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大鼠纹状体多巴胺递质和多巴胺D2受体表达的变化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ay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大鼠纹状体中多巴胺(DA)递质和多巴胺D2受体的同步变化,从神经递质和受体分子水平探讨通过纹状体多巴胺能系统的阿片类精神依赖机制。

方法

吗啡剂量递增注射10 d,建立大鼠吗啡CPP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吗啡模型组各取10只断头处死取脑纹状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多巴胺含量;另各取6只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纹状体中D2受体的表达。

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DA:(5.23±1.01);D2受体:(0.08±0.02)],模型组大鼠纹状体多巴胺递质含量增加(7.63±0.98);多巴胺D2受体平均吸光度值下调(0.06 ±0.0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纹状体多巴胺递质含量上升和D2受体表达水平下调的同步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吗啡精神依赖的形成。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制定防控对策.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该医院新生儿
期刊
目的探讨甘丙肽(GAL)对二甲萘醌(DMNQ)引起的人肾胚A型细胞株(HEK-293A)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生物学机制。方法将HEK-293A培养细胞分为对照组,DMNQ药物组以及DMNQ+GAL/AR-M1896药物组,利用常规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HEK-293A细胞内GAL及其不同受体的mRNA表达水平,MTS方法检测不同药物处理后HEK-293A的细胞活性。结果HE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