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的多舛人生

来源 :今古传奇·单月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ingb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有着千年科举考试历史的国度,社会对“状元”一词的争论,早已超出其本来的含义。不过有一点,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从公元618年孙伏伽成为唐朝第一位科举状元起,到1904年刘春霖当上清朝末代状元为止,中国历史上有档案可查的状元是591位,里面除了少数青史留名的人物外,绝大多数都籍籍无名。那些状元中的佼佼者后来的命运跟科考名次并无太多正面联系,踏入仕途之后的风风雨雨,从不是从当上状元那一刻就注定的。
  陈(安+阝):革除功名,车裂而死


  明朝朱元璋统治时期,福建闽县人陈(安+阝)在洪武三十年高中状元,成为大明朝第六位状元。然而,无巧不成书,这次考中进士的几乎都是南方人。更为巧合的是,这次的三个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因此,榜单一公布,北方士子不服,纷纷上告主考官偏袒同乡,贬斥北方士子。朱元璋闻听大怒,立即吩咐对陈(安+阝)、张信等12人进行复查。然而,这时又有人举报陈(安+阝)、张信,并有意将北方考生水平不高的试卷交给朱元璋审阅。实际上,这本来就是莫须有的事,可是,不经大脑思考的朱元璋武断专横地将陈(安+阝)革除功名,车裂而死。可叹苦读百业丢,空有报国志,换来一命休!
  周延儒:下诏赐死,籍没家产
  明代首辅用延儒是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的状元,入职以后一路擢升,1629年,他获得崇祯皇帝赏识,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次年出任首辅。有明一代,没有哪位状元得到过如此恩宠。但接下去,他就一直走下坡路了,先是被奸臣温体仁排挤,仅任首辅四个月就被迫告老还乡。倘使他能自甘林泉,倒也能善终,但他偏偏不甘退隐。1641年,这位热衷政治运动的前科状元在同党暗通关节之下,再次被崇祯皇帝起用为首辅。此时明朝已是大厦将倾,贪恋权位的周延儒居然用谎言来掩盖统治危机,靠一个个不存在的捷报去哄骗皇帝。结果,他的“荣耀人生”只持续了几个月就到头了,有人上疏揭发真相,怒不可遏的皇帝下诏将用延儒踢死,籍没其家产。
  于敏中:招仅揽贿,死后清算
  比起周延儒,清朝的“状元名臣”于敏中则在死后遭遇了清算。作为乾隆朝的重臣,于敏中死后曾获谥号“文襄”,并入祀贤良祠。但他生前行为不端,私下招权揽贿,结果死后被人揭发,朝廷查出于敏中遗产折合白银两百余万两,紧接着又发生了于敏中的门生王亶望贪污巨额公款之事,令乾隆皇帝心存芥蒂。对于敏中的最后一击是在他去世12年之后,乾隆偶然读到《明史·严嵩传》,忽然想起于敏中贪赃一事,下令对其进行死后清算,取消其所有恩荣,牌位撤出贤良祠。因为于敏中死后遭受的清算过于苛刻,以至于民间传说于敏中是被皇帝逼死的。
  畢沅:善待义军,不得善终
  于敏中之后的一位“状元名臣”——毕沅,也以不得善终载入史册。毕沅咀善待士人、刊刻书籍闻名,史载毕沅“性畏懦,无远略”,当白莲教起义爆发后,他千方百计“不以实告”,他的死亡也不乏诡异之赴。在镇压起义军期间,毕沅固紧张过度,“寻报疾作,手足不仁”,这可能是中风症状,但似乎并无性命之虞,但在服用乾隆皇帝所赐的“活络丸”后,“旋卒”。嘉庆皇帝亲政后,对毕沅家族更是进行了大规模清算,抄没家产,削夺荣典,与当年父皇清算于敏中如出一辙。
  萧锦忠:退隐田园,清贫度日
  萧锦忠作为清朝湖南最后一名状元,起初也是被皇帝钦点授予翰林院编修(主管修史的官员)。第二年,他回乡省亲,然后再没有回北京当官。据说,他在家乡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死也没有离开家乡。在家乡,萧锦忠给人题字、写文、作诗,他的字比其他人的字值钱得多,他靠写点字画来维持生活。不做官并不意味着被人忘记,太平军打到茶陵时,三号人物萧朝贵曾愿意重金礼聘萧锦忠出山做官。这个由落第秀才洪秀奎缔造的军队,究竟还是对科举赢家抱有敬意,但萧锦忠拒绝出山,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而进士曾国藩在操办湘军时,也曾请萧锦忠出山,萧锦忠也予以拒绝。
  傅善祥:“恩赏丞相”,死于非命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女状元很少被人知晓,她就是太平天国的女中豪杰傅善祥,可称得才貌双全。出身南京一家书香门第的傅善祥,从小聪敏过人,喜爱经史典籍的阅读。1853年,洪秀奎下令开科取士,增加“女科”,允许女子参加科举考试。策论题目名称为《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考场上的傅善祥沉着冷静,文思泉涌,下笔千言,出类拔萃的才华令洪秀奎非常赞赏,当场点为女科头名状元。洪秀奎为傅善祥出众的才华所折服,成丰四年(1854年),他下达诏书破格任命傅善祥为“恩赏丞相”,位列州司座次,隶属天王府六部。傅善祥出色的能力也深受天国军民的称颂,当时南京城中曾流传一首歌谣:“跟着洪宣娇,会打火枪套耍刀。”“跟着傅善祥,能治国来女自强。”还有“武有洪宣娇,文有傅善祥”的说法。可太平天国暂时的盛世冲昏了当权者的头脑,他们沉迷于享乐之中,傅善祥也成为了东王杨秀清手中的玩物。相传“天京事变”后,杨秀清被诛杀,傅善祥也死于乱军之手。
  (责任编辑/姜巧玲)
其他文献
(本报记者 求实)事情得从四百多年前的明朝说起,在一次遭发配充军的太医中有一个叫谢平的,医术十分高明,被流放到贵州。时任黔东南知府正是光明村人谢权方,谢权方对谢平,一个是因为都是谢姓本家,一个是对他的蒙冤深表同情,把谢太医奉为上宾遂成莫逆之交。后来,太医冤案平反,奉召回京,升为太医院院史。谢太医搜集宫廷御方,家传祖训等等,编成《谢氏医贯》。上、中、下三部书,并赠与谢权方以报答知遇之恩。在谢太医鼎力
期刊
(北京讯)从北京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咳喘病医学年会上传来好消息,一种咳喘新药的问世,使根治咳喘病成为现实。  见右图,就是这种咳喘新药—猛虫胶囊。吃上它,不管是多少年的老慢支、哮喘、肺气肿、肺心病,都能很快好。  咳痰咳血很快好转,喘息憋闷逐渐消失,马上就能轻松透气;吃上半个月,排出大量死痰,呼吸变得轻松畅快;上医院一检查,肺功能完全恢复,CT片、胸透全部正常,老咳喘竟然全好了。  据厂家介绍,这种
期刊
业务“铁三角”,雄心勃勃辟新业;情感治疗师,强强联手创佳绩。留洋博士,筑梦辞高职;名企总裁,落魄甘从医;靓丽女医,报恩当助理。心理咨询,谆谆善导释旧怨;物理疗法,井井有序治创伤。家庭和美事事顺,婚姻幸福人人羡!  清晨,在北京朝阳区一户正在装修的新居里,电钻刚响了几声,就被闫兰和张五洲迅速飙高的吼声打断了。这对小夫妻像阶级敌人一样怒目相向,把装修经理吓得杵在一旁。原因并不复杂,只为一个洗脸台。洗脸
期刊
名家在线:  骆根兴,1915年生于河北,198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现任职于总装备部政治部文艺创作室。《西部年代》以聂荣臻元帅和科学家钱学森为主体,立于画面前景的是当年卫星发射基地的司令员李富泽,立于右侧的是基地政委栗在山。画面艺术地再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國西部导弹和卫星研发基地的一个“真实”瞬间,表现了那个时代为国家强大而艰苦奋斗的创业者形象。画面以生动的人物造型,丰富的色彩组合,肯
期刊
一 僻祸外逃  公元1859年,是咸丰皇帝在位的第九个年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人毫不费力地撞开了中国的国门:由于对洋人充满畏惧,1858年11月,清廷与洋人签订了极不平等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增设南京、镇江、汉口、宜昌等城为通商口岸;外国船只可在长江自由航行;鸦片贸易合法化;中国海关由外国人督办税务。  在天灾人祸接连不断的大背景下,湖北汉川历史上出现了一位令后世颇有争议的人物——王孝邦。
期刊
《A古传奇》创刊于1981年,始终恪守“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大众意识、时代精神”的办刊方针,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成为中国通俗文学期刊界的一面旗帜,屡获国家级期刊奖,被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玉娇龙》、《亮剑》、《人问正道是沧桑》、《一级恐惧》、《黑洞》、《烟花三月》、《乱世黄金案》、《绝世秘方》等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已被改编成相关影视剧,并结集出版创刊36周年精装典藏版《传奇影视经典》,广受读者及业
期刊
乍相逢,天地萧然,雨雪霏霏;  忽离别,漫漫长夜,秋水望穿。  风断时,英雄如刀,炫光冷脊背;  云破处,美女似铁,绝意待郎归。  一 复仇者  瘸子一开始不叫瘸子,他是在一颗子弹射进他大腿根之后,才叫瘸子的。  那是深夜。下雪。日本料亭的门旁立着一个小灯笼。灯泡在风雪中摇晃着一坨昏黄的光亮,像一个半熟的蛋黄,好像一不小心就会在水里稀释。雪下得太大了,甚至分辨不出对面走过来的人的脸。当汽车轱辘碾压
期刊
非常年代,知青下乡蹲点;  贫瘠之地,群众食不果腹。  深入群众,积极探索致富之路;  以身作则,发动队员勇于开拓。  宵小作祟,发起“阶级斗争”;  群众反攻,假富农得清白。官民合一,众志成城。  《苦荞坡》除苦,情义先行!  翻过堰垭就是苦荞坡,苦荞坡上种着漫山遍野的苦荞。红杆杆、绿叶叶、开白花的苦荞是苦荞坡的当家农作物。这座山到处是岩石,种苞谷,苞谷不结坨;种洋芋,洋芋不长个;种麦子,麦子无
期刊
思绪把我带到三十多年前,一次我去上海出差,返回时在上海火车站看到有出售《今古传奇》杂志,随手拿起一本翻看一下,真的,一看就放不下来了。多年过去了,当时的感觉仍然能够清楚地记得,犹如一阵清风迎面扑来,清新隽永,太棒了。我喜欢订杂志,涉猎的范围也比较广,但是像这样好的杂志真还不多见。当时就买下了正在销售的前三期《今古传奇》,那时定价是每本一元。  后来我就开始订阅《今古传奇》,成为了一名《今古传奇》的
期刊
中国近现代史上涌现出了众多的豪门贵族和文化世家,与其他世家所不同的是,安徽合肥西乡的张氏家族,不仅以官宦显世,而且以文化世家闻名遐迩。  充满传奇色彩的合肥张氏家族,涌现出了淮军将领张树声、大清名士张华奎、开明教育家张武龄,还有被称作“最后的大家闺秀”的张家四姐妹,她们个个貌美如花,多才多艺,一人便是一道风景,夫婿也都是人中之龙:大姐张元和,精昆曲,嫁给名噪一时的昆曲名家顧传玠;二姐张允和,擅诗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