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d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一些教师用新媒体技术、音乐美术等扮美课堂,让各种评价手段得以齐聚,体现了崭新的教学思路。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深入追问:有时候,我们到底是在追求创新,还是在满足于表面的浮华?简约,是舍而有得、言简意赅、文简意丰、返璞归真,是以简洁的形式、清晰的思路、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
   一、取舍内容,简化处理
   我们要深掘教材,精选文本,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我们是教材的“二次开发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大胆取舍教学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有时会不得要领,源于我们的目标过多,要顾及知识的习得、能力的提升、情感的熏陶,还有审美情趣、品德修养等内容,在多样目标的追求中迷失自我,最终使目标虚化,使语文教学失去了“语文味”。教学目标是要为学生引航的,目标定得是否科学,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如果课堂目标定得过高,教师再面面俱到,往往越抓越空;而如果目标定得过低,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教师要基于“最近区域”确立目标,追求“一课一得”。如诗歌教学,依次需要了解写作背景,带着感情朗读诗歌,把握诗人形象,体会诗歌内涵。教师需要去繁就简,根据学习需求确立一个目标。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以“朗读诗句、改写对话,走近杜甫、感受杜甫”为目标,目标设计显得简约而丰厚。我们要基于考点精选内容,要借助教材这个“例子”,强化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如在学习诗歌赏析时,教师要求学生抓住语言、画面、手法、经历、背景,在学习方法、探寻规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要针对差异,合理选择内容,要难文浅出、长文短教,在机智的变换中简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二、细读文本,追求务实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时候往往片面追求“新颖别致”,大搞花样,环节、形式变多,无价值的活动也变多了。我们要简化环节,为学生留出更多讨论、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知。我们要让学生“细读”,抓住能支撑阅读的关键词句,让学生把握整体,进行讨论、理解、品味,使教学变得务实而有效。如在《雨的四季》一课教学中,教者让学生品读春雨,展开自己的联想,透过字里行间,将仿佛看到、听到、闻到、感受到的内容说出来。我們要避免语文课堂被零敲碎打而被肢解得体无完肤,不追求过多分析,要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悦。我们可以对问题进行筛选、整合,能抓住一两个主问题进行教学,以避免“随意问”“简单问”“碎片问”。主问题能以一问抵多问,能促进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学生展开讨论,使课堂变得饱满。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显得琐碎,主问题难以落实,我们可以巧借形式,将所有问题串联起来,使内容精简、环节简要。
   三、摒弃繁华,挖掘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不必要的教学技术会导致资源的“挥霍”,要开展扎实的语文实践活动,从文本言语中挖掘内在的精神。我们要根据学情选择教学媒体,能令学生生趣,促进目标的实现,这样的使用才有价值。我们在公开课教学中,常追求外表的“繁华”而放弃了“原生态”的教法,往往因为尺度把握的不合理,教师批量呈现信息,学生“走马观花”,反倒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只有阅读才能让感知变得鲜活,才能感受遣词造句之妙、中华语言之美。如在《昆明的雨》一课教学中,教师让大家四读文本:一读课文,说说文本所描写的昆明的雨是怎样的;二读文本,题目写昆明的雨,而文中雨的内容写得并不多,而写了雨季的景、事、物、人,说说它们与雨有什么关系;三读文本,品读“雨季的果子,是杨梅”,感受文本语言的平淡质朴,从这些“凡人小事”中感受到独特的光;四读文本,理解作者淡泊从容的人生态度,体会对昆明真切的怀念。读才是语文学习的“根”,而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已,我们只有以简捷的手段,才能让语文教学变得简约而优雅。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去繁就简,为学生提供努力的方向,能将学生的思维往深处引领,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
其他文献
最近一直在听数学教研组长丁老师的数学课,一个月下来,对于数学课有了更多的感受。以前对于数学课,总是局限于教科书上每节课的知识点,对于知识的前后联系关注不够,使小学数学的知识产生了割裂。丁老师的课,始终把握数学的整体性,关注前后知识的联系,让我受益匪浅。下面以两个教学片段为例,谈谈我的感受。   一、把握数学的整体感知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
期刊
我生活在一个小县城——山东新泰。她镶嵌在乡镇和城市之间,多少有一些大城市的印记,这让我们这些言必尧舜的“保守派”在思想上免得让时髦的年轻人揶揄,又没有完全剪断乡愁的脐带和情丝,这先进与保守的挽结,其交集便是小县城文化:安静祥和,清心寡欲;偶尔还有对远方的眺望,“时矫首而遐观”。所以,于我来说,是个宜居的好地方。   电视塔、清音桥、莲花山和三官庙,这是新泰的四大景点,来新泰你至少要去这四个地方。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探究的理念融入课堂,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开展教学,呵护学生的求知欲望,把自主学习的理念落到实处。教师要构建探究式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自主潜能,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审视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往往占据课堂主体地位,按自己的思路去设计问题,学生对教师会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他们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一些教师受应试教育观
期刊
古人云:“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也就是说,从一个大主题单元的全方位分析,可以得出总结课的设计范式。下面笔者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几篇文章:《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为例,探讨大主题单元中总结课的一般设计策略。   一、管中窥材   1.分析选材。不同的单元有不同的主题,其表达特色也完全不同,老师可以先分析单元主题选材的特征。笔者选取的这几篇课文都是写景的文章,它们表达特色各不
期刊
2020年国家考试中心为新高考省份命制了两套语文卷,一套是山东省使用的新高考Ⅰ卷,另一套是海南省使用的新高考Ⅱ卷。在这两套试卷的文言文阅读中,都出现了一道新题型——简答题。笔者梳理了2011年到2020年十年间的高考真题,发现文言文简答题大致有五大考查方向。   一、梳理事件类   例如: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3分)(2020新高考Ⅰ卷,文段选自《明
期刊
我想,故乡和童年之于我,不过是桃花酒的代名词。   我的世界混沌黑暗不见光明,而当桃花酒的味道占据鼻息,我才仿佛与这人世间真实相拥。我知道我着了迷。故乡有烂漫的桃林,春日花开,整个田野都被奇异而曼妙的霞光笼罩。那是桃花的霞光,胜过所有的流岚抑或霓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定是这样的,它们的光还有着灼人的温度,比星河长空还要璀璨,像夏日日头底下拔节的麦子,那样疯狂地铺满原本荒芜的莽原。因而桃花酒的
期刊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将诗歌鉴赏化难为易呢?   一、结合背景,触及诗人的灵魂   诗必有感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感情被现实生活激发点燃后抒写的。因此,要了解一些诗歌作者生活的朝代、生平,以及与诗有关的文学背景和历史背景;要知晓不同作家由于社会地位不同,经历不同,人生观不同,作品风格也会不同,比如李白与杜甫。我们如果了解了这些情况,读诗时与之联系起来,
期刊
刚刚步入少年的我,就经历了许多多彩的读书故事:有破涕为笑的,有化险为夷的,还有恍然明理的——是这些故事把我引上读书破万卷的征途。   听妈妈说,我两岁时就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那时与其说读不如说看,就是因为好奇而已,什么也看不懂——因为不认字。我喜欢看一些小画册,尤其是见到那些封面很漂亮的画册,我就挪不开眼了。   幼儿园大班时,中午回到家,我一边看着爸爸给我买的《小猩猩历险记》,一边吃着麦烧饼
期刊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我决定趁五一假期帮妈妈多做点家务。吃过午饭,我笑着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来刷碗和拖地吧,您去休息休息。”妈妈听了,笑眯眯地说:“真的?那就交给你了,我去休息咯!”   妈妈回房间后,我就开始刷起碗来。我先将筷子和碗放进水池里,然后将水龙头拧开,在筷子上抹点洗洁精,然后拿着一小把筷子使劲地搓呀搓呀,好多泡沫。然后,我将筷子放在水龙头上来回冲洗,边冲洗边搓。洗好后,我把筷子放进了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已经成为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就需要采用多元的方法,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是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精神支柱,更是凝聚社会力量,促进我国现代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为了培育更多具有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