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加强放射科的管理质量和控制力度,保证放射科诊断工作的开展效率和医疗安全,以“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政策”为准则、医院实际情况和政府管理条例为核心的现代化放射诊断科管理策略成为医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保证治疗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本文探讨了放射科全面质量控制方法,并详细的阐述了有关控制要点,旨在提高科室信誉度以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放射诊断科 管理 质量控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631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388-02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医疗技术得到长足的进步,放射诊断科工作范围逐渐增加、工作内容不断丰富,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科室工作质量作为保证科室诊疗效果的基础,而科室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可是工作质量的高低,因此有必要在工作中对管理策略进行深入分析。放射科室是国内各地医院最大的辅助诊断室,这一工作性质就决定了它有著工作室多、窗口多、工作人员多、工人混乱、人员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如何针对这些特点有针对的提出放射诊断科管理工作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 放射科组织体系
1.1 随着放射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检查内容的扩展,医学影像(放射)科必须实施整体管理,统一管理各种影像设备和诊疗业务内容,即:传统X线、CT、MR、介入,均在科主任统一领导和管理下进行工作。
1.2 不同业务技术可分成三个组,即:诊断组;技术组;医辅组。做到医、技、辅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诊断组由各级诊断人员组成;技术组由各级技术和物理机械人员组成;医辅组由护士、登记和影像资料保管人员组成。
1.3 在科主任统一管理下诊疗组和技术组人员对各影像内容(传统X线、CT、MR、介入)实施“相对固定,定期轮转”,以利于专业技术的全面掌握和人才培养,达到影像学的“一专多能”的目标。诊断组和技术组人员实施轮转的条件:轮转CT必须有二年以上的传统X线实践 ;轮转MR必须有2年以上的CT实践;轮转介入治疗必须在2年以上的传统X线诊断实践基础上,事先经过介入知识培训。
2 放射诊断科质量控制管理方法
在放射科全面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主要的管理措施是从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管理模式入手,将管理工作归纳总结,生成系统化的控制流程,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素质教育、技术辅导,强化工作人员自我管理意识,从而提高科室的工作质量,使得整个放射科室的信誉以及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
2.1 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全面控制体制。这种控制体制通常都是通过科室主任、诊断组长和技术组长构成了一个系统、全面的控制管理小组。在整个管理工作中,科室主任作为全面质量控制的第一负责人,全局统筹整个管理控制工作,2个业务组长分别按照职务、岗位以及业务范围上负责科室的管理工作,并且对科室业务质量、业务技术训练等方面进行考察,保证科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程序化控制。放射科作为医院最大的辅助诊断科室,它本身有着工作量大、工作繁杂的特点,它的工作可谓是千头万绪,就同一患者而言都有着较强的规律性、程序化工作,在放射管理中需要进行同一类患者检查。这些工作程序需要从放射科的工作室、工作人员以及管理流程入手,做到各细节不放过、不放松,保证控制工作量,且对各工作室人员的岗位系统的程序化、空盒子和严格责任管理,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这也是提高科室管理治疗的主要方法。在目前的管理中,整个管理工作流程如下:
2.2.1 登记室管理:登记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曾得到人们的重视,错误的认为这一工作是多余的,是纯属浪费的。但是经过长时期的工作实践得出,登记室工作至关重要,它主要包括了检查申请单的查询、收费把关、检查登记、预约等,并且还要在检查之后进行登记,同时发送检查报告单甚至还要整理相关材料,做好材料管理工作。
2.2.2 普通透视室、摄片室、肠胃检查室的管理:这些科室的管理工作主要包含了申请单的核准,病人病情的了解以及其他资料的准备,在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之后要正确的使用科室设备和仪器,并及时的完成检查资料,将这些检查资料及时的统计,并归档入库。
2.2.3 暗室管理:在放射诊断科的暗室工作中主要包含了胶片的准备、洗像药的准备和补充,洗片机的正确使用以及胶片冲洗等工作。这些工作本身都对工作精确度要求高,为此在工作中必须要细致、严格的控制每一个环节,保证工作质量。
总之,在工作之中系统的将这些工作内容进行程序化控制,规范工作程序,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同时,还需要采用工作人员轮换制,在工作程序不变的前提下,避免了一人一制度的管理混乱现象。
2.3 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根据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有关精神,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科室成立质量保证管理小组,制定《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节》。
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提高影像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获得最佳影像质量,减少放射剂量,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依据,达到代价—危害—利益三方面的最优化。
(1)提高各级影像专业技术水平。
(2)改善影像科各专业人员间的关系,全面进行质量管理。
(3)建立各种设备、各项指标的标准和评价方式,为影像诊断质量的提高作出更客观、正确的决策。
(4)通过代价—危害—利益分析,以经营的观点管理放射科。
首先,放射科“X射线防护与诊断质量保证管理小组”(下称管理小组)负责制定质量保证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负责科室质量控制和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
其次,管理小组以下列法规和文件为依据和准则,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和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包括《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儿童X射线放射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育龄妇女和孕妇的X线检查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以及省、市卫生行政部门为贯彻执行以上法规而做出的有关规定和实施细则,同时认真执行医院的有关规定。
3 结束语
目前,临床医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种医疗器械的发展,而医院医疗器械的信息化水平的进步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础。放射科作为医院不可缺少的科室,做好管理工作是实现现代化医院管理的核心。
参考文献
[1] 郑永军,戴捷,李鸣,刘晖.医院医疗设备标准化管理的研究与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7(09)
[2] 贾国良.对医疗设备使用的制度化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07(07)
关键词:放射诊断科 管理 质量控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631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388-02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医疗技术得到长足的进步,放射诊断科工作范围逐渐增加、工作内容不断丰富,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科室工作质量作为保证科室诊疗效果的基础,而科室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可是工作质量的高低,因此有必要在工作中对管理策略进行深入分析。放射科室是国内各地医院最大的辅助诊断室,这一工作性质就决定了它有著工作室多、窗口多、工作人员多、工人混乱、人员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如何针对这些特点有针对的提出放射诊断科管理工作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 放射科组织体系
1.1 随着放射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检查内容的扩展,医学影像(放射)科必须实施整体管理,统一管理各种影像设备和诊疗业务内容,即:传统X线、CT、MR、介入,均在科主任统一领导和管理下进行工作。
1.2 不同业务技术可分成三个组,即:诊断组;技术组;医辅组。做到医、技、辅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诊断组由各级诊断人员组成;技术组由各级技术和物理机械人员组成;医辅组由护士、登记和影像资料保管人员组成。
1.3 在科主任统一管理下诊疗组和技术组人员对各影像内容(传统X线、CT、MR、介入)实施“相对固定,定期轮转”,以利于专业技术的全面掌握和人才培养,达到影像学的“一专多能”的目标。诊断组和技术组人员实施轮转的条件:轮转CT必须有二年以上的传统X线实践 ;轮转MR必须有2年以上的CT实践;轮转介入治疗必须在2年以上的传统X线诊断实践基础上,事先经过介入知识培训。
2 放射诊断科质量控制管理方法
在放射科全面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主要的管理措施是从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管理模式入手,将管理工作归纳总结,生成系统化的控制流程,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素质教育、技术辅导,强化工作人员自我管理意识,从而提高科室的工作质量,使得整个放射科室的信誉以及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
2.1 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全面控制体制。这种控制体制通常都是通过科室主任、诊断组长和技术组长构成了一个系统、全面的控制管理小组。在整个管理工作中,科室主任作为全面质量控制的第一负责人,全局统筹整个管理控制工作,2个业务组长分别按照职务、岗位以及业务范围上负责科室的管理工作,并且对科室业务质量、业务技术训练等方面进行考察,保证科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程序化控制。放射科作为医院最大的辅助诊断科室,它本身有着工作量大、工作繁杂的特点,它的工作可谓是千头万绪,就同一患者而言都有着较强的规律性、程序化工作,在放射管理中需要进行同一类患者检查。这些工作程序需要从放射科的工作室、工作人员以及管理流程入手,做到各细节不放过、不放松,保证控制工作量,且对各工作室人员的岗位系统的程序化、空盒子和严格责任管理,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这也是提高科室管理治疗的主要方法。在目前的管理中,整个管理工作流程如下:
2.2.1 登记室管理:登记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曾得到人们的重视,错误的认为这一工作是多余的,是纯属浪费的。但是经过长时期的工作实践得出,登记室工作至关重要,它主要包括了检查申请单的查询、收费把关、检查登记、预约等,并且还要在检查之后进行登记,同时发送检查报告单甚至还要整理相关材料,做好材料管理工作。
2.2.2 普通透视室、摄片室、肠胃检查室的管理:这些科室的管理工作主要包含了申请单的核准,病人病情的了解以及其他资料的准备,在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之后要正确的使用科室设备和仪器,并及时的完成检查资料,将这些检查资料及时的统计,并归档入库。
2.2.3 暗室管理:在放射诊断科的暗室工作中主要包含了胶片的准备、洗像药的准备和补充,洗片机的正确使用以及胶片冲洗等工作。这些工作本身都对工作精确度要求高,为此在工作中必须要细致、严格的控制每一个环节,保证工作质量。
总之,在工作之中系统的将这些工作内容进行程序化控制,规范工作程序,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同时,还需要采用工作人员轮换制,在工作程序不变的前提下,避免了一人一制度的管理混乱现象。
2.3 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根据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有关精神,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科室成立质量保证管理小组,制定《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节》。
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提高影像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获得最佳影像质量,减少放射剂量,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依据,达到代价—危害—利益三方面的最优化。
(1)提高各级影像专业技术水平。
(2)改善影像科各专业人员间的关系,全面进行质量管理。
(3)建立各种设备、各项指标的标准和评价方式,为影像诊断质量的提高作出更客观、正确的决策。
(4)通过代价—危害—利益分析,以经营的观点管理放射科。
首先,放射科“X射线防护与诊断质量保证管理小组”(下称管理小组)负责制定质量保证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负责科室质量控制和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
其次,管理小组以下列法规和文件为依据和准则,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和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包括《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儿童X射线放射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育龄妇女和孕妇的X线检查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以及省、市卫生行政部门为贯彻执行以上法规而做出的有关规定和实施细则,同时认真执行医院的有关规定。
3 结束语
目前,临床医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种医疗器械的发展,而医院医疗器械的信息化水平的进步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础。放射科作为医院不可缺少的科室,做好管理工作是实现现代化医院管理的核心。
参考文献
[1] 郑永军,戴捷,李鸣,刘晖.医院医疗设备标准化管理的研究与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7(09)
[2] 贾国良.对医疗设备使用的制度化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