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将表面的、零散的实验现象,通过科学地分析,总结归纳出事物规律,要靠教师的指导、启发、点拨。我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边摸索边实践,总结了几条不成熟的做法:一、提问要明确、具体、恰当。二、要引导学生利用充分的、与结论直接相关的事实进行分析归纳。三、要善于总结实验,教给学生表述实验规律的方法。四、要及时给学生提供科学名词,帮助学生形成理性认识。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对实验中获取的感性材料进行有效的整理加工,才能使之形成对事物的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
【关键词】实验;指导;分析;规律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探索实验是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之一,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学会透过现象找出事物本质特性和规律。现象往往是表面的、零散的,如何通过分析这些现象找出事物规律,要靠教师的指导、启发、点拨。高明的教师会根据实验的性质、难易和学生水平,精心设计问题,一步一步将通过观察获得的还处于零散的感性认识逐步联系起来,进而引导学生向本质问题探讨,结论由学生探讨出来,教师只加以肯定和总结。在实验探讨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提高了实验能力,学到了基本知识,还提高了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实验过程只是学生获取感性材料的一种手段,还要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事物及其规律。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对实验中发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以形成理性认识。对于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我有以下体会:
1.提问要明确、具体、恰当
提问不明确,学生的发言就会不着边际;提问不具体,学生就不知道从哪方面说起;提问不恰当,学生的思维就难以按一定方向进行。如在《水力的利用》一课中,学生通过“小水轮实验”发现;从杯中倒出的水越多,水轮转得越快;越从高处倒水,水轮转得越快。为了使学生发现水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师可以提出“实验现象说明水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就会启发学生考虑:“水力的大小与倒出水的多少、杯子的高低的关系”。如果教师提出的是“为什么这样倒水水轮就转得快?”那么学生的发言就会陷入对小水轮转动快慢原因的解释中去。再如在《水蒸汽的凝结(一)》中,学生看到杯盖上的水珠后,如果教师提问“杯盖上的水珠是怎么形成的?”由于学生还缺少“水珠是由水蒸汽变成的”这一中间知识而难以回答。如果把这个问题分解为“杯盖上的水珠是从哪儿来的?由什么变成的”、“水蒸汽是在什么条件下变成水珠的”等问题一个个提出,最后学生总结一下“杯盖上的水珠是怎么形成的,”这样就具体而恰当多了。从而既能使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又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难度。
2.要引导学生利用充分的、与结论直接相关的事实进行分析归纳
事实本身固然是客观的,但由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或者教具、操作等客观原因,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的事实可能全面、充分,也可能片面、不足;可能与揭示规律有关,也可能与揭示规律无关。教师要视其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引导。若发现学生因事实不足而难以形成结论,可多让学生去补充观察;若发现学生因实验中的错觉而导致错误认识,就要及时通过其他学生纠正或补充性实验进一步澄清事实得出结论;若发现学生的发言不着边际。如《水蒸汽凝结(二)》一课,在做完“‘白气’成因实验”分析“白气”成因的教学中,有时会听到如下说法:(1)“白气”是通过玻璃喷嘴从烧瓶中喷出来的;(2)“白气”是水蒸气在受热的条件下形成的。说法(1)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只注意到了喷嘴外“白气”运动的样子,而忽略了烧瓶内并没有“白气”,白气只产生在离喷嘴一段距离处的事实。这时及时引导学生把事实补充全面,学生就会认识到白气不是从瓶内喷出而是在瓶外形成的。然后再分析水蒸气在喷嘴外形成白气的条件。说法(2)是由實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而引起的错觉。这时教师只要拿酒精灯在白气产生处稍一加热让学生看到白气即使消失的事实,学生就不再认为白气是水蒸气受热形成的了。
3.要善于总结实验,教给学生表述实验规律的方法
实验后,教师要对实验的基本情况,及时总结,其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把通过实验所得到的结论和规律总结出来,最好要用师生共同探讨的方法进行总结,例如,学习《杠杆》一课时,教师可用边提示,让学生边总结的方法进行,这样学生对实验的印象深刻,对知识相当牢固,学习兴趣持续时间长。再如《空气的成分》一课,学生做完实验后,总结所观察的现象,学生的回答是不够完整的,往往都只会答出其中的一部分,这时,教师就需要不断的提示,从众多的学生回答中,总结出实验的结论和规律,所以,通过师生的探讨,学生有可能突破了原有知识的结构,但没有完善,知识是零乱的,观点也可能有误,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整理零乱的知识,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形成完整、系统,正确的知识结构,同时,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维的成果,需要教师给于充分肯定,以得到心理满足,保持旺盛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因此,教师的总结就显得十分必要,教师要对学生讨论活动中的表现给于全面分析和中肯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参与,大胆创新,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4.要及时给学生提供科学名词,帮助学生形成理性认识
小学生因其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的限制,有时难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只能用不够科学、不够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需要教师在适当时机及时提供科学名词,帮助学生形成结论。如《水力和风力》一课,如果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已能说出“水力的大小与倒出水的多少、杯子的高低有关,”如果教师及时提供科学的名词;水流得多少叫流量;水流的高低叫落差;水流的快慢叫流速。再进一步让学生总结“水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就会顺利形如下结论:水力大小与流量、落差、流速有关。流量越大,水力越大;落差越大,流速越快,水力越大。
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对实验中获取的感性材料进行有效的整理加工,才能使之形成对事物的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
【关键词】实验;指导;分析;规律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探索实验是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之一,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学会透过现象找出事物本质特性和规律。现象往往是表面的、零散的,如何通过分析这些现象找出事物规律,要靠教师的指导、启发、点拨。高明的教师会根据实验的性质、难易和学生水平,精心设计问题,一步一步将通过观察获得的还处于零散的感性认识逐步联系起来,进而引导学生向本质问题探讨,结论由学生探讨出来,教师只加以肯定和总结。在实验探讨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提高了实验能力,学到了基本知识,还提高了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实验过程只是学生获取感性材料的一种手段,还要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事物及其规律。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对实验中发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以形成理性认识。对于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我有以下体会:
1.提问要明确、具体、恰当
提问不明确,学生的发言就会不着边际;提问不具体,学生就不知道从哪方面说起;提问不恰当,学生的思维就难以按一定方向进行。如在《水力的利用》一课中,学生通过“小水轮实验”发现;从杯中倒出的水越多,水轮转得越快;越从高处倒水,水轮转得越快。为了使学生发现水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师可以提出“实验现象说明水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就会启发学生考虑:“水力的大小与倒出水的多少、杯子的高低的关系”。如果教师提出的是“为什么这样倒水水轮就转得快?”那么学生的发言就会陷入对小水轮转动快慢原因的解释中去。再如在《水蒸汽的凝结(一)》中,学生看到杯盖上的水珠后,如果教师提问“杯盖上的水珠是怎么形成的?”由于学生还缺少“水珠是由水蒸汽变成的”这一中间知识而难以回答。如果把这个问题分解为“杯盖上的水珠是从哪儿来的?由什么变成的”、“水蒸汽是在什么条件下变成水珠的”等问题一个个提出,最后学生总结一下“杯盖上的水珠是怎么形成的,”这样就具体而恰当多了。从而既能使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又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难度。
2.要引导学生利用充分的、与结论直接相关的事实进行分析归纳
事实本身固然是客观的,但由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或者教具、操作等客观原因,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的事实可能全面、充分,也可能片面、不足;可能与揭示规律有关,也可能与揭示规律无关。教师要视其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引导。若发现学生因事实不足而难以形成结论,可多让学生去补充观察;若发现学生因实验中的错觉而导致错误认识,就要及时通过其他学生纠正或补充性实验进一步澄清事实得出结论;若发现学生的发言不着边际。如《水蒸汽凝结(二)》一课,在做完“‘白气’成因实验”分析“白气”成因的教学中,有时会听到如下说法:(1)“白气”是通过玻璃喷嘴从烧瓶中喷出来的;(2)“白气”是水蒸气在受热的条件下形成的。说法(1)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只注意到了喷嘴外“白气”运动的样子,而忽略了烧瓶内并没有“白气”,白气只产生在离喷嘴一段距离处的事实。这时及时引导学生把事实补充全面,学生就会认识到白气不是从瓶内喷出而是在瓶外形成的。然后再分析水蒸气在喷嘴外形成白气的条件。说法(2)是由實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而引起的错觉。这时教师只要拿酒精灯在白气产生处稍一加热让学生看到白气即使消失的事实,学生就不再认为白气是水蒸气受热形成的了。
3.要善于总结实验,教给学生表述实验规律的方法
实验后,教师要对实验的基本情况,及时总结,其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把通过实验所得到的结论和规律总结出来,最好要用师生共同探讨的方法进行总结,例如,学习《杠杆》一课时,教师可用边提示,让学生边总结的方法进行,这样学生对实验的印象深刻,对知识相当牢固,学习兴趣持续时间长。再如《空气的成分》一课,学生做完实验后,总结所观察的现象,学生的回答是不够完整的,往往都只会答出其中的一部分,这时,教师就需要不断的提示,从众多的学生回答中,总结出实验的结论和规律,所以,通过师生的探讨,学生有可能突破了原有知识的结构,但没有完善,知识是零乱的,观点也可能有误,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整理零乱的知识,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形成完整、系统,正确的知识结构,同时,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维的成果,需要教师给于充分肯定,以得到心理满足,保持旺盛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因此,教师的总结就显得十分必要,教师要对学生讨论活动中的表现给于全面分析和中肯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参与,大胆创新,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4.要及时给学生提供科学名词,帮助学生形成理性认识
小学生因其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的限制,有时难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只能用不够科学、不够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需要教师在适当时机及时提供科学名词,帮助学生形成结论。如《水力和风力》一课,如果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已能说出“水力的大小与倒出水的多少、杯子的高低有关,”如果教师及时提供科学的名词;水流得多少叫流量;水流的高低叫落差;水流的快慢叫流速。再进一步让学生总结“水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就会顺利形如下结论:水力大小与流量、落差、流速有关。流量越大,水力越大;落差越大,流速越快,水力越大。
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对实验中获取的感性材料进行有效的整理加工,才能使之形成对事物的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