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切入主题,分析当前职业院校体育作业的现状,阐述职业院校体育作业的积极意义及设计的原则,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养成,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为企业提供合格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职业院校;体育作业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个方面。发展这些核心素养不只是在课堂上锻炼讲解,更要在课下进行复习和巩固。体育作业不仅是体育课堂学习知识的延伸,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职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以及体育品德的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校期间通过锻炼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更好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当中。这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拥有着艰巨的任务,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科学设计、布置体育作业,鼓励学生不仅参与体育课内的活动,也要积极参加课外的各项体育活动,强身健体,为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一、职业院校体育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为了调查体育作业所存在问题,2017—2018学年、2018—2019学年,对我院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参与程度并不积极,在“运动锻炼项目”“每周锻炼的次数和时间”等方面的反馈结果没有达到青少年的强身健体所需的运动量。关于学生体育作业的安排,在中小学有个别学校布置过体育作业,而大学在此之前并未布置过体育作业,中小学布置体育作业力度要高于高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文件中指出:中小学校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作业”。虽然文件并没有对高职院校有明确要求,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建议职业院校学生仍要求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由此可见,体育教师对于体育作业的重要性还有待提高,学生没有体育作业,往往会对常规体育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职业院校设计体育作业的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需要教师优化设计体育作业,并做好体育教学工作,积极有效地提高学科核心素养,是落实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前提。体育作业的实施后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为养成终身锻炼打下基础,能更好的掌握一些运动技能,让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更好的衔接,多方面激励、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从让学生去锻炼转变为学生主动锻炼,这对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有助于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一周仅仅90分钟的时间显然无法使学生获得足够的锻炼时间,然而设计体育作业,既可以很有效的弥补教学时间不足,又可以把体育课堂延伸到更为宽广的空间,并实行开放性的教学,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课堂内容,如:技术、技能等,又可以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教师可以及时检验和反馈学生的运动情况,提高教学质量。
(三)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
给学生布置体育作业,可以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在体育运动中寻找乐趣,培养更多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锻炼身体,同时展示青春风采,渐渐地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同时增加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发挥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价值观、逐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四)有助于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高职培养的动手能力较强的技能型人才,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仅要按照课程标准进行设置,也要参考企业的用人标准。通过课上课下自己坚持锻炼,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团队协作能力,为企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三、优设高职体育作业的原则
(一)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相结合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让学生掌握并熟悉一或两项甚至更多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在体育课堂上,面对一些技术性强、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课上不一定能够全部掌握动作要领,所以说体育作业的布置要结合体育课程的学习内容,对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及巩固,掌握技术动作要领,促使动作自动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更有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在布置体育作业开始之初,主要是以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为主,提高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之后循序渐进的把课堂内容贯穿进体育作业当中,进一步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育作业的布置不光是运动技术动作的掌握,也要对体育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体育原理与体育运动的规律,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与体育锻炼。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光是查阅体育资料那么单调,也可以观看各种体育比赛、奥运会直播等内容,这些都会增加学生的理论知识,从而进一步推进体育教学的改革。
(二)体育运动与体质测试结合
根据近年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成绩均不太理想,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项目中有目的的选择,从中选取简单易操作的项目,进行相关辅助锻炼。例如体质测试中要想提高女生的仰卧起坐的成绩,女生的体育作业可以增加仰卧起坐的项目,男、女生的一千米八百米课下可以增加耐力跑项目等。现在是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从互联网上学习能够促进体质测试相关项目的其他锻炼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促进体质测试的成绩。
(三)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高职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专业性比较强,专业类型涉及比较广,我们要针对就业岗位的不同,分析专业的特点及规律,根据不同专业进行相关的专门性练习,增强身体素质,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当中,从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学生的身体,增加职业寿命。例如钻井技术专业的学生,岗位要求要有较强的身体素质,不仅包括腿部力量和上肢力量,特别是对腰部力量要求比较高,长时间从事钻井的工作人员,重复弯腰直腰单一的动作转换,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比较严重,所以说在校的钻井技术专业学生不仅要增强全身的身体素质,特別是要增加腰部的肌肉力量,减少以后工作当中对身体的伤害。通过体育作业的布置,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专业的特点,锻炼的同时与自己专业的特点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作业的锻炼,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保护自己身体,拥有健康的体魄,同时也为企业更好地提供合格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体现学校体育教学的价值所在。
(四)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
体育作业不像其他学科,往往不太需要文字的体现,题目的表达,主要目的在于缓解学生的压力,放松心情,锻炼身体,但体育运动也是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价、考核等一系列的制度。有布置就要有检测,有检测就要有评价,如果不能有效的评价,那么体育作业就会走形式,失去了原本布置体育作业的意义和价值。合理对体育作业进行有效综合评价,是确保体育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能够进一步促使学生完成体育作业的动力与激情。并且将体育作业纳入体育与健康成绩的考核评定,作为期末考核的重要评定的指标之一,这样可以有效地检查和监督学生的作业情况,进一步促使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体育作业。
四、结语
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新时期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研究目标,在体育教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中明确具体要求,将为培养学生体育素养提供新视角和新方向,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强体质,增加同学之间交流,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拥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为企业提供身健体壮、身心健康的合格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
[2]朱伟力.家庭体育活动指导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9(4):73.
[3]宋尽贤,毛振明等.明确课程性质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学校体育,2007(1):22–25.
作者简介:肖鑫(1988—),女,汉族,河南人,硕士研究生,就职于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职业院校;体育作业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个方面。发展这些核心素养不只是在课堂上锻炼讲解,更要在课下进行复习和巩固。体育作业不仅是体育课堂学习知识的延伸,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职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以及体育品德的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校期间通过锻炼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更好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当中。这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拥有着艰巨的任务,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科学设计、布置体育作业,鼓励学生不仅参与体育课内的活动,也要积极参加课外的各项体育活动,强身健体,为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一、职业院校体育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为了调查体育作业所存在问题,2017—2018学年、2018—2019学年,对我院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参与程度并不积极,在“运动锻炼项目”“每周锻炼的次数和时间”等方面的反馈结果没有达到青少年的强身健体所需的运动量。关于学生体育作业的安排,在中小学有个别学校布置过体育作业,而大学在此之前并未布置过体育作业,中小学布置体育作业力度要高于高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文件中指出:中小学校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作业”。虽然文件并没有对高职院校有明确要求,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建议职业院校学生仍要求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由此可见,体育教师对于体育作业的重要性还有待提高,学生没有体育作业,往往会对常规体育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职业院校设计体育作业的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需要教师优化设计体育作业,并做好体育教学工作,积极有效地提高学科核心素养,是落实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前提。体育作业的实施后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为养成终身锻炼打下基础,能更好的掌握一些运动技能,让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更好的衔接,多方面激励、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从让学生去锻炼转变为学生主动锻炼,这对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有助于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一周仅仅90分钟的时间显然无法使学生获得足够的锻炼时间,然而设计体育作业,既可以很有效的弥补教学时间不足,又可以把体育课堂延伸到更为宽广的空间,并实行开放性的教学,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课堂内容,如:技术、技能等,又可以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教师可以及时检验和反馈学生的运动情况,提高教学质量。
(三)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
给学生布置体育作业,可以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在体育运动中寻找乐趣,培养更多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锻炼身体,同时展示青春风采,渐渐地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同时增加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发挥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价值观、逐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四)有助于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高职培养的动手能力较强的技能型人才,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仅要按照课程标准进行设置,也要参考企业的用人标准。通过课上课下自己坚持锻炼,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团队协作能力,为企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三、优设高职体育作业的原则
(一)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相结合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让学生掌握并熟悉一或两项甚至更多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在体育课堂上,面对一些技术性强、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课上不一定能够全部掌握动作要领,所以说体育作业的布置要结合体育课程的学习内容,对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及巩固,掌握技术动作要领,促使动作自动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更有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在布置体育作业开始之初,主要是以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为主,提高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之后循序渐进的把课堂内容贯穿进体育作业当中,进一步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育作业的布置不光是运动技术动作的掌握,也要对体育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体育原理与体育运动的规律,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与体育锻炼。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光是查阅体育资料那么单调,也可以观看各种体育比赛、奥运会直播等内容,这些都会增加学生的理论知识,从而进一步推进体育教学的改革。
(二)体育运动与体质测试结合
根据近年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成绩均不太理想,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项目中有目的的选择,从中选取简单易操作的项目,进行相关辅助锻炼。例如体质测试中要想提高女生的仰卧起坐的成绩,女生的体育作业可以增加仰卧起坐的项目,男、女生的一千米八百米课下可以增加耐力跑项目等。现在是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从互联网上学习能够促进体质测试相关项目的其他锻炼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促进体质测试的成绩。
(三)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高职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专业性比较强,专业类型涉及比较广,我们要针对就业岗位的不同,分析专业的特点及规律,根据不同专业进行相关的专门性练习,增强身体素质,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当中,从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学生的身体,增加职业寿命。例如钻井技术专业的学生,岗位要求要有较强的身体素质,不仅包括腿部力量和上肢力量,特别是对腰部力量要求比较高,长时间从事钻井的工作人员,重复弯腰直腰单一的动作转换,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比较严重,所以说在校的钻井技术专业学生不仅要增强全身的身体素质,特別是要增加腰部的肌肉力量,减少以后工作当中对身体的伤害。通过体育作业的布置,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专业的特点,锻炼的同时与自己专业的特点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作业的锻炼,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保护自己身体,拥有健康的体魄,同时也为企业更好地提供合格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体现学校体育教学的价值所在。
(四)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
体育作业不像其他学科,往往不太需要文字的体现,题目的表达,主要目的在于缓解学生的压力,放松心情,锻炼身体,但体育运动也是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价、考核等一系列的制度。有布置就要有检测,有检测就要有评价,如果不能有效的评价,那么体育作业就会走形式,失去了原本布置体育作业的意义和价值。合理对体育作业进行有效综合评价,是确保体育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能够进一步促使学生完成体育作业的动力与激情。并且将体育作业纳入体育与健康成绩的考核评定,作为期末考核的重要评定的指标之一,这样可以有效地检查和监督学生的作业情况,进一步促使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体育作业。
四、结语
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新时期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研究目标,在体育教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中明确具体要求,将为培养学生体育素养提供新视角和新方向,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强体质,增加同学之间交流,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拥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为企业提供身健体壮、身心健康的合格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
[2]朱伟力.家庭体育活动指导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9(4):73.
[3]宋尽贤,毛振明等.明确课程性质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学校体育,2007(1):22–25.
作者简介:肖鑫(1988—),女,汉族,河南人,硕士研究生,就职于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