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地区口腔颌面部骨折分析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xiaoxi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和田地区颌面部骨折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以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与骨畸形愈合的防治问题。方法:对2003-2010接诊的212例口腔颌面部骨折进行回顾分析,包括致伤原因创伤类型,治疗措施等相关因素。结果:和田地区口腔颌面部骨折存在着性别、病因、创伤类型等差异,下颌骨最易受伤,其次为上颌骨、颧骨等。结论:针对口腔颌面部骨折及早恢复咬合关系减少骨性畸形的防治。
  
  现将口腔科2003年至2010年3月以来收治的212例口腔颌面部骨折病人报告如下。现将发病的一般情况进行分析。着重讨论外伤的原因及防治问题。
  1 资料分析
  本组212例口腔颌面部骨折中,男性195人。女性17人。男女之比约为11.5:1,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最大年龄为60岁,最小为3岁。平均为30岁。其中以18-40岁发病率最高。主要是由于青壮年特别是男性为主要重体力劳动者。外出机会较多。
  1.1 致病原因
  212例中交通事故72例,占35%;其中:机动车事故64例,占30.2%:非机动车事故8例,占7.5%。工农业生产伤14例,占6%:房屋建造伤124例,占58%。他人击伤2例,占1%。
  1.2 外伤分类
  212例中,下颌骨折109例,占51%,其中:正中骨折19例,占8%,下颌体骨折23例,占11%、下颌角骨折17例,占8%、髁状突骨折6例,占3%,喙突骨折1例,占0.5%;上颌骨骨折21例,占10%,颧弓、颧骨骨折13例,占6%,牙槽嵴骨折3例,占2.5%。
  1.3 骨折的治疗
  下颌骨折,由于强大的咀嚼肌附丽作用,可造成骨折片的移位,咬合错乱。手术切开复位采用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是较可靠的方法之一。上颌骨骨折,由于上颌骨解剖结构较复杂,与相邻诸骨以骨缝衔接构成局部的拱形支架,血运丰富,组织愈合能力强,治疗上不仅要求回复原有的解剖形态,而且要重建咬合关系。应立争在伤后7-10天内复位固定。钛板坚固内固定手术,具有骨折愈合快,临床治疗短,患者能早期行使咀嚼功能等优点。应合理选择小型钛板安放的位置非常重要。212例中,单纯手法复位牙弓夹板固定15例,占7%手术切开复位骨内结扎固定120例,占57%,手术切开复位骨内结扎加颌间牵引固定77例,占36%。
  2 讨论
  2.1 发病特点:本组口腔颌面部骨折发病特点是:交通事故较疆内过去所报道的资料大大增加,为治病原因的第一位,本组212例中,交通事故占72例,占35%为致病原因第一位。且自行车与摩托车伤各16例,占8%为交通事故伤中的22%。
  2.2 并发症的防治:口腔颌面部紧邻颅脑及颈椎,当骨折时,常并发颅脑及颈椎的损伤,出血、休克和呼吸道梗阻等。在抢救口腔颌面部骨折时,首先应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颈部及内脏重要器官的损伤,仔细检查及诊断,以免遗漏延误治疗。积极止血,防止休克,然后才做清创处理和骨折复位固定。
  2.3 骨折的早期治疗:早期正确复位,恢复咬合关系,即可避免造成骨性颌面畸形以及咀嚼功能障碍。但是,当并发颧骨、鼻骨、眶骨、额骨等骨折时,如早期处理不当,即使咬合关系恢复到正常,仍可能造成颌面部骨性畸形与功能障碍。在正颌外科发展的今天,对口腔颌面部骨折的治疗原则,已不再是单纯的咬合关系的恢复,而外形的恢复提高到应有的程度。根据临床的经验,对早期闭合性骨折,如断端整齐,移位不大,牙情况较好,可行手法复位牙弓夹板结扎颌间牵引固定,而对骨折端移位较大或复杂性骨折或开放性骨折,或牙情况不良,则需行手术切开复位骨内结扎固定,120例中占57%。对粉碎性骨折,特别是下颌骨粉碎性骨折,除手术切开复位骨内结扎固定外还需行颌间牵引固定77例,占36%。对每位患者术前行华氏位片、颌骨全景片及采用三维重建、三维CT其三维图像可显示颌面部复杂的骨折部位累及范围、骨折段数量及其各自移动方向和程度,能给临床医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在术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有利于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案。记录咬合关系,术后1个月、3个月、1年复查。
  2.4 骨折的晚期治疗:对骨折片移位时间较久已有致密的纤维性或骨性错位愈合,不能用手法复位或牵引复位时,可行手术切开,将错位愈合的纤维切除,骨性愈合的骨质断离,重新复位,或按正颌外科方式,使不正常愈合的骨段通过切割及重新拼对,矫正畸形,达到咬合关系正常。我们认为:在早期处理中术前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仔细进行骨折复位骨内结扎颌间牵引固定,完全可以避免骨性畸形愈合及功能障碍。
  
  参考文献
  [1] 薄斌.交通伤颌面部骨折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88,8(1):8-11.
  [2] 钟广发.颌面部创伤253例分析{J}.广东牙病防治,1998,6(2):32-33.
  [3] 吴美莲.学龄期儿童颌面创伤325例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23(5):303-304.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小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动态变化规律. 方法 采用可控皮质打击方法建立小鼠中度TBI模型,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C57BL/6雄性小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创伤组、假手术组,创伤组又分为3个亚组:24h、7d及1个月组,每组10只.采用免疫组化方
目的评价细辛脑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11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应用细辛脑0.5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ml静脉
Background Cytomegalovirus (CMV) remain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problem among immunosuppressed renal transplant patients.Quantitative PCR assays have become the
目的观察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抗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诊断明确的抗痨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采用甘利欣注射液150mg加入5%~10%
脊柱骨盆融合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脊柱外科多种疾病中.Allen和Ferguson[1]在1982年首次应用Galveston髂骨棒进行脊柱侧弯的矫形,奠定了脊柱骨盆融合的基础.而随着该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展.目前该技术适应范围大体归纳如下: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弯,该类疾病患者常常伴有严重脊柱畸形及骨盆倾斜,起自胸椎终止于骨盆的长节段脊柱骨盆融合术可有效维持患者躯干及坐位的平衡[2]。
期刊
简介动力触探法的仪器设备和原理.探讨利用动力触探法进行碎石土路基检测.介绍集佳段利用该方法进行碎石土路基质量评定的经验.
6月 6日 ,副省长王仁元同志 ,在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信息产业厅厅长孙志恒 ,省信息办主任、信息产业厅副厅长杨少军以及省直有关部门的领导陪同下 ,先后到省信息中心、
严谨治学 勤勉创新rn吴新宝教授于1987年从北京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分配至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工作.当时我国的骨科和国际接触并不多,很多方面都相对落后.吴新宝就从AO课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