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創新能力是指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培养
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而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关键。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从而获得创新结果。根据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发展规律以及当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结合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寓创新意识于初中化学教学之中,把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每个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探讨的问题。
一、营造培养创新意识的宽松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利于消除课堂上过分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这种氛围里,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的就得到了培养。
例如,在酸和碱的反应的教学过程中,在讲到中和反应中用酚酞作指示剂来确定反应的终点时,有一个学生提出,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一样都是指示剂,而且我觉得紫色石蕊除了遇碱变色,而且遇酸也能变化,本领比无色酚酞大,那紫色石蕊能不能也来确定中和反应的终点呢?问题一提出,同学们议论纷纷,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我感觉到这个学生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孕育着可贵的创新精神,但限于对紫色石蕊的pH变色范围了解不够深入,所以没能做出全面地思考判断,于是我趁机让同学们把书翻到无色酚酞在不同的pH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表,让他们通过观察,好好分析用紫色石蕊来确定中和反应终点是否合适。在一阵激烈的小组讨论后,有大半的同学都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然后我再请提出问题的同学向全班同学解释了不合适的原因。我及时表扬了他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得到不断滋长。
二、构建课堂教学的新观念
1. 思想上要重视,行动上要跟得上
可能有人会说,实验教学向来在思想上都是重视的。可实际上大部分教师的重视都停留在了思想上,而行动却没能跟上。有的教师平时很少安排学生动手做实验,甚至演示实验也很少进行,临近中招实验考试时,再进行“突击培训”,接二连三地对学生进行考前培训,以期望学生取得好成绩。这种做法虽然能起到提高学生实验考试分数的目的,但是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2、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若只是强调烦琐的练习,强调盲目的抄写、记忆和过多背诵,就会损害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妨碍其思维的发展,使其知识的迁移能力大大降低,这就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了。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学生既有的基础,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向学生讲清实验的各种注意事项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组装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操作。首先,学生在课堂中的心态应是开放的、没有恐惧感的。其次,教学内容既不局限于教材,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这样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动手探索。一个学生利用废矿泉水瓶制作了一个“启普发生器”,我就在课堂上大力赞扬了他。这个学生后来经常自己设计实验装置。
三、注重实验教学的创新
1、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把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授以知识和技术,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之获得新成果。然而传统的演示实验总是教师做学生看,也就是教师自己进行单边活动,其往往是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参与,不容易给学生一个全面的实验过程。毫无疑问,在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学生都会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感兴趣。随着化学学习的发展,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不再满足于观察演示实验,他们迫切希望自己动手做一做,自己去探索化学知识。由于学生实验采用的是边试验边讨论的学习方法,教师把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和动口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这将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强烈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生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学生的伙伴,是智力资源的开发者。把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大胆设想大胆改进,突破教材的条条框框,克服教材实验的不足,让学生积极参与演示实验,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成功者从中获取得喜悦,从而激发其创新的兴趣和激情;失败者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激发其认真思考、勇于创新。例如:让同学们亲自体验镁带燃烧的光芒,氢气吹肥皂泡的乐趣,自制水中花园及长生不老的金属树的感觉。
2、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让验证性实验上升为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通常是采用“告诉——验证——应用”的教学模式,采取“照方抓药”式的操作,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接收地位,学生们探究物质世界的本能被抑制,容易失去对这个世界存在的好奇心。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与人的实际思维过程相悖的,它不能使人的创造得到发展,而只能使人的头脑成为仓库。在试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甚至是“异想天开”,把验证性实验上升为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教学方式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它能促进学生自主地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发现问题并设计实验方案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教育教学实验表明:任何创新都源于问题。教师要认识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再也不是仅是让学生摸摸试管学会操作,要充分挖掘“异想天开”中的合理因素,为他们创造条件来探究和实施他们想要做的实验,这自然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为己任,寓创新意紫色石蕊和识于化学教学中,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更有效地超常地发挥出来。
【关键词】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培养
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而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关键。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从而获得创新结果。根据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发展规律以及当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结合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寓创新意识于初中化学教学之中,把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每个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探讨的问题。
一、营造培养创新意识的宽松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利于消除课堂上过分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这种氛围里,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的就得到了培养。
例如,在酸和碱的反应的教学过程中,在讲到中和反应中用酚酞作指示剂来确定反应的终点时,有一个学生提出,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一样都是指示剂,而且我觉得紫色石蕊除了遇碱变色,而且遇酸也能变化,本领比无色酚酞大,那紫色石蕊能不能也来确定中和反应的终点呢?问题一提出,同学们议论纷纷,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我感觉到这个学生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孕育着可贵的创新精神,但限于对紫色石蕊的pH变色范围了解不够深入,所以没能做出全面地思考判断,于是我趁机让同学们把书翻到无色酚酞在不同的pH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表,让他们通过观察,好好分析用紫色石蕊来确定中和反应终点是否合适。在一阵激烈的小组讨论后,有大半的同学都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然后我再请提出问题的同学向全班同学解释了不合适的原因。我及时表扬了他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得到不断滋长。
二、构建课堂教学的新观念
1. 思想上要重视,行动上要跟得上
可能有人会说,实验教学向来在思想上都是重视的。可实际上大部分教师的重视都停留在了思想上,而行动却没能跟上。有的教师平时很少安排学生动手做实验,甚至演示实验也很少进行,临近中招实验考试时,再进行“突击培训”,接二连三地对学生进行考前培训,以期望学生取得好成绩。这种做法虽然能起到提高学生实验考试分数的目的,但是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2、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若只是强调烦琐的练习,强调盲目的抄写、记忆和过多背诵,就会损害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妨碍其思维的发展,使其知识的迁移能力大大降低,这就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了。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学生既有的基础,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向学生讲清实验的各种注意事项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组装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操作。首先,学生在课堂中的心态应是开放的、没有恐惧感的。其次,教学内容既不局限于教材,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这样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动手探索。一个学生利用废矿泉水瓶制作了一个“启普发生器”,我就在课堂上大力赞扬了他。这个学生后来经常自己设计实验装置。
三、注重实验教学的创新
1、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把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授以知识和技术,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之获得新成果。然而传统的演示实验总是教师做学生看,也就是教师自己进行单边活动,其往往是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参与,不容易给学生一个全面的实验过程。毫无疑问,在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学生都会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感兴趣。随着化学学习的发展,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不再满足于观察演示实验,他们迫切希望自己动手做一做,自己去探索化学知识。由于学生实验采用的是边试验边讨论的学习方法,教师把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和动口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这将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强烈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生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学生的伙伴,是智力资源的开发者。把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大胆设想大胆改进,突破教材的条条框框,克服教材实验的不足,让学生积极参与演示实验,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成功者从中获取得喜悦,从而激发其创新的兴趣和激情;失败者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激发其认真思考、勇于创新。例如:让同学们亲自体验镁带燃烧的光芒,氢气吹肥皂泡的乐趣,自制水中花园及长生不老的金属树的感觉。
2、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让验证性实验上升为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通常是采用“告诉——验证——应用”的教学模式,采取“照方抓药”式的操作,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接收地位,学生们探究物质世界的本能被抑制,容易失去对这个世界存在的好奇心。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与人的实际思维过程相悖的,它不能使人的创造得到发展,而只能使人的头脑成为仓库。在试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甚至是“异想天开”,把验证性实验上升为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教学方式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它能促进学生自主地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发现问题并设计实验方案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教育教学实验表明:任何创新都源于问题。教师要认识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再也不是仅是让学生摸摸试管学会操作,要充分挖掘“异想天开”中的合理因素,为他们创造条件来探究和实施他们想要做的实验,这自然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为己任,寓创新意紫色石蕊和识于化学教学中,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更有效地超常地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