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hui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新课改的要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核心即学会学习和自主学习。因此,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形成自觉学习的主体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围绕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1.精心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建立课堂教学的“情绪场”,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精心设疑,即经常给学生“找麻烦”,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诱导学生进人质疑状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记得一次刚上课,突然一阵风从教室内穿过,同学们正在整理被风刮乱的学习用品时,我看到教室的电视柜在刮风的瞬间也打开了, 就装着很生气的样子说: “是谁刚才把电视柜打开了。”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回答说:"是风把它刮开了。"我故意说"风在外边刮,里面又没风,怎么会刮开呢?"从而导致学生质疑陷入思考,紧接着我又做了几个关于流体流速和压强关系的实验,引入了本节的课题和学习目标,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刚才的疑虑,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很快被学生突破。
  2.激发兴趣、营造气氛
  教师要善于捕捉每一个机会,利用一句幽默的语言鼓励所有学生提问,即使有学生提出古怪、幼稚的问题,甚至前后矛盾的问题,也决不能取笑学生、批评学生,要给予善意的引导和指正。例如,学习《重力》一节时,引入新课时我提出: "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向下落地、为什么不向天上飞去呢?"有学生回答说"地面是下,"物体总是由上向下落的"。我首先肯定了这个同学的回答,随即在黑板上画一个地球,又画出了中国人和美洲人所在的区域,又问"如果我们中国人头顶方向为上,那么美洲人头朝下不该掉下去了吗?"当时课堂上哄堂大笑, 活跃了课堂气氛,并且在随后的教学中使学生很快认识了地球的引力。
  3.联系生活,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奋点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经常启发学生用己有的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就会感受到物理知识应用的价值,由此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记得有一次晚自习辅导时,突然停电,几分钟后又恢复了供电,同时听到外边的修理人员说是保险丝断了,刚好下午刚讲完 《焦耳定律》,于是我引导学生说:"谁能根据我们刚学的知识说说保险丝熔断的原因?"当时大部分学生陷入了谜团,于是我边说边板书了焦耳定律计算公式Q=I2Rt,学生们很快就总结出了可能是电流I过大或是电阻R较大导致产生大量电热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出电流过大是电功率过大或短路造成的。不仅复习巩固了己学知识,而且为下一节《焦耳定律和安全用电》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给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方法是学习的钥匙”。运用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 "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能掌握一些学习的基本方法,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知道运用已有的条件去寻找解决问题、认识新事物、产生积极联想的途径,这是教给他们的一个发展受用的财富。
  三、开展活动,构建自主实践的平台
  1.给学生创造一个"我能自己学"的空间
  几年来的课改实践证明:只有促进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让学生自学不是放任自流,而应加强自学指导,引导学生认真预习教材,找重点、做记号、提问题、查资料,培养学生对资料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能理解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差异,同时学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迁移。特别是在物理教学中有许多常识性了解的内容,比如"水能和风能的利用,"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电能的优越性""我国卫星技术及应用概况"、"漫谈火箭"等这些知识也是学生十分渴望了解的知识,宜采用学生自主探讨的教学模式,如课前布置讨论内容,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上网查寻有关信息,充分准备,推荐代表课堂发言,由于各小组设计方案不同,收集信息的方式不同,各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并完善,最后老师小结,评出优胜小组。
  2.给学生留一个展示"我来解答"的机会
  大多数学生在众人面前喜欢展示自己,我抓住学生这个心理特点"投其所好"。在课堂上,学生学习某一节内容时,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要求每一组根据教材内容编成若干个问题,提出的问题由其他小组学生走上讲台解答,通过学生自己提问题和解答问题,为每个学生上台展示自我提供了机会。如学生在学完电压、电流、电阻后,讲"欧姆定律"时,我课前让学生预习,并让部分学生参与实验准备,
  各个小组都设置了一两个问题,诸如怎样研究三者的关系,用什么方法?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实验来研究?考虑需要哪些器材?如何连接?怎样设计实验、设计表格,得出数据如何总结规律等问题,待各小组讨论后,由其他小组成员抢答发言,其余小组可以质疑,抢答小组的各个成员均可回答,直到质疑小组满意,抢答小组可得优胜成绩。
  3.给学生提供感知和体验的机会
  俗话说:眼看百遍,不如手做一遍。通过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所获得的知识经验记忆更深刻。如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我把学生带进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安装实验装置,分别探究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由于学生参与了整个实验过程,对成像规律有了深刻认识、进一步也掌握了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当教师为学生提供亲身休验的机会时,学生就会把握机会,认真探究,主动学习。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每一位教师都要更新教育理念,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只有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培养和提高。
其他文献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空,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它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叫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画面,可以提高供悦耳动听的音乐,这些要素都可以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生动化,清晰化。通过运用多种多样的多媒体手段,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兴趣参与教学的教学活动。这样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学
期刊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学习目标,又是科学学习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寻求最佳组织探究活动的方法,力求让学生积极主动、有秩有序、有的放矢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不是过少,就是过多。在探究性学习中,要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但有的为了凸显学生的主
期刊
高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厌学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它既与高中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厌学具有相似的成因与特征,又有其学科性厌学的特点。要想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实效,必须重视学科性厌学的研究。  一、厌学的种类  迁移性厌学一般而言,高中学生厌学分为整体性(全科性)厌学与局部性(学科性)厌学两大类。高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厌学系局部性或学科性厌学,但它又受到整体性厌学的影响。调查表明,对政治学科厌学的学生很大一部分
期刊
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在言语交流中指人对词语表达的直观判断或感受,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众所周知,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当然我们的语文学习也不例外。语文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语感强的人话听得明白,说得得体;文读得透彻,写得畅达。语感弱的人则反之。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
期刊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被纯技能、技巧的追求的所垄断,并将此放在教学目标之首位,用它作为衡量美术学科成与否的标尺,在这样一种教学动机的指导下,学生很容易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产生畏惧的情绪,由此产生了随便应付的心理。这些,使得本来应该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学生面前变的黯然失色。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克服这种求知过程中的浮躁,让他们爱上这个课堂呢。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
期刊
一、引导学生寻找数学问题  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  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数学问题,结合数学内容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这对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观念尤为重要,同时也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在学生认识面积后,可组织学生先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居住面积的大小是根据什么条件确定的”,接着布置一道作业题,让学生回家动手测量自己居室的面积。这时学生就要考虑房间的形状
期刊
语文,作为母语,其中积淀了民族的睿智、文化和精神。因此,语文教学是培养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天然乳汁。人文素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仅包含一个人对文学艺术的欣赏水平、感悟能力,而且还包括一个人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内在气质和精神境界。?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人发展的最本质的源泉,最持久的动力,是生命核心的潜能。?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各篇课文,各种语文活动,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辨别,对人类、自然、宇宙的
期刊
随着几何学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就显得尤其的重要的必要。所为空间观念是指在空间知觉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在人脑中的表象及想象。儿童有了空间观念.就能重现感知过的几何形体的特征,促进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实践表明,小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是建立在观察感知、想象操作、发展的基础上。所以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察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部分,指导学生写好每一篇文章,不仅能培养小学生表达语言文字的知识技能,而且也是对其思想情操的熏陶。也就是说,教作文的过程就在于育人——培养创造型、智能型的人才。因此,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使学生想写、乐写、会写,这是许多语文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课题,并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值得学习推广的经验。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  现在的语文教学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少,原因
期刊
高中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对学生素质提高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数学、喜爱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克服对数学的厌学、怕学现象,而且能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内部动机。  一、拓宽对数学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主要依赖于教学实践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必须在教法和学法上下功夫,从数学应用的角度处理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