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点工作, 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工作,使省内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的面貌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互联网+精准扶贫”形成了高度融合的新局面,本文分析了甘肃N县精准扶贫的现状,以及“互联网+”形成的精准扶贫的新路径,以期推动甘肃扶贫攻坚工作进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精准扶贫”的新理念随即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出台,加速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的形成,2015年五中全会提出“精准脱贫”以来,随着脱贫攻坚战深入推进,精准扶贫思想逐渐成熟,并逐渐成为我国扶贫治理的一个指导性思想。
一、甘肃宁县扶贫工作现状
甘肃宁县,地处甘肃省东部,下辖18个乡镇,总面积2653平方公里,是国家扶贫开发、六盘山特困片带和陕甘宁革命老区重点贫困县之一,全县包含257个行政村,总人口56.06万,其中农业人口51.59万,占总人口的92%。 近年来,宁县按照对象准、目标准、内容准、方式准、考评准、保障准“六精准”要求和推行“426”靶向工作思路:“4”就是四个到底,即一个目标盯到底、一套人马帮到底、一个规划管到底、一张挂图干到底;“26”就是基础设施、富民产业、社会事业方面 26项全覆盖来瞄准贫困村、贫困户的需求,全力构建部门联动、资金整合的扶贫工作格局,整合各类专项资金 ,紧密围绕贫困村实际需求,在安排项目、分配资金时尽最大幅度给予倾斜,有效改善了贫困村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截止2018年底,宁县贫困人口降为3.64万人,贫困发生率6.4%。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宁县的25个贫困村自然条件恶劣,公共服务缺乏,基础设施落后,贫困面大,人口多,贫困程度比较深,扶贫工作依然任务繁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精准扶贫”与“互联网+”对接的现实意义
(一)精准扶贫与互联网+对接的意义
在现阶段,社会的发展和扶贫形势的变化,早期“漫灌式”、“输血式”的路径已经不能满足新的扶贫要求,扶贫模式要走精准化、精确化的道路。要把“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作为扶贫的切入点和突破点。通过精准识别和管理,瞄准路径、构建具体机制,再实施精准策略。而“互联网+”能够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技术 (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来进行贫困的精准识别与精确管理。
(二) 精准扶贫与互联网+对接的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对不同产业的影响面都在不断扩大,“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影响比重也越来越大。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时,发表的《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演讲中提出了,要以“互联网+”与扶贫相融合的方式来改变传统的扶贫方式,使脱贫攻坚工作更加精准化、精细化。
甘肃宁县的扶贫工作在经历过新世纪综合扶贫的阶段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贫困人口有所减少,但传统的粗放式扶贫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互联网+与扶贫工作对接,一方面能够使当地贫困人口的信息在数字乡村管理系统等数字化平台上进行系统分析,精确锁定贫困人口,分析贫困原因,进而精确分析出脱贫策略;另一方面,可以把电子商务作为N县贫困村镇的发展思路,进一步解决农户农产品滞销等问题,使贫困村镇借助电子商务脱贫致富。
三、“互联网 + 精准扶贫”的路径
(一)“互联网 + 电商精准扶贫”
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宁县全力建设电商服务体系,在县、乡、村的三级电商站点全面铺开,建成了18个乡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并建成160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带动发展网店、微商1200余家,网络购物、商品配送、電子支付、速递物流逐步兴起,线上线下交易额达到4300万元。
宁县的电商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遇到一些瓶颈的制约和困难的挑战。例如宁县地理位置偏僻,不通火车,交通不便限制了物流业的发展。现今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很多优质的农产品无法及时的转化成经济效益,从根本上制约了当地农户的增收。加上村、镇长期缺乏电商人才,村、镇干部的思想和知识以及观念的落后也制约了当地电商的发展。因此发展好电商精准扶贫,需要N县政府加大对农村宽带、电商物流点、信息点的投入。其次做好农产品的宣传,对宁县特色的九龙金枣、曹杏等代表性的农产品做好品牌示范等扶持工作。再次,重视电商团队的建设,积极引入电商人才,带领当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二)“互联网 +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径。旅游业一直是我国的朝阳产业,市场化带来的竞争加上政府的扶持,都使得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出现,使互联网与旅游业对接,并催化其加速发展,从最初的旅游信息化到后来的旅游数据处理、财务数据统计,饭店、机票预订到现在个性化、定制化数字旅游,互联网+打破了旅游在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实现社会资源共享与有机结合。甘肃省乡村旅游的发展,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对乡村旅游进行转型升级,抓住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机遇,探索更加适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更好的为扶贫工作助力。
近年来,宁县深入挖掘乡村自然和文化资源,以印象义渠·莲花池生态旅游景区为模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生态观光园和采摘园,重点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兴起了春荣镇王台村蟠溪生态旅游景区、焦村镇吝店生态观光园、瓦斜乡昔家牡丹生态观光园和良平镇段村旅游产业园等一大批乡村文化旅游景区,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发展过程中,仍有一些关键的问题亟待解决:乡村旅游品牌的建设方面,旅游产品策划及服务品质方面要通过互联网,更精准地对接市场,扩大影响面;其次,升级乡村旅游的设施,在道路交通、引导系统、停车场和休闲设施等方面高质量的规划设计,可以使旅游体验感加分;再次,挖掘乡村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与民宿的保留,形成有文化内涵的乡村休闲文化体系。
(三)“互联网 + 金融精准扶贫”
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普及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甘肃省的农村,传统的商业金融模式受到地域、经济、农业经营等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这些商业金融机构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服务于农村。在宁县,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普遍匮乏,一直存在着农民生产生活所需的资金来源渠道少、筹资活动展开难等实际问题,甚至一些正规金融机构不愿意进驻偏远地区,造成了个别无金融服务覆盖的金融空白乡镇。 通过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可以全面落实普惠金融,金融助农、支农力度,使支撑、助推扶贫作用明显增强,从而为整县脱贫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强保障。(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精准扶贫与互联网+”背景下甘肃省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9A-18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精准扶贫”的新理念随即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出台,加速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的形成,2015年五中全会提出“精准脱贫”以来,随着脱贫攻坚战深入推进,精准扶贫思想逐渐成熟,并逐渐成为我国扶贫治理的一个指导性思想。
一、甘肃宁县扶贫工作现状
甘肃宁县,地处甘肃省东部,下辖18个乡镇,总面积2653平方公里,是国家扶贫开发、六盘山特困片带和陕甘宁革命老区重点贫困县之一,全县包含257个行政村,总人口56.06万,其中农业人口51.59万,占总人口的92%。 近年来,宁县按照对象准、目标准、内容准、方式准、考评准、保障准“六精准”要求和推行“426”靶向工作思路:“4”就是四个到底,即一个目标盯到底、一套人马帮到底、一个规划管到底、一张挂图干到底;“26”就是基础设施、富民产业、社会事业方面 26项全覆盖来瞄准贫困村、贫困户的需求,全力构建部门联动、资金整合的扶贫工作格局,整合各类专项资金 ,紧密围绕贫困村实际需求,在安排项目、分配资金时尽最大幅度给予倾斜,有效改善了贫困村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截止2018年底,宁县贫困人口降为3.64万人,贫困发生率6.4%。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宁县的25个贫困村自然条件恶劣,公共服务缺乏,基础设施落后,贫困面大,人口多,贫困程度比较深,扶贫工作依然任务繁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精准扶贫”与“互联网+”对接的现实意义
(一)精准扶贫与互联网+对接的意义
在现阶段,社会的发展和扶贫形势的变化,早期“漫灌式”、“输血式”的路径已经不能满足新的扶贫要求,扶贫模式要走精准化、精确化的道路。要把“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作为扶贫的切入点和突破点。通过精准识别和管理,瞄准路径、构建具体机制,再实施精准策略。而“互联网+”能够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技术 (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来进行贫困的精准识别与精确管理。
(二) 精准扶贫与互联网+对接的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对不同产业的影响面都在不断扩大,“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影响比重也越来越大。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时,发表的《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演讲中提出了,要以“互联网+”与扶贫相融合的方式来改变传统的扶贫方式,使脱贫攻坚工作更加精准化、精细化。
甘肃宁县的扶贫工作在经历过新世纪综合扶贫的阶段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贫困人口有所减少,但传统的粗放式扶贫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互联网+与扶贫工作对接,一方面能够使当地贫困人口的信息在数字乡村管理系统等数字化平台上进行系统分析,精确锁定贫困人口,分析贫困原因,进而精确分析出脱贫策略;另一方面,可以把电子商务作为N县贫困村镇的发展思路,进一步解决农户农产品滞销等问题,使贫困村镇借助电子商务脱贫致富。
三、“互联网 + 精准扶贫”的路径
(一)“互联网 + 电商精准扶贫”
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宁县全力建设电商服务体系,在县、乡、村的三级电商站点全面铺开,建成了18个乡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并建成160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带动发展网店、微商1200余家,网络购物、商品配送、電子支付、速递物流逐步兴起,线上线下交易额达到4300万元。
宁县的电商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遇到一些瓶颈的制约和困难的挑战。例如宁县地理位置偏僻,不通火车,交通不便限制了物流业的发展。现今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很多优质的农产品无法及时的转化成经济效益,从根本上制约了当地农户的增收。加上村、镇长期缺乏电商人才,村、镇干部的思想和知识以及观念的落后也制约了当地电商的发展。因此发展好电商精准扶贫,需要N县政府加大对农村宽带、电商物流点、信息点的投入。其次做好农产品的宣传,对宁县特色的九龙金枣、曹杏等代表性的农产品做好品牌示范等扶持工作。再次,重视电商团队的建设,积极引入电商人才,带领当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二)“互联网 +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径。旅游业一直是我国的朝阳产业,市场化带来的竞争加上政府的扶持,都使得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出现,使互联网与旅游业对接,并催化其加速发展,从最初的旅游信息化到后来的旅游数据处理、财务数据统计,饭店、机票预订到现在个性化、定制化数字旅游,互联网+打破了旅游在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实现社会资源共享与有机结合。甘肃省乡村旅游的发展,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对乡村旅游进行转型升级,抓住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机遇,探索更加适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更好的为扶贫工作助力。
近年来,宁县深入挖掘乡村自然和文化资源,以印象义渠·莲花池生态旅游景区为模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生态观光园和采摘园,重点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兴起了春荣镇王台村蟠溪生态旅游景区、焦村镇吝店生态观光园、瓦斜乡昔家牡丹生态观光园和良平镇段村旅游产业园等一大批乡村文化旅游景区,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发展过程中,仍有一些关键的问题亟待解决:乡村旅游品牌的建设方面,旅游产品策划及服务品质方面要通过互联网,更精准地对接市场,扩大影响面;其次,升级乡村旅游的设施,在道路交通、引导系统、停车场和休闲设施等方面高质量的规划设计,可以使旅游体验感加分;再次,挖掘乡村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与民宿的保留,形成有文化内涵的乡村休闲文化体系。
(三)“互联网 + 金融精准扶贫”
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普及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甘肃省的农村,传统的商业金融模式受到地域、经济、农业经营等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这些商业金融机构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服务于农村。在宁县,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普遍匮乏,一直存在着农民生产生活所需的资金来源渠道少、筹资活动展开难等实际问题,甚至一些正规金融机构不愿意进驻偏远地区,造成了个别无金融服务覆盖的金融空白乡镇。 通过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可以全面落实普惠金融,金融助农、支农力度,使支撑、助推扶贫作用明显增强,从而为整县脱贫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强保障。(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精准扶贫与互联网+”背景下甘肃省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9A-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