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矢志不渝;他是大型辞书主编,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是慈祥的父亲,言传身教,影响子女。2008年10月4日,这位有着82年党龄的中共党员夏征农,在为他奋斗了一辈子的共和国过完生日之后,永远地合上了双眼。
怀着复杂的心情,笔者约访了夏征农先生的儿子夏小华。他向笔者讲述了这位中国百年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传奇的一生。
坚定信仰,敢讲真话
夏征农老先生一生戎马生涯,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积极地投身于党和民族的事业之中,经历过大革命失败的考验,参加过“南昌起义”;经历过国民党的监狱和白色恐怖的考验;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经了“皖南事变”等战火纷飞的考验;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经受了党内斗争包括“文革”的考验。一路走来,血雨腥风,屡遭磨难,沉浮坎坷,却从未磨去他的革命意志和他对党的忠诚。
“半是书生半战士,一行政治一行诗。”这是夏老对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的“战士”,体现在他一生中,始终将自己的生命与党的事业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永远牢记入党时的誓言,只讲付出,不求回报,并将之作为其生命的价值,一生奋斗不息;他的“书生”,显示在他总是怀抱着理想,以自己独立的思考,不断探求真理,不随大流,不媚俗,“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正如他在诗中所说的“七十方知六十非,书生意气不趋时。铸成僻性终难改,月夜花荫忆子规”。
1959年,身为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的夏征农,因“反右派不力、同情右派”等原因被免去职务,降为一家人民公社的公社书记。那时,大炼钢铁、放卫星浮夸之风弥漫整个中国。夏征农在人民公社也搞了一个炼钢炉,却没有炼出一点钢来。事实使他感到不能再这样搞下去了。于是,他直言不讳,向省委报告:“不要再要求每天放什么卫星了,所有的卫星都是假的。”有人说他:“你受了这样大的处分,还像没事一样提意见,万一再被批怎么办?”他说:“如实反映情况,是党员党性的具体表现。”仅此一事,作为一个在大时代以追求真理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夏老的“道德文章”表露无遗,令人感佩!
宽容大度,坚强隐忍
胸怀宽广、博大,能包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是夏老的又一突出品质。他认为个人的事情都是小事,因此他绝不会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从来不会为个人恩怨打击报复任何人,而总是从大局考虑,以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为本。“文革”后,一些在“文革”前或“文革”中整过他的人,每每见面之后,会向他表示歉意,夏老往往只是笑笑:过去的事情不要再提。一句带过,让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即便是“文革”之后,他也曾因坚持推动解放思想,坚持顾全大局,而遭受到一些个人打击。对此,他总是坦然面对,“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这样宽广的胸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那种“厚德载物”的精神。
夏老从不为了自己向别人提要求。夏小华回忆说,2003年的一天,他去父亲住所看望父亲,发现父亲早早就睡下了。他很奇怪,问道:“你是不是不舒服?”便摸了摸父亲的额头,父亲发高烧了。于是他赶紧叫车陪夏老去医院看病,一量体温都到了40度。夏老病情如此严重,却仍然自己扛着,不愿给他人增加一点点麻烦。事后,夏老还风趣地开玩笑:“幸亏脑子没烧坏!”
夏老此次生病是因为胆结石。大家都知道胆结石是很痛的,但他却是病房里最安静的病人,家人、医务人员从来都没有听到过他的呻吟。他的这种坚强,持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兢兢业业,永不懈怠
在生命的最后30年,夏老一直忙于《辞海》的修订工作。1978年,时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的夏征农,被调任《辞海》主编,同时接到中央指示:新版《辞海》要在1979年10月前出版,向建国30年献礼。首先面临的是方向性的问题:是以舒新城、陈望道先生主编的《未定稿本》为基础修订?还是以“文革”中的《修订稿本》为基础修订?夏老亮出自己的观点:以《未定稿本》为基础修订。这次“拍板定调”,保证了1979年版《辞海》的修订方向。1981年1月,新版《辞海》出版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夏征农就提出了“10年修订一次”的决策。修订时间定为10年,是很有道理的,可以对某一个时期的词汇、观点等进行沉淀、整理。时间太短,未经历史沉淀,词汇可能缺少精准性,流于浮躁,不符合一部辞典的要求;时间太长,辞典不能反映时代前进的脚步。因此,便有了《辞海》1989年版、1999年版,并且形成“一丝不苟、字斟句酌”的“辞海精神”。“人生百年亦寻常,乐事无如晚节香。有限余年仍足惜,完成最后一篇章。”这首诗体现了夏老百岁之时仍不忘自我勉励,为国家多作贡献。
据悉,2009年版的《辞海》中将收录“夏征农”这一词条,这无疑是对夏老最大的肯定。
言传身教,舐犊情深
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夏老很少以居高临下的口气教训孩子,从来就没有家长制作风。如果在讨论中出现争议
时,子女往往会与父亲争得面红耳赤。大家能达成一致,皆大欢喜自然最好;若仍存在分歧,也可以各自保留自己的意见。“他一生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一直认为在中国社会,封建主义的遗毒比资本主义的影响更大,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束缚也更严重,因此他一直倡导民主。在家里对我们也是非常民主的,从来都没有把他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我们,多是采取言传身教的方式去引导,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感染我们。”夏小华先生如是说。
夏老对子女的要求只有简单的三点:一要守法;二要自食其力;三要好好学习,尽力为国家多作贡献。
对社会夏老总想着付出,对亲人也是如此。即使年纪很大了,每每孩子们去看望他,他最常询问的一句话也是“生活有没有困难?有困难的话跟我讲,我接济你。”却从不提要子女孝敬。这种精神,深深地教育了子女,让子女们知道应当自立自强。夏老甚至到了105岁高龄,走路都要自己走,不要别人搀扶,也没有使用过拐杖。在党的“十七大”开幕之前,夏老作为特邀代表,还曾在病房走廊里练习走大步,以便在参加会议时能够跟上入场代表队伍的步伐。遗憾的是,由于经过身体检查,医生认为夏老当时的身体状况不适合长途劳顿去参加大会,使他未能成行。
2006年11月,夏老将子女邀到自己住所,送给他们每人一套八卷本的《夏征农文集》,对他们说:“我没有什么财富留给你们,就这几本书,你们觉得有用可以看看。”在听到父亲说到“我已完成了自己所有的任务了”,夏小华赶紧接过来说,“你的回忆录还没有写,《大辞海》也还没有完成,你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啊。”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作为子女,他很了解自己的父亲,父亲如果觉得自己没有事情可做了,会认为自己生命的价值也就没有了……
讲到这里,夏小华声音哽咽了,眼睛里分明是泪水,但是他强忍着不让它流下来。他说:“很多人安慰说父亲那么长寿,他的辞世应该是喜丧。但实际上很难让逝者的至亲这样看,对活着的人来说,永别永远是一种难以承受之痛。”
最后,夏小华用一句话概括了父亲的一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怀着复杂的心情,笔者约访了夏征农先生的儿子夏小华。他向笔者讲述了这位中国百年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传奇的一生。
坚定信仰,敢讲真话
夏征农老先生一生戎马生涯,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积极地投身于党和民族的事业之中,经历过大革命失败的考验,参加过“南昌起义”;经历过国民党的监狱和白色恐怖的考验;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经了“皖南事变”等战火纷飞的考验;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经受了党内斗争包括“文革”的考验。一路走来,血雨腥风,屡遭磨难,沉浮坎坷,却从未磨去他的革命意志和他对党的忠诚。
“半是书生半战士,一行政治一行诗。”这是夏老对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的“战士”,体现在他一生中,始终将自己的生命与党的事业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永远牢记入党时的誓言,只讲付出,不求回报,并将之作为其生命的价值,一生奋斗不息;他的“书生”,显示在他总是怀抱着理想,以自己独立的思考,不断探求真理,不随大流,不媚俗,“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正如他在诗中所说的“七十方知六十非,书生意气不趋时。铸成僻性终难改,月夜花荫忆子规”。
1959年,身为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的夏征农,因“反右派不力、同情右派”等原因被免去职务,降为一家人民公社的公社书记。那时,大炼钢铁、放卫星浮夸之风弥漫整个中国。夏征农在人民公社也搞了一个炼钢炉,却没有炼出一点钢来。事实使他感到不能再这样搞下去了。于是,他直言不讳,向省委报告:“不要再要求每天放什么卫星了,所有的卫星都是假的。”有人说他:“你受了这样大的处分,还像没事一样提意见,万一再被批怎么办?”他说:“如实反映情况,是党员党性的具体表现。”仅此一事,作为一个在大时代以追求真理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夏老的“道德文章”表露无遗,令人感佩!
宽容大度,坚强隐忍
胸怀宽广、博大,能包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是夏老的又一突出品质。他认为个人的事情都是小事,因此他绝不会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从来不会为个人恩怨打击报复任何人,而总是从大局考虑,以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为本。“文革”后,一些在“文革”前或“文革”中整过他的人,每每见面之后,会向他表示歉意,夏老往往只是笑笑:过去的事情不要再提。一句带过,让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即便是“文革”之后,他也曾因坚持推动解放思想,坚持顾全大局,而遭受到一些个人打击。对此,他总是坦然面对,“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这样宽广的胸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那种“厚德载物”的精神。
夏老从不为了自己向别人提要求。夏小华回忆说,2003年的一天,他去父亲住所看望父亲,发现父亲早早就睡下了。他很奇怪,问道:“你是不是不舒服?”便摸了摸父亲的额头,父亲发高烧了。于是他赶紧叫车陪夏老去医院看病,一量体温都到了40度。夏老病情如此严重,却仍然自己扛着,不愿给他人增加一点点麻烦。事后,夏老还风趣地开玩笑:“幸亏脑子没烧坏!”
夏老此次生病是因为胆结石。大家都知道胆结石是很痛的,但他却是病房里最安静的病人,家人、医务人员从来都没有听到过他的呻吟。他的这种坚强,持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兢兢业业,永不懈怠
在生命的最后30年,夏老一直忙于《辞海》的修订工作。1978年,时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的夏征农,被调任《辞海》主编,同时接到中央指示:新版《辞海》要在1979年10月前出版,向建国30年献礼。首先面临的是方向性的问题:是以舒新城、陈望道先生主编的《未定稿本》为基础修订?还是以“文革”中的《修订稿本》为基础修订?夏老亮出自己的观点:以《未定稿本》为基础修订。这次“拍板定调”,保证了1979年版《辞海》的修订方向。1981年1月,新版《辞海》出版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夏征农就提出了“10年修订一次”的决策。修订时间定为10年,是很有道理的,可以对某一个时期的词汇、观点等进行沉淀、整理。时间太短,未经历史沉淀,词汇可能缺少精准性,流于浮躁,不符合一部辞典的要求;时间太长,辞典不能反映时代前进的脚步。因此,便有了《辞海》1989年版、1999年版,并且形成“一丝不苟、字斟句酌”的“辞海精神”。“人生百年亦寻常,乐事无如晚节香。有限余年仍足惜,完成最后一篇章。”这首诗体现了夏老百岁之时仍不忘自我勉励,为国家多作贡献。
据悉,2009年版的《辞海》中将收录“夏征农”这一词条,这无疑是对夏老最大的肯定。
言传身教,舐犊情深
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夏老很少以居高临下的口气教训孩子,从来就没有家长制作风。如果在讨论中出现争议
时,子女往往会与父亲争得面红耳赤。大家能达成一致,皆大欢喜自然最好;若仍存在分歧,也可以各自保留自己的意见。“他一生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一直认为在中国社会,封建主义的遗毒比资本主义的影响更大,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束缚也更严重,因此他一直倡导民主。在家里对我们也是非常民主的,从来都没有把他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我们,多是采取言传身教的方式去引导,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感染我们。”夏小华先生如是说。
夏老对子女的要求只有简单的三点:一要守法;二要自食其力;三要好好学习,尽力为国家多作贡献。
对社会夏老总想着付出,对亲人也是如此。即使年纪很大了,每每孩子们去看望他,他最常询问的一句话也是“生活有没有困难?有困难的话跟我讲,我接济你。”却从不提要子女孝敬。这种精神,深深地教育了子女,让子女们知道应当自立自强。夏老甚至到了105岁高龄,走路都要自己走,不要别人搀扶,也没有使用过拐杖。在党的“十七大”开幕之前,夏老作为特邀代表,还曾在病房走廊里练习走大步,以便在参加会议时能够跟上入场代表队伍的步伐。遗憾的是,由于经过身体检查,医生认为夏老当时的身体状况不适合长途劳顿去参加大会,使他未能成行。
2006年11月,夏老将子女邀到自己住所,送给他们每人一套八卷本的《夏征农文集》,对他们说:“我没有什么财富留给你们,就这几本书,你们觉得有用可以看看。”在听到父亲说到“我已完成了自己所有的任务了”,夏小华赶紧接过来说,“你的回忆录还没有写,《大辞海》也还没有完成,你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啊。”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作为子女,他很了解自己的父亲,父亲如果觉得自己没有事情可做了,会认为自己生命的价值也就没有了……
讲到这里,夏小华声音哽咽了,眼睛里分明是泪水,但是他强忍着不让它流下来。他说:“很多人安慰说父亲那么长寿,他的辞世应该是喜丧。但实际上很难让逝者的至亲这样看,对活着的人来说,永别永远是一种难以承受之痛。”
最后,夏小华用一句话概括了父亲的一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