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生态学理念对教育教学领域的渗透与影响,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课堂教学的生态属性和课堂教学中“人”的生命性。本文围绕何为生态课堂教学、构建中学政治课生态课堂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构建中学政治生态课堂教学等三个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致力于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来研究课堂教学问题,力图探究中学政治课生态教学的对策,以期实现中学政治课教学的良性生态运行,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丰富学生智慧。
关键词 生态课堂学生生命成长
一、引言
教育生态时代的到来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视野,生态教育理念要求以生态观来思考、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然而,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存在压抑学生个性,重知识灌输,轻情感体验,脱离生活实际等种种课堂生态失调现象,这样的课堂压抑着学生个性、让学生失去灵性,不利于学生生命成长。
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都有独特的性格、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内心感受,其天赋、兴趣、基础和能力等都存在着差异,这就决定了他们观察、思考、接受和解决问题发式的多样性。
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生态教学理念要求用生态的观点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课堂”的内涵解释
生态课堂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课堂。可具体表述为:生态课堂就是让学生鼓起生命风帆、激起生命活力、燃起生命激情的具有浓郁学习情境的激情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学生全程、全员参与,自主探究、知情统一的互动课堂;是促使学生自主、自悟、自得,敞开心扉、袒露情怀、表露真情、倾吐心声,充满课堂民主、平等和谐的个性课堂;是讲练结合,以训练为主线,学生具有充分的阅读、思考、交流、操作练习时间的体验性课堂;是让学生充满思考与对话、探索与交流的探究课堂;是充分利用学习时间,最大限度让学生说和做,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高效课堂。
三、优化政治课生态课堂的策略
从“生”角度看,生态课堂应是生命课堂、生成课堂、生活化的课堂。
(一)构建生活化课堂。
生活化课堂,就是要把生活的范式引入课堂,将知识与概念赋予生活的内涵,使课堂洋溢着生活的气息,使师生在生活的氛围中通过有效的互动,实现思想共识、价值认同和情感提升。将理论与现实的生活世界相融通,使理论鲜活、生动起来,进而提高思想理论的感染力、影响力,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在政治教学中,遵循生活逻辑顺序,为学生创设一系列丰富多样的与知识相遇的生活情境,这既能够弥补政治课本的不足,在形式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把认知过程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在创设生活情境之后,创设一系列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前后呼应的问题“探究链”,层层设疑、层层剖析,既有利于学生把握课堂脉络,又为学生的深入思维不断搭建新的平台。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越来越少地说出现成结论,而越来越多的帮助学生去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这样的教学设计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有利于激发学生持久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利于学生生命的终身发展。
例如,在讲授经济生活中“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模拟市场买卖等生活情境。比如现场模拟销售苹果,通过调整苹果價格的高低,统计学生需求变化,学生会轻松领悟到市场经济中的“一般需求法则”。
(二)构建生成性课堂。
生成性教学强调教学各要素的平等对话、追求真实互动、重视偶发事件以及充分张扬师生主体性和创造性为基本理念,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和实践要求。讲求生成,就是讲求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自身丰富的生活经验与对世界的个性化理解,通过真实的多边互动积极面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或干扰因素,将其转化为生成新意义的契机,从而使学生主体性、差异性得到充分尊重。生成性教学要求教学情景的丰富性、尊重学生自由参与的权利、师生以平等互尊,宽容妥协的方式交往、以对话协作取代知识的单向灌输、采用多元化激励式评价等。
(三)构建生命课堂。
生命教育有着广泛的内涵:不仅要教育人珍爱自然生命,还要帮助人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自觉意识和生命发展的反思能力,即推进个体精神生命的成长。由此可见,生命教育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所在,抓住了教育的灵魂。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
应用生命教育的理念指导教学,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生命特征。因为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具体的、丰富的、充满活力的生命个体,所以教育的起点应是鲜活的生命,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了解课堂中活动着的人,尊重其中人的生命及其特征。还应营造和谐、宽松的人文化的教学氛围,在和谐课堂教学氛围中,让学生生命在舒展、自由状态下进行高效自主地学习,教师成功地对学生生命进行点化和润泽;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性格、认识、知识水平、感情等不同的生命特征,依据中学生生命特征,遵循生命原则,营造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课堂,最终实现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和润泽生命的统一。引导生命走向更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有效促进学生生命全面、协调、可持续成长。
参考文献:
[1]李聪明.教育生态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1—36.
[2]叶澜.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M].三联书店.1999:53—57.
[3]李利萍.课堂动态生成的五大方略[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4):17—18.
[4]李妮,窦尔迅.生命教育视域下的和谐课堂管理[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6):34—35.(编辑高会宽)
关键词 生态课堂学生生命成长
一、引言
教育生态时代的到来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视野,生态教育理念要求以生态观来思考、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然而,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存在压抑学生个性,重知识灌输,轻情感体验,脱离生活实际等种种课堂生态失调现象,这样的课堂压抑着学生个性、让学生失去灵性,不利于学生生命成长。
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都有独特的性格、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内心感受,其天赋、兴趣、基础和能力等都存在着差异,这就决定了他们观察、思考、接受和解决问题发式的多样性。
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生态教学理念要求用生态的观点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课堂”的内涵解释
生态课堂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课堂。可具体表述为:生态课堂就是让学生鼓起生命风帆、激起生命活力、燃起生命激情的具有浓郁学习情境的激情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学生全程、全员参与,自主探究、知情统一的互动课堂;是促使学生自主、自悟、自得,敞开心扉、袒露情怀、表露真情、倾吐心声,充满课堂民主、平等和谐的个性课堂;是讲练结合,以训练为主线,学生具有充分的阅读、思考、交流、操作练习时间的体验性课堂;是让学生充满思考与对话、探索与交流的探究课堂;是充分利用学习时间,最大限度让学生说和做,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高效课堂。
三、优化政治课生态课堂的策略
从“生”角度看,生态课堂应是生命课堂、生成课堂、生活化的课堂。
(一)构建生活化课堂。
生活化课堂,就是要把生活的范式引入课堂,将知识与概念赋予生活的内涵,使课堂洋溢着生活的气息,使师生在生活的氛围中通过有效的互动,实现思想共识、价值认同和情感提升。将理论与现实的生活世界相融通,使理论鲜活、生动起来,进而提高思想理论的感染力、影响力,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在政治教学中,遵循生活逻辑顺序,为学生创设一系列丰富多样的与知识相遇的生活情境,这既能够弥补政治课本的不足,在形式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把认知过程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在创设生活情境之后,创设一系列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前后呼应的问题“探究链”,层层设疑、层层剖析,既有利于学生把握课堂脉络,又为学生的深入思维不断搭建新的平台。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越来越少地说出现成结论,而越来越多的帮助学生去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这样的教学设计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有利于激发学生持久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利于学生生命的终身发展。
例如,在讲授经济生活中“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模拟市场买卖等生活情境。比如现场模拟销售苹果,通过调整苹果價格的高低,统计学生需求变化,学生会轻松领悟到市场经济中的“一般需求法则”。
(二)构建生成性课堂。
生成性教学强调教学各要素的平等对话、追求真实互动、重视偶发事件以及充分张扬师生主体性和创造性为基本理念,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和实践要求。讲求生成,就是讲求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自身丰富的生活经验与对世界的个性化理解,通过真实的多边互动积极面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或干扰因素,将其转化为生成新意义的契机,从而使学生主体性、差异性得到充分尊重。生成性教学要求教学情景的丰富性、尊重学生自由参与的权利、师生以平等互尊,宽容妥协的方式交往、以对话协作取代知识的单向灌输、采用多元化激励式评价等。
(三)构建生命课堂。
生命教育有着广泛的内涵:不仅要教育人珍爱自然生命,还要帮助人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自觉意识和生命发展的反思能力,即推进个体精神生命的成长。由此可见,生命教育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所在,抓住了教育的灵魂。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
应用生命教育的理念指导教学,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生命特征。因为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具体的、丰富的、充满活力的生命个体,所以教育的起点应是鲜活的生命,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了解课堂中活动着的人,尊重其中人的生命及其特征。还应营造和谐、宽松的人文化的教学氛围,在和谐课堂教学氛围中,让学生生命在舒展、自由状态下进行高效自主地学习,教师成功地对学生生命进行点化和润泽;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性格、认识、知识水平、感情等不同的生命特征,依据中学生生命特征,遵循生命原则,营造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课堂,最终实现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和润泽生命的统一。引导生命走向更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有效促进学生生命全面、协调、可持续成长。
参考文献:
[1]李聪明.教育生态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1—36.
[2]叶澜.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M].三联书店.1999:53—57.
[3]李利萍.课堂动态生成的五大方略[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4):17—18.
[4]李妮,窦尔迅.生命教育视域下的和谐课堂管理[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6):34—35.(编辑高会宽)