅读扩大知识面,又可以使用配套磁带训练听力,还可以要求学生模仿书中句型进行对话。要培养泛听能力,就要多听英语新闻,多看英语电视节目,充分利用影像资料和网络资源进行知识积累。
听说能力的提高并不是短期就能收到明显成效的,语言的积累需要相应的环境和足够的训练才能有所突破。加强学生的听说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水平必然会成为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同学生一起努力,彻底改变目前英语教学的传统模式。课堂上提供足够的听说机会,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形成全新的英语学习氛围,推动英语教学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曾宇钧,王家勇.大学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及其对策[J].英语学习,1999(10).
[3]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1998(3).
[4]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2(8).
[5]乔莉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10).
[6]刘玉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调查与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2).
[7]石喜春,陈孟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现状分析及应对之策[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1).
[8]傅梦媛.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调查报告[J].英语教学研究,2007(4).
[9]唐卫红.地方理工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外听说情况调查[J].高教研究,2007(2).
[10]王蓉.“以可视材料为基础的听力活动”在听说教学中的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02(1).
[11]Lightbown,P.M.& N.Spada.How language Are Lear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12]Ferris,Dana.Students’views of academic aural/oral skills:a comparative needs analysis[J].TESOL Quarterly,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