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整个高校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拟对加强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作一阐述。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途径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整个高校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增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性,是每一个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为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当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与外界环境总体上还不相适应,其运作系统与内部结构也不够完善,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泛政治化、功利化、强制化、形式化等不足,因此,弄清楚为什么要和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精神的实质,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其核心是如何做人,体现人的终极关怀,显示人的终极价值。每个人、每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不能不面对这个问题。要加强高校人文精神的教育,从其必要性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等教育的高度专门化和技术化倾向,使得注重素质培养的通才教育被注重知识技能培养的专才教育所取代,导致了大学专业与人文分割、人文教育的弱化和式微的现象。因为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的教育模式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从小学到高中,人们都非常关注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在这种模式下,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在围绕升学考试的指挥棒转,从而形成一种重智力轻能力、重智商轻情商、重知识传授轻个性充分发展的教育模式。从人文角度看,我们付出的是加剧人文精神流失,忽视了人格养成和道德发展,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代价。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使人们更加注重理工科院校培养的科技人才,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在用人时,首先看他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然后看专业能力,至于人文素质如何,企业并不过问。这就导致学校千方百计强化外语、计算机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学生不得不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至于反映人文精神的“两课”和几门选修课的教学,则成了学生学习外语、计算机和专业课的自学课。
二是文理分科弱化了人文精神的教育。从高中阶段开始,我国的教育模式就是文理分科。当然,文理分科对科学的深入发展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产业革命推动了文理的分科以及各科的进一步细化,使人类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特别是二战后,人类的知识总量更是急剧膨胀,已经达到了“知识爆炸”的程度,但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文理分科并未造成二者的协调发展,因为自然科学通过工程技术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而有了飞速发展,而体现人文精神的人文社会科学因没有直接带来经济利益的功能则发展缓慢。这种平行发展的且一手硬一手软的状态,使人类在享受自然科学带来硕果的同时,也不得不咽下因人文精神的弱化所酿造的苦酒。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道德滑坡甚至利用高科技杀人等诸多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三是计划生育政策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为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其带来的问题就是家庭对小孩的溺爱,在独生子女的家庭里,孩子得到了过多的关爱,他们可以得到几乎所有想要得到的东西,也可以享受现代文明所提供的一切成果,而本应该由他们自己所做的事情,却又大多由父母代劳了。在不少父母的观念中,小孩只要学习成绩好了,就什么都好了,因而造成现代的独生子女缺少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思维,不懂得尊重、关心、理解、合作,一切以我为中心,拈轻怕重、挑肥拣瘦、自立意识、劳动意识、责任意识、勤俭意识薄弱,从而在现实的学习和工作中,处处以我为中心,缺乏人际交流与合作。
四是在促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有效性的问题上,国内教育界主张发挥人文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多,发挥人文素质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的少;探讨非正式渠道、隐性化渠道开展的多,对如何优化、强化正式的、显性的人文素质教育渠道从而提升人文素质教育有效性的少;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归因分析中感性描述层面的多,而借助实证手法对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困境以及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有效性弱化的度的揭示少;就人文素质教育论人文素质教育的多,将人文素质教育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大背景之中进行审视的少;探讨客观现实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所构成的挑战多,就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如何应对挑战,任何充分利用客观现实给我们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同时带来机遇这一问题进行具体操作层面的对策性研究少等。
综上所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都表明我们需要加强高校人文素质的教育。
二、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大学教育是培育人文精神的重要阶段。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认识周围的人和事物,正确地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培养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意识。因此,大学应该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从具体的途径来说,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必须坚持主体与主导相结合的原则。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教学主体——学生与教学主导——教师这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人文精神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教师则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达到上述目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要以人文素质的趣味性和逻辑力量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教师要有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备课必须充分,不仅要备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基本原理、重点难点和本学科前沿的理论,还要备理论联系的实际,包括国际的、国内的、专业的、学生的实际,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仅要备教学内容,还要备教学方法,备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科学的世界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修养。
二是要调整教学计划,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比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缩短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我们应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这也体现了一种深刻的人文精神。人文社科课程正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应在教学内容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实在是太少了,如果维持现状,那就是奢谈人的全面发展,做表面文章。所以说,我们的教育如果偏离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方针,就会使“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目标残缺不全,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有知识而无灵魂的躯壳。因此,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比重是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才能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
三是要突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局面。“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照单收”的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也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应力求把教师变成推动学生独立思考的助手,把教材变成焕发学生兴趣的工具,把课堂变成学生开发自我创新潜能的天地,在这当中,教师应尽量遵循开放性、挑战性、体验性的三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教师允许学生对学习内容做是非判断,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打破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以求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挑战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留出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自己去寻求看似已经完成的学习答案;体验性原则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模仿某个情景或生活片段,以感受其思考与决策的不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诸如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与科研能力等,作为人文素质课教师,尤其要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善于把握理论重点、难点,捕捉社会热点,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四是要因地制宜,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修养,如果仅靠第一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应开辟第二课堂,因为第二课堂具有灵活、多样、生动、贴近学生的特点,因而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可以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如特邀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市长、乡(镇)长、厂长、工人、农民以及知名的教授学者给学生讲经历、做报告等。同时,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诸如“大学生经济论坛”、“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汇报”等,来支持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将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缩短了与工农群众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可贵情感。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积极参与人文精神教育的热情。
总之,人文精神是人存在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的民族之魂。人文精神教育是要加强学生对做人的思考与探索,对真、善、美的追求。因此,高校教育过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并积极探索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张荣辉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途径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整个高校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增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性,是每一个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为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当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与外界环境总体上还不相适应,其运作系统与内部结构也不够完善,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泛政治化、功利化、强制化、形式化等不足,因此,弄清楚为什么要和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精神的实质,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其核心是如何做人,体现人的终极关怀,显示人的终极价值。每个人、每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不能不面对这个问题。要加强高校人文精神的教育,从其必要性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等教育的高度专门化和技术化倾向,使得注重素质培养的通才教育被注重知识技能培养的专才教育所取代,导致了大学专业与人文分割、人文教育的弱化和式微的现象。因为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的教育模式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从小学到高中,人们都非常关注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在这种模式下,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在围绕升学考试的指挥棒转,从而形成一种重智力轻能力、重智商轻情商、重知识传授轻个性充分发展的教育模式。从人文角度看,我们付出的是加剧人文精神流失,忽视了人格养成和道德发展,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代价。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使人们更加注重理工科院校培养的科技人才,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在用人时,首先看他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然后看专业能力,至于人文素质如何,企业并不过问。这就导致学校千方百计强化外语、计算机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学生不得不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至于反映人文精神的“两课”和几门选修课的教学,则成了学生学习外语、计算机和专业课的自学课。
二是文理分科弱化了人文精神的教育。从高中阶段开始,我国的教育模式就是文理分科。当然,文理分科对科学的深入发展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产业革命推动了文理的分科以及各科的进一步细化,使人类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特别是二战后,人类的知识总量更是急剧膨胀,已经达到了“知识爆炸”的程度,但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文理分科并未造成二者的协调发展,因为自然科学通过工程技术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而有了飞速发展,而体现人文精神的人文社会科学因没有直接带来经济利益的功能则发展缓慢。这种平行发展的且一手硬一手软的状态,使人类在享受自然科学带来硕果的同时,也不得不咽下因人文精神的弱化所酿造的苦酒。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道德滑坡甚至利用高科技杀人等诸多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三是计划生育政策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为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其带来的问题就是家庭对小孩的溺爱,在独生子女的家庭里,孩子得到了过多的关爱,他们可以得到几乎所有想要得到的东西,也可以享受现代文明所提供的一切成果,而本应该由他们自己所做的事情,却又大多由父母代劳了。在不少父母的观念中,小孩只要学习成绩好了,就什么都好了,因而造成现代的独生子女缺少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思维,不懂得尊重、关心、理解、合作,一切以我为中心,拈轻怕重、挑肥拣瘦、自立意识、劳动意识、责任意识、勤俭意识薄弱,从而在现实的学习和工作中,处处以我为中心,缺乏人际交流与合作。
四是在促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有效性的问题上,国内教育界主张发挥人文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多,发挥人文素质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的少;探讨非正式渠道、隐性化渠道开展的多,对如何优化、强化正式的、显性的人文素质教育渠道从而提升人文素质教育有效性的少;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归因分析中感性描述层面的多,而借助实证手法对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困境以及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有效性弱化的度的揭示少;就人文素质教育论人文素质教育的多,将人文素质教育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大背景之中进行审视的少;探讨客观现实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所构成的挑战多,就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如何应对挑战,任何充分利用客观现实给我们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同时带来机遇这一问题进行具体操作层面的对策性研究少等。
综上所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都表明我们需要加强高校人文素质的教育。
二、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大学教育是培育人文精神的重要阶段。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认识周围的人和事物,正确地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培养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意识。因此,大学应该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从具体的途径来说,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必须坚持主体与主导相结合的原则。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教学主体——学生与教学主导——教师这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人文精神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教师则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达到上述目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要以人文素质的趣味性和逻辑力量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教师要有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备课必须充分,不仅要备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基本原理、重点难点和本学科前沿的理论,还要备理论联系的实际,包括国际的、国内的、专业的、学生的实际,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仅要备教学内容,还要备教学方法,备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科学的世界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修养。
二是要调整教学计划,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比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缩短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我们应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这也体现了一种深刻的人文精神。人文社科课程正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应在教学内容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实在是太少了,如果维持现状,那就是奢谈人的全面发展,做表面文章。所以说,我们的教育如果偏离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方针,就会使“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目标残缺不全,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有知识而无灵魂的躯壳。因此,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比重是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才能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
三是要突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局面。“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照单收”的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也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应力求把教师变成推动学生独立思考的助手,把教材变成焕发学生兴趣的工具,把课堂变成学生开发自我创新潜能的天地,在这当中,教师应尽量遵循开放性、挑战性、体验性的三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教师允许学生对学习内容做是非判断,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打破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以求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挑战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留出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自己去寻求看似已经完成的学习答案;体验性原则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模仿某个情景或生活片段,以感受其思考与决策的不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诸如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与科研能力等,作为人文素质课教师,尤其要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善于把握理论重点、难点,捕捉社会热点,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四是要因地制宜,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修养,如果仅靠第一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应开辟第二课堂,因为第二课堂具有灵活、多样、生动、贴近学生的特点,因而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可以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如特邀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市长、乡(镇)长、厂长、工人、农民以及知名的教授学者给学生讲经历、做报告等。同时,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诸如“大学生经济论坛”、“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汇报”等,来支持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将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缩短了与工农群众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可贵情感。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积极参与人文精神教育的热情。
总之,人文精神是人存在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的民族之魂。人文精神教育是要加强学生对做人的思考与探索,对真、善、美的追求。因此,高校教育过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并积极探索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张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