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洗Ⅰ号对大鼠肛瘘术后创面组织血管生成、微循环的调控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shei5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熏洗Ⅰ号对大鼠肛瘘术后创面修复中血管生成及微循环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用于肛瘘术后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熏洗Ⅰ号组、高锰酸钾组、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5只。分别于术后第1、7和14天从各组取出5只大鼠检测创面血流后处死,采集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创面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CD34计数。

结果

熏洗Ⅰ号在创面修复初、中期能提高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表达及CD34计数,增加创面局部血流,在术后第1天[局部血流、VEGF、CD34分别为(69.29±2.29) ml/min、0.34±0.02、0.50±0.03]时开始增加,第7天[(212.22±1.87) ml/min、0.70±0.03、0.66±0.03]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在创面修复后期(第14天),熏洗Ⅰ号组[(47.73±2.48) ml/min、0.89±0.03、0.79±0.03]和高锰酸钾组[(69.86±1.63) ml/min、0.63±0.03、0.68±0.05]创面局部血流和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表达及CD34计数减少。治疗7和14 d时,熏洗Ⅰ号组大鼠创面局部血流、肉芽组织中VEGF表达及CD34计数与生理盐水组[(100.28±1.67) ml/min、0.44±0.03、0.51±0.02;(85.57±1.83) ml/min、0.52±0.03、0.60±0.03]、空白对照组[(98.78±1.32) ml/min、0.21±0.03、0.39±0.03;(82.36±1.87) ml/min、0.22±0.04、0.38±0.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治疗7 d时与高锰酸钾组[(153.43±1.46) ml/min、0.56±0.02、0.58±0.03]比较,熏洗Ⅰ号组大鼠创面局部血流、肉芽组织中VEGF表达及CD34计数明显升高(P=0.025),治疗14 d时明显下降(P=0.017),但CD34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熏洗Ⅰ号对创面局部血流、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表达及CD34计数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可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创面愈合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叉头框蛋白M1(FoxM1)与中心体相关激酶2(Nek2)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通过手术切除的肾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56例,标本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oxM1蛋白和Nek2的表达。结果FoxM1蛋白在肾癌组中的表达(1.16±0.25)较癌旁组(0.26±0.08)高(t=39.083,P=0.000),Nek2在肾癌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维持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例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在治疗期间使用含有卡培他滨的联合化疗方案且治疗有效,在联合化疗结束后继续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至疾病再次进展,对照组在治疗有效且病情稳定后停止化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有效率、至病情再次进展的时间、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
目的观察RNA干扰沉默黏蛋白1(MUC1)表达,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在顺铂作用下的增殖差异,探讨MUC1表达与肿瘤顺铂耐药性的关系。方法设计靶向MUC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pGC-LV-MUC1小干扰RNA(siRNA),并以感染复数(MOI)=100转染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用荧光显微镜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MUC1蛋白含量,验证siRNA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19、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表达与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分别检测GRIM-19、STAT3、Mcl-1蛋白以及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50例食管鳞癌组织、30例癌旁不典型组织以及5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应用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50例食
目的制备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模型,探讨姜黄素后处理对H/R损伤保护作用的最佳浓度。方法实验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H/R组;姜黄素不同浓度(1、5、10 μmol/L)+H/R组。通过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评估细胞损伤;通过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期刊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对中晚期肝癌患者明确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RIA)79例中晚期肝癌、肝病患者血清组及30例健康对照组中VEGF、Hcy和HIF-1α含量。结果各组肿瘤标志物Hcy、HIF-1α、VEGF检测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0.5±5.6)、(22.5
目的观察Bortezomib对胃癌细胞周期、增殖、凋亡及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Bortezomib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Bortezomib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Bortezomib对NF-κB、NF-κB抑制蛋白(IκB)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1)Bortezomib对胃癌细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核因子-κB(RAGE-NF-κB)信号通路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以及抗氧化剂α硫辛酸(ALA)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双侧肾蒂制作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腹腔注射60 mg/kg生理盐水,Sham S组)、模型组(IR组)、ALA预处理组(ALA 60 mg/kg于缺血再灌注前30 min腹腔注射,AL
心肌肥厚作为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表现为细胞体积增大、蛋白合成增多。近年来部分研究结果表明细胞自噬是引起心肌细胞肥大的分子机制,因此我们将从细胞自噬的产生过程、不同水平的自噬与心肌细胞肥大的关系、影响心肌细胞自噬的上游分子信号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阐明细胞自噬对心肌肥厚的作用,拟为今后心衰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